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_第1页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_第2页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_第3页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_第4页
全国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课题比赛获奖作品《我地空中楼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方案课题我的空中楼阁计划 课时2课时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年级一年级(第一学期)所属章书第二单元第1课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课程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的语言表达及表现手法在散文中堪称典范,是学生鉴赏和模仿 的经典美文。本课依托学校的专业虚拟现实设备,引领学生领略本文所描绘“空中楼阁”场景,并分析 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仿写等手段与装饰专业相结合,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又锻炼了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美好情趣,实现了基础教育与

2、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二、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建筑装饰专业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具备以下特点:1 .年龄特点: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念易接受,适应性强。2 .已有知识经验:掌握散文的文体知识,能独立阅读并归纳散文的内容要点,但在鉴赏散文、语言表达 和写作能力上,有待加强。3 .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撑,动手能力强,语言文字基础薄弱。文化积淀少,语 言表达能力口鉴赏能力对薄弱4 .此班学生学习风格: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对时尚敏感度高,但缺乏思维深度。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对文章整体的感知和领会,能理,青文章脉络,明白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能初步鉴赏 散文的语言意境,领悟作

3、者的思想感情。2 .能力目标:掌握散文的谛言特点,能分析并模仿典型句式和修辞方法,将其应用到专业设计展示的描 述中;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的信息;能较为清晰准确的表达和描述事物。3 .情感目标:体悟作者追求安静生活和绿色家园的情感,培养“天人合一”的美好情趣,将绿色生活的 理念迁移为绿色建筑、绿色装饰的专业素养。重视谛言的积累和感悟,有意识的提高自我表达能力,促 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并模仿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对专业设计进行表述,即托物言志之托物2 .教学难点:让学生敢于表达并准确表达,确保描述始终为中心服务,即托物言志之言志。五、教

4、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语文基础为职业岗位服务: 建筑装饰专业的岗位要求学生在完成某项设计后,进行设计展示,并配 以恰当的主题与文字叙述。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并仿写本文的句段和修辞方法,用任务驱动让学生描 写专业设计解说词并进行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重点,旨在构建语文为职业岗位服务的基 础性作用。2 .互联网应用及信息化应用:利用互联网、蓝墨云班课、VR虚拟现实技术等众多信息化手段,达到让 学生课前、课中及课后自主学习目的,提高学生搜集、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导” 的教学理念,极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创设情境,筛选教法,进行有效教学: 本课利用VR虚拟技术

5、为课前导入并创设情境,课中使用任务 驱动法、提问法、情境表演发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后用任务驱动及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课后自主 练习,继续提升。多种教法的使用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有效教学。六、教学准备1 .教学环境:VR虚拟现实多媒体实训教室2 .教学设备:VR眼镜、虚拟现实视频及资料、多媒体课件,蓝墨云班课(网络教育平台),手机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框架:基础引入I口口丁口故地重游(旧识巩固课中自主课堂教:评价复习,情境导入+ 学:巩固散文的文体知识,融入情境学习教:发布任务,专业结合. 学:小组讨论,撰写专业解说稿教:指导协助学:利用VR全景图小组展小教:归纳说明文解说词的撰写原则

6、和技巧学:对照自我的解说词,寻找差距1、理清思路:多角度、多侧面的横向结构把握文意一一反复朗读寻找文脉一一看观察角度紧抓纽带一一看过渡照应教:发布课后作业,给出 评价和修改意见学:修改解说词,进行展 小,完成视频录制2、分析写法:托物言志,阐明主旨品悟情感一一独立自由探究虚实一一虚实结合辨别文体一一借景抒情3、品味语百:诗化的语百对称的句式奇妙的修辞1 .对称的句式文中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找出来加以体会。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又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以及“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等等。2 .奇妙的修辞文中的修辞

7、新奇而有活力,找出并感受其表达效果。如:(1)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点。”一一比喻独特自然,极富美的韵致,令人遐想,回味无穷。(2)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和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一一比喻、排比运用,以动写静,令人浮想联翩,使静态的景物有了活力,后J灵气。(3) “在有限的土地上, 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 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 ”对比和排比,层层缩小,以突出“领土”的有限,以及“我”对“领土”的珍爱之情。(4)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价-片微

8、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一一排比,形象地描写“破晓或入暮”时山上的柔和与宁静,给人以光、声、形诸方面的感受。(5)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一一比喻新奇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与群山在不同时段中的视觉变化。(6) “往返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 一一反问,强调了山间小路的“好走”。是因“我”心情快乐、幸福而倍觉“好走”。教学 过 程教学环节时间 分而教师任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策略课 刖 自 主 预 习划、节一藏修游息 预习学案利用 闲暇 自主 预习1.发布预习任务自主学习课文,了解 紫禁城相关背景1.网络学习,了解 背景1.预知课程,激起 兴趣教学用具:1

9、 . “蓝墨云班 课”移动平台2 .网络视频资 料2.发布预习作业 要求完成预习自测 题2.完成预习自测 题,完成对课文的 初步学习2.通过任务驱动 让学生进行课文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自主学习法课 中 自 主 课 堂课 中 自划、节二故地重游 创设情境10分 钟1.检查课前预习情 况,讲评课前预习自 测题,复习说明文相 美文体知识1.完成对课文基 础知识点的学习, 巩固已学的说明 义义体知识。1.复习故有知识 点为能力培养奠 定_基础教学用具:1.VR眼镜2. “虚拟紫禁城”全景视频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2.扮演导游,带领 学生利用VR技术, 进入空中楼阁的模 拟全景视频游览2

10、.身临其境的感 受紫禁城的威严, 深切体验VR技术 的奇妙与震撼2.亲自体验VR技 术,激发学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划、节二负笈游学 服务专业10分 钟发布任务:1 .仔细观看房屋的 装饰全景图2 .用已学的说明方 法,结合本专业要 求,撰写房屋中某一 特定区域的装饰解 说词1 .学生分小组2 .观看房屋装饰 的全景图3 .抽签确定需要 撰写解说词的房 屋区域,组内交流 并完成撰写1 .体验VR技术在 装饰专业的现实 应用2 .语文知识能力 的迁移,为专业岗 位服务教学用具:1 . “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2 .房屋装饰VR 全景图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划、节四力争上游 分组展示17分 钟发

11、布任务:1 .假设自己是该房 屋装饰的设计师,利 用刚才撰写的解说 稿,向客户介绍自己 的设计理念和设计 构思。2 .每小组派两名同 学上台展示,分别扮 演设计师和客户,客 户带上VR眼镜体验 装饰效果,设计师解 说并演示。1 .抽签决定由哪 两个小组上台演 示2 .每小组派两名 同学进行情境演 示1 .自主课堂的最 好体现2 .VR体验学生兴 趣浓厚,并感知到 虚拟现实技术在 本专业的应用3 .通过信息化手 段突破学生不愿 表达羞于表达的 难点教学用具:1.VR眼镜2.房屋装饰VR全景图教学方法:情境表演法主 课 堂环节五游目聘观 提示重点8分 钟1.对2组展示的同 学进行评价和点拨 2.在

12、总体上把握说 明文的特点,提示如 何结合装饰专业特 点,给出相应的说明 方法及惯用语通过展示和评价, 学会了专业展示 的说明方法和注 意事项归纳引领 提示重点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 后 自 主 训 练划、节六游刃启余课后巩固自主 安排 训练发布任务:1 .根据提示和评价 意见自行修改解说 词2 .修改完毕后每组 同学将房屋装饰的 解说过程拍摄成视 频上传1 .完成解说词的 修改2 .完成装饰解说 过程的视频拍摄 和上传1 .对知识进行巩 固和提高2 .作业形式新鲜 有趣,极大提高学 生的参与性和完 成效率教学用具:1 . “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2 .房屋装饰VR 全景图教学方

13、法:任务驱动法八、教学反思本课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依托 VR眼镜、VR视频、蓝墨云班课(网络教育平台)、手机 等信息化手段,改变以往语文的授课方式,运用任务驱动法、情境表演法组织教学。课前发布预习任务, 学生利用“蓝墨云班课”的资源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测试;课中应用VR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设置情境,展示表演,帮助学生克服了 “不愿说不敢说”的难题,并与专业岗位密切结合;课后利用任务驱动, 让学生自主训练,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本课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应 用信息化手段攻克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难题,学生配合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让他

14、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就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 极发言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得到了成就感。自主课堂学生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 .文章首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此句用了 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比喻。眉黛”之喻给“痣”之喻铺垫,后者又强化前者,这样 不仅点染了 “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由 之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姣好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 亲切、具体之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2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 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

15、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 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句话从整体看是用了比喻的修 辞方法,具体地说是喻,和是喻,和是喻?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博喻,明,暗。把山比喻成“一望无际的水面”和“辽阔无边的天空”,增加了所绘 之物的形象性,撩起人们流动联想。而“飘”、“掠”从“表”、“面” 上表现出其形态特征,还使本为静止之物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3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 头,轻灵而自由。”这个两相对应的句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拟人。分析:两个新颖独特比喻的运用,写出了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那轻灵自 由、翩然若舞的姿态。作者注重选用动态形象

16、作为喻体以描绘本体, 使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构成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4 .文中用了不少两相对应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 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再从文中挑出三句最短的这类句子,并 说说这类句子在表达上的效果。明确:“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左顾有山外青山,右 盼有绿野阡陌”;“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效果是便于 在比较中或衬托中写出事物的特点;便于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事物。 5、你认为文章中还有哪些语句很好,生动,形象,细致?找出几例 来加以品读、赏析。明确:、“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了一些 花。那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

17、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 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分析:把云霞比作花本来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作者却依据人的心 里逻辑先对所见之物进行描摹,接着再点出本体,从而给人以新颖独 特之感。采用了倒喻的方法,只有心境自由、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有 如此可爱而美好的联想,具有强烈的抒怀效果。)、“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 小屋的小巧”(分析:以树的动反衬小屋的静,以树的大反衬小屋的小,动静结合, 构图别致,句子整散交错,节奏感强。)、“我外出,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分析:先用对偶句抒写小屋给我的快乐和幸福, 再用个反问句强调

18、 这种感情。作者深谙语言排列组合的艺术,节奏随文思的激荡不断地起伏流淌。)1、结合文中语句品味文章语言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等等。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如拟人、排比、比喻,为文章增添了绚丽的 色彩。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以眉喻山,显出山的柔和;以痣喻屋,点出小屋的玲珑。前喻为后喻作铺垫,后喻又强化前喻,可谓新颖独特。而且使读者联想到妙龄女子姣好的面容,顿生亲切之感。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

19、憩于枝头, 轻灵而自由!形象的表现了远看小屋掩隐于树木之中的情状,鸟蝶憩于枝头,静中显动,轻灵自由的情态跃然纸上。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如:a.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 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 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b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 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 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 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

20、翩,使 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适当运用文言词汇、文言句式,使语言显得更加隽逸潇洒。(化用古诗词)“山如眉黛”一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一一“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 天门山)“雾失楼台”一一“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出"(秦观踏莎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意境更加深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如: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2、如何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明确:答题技巧一一回答这类题必须全面考虑, 最好是能从思想内容 和艺术技巧两方面去作答。回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使用了何种表 达技巧(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 创设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它使用了 X 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 X (事物)的X X特点,表达了作者X X X 的思想感情。五、巩固所学,当堂训练1、学了这篇散文,你学会如何赏析优美语句了吗?请写下来。明确:使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何种特点(景物创设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 章的主旨)。2. (1)仿照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