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文中加点字“之”的意思是()。A.老媪 B.用铁杵磨针这件事 C.没有实际意义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3理解本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媪。B.这个故事发生在象耳山下的一条小溪边。C.李白受到了用铁杵磨针的老妇人的启发,完成了学业。4能够概括本文中心的四字词语是_,本文带给你的启示:_2. 阅读短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
2、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尝与诸小儿游(_)A经常 B曾经 C尝试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A曲折的树枝 B折取树枝 C压弯树枝2面对多子的李树,其他小朋友都争着去采摘,王戎却无动于衷的原因是:_ 。3王戎说“此必苦李”的原因是:_。4面对同一件事,王戎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很不同,而且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充分说明王戎是一个_的人。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本文选自_。2解释词语少
3、女:_ 故:_ 溺:_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_4精卫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上两个。_4. 阅读与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zhun 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选自淮南子·天文训。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维;绳子。绝;断。焉;这,这里。潦:路上的流水、积水。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_)(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_
4、)(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_)(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_)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 )的愿望。A.争做帝王 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C.改变宇宙 D.改变土地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中的_和_中的_。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_5. 重点段落品析。炎帝之少
5、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词。曰 (_) 溺(_)堙 (_) 故(_)2阅读后回答。本文选自_,炎帝是_,精卫是_。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_4精卫用_去填平东海,表现了精卫_的精神。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女 娃 游 于 东 海,溺 而 不 返。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
6、释。(1)炎帝之少女(_) A少年女子。 B小女儿。(2)故为精卫(_) A事情,事故。 B因此。(3)以堙于东海(_) A填塞。 B淹没。3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_4下面能概括出女娃形象特点的一项是( )A.自不量力 B.英勇顽强 C.聪明能干5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7. 文言文练习。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选自精编神
7、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识: 至: 息: 感: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 ”画出来。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_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_8. 课外阅读。獐(zhn)与鹿王雱(pn)数岁时,客有以一獐
8、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1“王雱数岁时”中的“数”的读音是_,“数岁”的意思是_。2“何者是獐”中的“何者”的意思是()。A.为什么 B.哪一个 C.哪个人3王雱_(A.认识B不认识)獐和鹿,这从文中“_”可以知道。4请写出画“_”的句子的意思。_5“客大奇之”,你认为客“奇”的是什么?_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
9、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盂(_) 沧(_) 孰(_) 汝(_)2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_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_10. 小古文阅读。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10、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注释)抟(tuán):把东西捏成团。剧务:工作繁忙。引:牵,拉。1这个故事的名字是( )A.女娲造人 B.女娲补天2当读到“天地开辟”一词时,我们想到的神话人物是_。3“力不暇供”的意思是没有多余的力量来供应需求,在文中具体指的是_。4故事中的哪个情节让你感受到了想象的神奇?(用文中的原句回答)_11.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竞走”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私 B.行走
11、160;C.奔走相告 D.走亲访友2下列加点的“之”字各指代的是什么,请写下来。(1)人问之。(_)(2)取之,信然。(_) (3)诸儿竞走取之。(_)3翻译下面的语句。(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_12. 认真阅读下面短文片段,完成后面习题。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_着,毛毛细雨从天上_下来。千万条柔柳_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_聚拢来,形成了_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_。1、这段话选自_(哪篇课文?)2、将文中空白处填充完整。3、文中描
12、写的景物有:_4、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要认真思考哦。(1)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2)反映人们到集市上买卖东西,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的都热热闹闹地生长起来。( )(3)文中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5、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填序号)( )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写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6、摘抄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_1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这段话选自课文_,出自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
13、思。溺:_ 返:_ 故:_ 堙:_3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翻译句子)_14. 阅读综合训练。欧阳苦读(文言文)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苦读(白话文)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家贫无资(_)教以书字(_)及其稍长(_)或因而抄录(_)昼夜忘寝食(_)惟读书是务(_)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还进行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的人。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的学习与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其实你能行心理健康教育
- 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
- 粘土手工房子制作课程
- 行政管理与公共关系整合试题及答案
- 理解技术进步的经济学影响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考试的综合能力培养法试题及答案
- 税务缴纳与合规证明书(8篇)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形势分析试题及答案
- 校园艺术团指导教师聘用合同
- 物理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理工大学
- 装修代售合同范文
- TDT1055-2019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行政伦理学-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门禁维修维护方案
- 岩块声波测试作业指导书
- GB/T 22838.5-2024卷烟和滤棒物理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
- 2024年安徽中考英语词汇表
- 事业单位聘用工作人员登记表
- 人教九年级历史上册《七单元大单元设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