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对钻井液污染的判别及处理_第1页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对钻井液污染的判别及处理_第2页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对钻井液污染的判别及处理_第3页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对钻井液污染的判别及处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对钻井液污染的判别及处理摘要:在钻井现场,常因钻井液的粘切高、滤失量大、性能不稳定而耗费大量的处理剂。通过对中原油田52口井钻井液滤液的分析发觉,过量的HCO 、CO会恶化钻井液性能。经数口井的实践,摸清了HCO 、CO对钻井液的污染规律,找到了判别与消退HCO 、CO污染的方法;只要是因HCO 、CO污染而造成的钻井液性能变坏,加入适量的CaSO4、Ca (OH)2等处理剂,即可改善其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主题词:碳酸盐、钻井液污染、滤液作者:杨振杰,198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钻井工程专业。HCO 、CO的积聚,对钻井液会产生严峻污染,其特点是粘切大,处理极

2、为困难。由于对污染规律缺乏生疏,经常只当作一般的降粘切处理,结果总是事倍功半,反复处理仍达不到要求。本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资料分析和处理实例,就HCO 、CO对钻井液污染类型的判别和现场处理工艺进行探讨,以引起对此类问题的重视。一、 HCO 、和CO的来源及污染规律()钻井液中HCO 、和CO的来源1、 地层中大量CO2气体的侵入。2、 井液在流淌或搅拌中,浆空气中的CO2裹入。3、 处理剂中可能含有超标准的Na2CO3,或使用过量的Na2CO3。4、 使用青石粉加重时,钻井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5、 抗温性能较差的处理剂热解断链。(二)HCO 、和CO对钻井液的污染规律分析了中原油田文13区块

3、、卫城、胡状地区52口井、21003800M井段的钻井液性能与滤液中HCO 、CO、OH、Ca2+含量的关系,发觉钻井液性能有以下规律:1:钻井液滤液中HCO 、CO含量随PH值的变化 、当PH9时,滤液中发HCO 为主,CO含量较低,并有游离的CO2存在。、当PH在8.511.5时,滤液中的HCO 与CO常同时存在,游离的Ca2+含量较少。、当PH11时,滤液中以CO为主,HCO含量相对较低,游离的Ca2+有可能存在。2:HCO 、CO的含量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当CO含量为100350mg/l时,能有效地稳定钻井液性能,维持较低的粘度、切力,并能抵制小于1.2 ×103mg/l 的

4、HCO的污染,HCO含量小于1.2×103mg/l时,对粘度、切力影响不大,大于1.3×103mg/l时,则可能使粘度、切力剧增。Ca2+和CO含量为零时,HCO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性能及不稳定。当CO含量大于800mg/l时,如有HCO 存在,粘度、切力可能性上升,CO含量达到2.4×103mg/l后,粘度、切力急剧增加。在HCO 和CO总含量小于2.5×103mg/l的状况下,:HCO 与CO的比值为12时,粘切变化不大,且易于调整处理,PH值稳定,比值大于3时,粘切变化大,PH值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比值大于5时,粘切剧增,PH值下降明显,性能

5、难以调整。随井温的增加,HCO 、CO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会加剧。(三)受HCO 、CO污染后的钻液性能 1:钻井液呈暗灰或棕灰色,含大量细小气泡,且不易消退。 2:性能极不稳定,不易接受FCLS、SMT碱液的处理,处理后的性能反复大,多数状况下,稀释剂用越多,反而越简单。 3:膨润土与固含量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加水对性能调整无效。 4:钻井液触变性强,一静止就呈“豆腐块”状。二、 污染类型的判别及处理 现场常见的碳酸盐类污染,可通过对PH值及 Ca2+ 、HCO 、CO含量的测定,阍不其划分为下列三种污染类型。一、 滤Ca(HCO3)2污染1、滤液指标特征: PH9,Ca2+1002.5

6、5;103mg/l,HCO1.3×103mg/l,CO800 mg/l,HCO :CO2。 2、钻井液特征:钻井液呈暗黑色,性能不稳定,初切3.0Pa; 终切5.0 Pa; 漏斗粘度80s。用FCLS和SMT碱液处理效果差,甚至性能恶化。钻井液触变性强,呈严峻缺水样,大量加水仍不能改善性能。滤失量较大,泥饼虚后,内有大量气孔,井下有压差卡钻显示。PH值勤随样品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 3、处理要点:依据Ca2+ 和HCO同时存在的特点,利用下列反应原理: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仅需加足NaOH的量,就可降低粘切,稳定性能。如滤失量过大,

7、可协作SMP、SPNH等降滤失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留下的部分游离CO ,可起到稳定性能的作用。 4、处理实例:文13305井钻至井深3400米时,因加重剂中可溶性成分多,在低PH值下使用单向压力暂堵剂及井温大于1500C等缘由,致使钻井液粘切上升,泥饼增厚,颜色暗黑,钻具静止时有压差卡钻现象。用FCLS1.5t、SMC2t、及SMT1t配成碱液共25方,反复处理后,性能反而恶化,经分析,判定为Ca(HCO3)2污染所致,打算加Noah处理。 因深井饱和盐水重钻井液需保持PH10,并考虑清除Mg2+,打算将1.6t NaOH配成7m3溶液,分两个循环周加入。加完后4小时,粘切大幅度降低,之后又加入

8、SLSP(胶体)9t,处理前后的性能见表1。 表1 处理前后的钻井液性能对比处理密度(g/cm3)漏斗粘度(s)切力(Pa)滤失量(ml)泥饼(mm)NaclCa2+Mg2+HCOCOPH值(mg/l)前1.87874.3/1012.42.530万1200210350007后1.87360/1.481.2001108045011二、 Na2CO3、NaHCO3污染1、液指标特征:PH值911,Ca2+0 mg/l,CO2000 mg/l,HCO500 mg/l,HCO:CO2。 2、钻井液特征:钻井液呈暗灰色,气泡多,漏斗粘度3080s,初切3.09.0 Pa,终切5.011 Pa,可接受低碱

9、比FCLS碱液的处理,但维持时间短,若用NaOH或Ca(OH)2提PH值,会使性能更加恶化,对滤失量和泥饼质量的影响比Ca(HCO3)2 型小。3、处理要点:在清除HCO 、CO污染时,用Ca(OH)2和CaSO4混合处理,或用Ca(OH)2和低碱比的FCLS碱液(FCLS:NaOH4:1 )处理。关于PH值把握在12以下。处理原理为:Na2CO3+ Ca(OH)2CaCO3+2NaOHNaOH + NaHCO3Na2CO3+H2ONa2CO3+ CaSO4CaCO3+ Na2SO44、现场处理实例:卫210井钻至2600米时,遇到CO2气层,并在高PH值条件下,使用可溶性成分较多的回收重晶石

10、,致使钻井液中气泡增多,触变性增加,颜色变暗。钻井液性能和滤液分析数据见表2中的I号样。为此,判定为Na2CO3、NaHCO3污染。在以往的处理过程中,还发觉该井钻井液只能接受低碱比的FCLS碱液处理(尽管维持时间不长),加入NaOH或SMT后,处理效果也不抱负(见表2中的II号样)。从表2中可看出,当PH由9升到13后,Ca2+含量则由零上升到112 mg/l,CO浓度由670 mg/l上升到3.2×103mg/l(包括由HCO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因此,对于该类型的污染,若处理时的PH值大于12,就有可能使已沉淀的CaCO3重新溶解,造成CO含量上升、处理无效和性能恶化的结果。依

11、据上述生疏,接受了先加0.1% Ca(OH)2,然后再加0.4%SMT的室内试验方案,结果见表2中的III号样。现场实际处理时,加Ca(OH)2溶液2方(石灰0.35t)、FCLS碱液7方(FCLS1.5t, NaOH0.4t),循环两周后性能得到了彻底调整(见表2中的IV号样)。直至井深2940米完井,性能均匀稳定,电测一次成功。 表2 卫210井钻井液处理状况序号密度(g/cm3)漏斗粘度(s)切力(Pa)滤失量(ml)泥饼(mm)NaclCa2+Mg2+HCOCOPH值(万)(mg/l)I1.351108/106.58.04015314006709II1.33594/5.58.04.01

12、0.411231170320013III1.34320/1.27.203.72207516038011IV1.25420/1.060.510.5 注:I卫210井浆;II井浆+0.4%NaOH+0.6%SMT+20%盐水;III井浆+0.1% Ca(OH)2+0.4%SMT+6%水;IV井浆+Ca(OH)2溶液2m3 + FCLS碱液7m3。 (三) Na2CO3污染 1、滤液指示特征:PH:1113,Ca2+0,CO1.5×103mg/l,HCO1.4×103mg/l。 2、钻井液特征:色暗黑,呈“固化”趋势,有大量细小气泡。漏斗粘度4080s,初切4.06.0Pa,终切

13、5.012.0Pa,泥饼37mm。对PH值上升很敏感,加稀释剂碱液将严峻恶化性能,消泡剂无法消退钻井液中的气泡。井浆的PH值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稍有上升。 3、处理要点:在消退CO的同时,设法降低PH值至11.5以下,否则将不利于消退污染。处理时加入CaSO4,并协作微酸性处理剂,切忌加入NaOH。处理原理为: CaSO4+ Na2CO3CaCO3+ Na2SO4 受条件限制时,还可加入Ca(OH)2,但必需把握PH的上升。 4、处理实例:庆68井钻至3400米时遇到CO2气层,气泡增多,井温特别(井口温度高达650C),切力持续上升,滤失量增大,泥饼厚度6mm。到3500米时,因钻井液性能恶化

14、,消灭压差卡钻现象。曾5次使用FCLS、SMT、SMS碱液进行处理,都效果不佳,特殊严峻的是加入烧碱水后,PH值由11上升到13,使钻井液丢失了流淌性,性能见表3中I号样。由于该井无CaSO4,为满足既要消退CO,又要把握PH12,以降低滤失量的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处理试验,选择了KHAM作为处理剂。将2tKHAM配成25m3胶液,分两个循环周加入钻井液。处理过程中,曾消灭液面急剧膨胀、气泡变大等现象,但5个小时后,性能趋于稳定(见表3中II号样),起下钻畅通无阻,电测一次成功。表3 庆68井钻井液处理状况序号密度(g/cm3)漏斗粘度(s)切力(Pa)滤失量(ml)泥饼(mm)NaclCa2+

15、Mg2+HCOCOPH值(万)(mg/l)I1.26374/1210.06.01.401300290011II1.34370/1.65.51.067010.5 三、 几 点 体 会 1、现场对HCO 、CO污染的精确而准时地判别及处理,可削减处理剂用量,缩短处理时间,确保井下平安,但应留意以下几点。 (1)、HCO 、CO污染的最大特点,是钻井液中气泡多,颜色发暗,粘度高,且不接受稀释剂的处理或处理效果差,功力呈上升趋势,性能极不稳定,触变性强。 (2)、初步判定为 HCO 、CO污染后,再依据滤液的PH值、泥饼质量和滤失量等性能数据,进一步判别属于那一种污染类别。 (3)、依据污染类别,初步拟定处理方案,通过理场小型试验,确定处理剂类型和加量,在12个循环周内加入。 2、PH值的把握,是处理HCO 、CO污染的关键问题,应视具体状况随时调整。 3、减轻或预防HCO 、CO污染,应留意以下问题: (1)、加强对处理剂质量的检查分析工作,特殊是PAC141、CMC,应留意对Na2CO3含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