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潍坊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月考(10月份)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每题2分,9-16每题3分)1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浓HSO、NaOHF-腐t品B.酒精-易燃气体C. KMnO-氧化剂D.甲烷-易燃气体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储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储烧瓶支管口处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倒出到另一个烧杯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

2、.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O2B.某溶液中先加少量氯化钢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2一C.验证烧碱溶?中是否有 Cl ,先加稀硝酸除去 OH,再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lD.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4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 MnO的混合物制氧气,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镒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5 .在同温同压下,11.5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gO2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 A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为()A. 46 B. 28 C. 44 D. 646 .如果1g H 2O中含有m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18m B. 9m C. 2m D. !9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LO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B. 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M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D.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的MgC2溶液中,含有 C个数为1Na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48gQ和48gO2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3NaB. ImolOH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10 NaC

4、. 0.5L0.2mol?L 一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 Na+数是0.1 NaD. 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 32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气体和CO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6密度比为11: 16体积比为16: 11原子个数比为11: 16.A.B .C .D.10 .将c mol?L 1的AlCl 3溶液Vi mL加水稀释至V2 mL,稀释后溶液中C物质的量浓度为(/1外1A. . c mol?L B T7 c mol?LV2V23V2i 3%1C. - c mol?LD. -c mol?L力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5、 NaCl溶液所含的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100mL 0.5mol/L MgCl 2 溶液B. 200mL 0.25mol/L AlCl3 溶液C. 50mL 1mol/L NaCl 溶液D. 25mL 0.5mol/L HCl 溶液12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 10gH2 和 10gQB. 5.6LN2 (标准状况)和 11gCOC. 9gHO和 0.5molBr 2D. 22.4mLH2 (标准状况)和 0.1molN213 .与标准状况下 V L CO2所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4和227436V22/4B.22.414 . V mL Al 2 (

6、SQ) 3溶液中含有 Al 3+a g ,取工V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 SO24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L mol/L B 匚二 mol/L C 匚二 mol/L D 匚二 mol/L 9V36V18V54V15 .标准状况下有6.72L甲烷 3.01 X 1023个氯化氢分子13.6g硫化氢0.2mol NH.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A.体积:B .密度:C.质量:D.氢原子数:16 .在标准状况下,将 A气体V L (摩尔质量是 M g?mol1)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 度为a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

7、()人十六事CD,、'KV+112002240(7+0. 5)a二、非选择题共60分)17,如图为实验室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中HCl的物质的量B .溶液的浓度C.溶?中C的数目D .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储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mol?L 一1的稀盐酸.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A.温度B .浓度 C .容量 D .压强 E .刻度线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

8、正确的操作顺序 (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 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 30mD,用玻璃棒慢慢搅拌, 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 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 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至刻度线下 处.盐圈分子式:HCI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9g/TnlHCI的质量分数:36.5%18.某次实验需要 0.5mol?L 1NaO哈?夜480mL.(1)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 g固体NaOH(2)配置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

9、、玻璃棒还有 ;(3)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偏低的是,对实验结果没影响的是 (填各项的序号).A.所用的NaOHB发生潮解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寸,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D.固体NaOHfe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F.最后确定NaOH§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刻度线G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储水至刻度线.19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三套实验装

10、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2)仪器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3)现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B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两处错误,请改正:、.(4)若利用装置 A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还缺少的 仪器有,实际操作时冷凝水由 (填f或g) 口通入.20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制盐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人就利用海水煮盐.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BaCl XftOH 称取粗

11、就一 - 过逑U 丁注液适量盐酸蒸发、站槁,姚I* » » 粕款(1)第步操作的名称是 ,第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2)第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 .(3)第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21 .在0.2L由NaCl、MgCb、BaCL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中含溶质 NaCl的物质的量为 mol,含溶质MgCb的质量为 g.(2)该混合液中含溶质 MgC2的物质的量为,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L,稀释后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3)若向该混合液溶液中通入 NH使M完全沉淀,需要标况下 NHL.已知 MgCb

12、+2NH=Mg (OH 2 J +2NHC1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现代中学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 10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 每题 2 分, 9-16 每题 3 分)1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浓H2SO、NaOHF-腐t品B.酒精-易燃气体C. KMnO-氧化剂D.甲烷-易燃气体【考点】01:化学试剂的分类.【分析】A.浓硫酸、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B.酒精常温下为液态;C.高镒酸钾具有氧化性;D.甲烷能燃烧,常温下为气体.【解答】解:A.浓硫酸、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故A正确;B.酒

13、精常温下为液态,易燃烧,属于易燃液体,故 B错误;C.高镒酸钾具有氧化性,属于氧化剂,故C正确;D.甲烷能燃烧,常温下为气体,属于易燃气体,故D正确;故选: B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储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储烧瓶支管口处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倒出到另一个烧杯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考点】P2: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P3:蒸储与分储;P4:分液和萃取.【分析】根据蒸馏操作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蒸发操作时,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

14、,即可停止加热;分液操作时,为避免造成污染,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只要不与水互溶,密度与水不同即可等知识点来解题【解答】解:A.蒸储操作时,温度计测的是要流出组分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储烧瓶支管口处,故A 正确;B.蒸发操作时,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固体蒸干,故B错误;C 分液操作时, 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以免造成污染,故 C 错误;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只要不与水互溶即可,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故D错误;故选 A3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

15、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CO2B 某溶液中先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 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C.验证烧碱溶?中是否有 Cl ,先加稀硝酸除去 OH,再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lD.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B.白色沉淀可能为 AgCl;C.加稀硝酸除去 OH,再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AgCl;D.紫色石蕊的变色范围为 810.【解答】解:A.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

16、生无色气体,证明该溶?中可能有 CO*或SOT ,或HCQ一等,故A错误;B.白色沉淀可能为 AgCl,则原溶液中可能含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但二者不能同时存在,故B 错误;C.加稀硝酸除去 OH,再加Ag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AgCl,则证明有Cl ,故 C 正确;D.紫色石蕊的变色范围为810,则pH< 8时遇石蕊变红,可能为酸性、中性或弱碱溶液,故 D 错误;故选 C4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 MnO的混合物制氧气,从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镒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B.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D.溶解、洗涤、过滤、干燥【考点

17、】P9: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氯酸钾易溶于水,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镒不溶于水,根 据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镒的水溶性,选择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催化剂二氧化镒的 方法,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镒和氯化钾,可能含有氯酸钾;先加入足量的水,氯化钾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含有氯酸钾时,氯酸钾溶于水形成溶液,而 二氧化镒不溶于水;再过滤,把二氧化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再对二氧化镒进行洗涤,除去二氧化镒中的杂质;再加热、干燥二氧化镒,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镒.故选B.5 .在同温同压下,11.5g气体A所占的体积和8go所占的体积相

18、同,则气体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46 B. 28C. 44D. 64【考点】4G: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58: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根据n=v 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二者体积相同,则 11.5g气体A和8gC2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M8 计算气体A的摩尔质量,据此判断气体 A的相对分子质量. n【解答】解:8gQ的物质的量为32g/niol=0.25mol ,同温同压下,二者体积相同,则 11.5g气体A和8gC2的物质的量相同,即气体A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 .所以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1工5 g0. 25moi=46g/mol .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故

19、选:A.6 .如果1g H 2O中含有m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 18m B. 9m C. 2m D. !9【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E MU【分析】根据 N=益 = 结合分子构成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解答】解: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m个H原子的水分子个数为个,-yX ISg/wlNA= 2=9m/mol,故选B.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LO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B. 71gCl2所含原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D.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的MgC2溶液中,含

20、有 C个数为1Na【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B氯气由氯原子构成;C标况下水为液态;D溶液体积不明确.【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故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则分子个数小于 0.5NA个,故A错误;B、氯气由氯原子构成,故71g氯气中含有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Na,故B正确;Tien='' c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at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分子个数,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B.8.设NA为阿伏伽

21、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48gQ和48gQ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3NaB. ImolOH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 10 NaC. 0.5L0.2mol?L 一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 Na+数是0.1 N aD. 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是 3Nx【考点】4F: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相同质量臭氧和氧气含有氧原子数相同,依据_ Nn=V =7T计算解答;B.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 10个电子;C.依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1mol氯化钠含有1mol钠离子;D.气体状况未知.【解答】解:A.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相同质量臭氧和氧气含

22、有氧原子数相同,48gQ4 8厘和48gO2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 ,含有电子数为:3molX8XIbg/molNA=24NA,故 A 错误;B.1个氢氧根离子含有 10个电子,则ImolOH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 10 Na,故B正确;C.0.5L0.2mol?L -1的NaCl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物质的量为:0.5L x 0.2mol/L=0.1mol ,含有的Na+数是 0.1 N a,故C正确;D.气体状况未知,Vm未知,无法计算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和含原子数,故 D错误;故选:AD.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 SO气体和CO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分子个数之比为

23、11: 16密度比为11: 16体积比为16: 11原子个数比为11: 16.A.B .C .D.【考点】4G: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根据质量相同计算出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计算并比较体积、密度、分子数关系.【解答】解: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气体和CO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所以分子数之比是11: 16,故正确;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64g/mol : 44g/mol=16 : 11,故错误;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故错误;D.每个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相

24、同,所以其原子个数之比等于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 : 16,故正确;故选D.10 .将c mol?L 1的AlCl 3溶液V1 mL加水稀释至V2 mL稀释后溶液中C物质的量浓度为(A.c mol?LB.c mol?LC.普c mol?L 1D.今c mol?L【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稀释后氯化铝的浓度,再根据氯 化铝的化学式计算出稀释后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解答】解:将c mol?L 一1的AlCl 3溶液V mL加水稀释至V2 mL,稀释后溶液中氯化铝的浓度cmol AX V X 10-3LeV,为:c (A

25、lCl 3) = =-mol/L ,V2X10-3LV2t V3V根据化学式 AlCl 3可知,c (Cl ) =3c (AlCl 3) =-mol/L x 3=-cmol/L ,故选D.11 .下列溶液中,跟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A. 100mL 0.5mol/L MgCl2 溶液B. 200mL 0.25mol/L AlCl 3 溶液C. 50mL 1mol/L NaCl 溶液D. 25mL 0.5mol/L HCl 溶液【考点】4E:物质的量浓度.【分析】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

26、无关.【解答】解:100mL 0.5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A 100mL 0.5mol/L MgCl 2溶液所含的 C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x 2=1mol/L ,故 A错误;日 200mL 0.25mol/L AlCl 3 溶液所含的 C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25mol/L X 3=0.75mol/L ,故 B错误;C 50ml 1mol/L NaCl溶液所含的C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C错误;D 25ml 0.5mol/L HCl溶液所含的 C物质的量浓度为 0.5mol/L ,故D正确;故选:D.12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

27、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 10gH2 和 10gQB. 5.6LN2 (标准状况)和 11gCOC. 9g屋O和 0.5molBr 2D. 22.4mLH2 (标准状况)和 0.1molN2【考点】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而 V【分析】所含分子数相等,说明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 nr=计算其物质的量来判断即可.【解答】解:所含分子数相等,说明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A.根据n=v 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但摩尔质量不等,所以其物质的量不等,所以分子数 I不等,故A错误;B.标况下氮气物质的量5.6L22. 4L/niol=0.25mol , 11gCO的物质的量44g/mal=0.25m

28、ol ,所以二者分子数相等,故 B正确;9区C.9gH2。物质的量=18=0.5mol , 0.5molBr 2,所以二者分子数相等,故C正确;D.标况下,22.4mLH物质的量为0.001mol , 0.01mol氮气,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其分子数不等,故D错误;故选BC13 .与标准状况下 V L CO2所含有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p 36V C.22. 4 sD.18V2工4品根据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计算.解:V (CO)=. 22. 4moln (O)=IL 2mol的量为V1172V1172mol x18V18g/mol= 11.2g=.g 二;故选

29、C.14. V mL Al 2 (SQ)3溶液中含有Al 3+ag,取V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 SC424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125a A.9Vmol/L B -36Vmol/L C1SVmol/L D54Vmol/L【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计算1/4V mLAl 2 (SO) 3溶液中铝离子的质量,再根据n1计算 1/4V mLAl 2 (SO) M3溶液Al3+的物质的量,由化学式中离子的关系可确定1/4V mLAl 2 (SO) 3溶液SO2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c=£ 来计算稀释到4V mLSO2-的物质的量浓度.解:V mL Al

30、 2(SO)3溶液中含有 Al 3+a g ,则1/4V mLAl 2 (SQ) 3溶液中铝离子的质量为ag;V mLAl2 (SO)3溶液V mLAl2 (SO)3溶液1_Al3+的物质的量为- 127g/molSQ2的物质的量为14X27amol.31amolX 2 一amol.故选B.125a-36Vmol/L .11 一.2,山口】所以稀释到4V mLS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VX103L15.标准状况下有6.72L甲烷 3.01 X 1023个氯化氢分子13.6g硫化氢0.2mol NH.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氢原子数:【考点

31、】4G: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甲烷的物质的量= & RL=0.3mol , n22. 4L/mol(HCl) =3 X _=0.5mol ,6. 02X1 02Vmoln (H2S) = I," S'=0.4mol , 0.2molNH3,34g/inclA.根据V=nVm知,其体积大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B.根据p吊- 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C.根据m=nM十算其质量;D.根据N=nN计算其分子个数,再结合分子构成计算H原子个数.【解答】解: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甲烷的物质的量=0.3mol ,22. 4L/irolq n

32、i、( 口 ?二n ( HCl )=上口一管=0.5mol , n ( H2S )6.02X1 产/mol=I," 6g=0.4mol , 0.2molNH3,34g/rnolA.根据V=n%知,其体积大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其体积从小到大顺序是: ,故A错误;MB.根据p =工厂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烷摩尔质量是16g/mol、HCl摩尔质量是36.5g/mol、硫化氢摩尔质量是 34g/mol、氨气摩尔质量为 17g/mol ,所以其密度顺序为:,故 B正确;C.甲 烷质量=16g/mol x 0.3mol=4.8g , 硫化氢质量为 13.6g , HCl 质量=0

33、.5mol X 36.5g/mol=18.25g ,氨气质量=0.2mol x 17g/mol=3.4g ,所以其质量顺序为: , 故C正确;D.根据N=nN知,其分子个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甲烷中H原子个数为1.2Na, HCl中H原子个数为0.5Na,硫化氢中H原子个数为0.8Na,氨气中H原子个数为0.6Na,所以氢原子 数:v,故 D正确;(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 1故选A.16.在标准状况下,将 A气体V L (摩尔质量是 M g?mo1)溶于0.5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a g?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A 10

34、00出A.MV+1120r 100M C.KV+11200R lOOOVa B.D.HV+224001000VM2240(7+0.【考点】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_L22.4mol ,溶液的总质量为m ( A) +m (水)VL22. 4L/mo 1XMg/mol+500mLX 1g/mL,根据V=w可计算溶液的体积,根据c专 可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溶液的总质量为m (A) +m (水)n22.4VL22. 4L/molX Mg/mol+500mLX1g/mL=22. 4g+500g,V=P221卜500)gag/mL为x 10

35、 3L,nc=V2274.3wlX 102幺 4+500)lalOOOVaKV+11200mol/L ,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60分)17,如图为实验室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BD(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溶3中HCl的物质的量B .溶液的浓度C.溶?中C的数目D .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储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mol?L-1的稀盐酸.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ACE .A.温度B .浓度 C .容量 D .压强 E ,刻度线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

36、顺序BCAFED (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16.8 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 30mD,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7件玻璃杯注入500mL容量瓶 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 胶头滴管 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至刻度线下12cm 处.盐圈分子式;HCI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 19g/mlHCI的质量分数:36.5%【考点】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5C: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1)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

37、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c=i。0y)计算出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与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而溶液中氯离子数目、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3)容量瓶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容量瓶上刻度线和容积,配制溶 液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容量瓶上还标有温度;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对各操作进行排序,根据正确的操作方法完成各 小题.【解答】 解:(1 ) 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 X1.19X 36. 5%c36. 5mol/L=11.9mol/L ,故答案为:11.9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溶液的物质

38、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为定值,与溶液的体积无关,而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氯离子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故答案为:BD;(3)容量瓶上有配制溶液的体积及表示该体积的刻度线,温度影响溶液的体积,所以容量瓶上还标有配制溶液时的温度,所以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容积,故答案为:ACE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B.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 一1的稀盐酸,需要选用 500mL容量瓶,实际上需要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 0.400mol?L t的稀盐酸,根据稀释过

39、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4° ?吟”:5L=0.0168L=16.8mL ,故11. 9mol/L答案为:16.8 ;C.配制480mL溶液,需要选用 500 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E.定容时最后使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故答案为:胶头滴管;F.转移完洗涤的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后,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故答案为:12cm.18.某次实验需要 0.5mol?L “NaO哈3480mL.(1)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10.0 g固体NaOH(2)配置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玻璃棒还

40、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若在配制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将使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DF ,偏低的是 AEG ,对实验结果没影响的是BC (填各项的序号).A.所用的NaOHB发生潮解B.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固体NaOH寸,所用的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D.固体NaOHfe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并接着进行后续操作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F.最后确定NaOH§液体积(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与容量刻度线G定容摇匀后静止,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储水至刻度线.【考点】R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41、【分析】(1)实验室没有480mL的容量瓶,需要选用500mL的容量瓶,根据m=nM十算出500mL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质量;(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选用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的仪器;(3)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Z 分析判断.v【解答】解:(1)配制500mL 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 ( NaOH=40g/mol x 0.5mol/L X0.5L=10.0g ,故答案为:10.0 ;(2)没有规格为480mL的容量瓶,配制时需要选用500mL的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0.5mol/

42、L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 A所用NaOHB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B.小烧杯内壁不太干燥,不影响氢氧化钠的质量,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对溶液浓度无影响;D.氢氧化钠溶解放出大量的热,溶液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应先冷却至室温再移液定容,所以固体NaOME烧杯中溶解后,立即将溶液转

43、移到容量瓶后,进行后面的操作会使得溶液的体积变小,所以溶液浓度偏高;E.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少量氢氧化钠沾在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溶液浓度偏低;F.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低,所以溶液浓度偏高;G定容摇匀后静止,液面低于刻度线,一部分溶液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蒸储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所以溶液浓度偏低;所以偏高的有 DF,偏低有AEG无影响的是BC;故答案为:DF; AEG BC.19.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如图为三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冷凝 ; 分液漏斗;(2)仪器中,使用时必须

44、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3)现需配制250mL 0.2mol/L NaCl溶液,装置B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两处错误,请改正: 需用250ml容量瓶 、需用玻璃棒引流.(4)若利用装置 A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储,还缺少的仪器有 温度计 ,实际操作时冷凝水由g (填f或g) 口通入.【考点】PR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分析】(1)由图及仪器的结构可知仪器的名称;(2)有活塞和玻璃塞的仪器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3)配制溶液需引流,且用 250mL容量瓶;(4)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沸点不同,可蒸储分离,实验时需用温度计测量微分的温度,且冷凝 水从

45、下端进.【解答】解:(1)由图可知,为冷凝管,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冷凝;分液漏斗;(2) 100mL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蒸储烧瓶、冷凝管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答案为:;(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外溅,配制多大体积的溶液则选择多大规格的容量瓶;故答案为:需用250ml容量瓶;需用玻璃棒引流;(4)若利用装置 A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储,还缺少的仪器有温度计,实际操作时冷凝水由g 口通入,故答案为:蒸储;温度计;g.20.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制盐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人就利用海水煮盐.为除去粗

46、盐中的Ca2+、Mg+、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itit帚秸B:iCI NuOH称取利就 (1)第步操作的名称是溶解,第步判断 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取少量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钢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氯化钢溶液已过量,反之未过量.(2)第步加入试剂的化学式为N&CQ .(3)第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漏斗、烧杯、玻璃棒 .【考点】PP:粗盐提纯.【分析】除去粗盐中的 Ca2+、Mc2+> Fe3+、SO2及泥沙,加水溶解后,盐酸要放在最后,用于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

47、先加过量的氯化根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过量的银离子,即必须满足碳酸钠溶液应该在加入氯化钢溶液之后,盐酸必须在过滤之后加入,则中加氯化钢可除去硫酸根离子,中加NaOHB去M、Fe3+,中加碳酸钠可除去钢离子、钙离子,过滤后主要为氯化钠和碳酸钠,中加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NaCl,然后蒸发结晶(剩余少量液体停止加热)得到 NaCl,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除去粗盐中的 Ca2+、M/、Fe3+、SQ2及泥沙,加水溶解后,盐酸要放在最后,用于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要先加过量的氯化根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过量的钢离子,即必须满足碳酸钠溶液应该在加入氯化钢溶液之后,盐酸必须在过滤之后加入,则中加氯化钢可除去硫酸根离子,中加NaOHB去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