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摘要: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至今已近20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稳步有序地推进。随着在2013年7月我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和上海自贸区中无管制利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本综述内容框架为:首先简要地回顾利率市场化理论的发展。其次介绍国外对此的研究,这里分为两个板块,一部分是以时间为序概括国外学者对利率风险管理的主要研究;再有介绍国内对此的研究,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或者说在不同的阶段,我国学者们对利率市场化影响因素的探讨。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国内外研究 相关理论Lite
2、rature review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Abstract: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China'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reform has been advanced steadily and orderly for nearly 20 years since
3、 1996. With the full liberalization of the loan interest rate of Chin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July 2013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unregulated interest rate in the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th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reform in China has entered a crucial crucial stage. The content a
4、nd framework of this review is: first, briefly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theory. Secon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foreign studies on this issue, which ar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addition, domestic studies on this issue are int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l
5、iberalization in China, or at different stages, Chinese scholars discus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Key words: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lated theories前言:利率是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它包括存贷款利率、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再贴现利率、票据市场利率、证券收益率、债券收益率、债券回购利率等等。世界上的利率管理体制有三种:1、
6、市场型,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利率水平;2、限制型,由货币当局限定利率的上下限,在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市场在上下限的范围内决定利率水平;3、管制型,完全由货币当局来决定利率水平。从广义上来说,管制型利率体制的概念有时包括了上述的管制型和限制型利率管理体制。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其基本含义如下:第一,利率水平由市场决定;第二,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第三,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自主决定资金交易对象、规模、价格、期限和融资条件。20世纪,世界各国曾经掀起一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热潮,成功国家不少,而失败的
7、国家则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都是对理论的实践。国外的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中,有的是在成熟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理论,如弗里德曼、凯恩斯的理论;有的是对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成果,如著名的麦金农、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另外,现在国外关于利率市场化又有一些新的理论研究,但往往从动态或静态角度研究不同利率制度下的效率问题,没有涉及具体国家经济制度环境的具体研究,不能解决具体国家利率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问题。事实上利率市场化是一种制度的变迁,我们应该更多的从制度变迁的有关理论中汲取营养,才能理解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逻辑。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辨析西方学者在相关英文文献中经常使用“利率自由化” ( Inte
8、rest ate Liberalization) ,而我国文献更习惯使用“利率市场化” ( Interest ate Marketization) 。沈国兵( 2000) 认为,利率市场化是利率自由化的初级阶段。本文认为,利率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只是角度不同,无本质区别,利率自由化从放松管制角度出发,而利率市场化从利率决定机制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用“利率自由化”更为准确。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用“利率市场化”更为贴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国内相关文献主要从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利率动态调整以及宏观调控三个角度定义。1.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角度的定义景学成( 1999) 指出市
9、场利率与官方利率的不同主要源于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利率是由借贷双方确定,即市场资金供求决定,而官方利率是由借贷方之外的机构确定,即经过管理当局决定。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当局不再决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孙云峰( 2003) 认为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是相对于原来金融抑制而出现的金融深化的体现。 王文平( 2005) 指出交易双方通过市场决定的利率数量和期限结构比货币当局制定的更合理,当市场机制失灵时,需要以合适的形式进行窗口指导。 张桥云( 2014)认为,从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角度定义,利率市场化即由一级利率体系改为二级利率体系的过程。2.利率
10、动态调整角度的定义利率市场化过程是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深化导致利率市场化加大,最终利率定价体系全部为市场化利率。王敬( 2015) 从利率动态调整角度定义利率市场化,认为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货币当局取消利率管制,并进一步提出利率市场化分为三个阶段: 完全管制利率阶段,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阶段( 利率市场化中间状态,货币当局将利率作为宏观调控工具,调整存贷款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以及完全利率市场化阶段。3. 宏观调控角度的定义许崇正( 2002) 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客观必然结果,利率应该是由市场力量自发对资源配置的结果。从宏观调控角度定义利率市场化的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取消对
11、利率以及金融机构收取的各种费率的管制( 刘轶和李久学,2003) 。刘义圣( 2016) 主张减少货币当局对利率的直接调控,中央银行应当通过间接调控手段,如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以及通过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方法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2、 国外利率自由化的研究1.国外理论背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种学说是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中产生的,因此理论成立的隐含假设是成熟市场经济环境。而中国正处在转轨时期,是中间过渡的状态,意味着资源配置形式的高度不稳定,市场分割、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经济主体对一些市场信号的不敏感等问题,使得模型中涉及的资本和商品的价格变化(即利率和物价变化),不一定导出理论模型中描
12、述的数量变化,中国的经济并不能完全按照这两种学说所描述的那样运作。2.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1)凯恩斯利率理论按照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利率是调节整个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变量。利率高低对于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率对经济作用的机制是:利率由对货币的供求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导致利率变动,利率变动改变投资和消费的成本,改变储蓄的报酬,进而影响总支出,最后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凯恩斯把经济的萧条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利率是连接货币供给和有效需求的纽带,因而利率可用作启动经济的杠杆。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扩大货币供给的政策效应为: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水平下降投资水平上升,消费水平上升总支出增
13、加(有效需求增加)经济复苏(2)货币学派的利率理论货币学派认为,利率与货币供求的关系并非如凯恩斯所认为的那样:货币增加使得利率下降、货币减少时利率上升。他们认为这只有在短期分析中是正确的,但在长期分析中则并不对。因为:(1)价格水平的提高将使降低了的利率回升;(2)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存在与价格上涨形成合力推动利率的进一步上扬。(3)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1973年,美国有两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在大约同一年先后出版的两部著作中,不约而同的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模型。虽然他们论述的角度和问题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讲却得出了颇为近似的结论:主张发展中国家要实行金融深化、利率市场化
14、。麦金农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论”。他发现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金融抑制现象,而且程度很深。金融抑制两个基本特征是低的实际利率水平和有选择的信贷分配。政府管制的过低的实际利率水平导致低水平储蓄和过高的资金需求,这种供求矛盾又导致政府更多的干预,如强制储蓄、有选择性的信贷配给、差别利率,以及发放营业许可证、财政补贴等各种各样的财政的、货币当局的其他形式的干预。金融抑制经济中金融市场被分割成两个市场:一个是被政府管制的有组织的市场,另一个是没有正规管制的自由市场,其利率水平高于前者,中小私人企业和家庭的投资或依靠内部积累,或通过这一市场进行高成本的融资。这降低了资金配置的效率,
15、使市场行为扭曲。在麦金农看来要使这些国家摆脱贫困就必须解除“金融抑制”,实施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爱德华·萧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阐述金融深化论。爱德华·萧指出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是两个意义相对的概念,它们带给经济完全相反的结果。金融抑制主要是人为的低利率政策,金融业内的垄断和信贷的硬性配给等。金融抑制的后果是减少金融资产总量、降低国内的私人储蓄率、导致高的投资一产出比率和低的生产要素产出率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进一步的效应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萎缩,而地下金融市场膨胀,金融市场的无序竞争加剧,导致“金融短浅”。因而要实现金融深化,就必须消除金融抑制,放开利率管制,取
16、消信贷配给制,实行金融的自由化,因此,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关键和核心。与凯恩斯的廉价货币政策相反,他们认为在落后国家,较高的实际利率水平才有助于经济发展。他们认为高利率有助于吸引储蓄,会促使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实际利率的关键在于放松对利率尤其是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4)金融自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实践,掀起了一股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热潮,有一些国家获得了成功,但对于发展中国来说,有很多却很惨痛的失败了。人们批评他们的理论存在很大缺陷。吉布森等(Gibson,1994)认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是更好
17、地理解金融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制度作用是以何种方式发挥的,金融自由化的战略应与发展已有的金融机构和创建新的金融机构结合起来。Demetriades等(1996)指出,在金融抑制的各种模型中,金融机构的作用要么被忽略,要么是完全被动的,除少数例外,金融机构被视为是完全竞争者,存款转为贷款是没有成本的,但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通常是为少数银行所垄断的,加上信息的不对称,银行业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三、国内利率自由化的研究1、国内理论背景改革,或者说制度变迁,有“外生推动型改革”和“内生演进型改革”之分,而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国的大多数改革一样,属于政府推动的“外生推动型改革”,不是完全由市场内生
18、演进的。当前国内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很多是对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时,要如何兼顾宏观经济的稳定、市场机制的培育、监管能力的提高,以及合格微观主体的培育等等的研究,涉及一系列指标和数量关系的研究。虽然国内也有一些质量较高的关于“制度性条件”的分析研究(虽然没有用这种提法),但是有许多较为深入的研究没有最终抽象出一个统一的框架或者模型来实现逻辑的抽象一致性。2、国内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赵天荣、李成(2009)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分析框架阐述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在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分解出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投资效率和规模两种影响效应,通过实证检验模型得出实际贷款
19、利平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年的冲击效应不显著。提出实施存款利率管制下的贷款利率市场化策略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能通过激活市场机制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引领中国经济平稳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1)我国利率市场化实施现状研究孙敏(2004)研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并认为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基本稳定,是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的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资金供求基本平衡,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意识正在增强,信贷无序扩张和利率失控的可能性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在经营管理水平、内
20、控制度建设、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管理、资金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利率市场化与银行竞争力的研究胡国晖、刘志立(2006)认为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增强我国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他们研究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宏观投资效益、存贷款先后次序安排及汇率的效应分析,有利于改进资金使用的宏观效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应选择渐近式实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宜。江春、刘春华(2006)认为利率市场化为经济转轨国家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对中、东欧和亚洲典型经济转轨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选择渐进式或激
21、进式转轨路径的依据是本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产权制度的变革是经济转轨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根本制度前提,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直接影响了经济转轨国家的银行效率。(3)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制度的关系研究何问陶、唐瑶(2004)研究称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模式是政府供给主导型,政府供给主导型的路径依赖造成利率市场化缺乏微观基础。当前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而复杂的阶段,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有待转换制度变迁的思路,以金融创新为介质,双轨推进政府供给主导型与市场需求引致型制度变迁。微观金融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提供条件。四、结论近年来,尽管国内学者对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通过现有文献梳理可以
22、发现,目前对此问题研究仍存在不足:第一,从文献内容看,文献仍未解决以下重要问题: 首先,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本质区别、以及我国是否允许完全由竞争且应该有怎样的退出约束机制等。其次,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等问题文献很少。再次,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方面的相关研究亟需加强。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方面,几乎没有相关深入讨论的文献。第二,从文献方法看,尽管近年来经济学界开始用实证方法研究利率市场化问题,但规范分析仍占大部分。虽然有学者利用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效应、基准利率的选择,但仅研究制度质量的整体作用,且仅研究单一的制度质量
23、指标。第三,从文献角度看,对于中国利率市场化对企业和居民的微观影响研究很少,无法论证利率市场化对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有效性问题,以及对微观主体应对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风险提出建设性意见。基于以上分析,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于: 首先,关于有效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研究。我国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如何设计市场利率形成机制,防止利率操纵的研究迫在眉睫。另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产品与服务价格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若利率名义上市场化了,而中间业务产品相关定价却不能自主定价,则会出现新的价格扭曲。其次,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货币传导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利率市场化对我国
2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乘数、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提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选择方法等。最后,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商业银行相关风险控制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利率市场化后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张芳,薛净茹,沈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8(09):91-92.2曾小春,钟世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与启示J.管理学刊,2018,31(04):27-35.3张雯茜.利率市场化对寿险公司投资渠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296-297.4卢剑峰.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8,19(04):67-70.5陈运宏.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研究J.纳税,2018,12(22):225.6刘超.利率市场化及汇率体制改革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23):47-48.7吴言林,沈强.利率市场化、经济周期、金融管制与商业银行风险研究基于Z-Score和Lerner指数的实证分析J.学海,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进行有效的SWOT分析试题及答案
- 风险监测与控制措施试题及答案
- 认识网络管理的基本架构试题及答案
- 软件工程中的用户参与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提升艺术素养的班级活动设计计划
- 软件设计师未来趋势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计划
- 未来企业战略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怀柔区八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网络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游泳馆安全运营管理措施
- (统编版2025新教材)历史八下期末复习考点讲解(1-19课)
- 750t履带吊安装拆卸安装方案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报告
- 2025-2030中国细胞培养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北京市东城区2025年高三二模生物学试卷(有答案)
- 【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课件:广西乡土地理
- 2025年高考政治三轮冲刺:短评类主观题练习题(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Section A单词词汇课件
- 2024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清朝的边疆治理》教学设计
- 2025年初级消防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