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穿名牌的调查_第1页
关于中学生穿名牌的调查_第2页
关于中学生穿名牌的调查_第3页
关于中学生穿名牌的调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衣着看中学生的消费观念 调查背景、目的:无论是走进校园,还是走在街上,看看中学生的衣着和用品,我们就不难发现,现在许多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是在追求着“新潮”“名牌”。不少中学生的服装,品牌是越来越新潮,并追求高档商品,球鞋要穿“阿迪达斯”,运动衫要穿Nike 、“李宁”,书包要背“麦芝西柏”时尚装、品牌货已经成了不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学生们在一起讨论这方面的话题也是随处可见。中学生消费状况如何,特别是在对待“名牌”这一问题的心态如何,为此,本人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调查。调查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口头询问。调查对象:市区部分中学生、学生家长调查内容和结果:(一)、观察、口头询问:高女士正带着上初

2、一的儿子挑选运动鞋,她认为做父母的主要考虑实用性,穿得舒服是最重要的。不过她的儿子则坦言,班里确实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穿耐克、阿迪达斯之类的名牌服装和运动鞋来上课,难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私底下也会攀比。    某商场导购员郭小姐坦言,通常前来商场购物的学生比较注重品牌和款式,并不太在乎商品的价格,某些由姚明、罗纳尔多、贝克汉姆等巨星代言的“新品”尤其具有吸引力,一双球鞋往往上千元,却依然畅销。有的学生对运动鞋的扭转、透气性、地面控制、气垫、足弓等设计和上市时间了如指掌,甚至比导购员还要清楚某校初三级的小杨得意地透露,别小看他穿的是校服,但身上的“行头”

3、算下来,少说也得上千元。看:这双匡威的“波鞋”就得300多元,这双“彪马”袜子是20多元,这只手表是老爸给买的,500多元,还有书包里原装日、韩进口的文具用品,粗算也得400多元,更别说随身带的900多元的电子记事簿了。(二)、问卷调查: 一、着名牌的感受如何? A、名牌潇洒大方,能展示、改变自我形象,给人很酷的感觉。 B、名牌商品的质量有保障,信誉好,穿着舒服。 C、名牌价格高,档次高,看起来阔气,有面子,自我感觉特别好。 D、也没什么感觉,只是别人在穿,自己没有不好意思。二、你认为校园内存在的大部分名牌现象有什么影响?A、导致学生分心,注意穿着打扮,影响学习;B、是生活富裕的表现,是好现象

4、;C、浪费钱,影响家庭经济或自己心理不健康;D、很普遍,不值得一提调查得出,学生认为名牌热会影响学习的同学较少,不值一提的占50以上,这正是中学生不懂学习和穿着的关系,认为名牌现象不值得去提,便促进了校园攀比风的产生。三、你能否识别服装名牌? A 完全可以 B 基本可以 C 不能识别四、 从什么时候开始注重名牌? A 幼儿园 B 小学 C 初中 D 高中五 (家长)你对孩子追求名牌穿名牌的手段和认识是怎样的? A、作为学习奖励品 B、家庭经济能力可以承受,不必考虑太多 C、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而且他也喜欢。 D、怕小孩在同学中丢面子,产生自卑心理。 E、穿什么都好,只要不惹事就行了.。甚至,还

5、有部分家长认为,追求名牌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要是穿着都满足不了孩子的欲望,孩子便会产生邪念,不择手段的得到它。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从调查情况看,形成中学生穿名牌日渐增多的因素有: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随之出现一些出手阔绰的贵族,于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人们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而且,社会中流行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中学生也马不停蹄的追赶潮流。 调查得出,有15的学生从小学高段开始,到初中进一步跨跃。有人穿来名牌,在班级内就引人注目,自然而然地注意起来。但也有人却从来没想过,这其中大部分是成绩好,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中学生对日常消费品的识别度很高。被问及“

6、能否识别服装名牌”时,8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可以”,45的人选择“基本可以”,32的人选择“能识别最著名品牌”,而选择“不能识别”的人只有15。这表明50以上的学生对名牌很敏感,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有限的信息接收渠道,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识别能力。2.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掌上明珠,家人对之疼爱有加,家长惟恐孩子在同学面前没面子,故无论怎样的家庭状况,也要让孩子穿好、穿名牌。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此下去,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性格。学校中穿名牌的现象正是基于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的。3、中学生消费

7、意识差,容易出现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显高档,这样就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别人都尊重自己,“别人有,我也要有”。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之风,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不可否认,名牌的诱惑力确实巨大,不光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家长、学校面临如何去正视和解决它的问题。纵容、回避与压制都不是积极解决的办法。如何正确有效的解决,还有待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去探讨调查后的感想与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不应该把时间、精力、金钱浪费在赶时髦、讲品牌上,也许大人们想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本意是好的,但他

8、们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导致的负面影响。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也正是人生的大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很强,学生对新潮的服装、品牌用品特别敏感,他们把很多时间放在这上面,从而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在影响学生学习之外,还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仅加重了家里的负担,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养成了奢侈腐化和追求享受的思想,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严重腐蚀了学生们纯洁的心灵,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诚然,穿名牌也不可完全斥之为“不务正业”,因为服装也代表了一种美,一种很多人都承认的美,在中学时代,追求美是一件好事,谁不需要美?在人生的青春时期,需要美的伴随,美

9、的陶冶,更需要富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但不可过于偏激和奢侈,过于盲目,这样的美,就失去了她高尚纯洁的意义了。中学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还受到一定的世界观的影响和限制,如果盲目赶新潮、追名牌,也许某些“新潮”的衣服穿在中学生的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我建议中学生们应追求一种自然之美、朴素之美。胡爷爷说过:“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中学生应该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而不应该耗费大量的钱财买名牌,只追求表面上的虚荣,穿名牌、赶新潮只是一种外表的美,而我们中学生真正追求的美是从内心里自然发出来的。建议:1、家长对孩子进行消费教育至关重要家长应是第一引导者。消费教育并不是花钱教育,消

10、费教育是使孩子们正确认识钱与物的价值与关系,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善用钱,懂生活。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消费可以从小事做起,教孩子用好零花钱,引导孩子合理储蓄。可以与孩子商量,制定一个计划,提出意见让孩子参考,替他们分析判断,让他们作出选择。让孩子把花的每分钱都记录下来,然后检查哪些钱是不必花的,哪些钱花得物有所值。家长还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把消费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孩子通过正当劳动获得一些收入。如孩子爱喝饮料,可以让孩子把塑料瓶收集起来拿去卖,自己使用过的书看过的报、家里买电器等的包装纸壳收集起来也可换点零花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又能正确引导孩子的消费观。中学生家长则可以创造

11、条件让孩子利用寒暑假打工,培养孩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2、学校应进行消费教育中小学生消费教育同样离不开学校教育。不少老师提议,学校应规范管理秩序,杜绝孩子乱消费的行径,禁止在校园内摆设摊点,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禁止在校园内或附近买卖烟酒。学校可带领学生参与消费和消费活动,让学生作市场调查。举办生活小常识讲座、购物常识讲座等,让孩子们参加,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中增长感性认识,同时获得理性知识。同时,学校还应对学生进行闲暇消费教育,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图书馆宣传消费观念,周末可组织学生看电视电影、逛书市等,让中学生有限的闲暇时间过得既轻松又有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泰戈尔也说过:“你可以以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