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答案【篇一:射频通信电路设计习题及解答】书使用的射频概念所指的频率范围是多少?解:本书采用的射频范围是30mhz4ghz1.2 列举一些工作在射频范围内的电子系统,根据表1-1 判断其工作波段,并估算相应射频信号的波长。解:广播工作在甚高频(vhf )其波长在101m 等1.3 从成都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700km 。如果要把50hz 的交流电从成都输送到上海,请问两地交流电的相位差是多少?解:8?f?3?1?0.6?4km1.4 射频通信系统的主要优势是什么?解:1. 射频的频率更高,可以利用更宽的频带和更高的信息容量2. 射频电路中电容和电感的尺寸缩小,通信设备的体积进
2、一步减小3. 射频通信可以提供更多的可用频谱,解决频率资源紧张的问题4. 通信信道的间隙增大,减小信道的相互干扰等等1.5 gsm 和 cdma 都是移动通信的标准,请写出gsm 和 cdma 的英文全称和中文含意。(提示: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解:gsm 是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的缩写,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 英文全称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意为码分多址。?4?2?k?1020k?0.283331.6 有一个 c=10pf 的电容器,引脚的分布电感为l=2nh 。请问当频率 f 为多
3、少时,电容器开始呈现感抗。解:?wl?f?1.125ghz2 既当 f=1.125ghz0 阻抗, f 继续增大时,电容器呈现感抗。1.7 一个 l=10nf 的电容器,引脚的分布电容为c=1pf 。请问当频率f为多少时,电感器开始呈现容抗。解:思路同上,当频率f 小于 1.59 ghz 时,电感器呈现感抗。1.8 1 )试证明(1.2)式。2)如果导体横截面为矩形,边长分别为a和b,请给出射频电阻rrf与直流电阻rdc的关系。解:r?l?s ?l,s 对于同一个导体是一个常量2s?a 当直流时,横截面积dc当交流时,横截面积sac?2?a?2rdc?a?ac?a? 661.9 已知铜的电导率
4、为?cu?6.45?10s/m ,铝的电导率为?al?4.00?10s/m ,金的电导率6 为 ?au?4.85?10s/m 。试分别计算在100mhz 和 1ghz 的频率下,三种材料的趋肤深度。解:趋肤深度?定义为:在 100mhz 时:cu 为 2 mmal 为 2.539mmau 为 2.306mm在 1ghz 时:cu 为 0.633 mmal 为 0.803mmau 为 0.729mm1.10 某个元件的引脚直径为d=0.5mm ,长度为l=25mm ,材料为铜。请计算其直流电阻rdc 和在 1000mhz 频率下的射频电阻rrf。解: r?s 它的射频电阻adllrrf?rdc?
5、22?4?d2?d?0?r?4?10?1?7zdf?l?0.123?d?1.11 个电阻的标示分别为:“203': ”102和”220r';请问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是多少?(提示: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贴片元件标示的规则) 解:1.12 试编写程序计算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和在铜材料中的趋肤深度,要求程序接收键盘输入的频率f,在屏幕上输出波长?和趋肤深度 ?。解:float f;float l,h;printf(input the frequency: f=);scanf(%f,f);l=3e8/f;h=1/sqrt(3.14*f*6.45*4*3.14) ;printf(wave
6、length:%fn,l);printf(qufushendu%fmn,h);getch() ;习题2:1 射频滤波电路的相对带宽为rbw=5% ,如果使用倍数法进行表示,则相对带宽k 为多少?解答:defdeff?fhfh?flfh?fl )rbw?2?100%?5% (中心频率:f0?l2f0fh?flfhk= fllgfhflk(db)=20?k=1.05k(db)=0.42 db2 一个射频放大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为:fl=1.2ghz 至 fh=2.6ghz试分别使用百分法和倍数法表示该放大电路的相对带宽,并判断该 射频放大电路是否属于宽带放大电路。解答:rbw?fhfh?flf0?2
7、fh?flfh?fl? fl=2.1 k=k(db)=0.3db由于k2, ?它属于宽带放大电路3 仪表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为:dc 至 10mhz 。请分别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绝对带宽和相对带宽,并判断该放大电路是否属于宽带放大电路。解答 :绝对带宽:bw?fh?fl?10mhzfk?20lh?fl 相对带宽:k?2所以它属于宽带放大电路。4 某射频信号源的输出功率为pout=13dbm,请问信号源实际输出功率 p 是多少 mw ?解答:5 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为gp=7db,如果要求输出射频信号功率为pout=1w ,则放大电路的输入功率pin 为多少?6 在阻抗为z0=75? 的 catv
8、系统中,如果测量得到电压为20db?v ,则对应的功率p为多少?如果在阻抗为z0=50? 的系统中,测量得到相同的电压,则对应的功率p 又为多少?? 解答: ?v(dbuv)?90?10lgz0?p(dbm) pout(dbm)?10lgp?p?20mw1gp?10lgpout?pin?199mwpin)?v(db)?uv9?0100lp(dbm gz? 当 z0=75? 时, p(dbm)=-88.7 dbm当 z0=50? 时, p(dbm)=-86.9 dbm7 .使用(2.30)式定义的品质因数,计算电感1、电容c、电阻r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q0。解答:假设谐振频率时,谐振电路获得的电压
9、为v(t)?v0cosw0t12?2(v0cosw0t)2w0cdt?v0c0024tt12?v022?22e1?e1(t)dt?i0cos(w0t?)w01dt?v0c20024w014电阻 r 损耗的平均功率为ec?ec(t)dt?ttp1os?sv02r因此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0 为e?ecq0?2?1?rw0cp1oss8 .使用图2-12 (b)的射频开关电路,如果 pin二极管在导通和截止状态的阻抗分别为zf和zr。请计算该射频开关的插入损耗il和隔离度is。解答:il?20lg插入损耗2z0?zfz0is?20lg隔离度 2z0?zrz09 请总结射频二极管的主要种类、特性和
10、应用领域。解答:10 雪崩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和gunn 二极管都具有负阻的特性,尽管形成负阻的机理完全不一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利用二极管的负阻特性构建一个射频振荡电路。解答:11 1 )试比较射频场效应管与射频双极型晶体管结构和特性上的差异。 2)试讨论晶体管小信号模型和大信号模型的主要区别。请问能否使用晶体管大信号模型分析射频小信号。解答:场效应管是单极性器件,只有一种载流子对通道电流做出贡献,属于压控器件,通过栅极-源极的电压控制源极-漏极电流变化;使用gaas 半导体材料misfet 的截止频率可以达到60 70ghz, , hemt可以超过100ghz ,因此在射频电路设计中经常
11、选用它们作为有源器件使用;双极型晶体管分为pnp 和 npn 两种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各级的参杂类型不一致,属于电流控制器件,正常工作时,基极-发射极处于正偏,基极-【篇二:微波及射频电路设计】b 设计方面的理念及其设计原则。之所以选择微波级高频电路之pcb 设计原则,是因为该方面原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且属当前的高科技热门应用技术。从微波电路pcb 设计理念过渡到高速无线网络(包括各类接入网)工程,也是一脉相通的,因为它们基于同一基本原理秦双传输线理论。有经验的射频工程师设计的数字电路或相对较低频率电路pcb ,一次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以 “分布 ”参数为核心,而分布参数概念
12、在较低频率电路(包括数字电路中)中的破坏作用,常为人们所忽略。长期以来,许多同行完成的电子产品(主要针对通讯产品)设计,往往问题重重。一方面固然与电原理设计(包括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必要环节缺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这类问题在人们认为已经考虑了各项必要环节下而发生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往往将精力花在对程序、电原理、参数冗余等方面的核查上,却极少将精力花在对pcb 设计的审核方面,而往往正是由于pcb 电路板设计缺陷,导致大量的产品性能问题。pcb 板设计原则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包括各项基本原则、抗干扰、电磁兼容、安全防护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特别在高频电路(尤其在微波级高频电路)方面
13、,相关理念的缺乏,往往导致整个研发项目的失败。许多人还停留在“将电原理用导体连接起来发挥预定作用”基础上,甚至认为“pcb设计属于结构、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考虑范畴”。许多专业射频工程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环节在射频设计中,应是整个设计工作的特别重点,而错误地将精力花费在选择高性能的元器件,结果是成本大幅上升,性能的提高却微乎其微。应特别在此提出的是,数字电路依靠其强的抗干扰、检纠错以及可任意构造各个智能环节来确保电路的正常功能。一个普通的数字应用电路而高附加地配置各类“确保正常”的环节,显然属于没有产品概念的举措。但往往在认为“不值得 ”的环节,却导致产品的系列问题。原因是这类在产品工程
14、角度看不值得构造可靠性保证的功能环节,应该建立在数字电路本身的工作机理上,只是在电路设计(包括 pcb 设计)中的错误构造,导致电路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导致,与高频电路的类似问题属于同一概念下的基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有三个方面值得认真对待:( 1 )数字信号本身属于广谱信号。根据傅里叶函数结果,其包含的高频成份非常丰富,所以数字ic 在设计 中,均充分考虑了数字信号的高频分量。但除了数字ic 外,各功能环节内部及之间的信号过渡区域,若任意而为,将会导致系列问题。尤其在数字与模拟和高频电路混合应用的电路场合。( 2)数字电路应用中的各类可靠性设计,与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要求
15、及产品工程要求相关,不能将采用常规设计完全能达到要求的电路附加各类高成本的“保障 ”部分。( 3)数字电路的工作速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向高频(例如目前的cpu ,其主频已经达到1.7ghz秦远 远超过微波频段下限)。尽管相关器件的可靠性保障功能也同步配套,但其建立在器件内部和典型外部信号特征基础上。微波电路及其pcb 设计一关于cad 辅助设计软件与网络分析仪对于高频电路设计,当前已经有了很好的cad 类软件,其强大的功能足以克服人们在设计经验方面的不足及繁琐的参数检索与计算,再配合功能强大的网络分析仪,按理应该是稍具经验者便能完成质量较好的射频部件。但是,实际中却不是这回事。cad 设计
16、软件依靠的是强大的库函数,包含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无线电器件生产商提供的元器件参数与基本性能指标。不少射频工程师错误地认为:只要利用该工具软件进行设计,就不会有多大问题。但实际结果却总是与愿望相反,原因是他们在错误认识下放弃高频电路设计基本概念的灵活应用及基本设计原则的应用经验积累,结果在软件工具的应用中常犯下基本应用错误。射频电路设计cad 软件属于透明可视化软件,利用其各类高频基本组态模型库来完成对实际电路工作状态的模拟。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明白其中的关键环节:高频基本组态模型有两类,一类属于集中参数形态之元器件模型,另一类属于常规设计中的局部功能模型。于是存在如下方面问题:( 1 )元器件模型
17、与cad 软件长期互动发展,日趋完善,实际中可以基本相信模型的逼真度。但元器件模型所考虑的应用环境(尤其是元器件应用的电环境)均为典型值。多数情况下,必须利用经验确定系列应用参数,否则其实际结果有时甚至比不借助cad 软件的设计结果相差更远。( 2) cad 软件中建立的常规高频基本组态模型,通常限于目前应用条件下可预知的方面,而且只能局限于基本功能模型(否则产品研发无须用人,仅靠cad 一手包办而诞生各类产品)。(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典型功能模型的建立,是以典型方式应用元器件并以典型完善的工艺方式构造(包括 pcb 构造)下完成的,其性能也达到“典型 ”的较高水平。但在实际中,就是完全模
18、仿,也与模型状态相差甚远。原因是:尽管选用的元器件及其参数一致,但它们的组合电环境却无法一致。在低频电路或数字电路中,这种相差毫厘的情况妨碍不大,但在射频电路中,往往发生致命的错误。( 4)在利用cad 软件进行设计中,软件的容错设计并不理睬是否发生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错误参数设置,于是,按照其软件运行路径给出一理想的结果,实际中却是问题百出的结果。可以知道其关键错误环节在于没有利用射频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去正确应用cad软件。( 5) cad 软件仅仅属于设计辅助工具,利用其具备的实时模拟功能、强大的元器件模型库及其函数生成功能、典型应用模型库等等方面来简化人们的繁琐设计与计算工作,到目前为为止
19、,尚远远无法在具体设计方面代替人工智能。cad 软件在射频pcb 辅助设计中所体现的强大功能是该软件大受欢迎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实际中,许多射频工程师会经常“遭其暗算”导致原因仍然是其对参数设置的容错特性。往往利用其仿真功能得出一理想的模型(包括各个功能环节),一到实际调试中才发现:还不如利用自己的经验来设计。所以, cad 软件在 pcb 设计中,仍然仅仅有利于拥有基本的射频设计经验与技巧的工程师,帮助他们从事繁琐的过程设计(非基本原则设计)。网络分析仪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种,是射频电路设计必不可少的仪器。通常的做法是:结合基本的射频电路设2计理念和原则完成电路及pcb 设计(或利用cad 软件完
20、成),按要求完成 pcb 的样品加工并装配样机,然后利用网络分析仪对各个环节的设计逐个进行网路分析,才有可能使电路达到最佳状态。但如此工作的代价是以至少35 版的 pcb 实际制作,而若没有基本的pcb 设计原则与基础理念,所需要的pcb 版本将更多(或者无法完成设计)。由上述可见:( 1 )在利用网络分析仪对射频电路进行分析过程中,必须具有完备的高频电路pcb 设计理念和原则,必须能通过分析结果而明确知道pcb的设计缺陷秦仅此一项就要求相关工程师具备相当的经验。( 2)对样机网路环节进行分析过程中,必须依靠熟练的实验经验和技巧来构造局部功能网络。因为很多时候,通过网络分析仪所发现的电路缺陷,
21、会同时存在多方面的导致因素,于是必须利用构造局部功能网路来加以分析,彻查导致原因。这种实验性电路构造必须借助清晰的高频电路设计经验与熟练的电路pcb 构造原则。二本文的针对范畴本文主要针对通讯产品的一个前沿范畴紊微波级高频电路及其pcb设计方面的理念及其设计原则。之所以选择微波级高频电路之pcb设计原则,是因为该方面原则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且属当前的高科技热门应用技术。从微波电路pcb 设计理念过渡到高速无线网络(包括各类接入网)工程,也是一脉相通的,因为它们基于同一基本原理秦双传输线理论。有经验的射频工程师设计的数字电路或相对较低频率电路pcb ,一次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以
22、“分布 ”参数为核心,而分布参数概念在较低频率电路(包括数字电路中)中的破坏作用,常为人们所忽略。长期以来,许多同行完成的电子产品(主要针对通讯产品)设计,往往问题重重。一方面固然与电原理设计(包括冗余设计、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必要环节缺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这类问题在人们认为已经考虑了各项必要环节下而发生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往往将精力花在对程序、电原理、参数冗余等方面的核查上,却极少将精力花在对pcb 设计的审核方面,而往往正是由于pcb 设计缺陷,导致大量的产品性能问题。pcb 设计原则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包括各项基本原则、抗干扰、电磁兼容、安全防护,等等。对于这些方面,特别在高频电
23、路(尤其在微波级高频电路)方面,相关理念的缺乏,往往导致整个研发项目的失败。许多人还停留在“将电原理用导体连接起来发挥预定作用”基础上,甚至认为“ pcb 设计属于结构、工艺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考虑范畴”。许多专业射频工程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环节在射频设计中,应是整个设计工作的特别重点,而错误地将精力花费在选择高性能的元器件,结果是成本大幅上升,性能的提高却微乎其微。应特别在此提出的是,数字电路依靠其强的抗干扰、检纠错以及可任意构造各个智能环节来确保电路的正常功能。一个普通的数字应用电路而高附加地配置各类“确保正常”的环节,显然属于没有产品概念的举措。但往往在认为“不值得 ”的环节,却导致产
24、品的系列问题。原因是这类在产品工程角度看不值得构造可靠性保证的功能环节,应该建立在数字电路本身的工作机理上,只是在电路设计(包括 pcb 设计)中的错误构造,导致电路处3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导致,与高频电路的类似问题属于同一概念下的基本应用。在数字电路中,有三个方面值得认真对待:( 1 )数字信号本身属于广谱信号。根据傅里叶函数结果,其包含的高频成份非常丰富,所以数字ic 在设计 中,均充分考虑了数字信号的高频分量。但除了数字ic 外,各功能环节内部及之间的信号过渡区域,若任意而为,将会导致系列问题。尤其在数字与模拟和高频电路混合应用的电路场合。( 2)数字电路应用中的各类可靠性
25、设计,与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要求及产品工程要求相关,不能将采用常规设计完全能达到要求的电路附加各类高成本的“保障 ”部分。( 3)数字电路的工作速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向高频(例如目前的cpu ,其主频已经达到1.7ghz秦远 远超过微波频段下限)。尽管相关器件的可靠性保障功能也同步配套,但其建立在器件内部和典型外部信号特征基础上。三双传输线理论对微波电路设计及其 pcb 布线原则指导意义综述(一)双线理论下的pcb 概念对于微波级高频电路,pcb 上每根相应带状线都与接地板形成微带线(非对称式),对于两层以上的pcb ,即 可形成微带线,又可形成带状线(对称式微带传输线)。各不同微带线
26、(双面pcb )或带状线(多层pcb )相互 之间,又形成耦合微带线,由此又形成各类复杂的四端口网络,从而构成微波级电路pcb 的各种特性规律。可见,微带传输线理论,是微波级高频电路pcb 的设计基础。 对于 800mhz 以上的 rf-pcb 设计,天线附近的pcb 网路设计,应完全遵循微带理论基础(而不是仅仅将微带概念用于改善集中参数器件性能的工具)。频率越高,微带理论的指导意义便越显著。 对于电路的集中参数与分布参数,虽然工作频率越低,分布参数的作用特性越弱,但分布参数却始终是存在的。是否考虑分布参数对电路特性的影响,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微带概念的建立,对于数字电路与相对中频电路p
27、cb 设计,同样是重要的。 微带理论的基础与概念和微波级rf 电路及 pcb 设计概念,实际上是微波双传输线理论的一个应用方面,对于 rf-pcb 布线,每相邻信号线(包括异面相邻)间均形成遵循双线基础原理的特征(对此,后续将有明确的阐述)。 虽然通常的微波rf 电路均在其一面配置接地板,使得其上的微波信号传输线趋向复杂的四端口网路,从而直接遵循耦合微带理论,但其基础却仍是双线理论。所以在设计实际中,双线理论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更为广泛。 通常而言对于微波电路,微带理论具有定量指导意义,属于双线理论的特定应用,而双线理论具有更广泛的定性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双线理论给出的所有概念,从表面上看,
28、似乎有些概念与实际设计工作并无联系(尤其 4是数字电路及低频电路),其实是一种错觉。双线理论可以指导一切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概念问题,特别是pcb 线路设计概念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虽然双线理论是在微波高频电路前提下建立的,但这仅仅因为高频电路中分布参数的影响变得显著,使得指导意义特别突出。在数字或中低频电路中,分布参数与集中参数元器件相比,达到可以忽略的地步,双线理论概念变得相应模糊。然而,如何分清高频与低频电路,在设计实际中却是经常容易忽略的方面。通常的数字逻辑或脉冲电路属于哪一类?最明显的具非线性元器件之低频电路及中低频电路,一旦某些敏感条件改变,很容易体现出某些高频特征。高档cpu 的主频已
29、经到1.7ghz ,远超过微波频率下限,但仍然属于数字电路。正因为这些不确定性,使的pcb 设计异常重要。 在许多情况下,电路中的无源元器件,均可等效为特定规格的传输线或微带线,并可用双传输线理论及其相关参量去描述。总之,可以认为双传输线理论是在综合所有电子电路特征基础上诞生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设计实际中的每一环节,首先以双传输线理论所体现的概念为原则,那末相应的pcb 电路所面临的问题就会很少(无论该电路是在什么工作条件下应用)。( 二 )双传输线与微带线构造简介微带线是由微波双线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图1-a. 即为微波双线及其场分布示意图。在微波级工作频率的 pcb 基板上,
30、可以构成常规的异面平行双线(图1-b. 所示)或变异的异面平行双线(图1-c.所示)。当其中一条状线与另一条状线相比可等效为无穷大时,便构成典型的微带线(如图1-d. 所示)。从双传输线到微带,仅边缘特性改变,定性特征基本一致。注:在许多微波专业论述中,均仅仅描述由常规均匀圆柱形导体构成的双传输线,对pcb 电路的双线描述则以矩形条状线为常规双传输线。5图 2-a. 为常规微波双线的场分布示意图。图2-b. 为 pcb 条状线场分布示意图。图2-c. 为带有有限接地板的微波双线场分布示意(注:图中双线之一和接地板连通)。图2-d为具有相对无穷大接地板之双线场分布示意(注:图中双线之一和接地板连
31、通)。图 3-a. 为典型偶模激励耦合微带线场分布示意。图3-b. 为典型奇模激励耦合微带线场分布示意。从图1、图 2、图 3 所示场分布状态看,双线与微带线(包括耦合微带线)特性仅仅为边缘特性的不同。四pcb 平行双线中的电磁波传输特性(一)分布参数概念与双传输线对于集中参数电路,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电路中的电感量和电容量都将相应减少,如图4所示的振荡回路。6当电路中电感量小到一定程度,将使线圈等效为直线(图4-b. );当电容量小到一定程度,将由导线间分布电容所替代(图4-c. )。由上述定性描述得如下高频电路设计原则: 当工作频率较高时,集中参数将转化为分布参数,并起主导作用。这是微波电
32、路的主要形式。 在分布参数pcb 电路中,沿导线处处分布电感,导线间处处分布电容。 在高频 pcb 电路设计中,注意元器件标称值与实际值的离散性差别是相对于工作频率而定的。 由图可知,pcb 条状双线就是具有分布参数之电路的简单形式,除了可以传输电磁能外,还可作为谐振回路使用。(二) pcb 条状双线分布参数的等效方式通常将一段双线导线分成许多小段(例如每段长度1cm ),然后将每段双导线所具有的分布电感与电容量表示为集中参数形式,如图5 所示。图中b 线,可以是pcb 上与 a 同面并行之走线或地线,也可以是异面并行之走线,为便于解释,这里指空气中两并行线。综合上述的设计概念如下: pcb
33、中,可分别近似认为d 为铜皮宽度(对电感)或铜皮厚度(对电容),前提是对无接地板的同面双线。对于异面平行双线时,d 为 pcb 厚度, d 为线宽。 工作于高频状态两层以上pcb 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同面走线间的分布参数,也需考虑异面走线间的分布参数,而且更为重要(具接地板的rf-pcb电路则属于另外的分析方式秦参见后续)。(三)电磁波在pcb 条状双线上的传输特点图 3 所示的 pcb 条状双线等效电路中,在直流电源接入瞬间,从左到右,电压和电流是以依次向相邻电容充电,然后向次级电容放电的过程形式传播的,称为电流行波。若将图 6 中电源换为简谐规律的交流源,可以推知,将有一电压行波从左至右传播
34、。沿线电压值与时间位置均有关。这种电压行波,在工作波长与所考察传输线长度可比拟时,是较为明显的。有电压必有电场,有电流必有磁场,所以沿线电场与磁场是以简谐规律沿传输线传播的。综上所述,可知道微波级高频电路之pcb 特征如下: 当 pcb 走线与工作波长可相比拟时,电压和电流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形式已不是电动势作用下的电流规律,而是以行波形式传播,但不是向周围辐射。 行波的能量形式,体现为电磁波形式,而且在导体引导下沿线传播。工作频率越高,电磁波能量形式越明显,通常意义下的集中参数器件之处理功能越弱。 必须明确:当频率足够高时,pcb 走线开始脱离经典的欧姆规律,而以 “行波 ”或电磁波导向条形式
35、体现其在电路中的功能。(四)行波的传播特性1 入射波与反射波对于理想的“无耗传输线”(忽略损耗),在简谐波作用下,可推出pcb 传输线上瞬时电流波表达式为:【篇三:浅析射频微波电路设计】t学院:信电学院班级:通信0801姓名:学号:浅析射频微波电路设计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射频微波电路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微波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通信、雷达、环境检测和导航等丛多领域;尤其在商业领域,其现代应用包括蜂窝电话、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电视与无线电广播、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标识、远距离电话和卫星通信等。射频的基本概念射频即radio frequency ,通常缩写为rf。表示可以辐
36、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 300khz3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 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 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 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 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
37、射频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微波的基本概念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 米(不含1 米)到 1 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在整个射频通信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频率:传输频率、接收频率、中频和基带频率。基带频率是用来调制数据的信号频率
38、。而真正的传输频率则比基带频率高很多,一般的频谱范围是500mhz到 38ghz ,数据信号也是在此高频下进行传输的。一般来说,射频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传输调制信号的功能,即使在有干扰信号和阻断信号 z2 的情况下,该系统也可以做到以最高的质量发送并且以最好的灵敏度接收调制信号。阻断信号主要有两种:带内阻断信号和带外阻断信号。带外阻断信号是指分布在信号频谱之外的无关信号,例如由其它无线传输技术产生的数据信号。带内阻断第 1 页 共 6 页 1信号则分布在我们感兴趣的信号频谱之内,例如由相同的无线传输技术在其它终端产生的数据信号。对于无线通信而言,要成功地实现射频接收功能,必须要过滤掉这两种阻断信
39、号。中频多被用来作为传输/接受频率和基带频率的过渡,而这种传输方式正是超外差结构的基础。一般而言,带外阻断信号可以被天线自带的滤波器过滤掉。而中频的存在使我们有机会在信号被混合到基带频率并做数字处理之前将带内阻断信号滤除。另一方面,在发送端,中频常被用来滤除所有从基带转换到中频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伪数据和噪声。射频体系结构采用超外差结构的另外一种实现方法是利用中频采样来减少信号链上的器件个数。这种方法选择在中频对信号进行采样,而不是在采样前先将信号混合到基带。在第一种超外差结构中,从中频到基带的转换过程需要以下器件:本机锁相环、智能解调器(混频器)和双向 adc (模拟-数字转换器)。如果选择
40、在中频进行采样,那这三个器件可以用一个高性能的adc 来代替。这不仅可以降低信号链的复杂程度,还可以提高信号解调的质量。但是,如果在下行基带转换器里应用高质量智能解调器,也能得到非常好的通信效果。如果能使本机锁相环和射频器件的漏电足够小,基带的直流失调便可最小化。现在,许多智能解调器都使用了直流失调补偿环路来进一步减小甚至最终消除直流失调。除此之外,解调器的相位分离功能可以做到非常准确的90 度的相位分离,这将确保信号解调时,误差向量的值不会变坏或者只是变坏一点。最后,如果我们在使用智能解调器的同时,使用一个具有低相位噪声的锁相环,将会确保基带输出信号的低噪声,并且因此获得一个好的位错误率(b
41、er) 。因为 adc要在越来越高的频率下工作,所以中频采样结构的功耗变得比第一种超外差结构越来越高,并因此而越来越昂贵,这是中频采样结构的最主要的缺点。由于这个原因,基于中频采样的射频结构往往更适合那些在相对低频或者中频的应用,毕竟这些频段对成本的影响不大。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cmos 工艺的引进,使得集成高性能的器件和电路的价格越来越低,在不远的将来,中频采样结构将不再是一种昂贵的选择。在射频通信中应用的第三种结构是直接转换结构(见图3)。由于直接转换结构直接将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在同一进程中混合在一起,这使得该结构的信号链路最为简单,它所需要的元器件最少。与其它两种结构不同的是,它将
42、不需要中频处理和声表面波(saw )滤波器。正是由于声表面波滤波器在过去的年代比现在昂贵很多,才导致了直接转换结构的诞生。直接转换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小型化、低功耗,并且没有中频转换相关器件。这些优点使得这种结构非常适合在低功耗、便携式终端的应用。尽管如此,一些高性能器件的使用为直接转第 2 页 共 6 页 2换结构应用在高端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上,正是这些高性能器件的使用,使得直接转换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射频的电路结构由于在直接转换结构中没有中频处理单元,带内阻断信号的功率将直接传递到混频器和模数转换器(如果信号链路上含有模数转换器)。低噪声的混频器将确保弱信号不会被噪声和阻
43、断信号所淹没。另外,由于混频器具有高的输出摆幅和低的失真,阻断信号既不会过驱动整个系统也不会调制到我们需要的载波信号上。对于基带超外差接收器,如果在本机锁相环和射频输入之间存在泄漏通路,就一定会产生直流失调。对于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类似的支持跳频的一些射频应用来说,频率的跳变将导致本机锁相环路漏电的改变,并最终导致整个系统的直流失调的跳变。如果要纠正它,必须在系统中引入一个直流失调的补偿环路。尽管如此,在那些不需要跳频的应用中,本机锁相环的漏电是不变的,因此动态直流失调的补偿意义不大。在传输端,由于不能有效降低带内噪声和失真,采用直接转换结构的射频发射机必须是由那些动态范围大的元器件构成。在基站
44、的相关应用中,由于面积和频道密度要被重点考虑,直接转换结构尤其被看好。因为从基站的角度看,带内阻断信号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基站自己将处理带内阻断信号),所以,即使直接转换结构缺乏滤除带内阻断信号的功能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选择何种射频电路结构应该由市场应用来决定。这些指导设计的因素包括:从设计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外形、功能指标、灵活性、能否支持多种不同的应用模式等等。如何针对一个确定的应用去选择合适的射频结构不在本文的介绍范围之内。但是可以明确的是,如今一些射频器件制造商已经可以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以帮助我们设计合适的射频系统,在整个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他们甚至可以提供几位富有经验的工程师为我们答疑解惑。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你对相关技术了解得越多,你就越能优化你的设计。举例来说,你在设计中使用一个比较昂贵的器件或许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换句话说,有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重庆课件研发
- 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三单元检测卷《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 重庆市课件大赛
- 外研版(一起)五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10单元达标测试卷(共10套含答案)
- 突破与量有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重工作业课件
- 老年人防毒知识培训课件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课件
- 二年级数学下册口算天天练
- 有机化学课件(李景宁主编)第1章-绪论
- 全友导购员培训资料(机密)
- 白话译文《渔樵问对》(全篇)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 +GF+-SIGNET8850电导率变送器手册
- 大豆收购合同范本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水准仪认识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 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