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_图文_第1页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_图文_第2页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_图文_第3页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_图文_第4页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线性区方案刘中平 1, 陆于平 1, 袁宇波 2(1.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 江苏省南京市 210096; 2. 江苏省电力公司技术中心 , 江苏省南京市 210036摘要 :主设备保护通常采用差动原理作为主保护原理 , 随着数字保护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 , 存在 电流互感器 (T A 暂态饱和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问题 。 数字差动保护抗 T A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 是建立在 T A 暂态饱和时一次电流每个周期过零时始终存在一定的线性传变区域的理论基础上 , 对 TA 传变的数据取最小的线性区选择方法 , 动作电流采用半波傅里叶滤波算法计算 , 制动电流采 用全波

2、傅里叶滤波算法计算 , 构成比率制动差动保护 。 该方案原理简单 、 实现方便 , 动模录波数据 说明该方案能够基本消除区外故障 T A 暂态饱和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 , 可直接应用于变压器 差动保护 、 发变组差动保护和母线差动保护 , 应用前景良好 。 关键词 :差动保护 ; 电流互感器饱和 ; 线性区 ; 电流互感器 中图分类号 :TM 772 : 。0 引言目前主设备保护广泛采用差动原理作为主保护 原理 , 考虑到经济性和安装的方便性 , 差动保护常使 用 P 级电流互感器 (TA , 因此差动保护面临着 TA 饱和问题。对发电机差动保护而言 , 两侧电压等级 相同 , 两侧 TA

3、较为 匹配 , T A 饱和的影响较小 ; 对 变压器差动保护、 发变组差动保护而言 , 两侧电压等 级不同 , 而且存在 Y/ 的变换问题 , 两侧 T A 难以 匹配 , 因此两侧 TA 暂态特性的不一致很容易引起 差动保护误动 ; 对母线差动保护而言 , 连接引线多 , 在区外故障时流经故障引线的电流非常大 , 甚至达 到 TA 额定电流的 30倍以上 , TA 可能出现严重的 暂态饱和 , 容易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仿真研究表明 :一次电流的非周期分量是引起 TA 暂态饱和的主要原因 , 同时 , T A 暂态饱和还与 一次电流的时间常数、 二次负载的大小和性质以及 TA 铁心剩磁等因素有

4、关 1 2。 TA 暂态饱和的主要 特征为 :T A 暂态饱和过程是铁心磁链随着 一次电 流非周期分量 的时间 积分 作用 逐渐进 入饱 和 , 即 TA 一开始能够线性传变一次电 流信息 ; 另外 , TA 暂态饱和过程中铁心磁链瞬时值周期性地进入和退 出饱和 , 即 T A 暂态饱和过程中在一次电流每个周 期过零时始终存在一定的线性传变区域。前者是时 差法 3 4(或称异步法 鉴别 T A 饱和的理论依据 , 具 体实现时充分利用了故障发生时刻和保护启动时刻 存在时间差这 个特点 ; 后 者则 将是本 文所 提出 的T A 线性区方案的理论基础 , 具体实现将充分利用 T A 线性传变区域

5、的数据 , 从相量角度来构建差动 保护方案。当然也可以结合 T A 饱和的 2点特征实现差动保护算法 5。采样值差动保护 6 7采用 R 取 S ! 的抗 T A 饱 和措施同样利用 电流过零时 T A 退出 饱和这一特 征 , 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基于采 样值而后者基于相量。1 线性区方案的原理和实现考虑一种特殊情况 , 即差动保护的一侧电流完 全被线性传变 , 另一侧出现 T A 饱和 , 二次电流波形 出现畸变 , 如图 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 , 差动保护的 两侧电流相当于 T A 饱 和时的一次电 流和二次电 流。图 1 差动保护在 TA 饱和时两侧电流和差流 Fig.

6、1 Primary, secondary and differential current of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uring currenttransf ormer saturation一般情况下 , 差动保护的两侧电流波形都可能 出现畸变 , 只是两侧 TA 的饱和程度不同 , 电流畸变 的程度也不同 , 但与上述的特殊情况相比 , 差流会有 所减小 , 以下就考虑上述的最严重情况。66第 31卷 第 4期2007年 2月 25日Vo l. 31 No. 4F eb. 25, 2007TA 在一次电流每个周期过零时存在一定的线性传变区域 , 为了便于理解 ,

7、考虑一种特殊情况 , 即 TA 工作在饱和点附近 , 此时半个波处在线性区 , 另 外半个波处在饱和区 , 因此只有选取处在线性区的 半个波的数据才能正确反映外 部故障时的短 路电 流 , 但关键问题是如何选取这半个波的线性区数据 , 以下将进行详细讨论。1. 1 数据窗的选择数字差动保护通常使用全波傅里叶算法计算电 流相量 , 假设每个周期的采样点数为 N , 则数据窗 长度为 N , 考虑到 TA 工作在饱和点附近 , 半个波处 在线性区 , 另外半个波处在饱和区 , 则数据窗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移动时 , 最多包含 N /2个连续的 T A 线 性区数据 , 最少包含 N /4个连续 的

8、TA 线性区 数 据。如果把数据窗长度扩大为 N +N/2, 则计算电 流相量的数据窗中必然包含 N /2个连续的 TA 线 性区数据 , 这样采用数据窗长度恰好为 N /2的半波 傅里叶算法可以计算出 T A 线 性区数据的电 流相 量。事实上 , 采用相量法设计数据窗长度在 N /2-1N /2+1的短数据窗滤波算法 8 9都能实现对半 波线性区数据的计算。数据窗长度为 N +N /2, 可以保证 连续的 TA 线性区数据为半个波 , 但数据窗较长 , 算法的响应时 间也较长 , 这对保护快速动作不利。考虑到比率制 动差动保护本身具有一定的抗 T A 饱和能力 , 如果 数据窗选择 N +

9、N/4或 N , 此时至少有 N /4个连续 的 TA 线性区数据 , 尽管这种缩短数据窗的做法会 引入误差 , 但是算法的响应时间却能缩短 , 从而提高 了保护的动作速度。在此 , 构建数字差动保护抗 T A 饱和的线性区 方案根据数据窗的长度分成 3种 :N +N/2线性区 方案、 N +N /4线性区方案和 N 线性区方案。 1. 2 线性区数据的选择以 N +N /2线性 区方案 为例 , 数据 窗中包 含 N +1个连续的半波数据 , 如何选择 , 需要有具体的 原则。采用半波傅里叶算法计算正弦电流任意连续半 波数据 , 则各电流相量都一样。而 TA 饱和时两侧 差流数据如图 2所示

10、 , 此时差流不再是正弦波形 , 采 用半波傅里叶算法计算差流任意连续半波数据 , 则 各个连续半波的电流相量不一样。差动保护在区外故障时两侧差流在 T A 线性区 时较小 , 在 T A 饱和时出现较大误差 , 因此只要在各 个连续半波的电流相量中寻找到最小的一个 , 即说 明两侧 TA 都处在线性传变区域 , 这就是线性区数 据窗自适应寻找的过程。图 2 差动保护在 TA 饱和时的差流数据Fig. 2 Differential current discrete wavef orm of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uring currenttransf ormer s

11、aturation差动保护在区内故障时 , 如果 TA 不出现饱和 , 则差流是正弦电流 , 上述线性区数据选择原则对故 障电流的计算没有影响 ; 如果内部故障电流使得两 侧 T A 出现饱和 , 二次电流出现缺损 , 上述差流取最 小的选择方法使得动作电流有所减小 , 差动保护的 灵敏度会相应地降低 , 但考虑内部故障时 TA 出现 饱和 , 故障电流必然很大 , 保护灵敏度稍有下降对保 护的正确动作影响不大 ; 真正考验保护灵敏度的是 内部轻微故障 , 但此时 T A 不易出现饱和 , 因而差动 保护的灵敏度并没有降低。把 T A 饱和问题简化成半波线性区 , 另外半波 饱和区过于理想化

12、, 事实上 , 差动保护两侧电流的线 性区数据有时少于半个波 (取决于 T A 饱和的严重 程度 , 要精确找到线性区数据 , 只能进一步缩短数 据窗 , 但是短数据窗的滤波性能会明显下降 , 而且计 算复杂。综合考虑 , 仍然采用半波傅里叶算法 , 此时 计算的差流会有一定的误差 , 但如果充分利用比率 制动差动保护本身具有的抗 TA 饱和能力 , 则依然 能够实现差动保护在线性区数据少于半个波的情况 下正确动作。1. 3 线性区方案的实现传统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动作方程如下 : I op >I q I res I g (1 I op >k(I res -I g +I q I re

13、s >I g (2 式中 :I op 为动作电流 ; I res 为制动电流 ; I q 为启动电 流 ; I g 为拐点电流 ; k 为制动系数。如果把差动保护抗 TA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建立 在传统比率制动原理的基础上 , 则定义比率制动差 动保护的 N +N /4线性区方案的动作量 I op 和制动 量 I res 分别为 :I op =min |I#1h (k +I#2h (k | 1 k 2+4 (3I res. min =2min |I#1f (k -I#2f (k | 1 k 4 67#研制 与开发 # 刘中平 , 等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I res.

14、max =2max |I #1f (k -I #2f (k | 1 k 4(5式中 :I #1h(k 和 I#2h(k 为从采样点 k 到 k +N /2-1的半波傅里叶算法计算的电流相量 ; I #1f (k 和 I #2f (k 为从采样点 k 到 k +N -1的全波傅里叶算法计算 的电流相量。制动电流 I res 可以取最大值 I res. max , 也可以取最 小值 I res. min , 或是求平均值 , 因为 TA 饱和使得二次 电流缺损 , 虽然制动电流 I res 的选取对差动保护的影 响不大 , 但是本文建议取最大值 , 这样可以更加真实 地反映一次系统的情况。动作 电

15、 流 I op 的 选 取 需 要 k 从 1到 N /2+N /4+1, 即需要计算出 N /2+N /4+1个动作电流 , 计算量较大 , 从计算效率的角度出发 , k 可以跳跃增 长 , 如采用 N /4步长 , 则计算次数从 N /2+N /4+1减少到 4次 , 与此同时 , 在选取制动电流 I res 时 , k 也 可以跳 跃增 长 , 当采 用 N /4步 长 , 则计 算 次数 从 N /2+1减少到 2次 , 由此可见 , 尽管 k 跳跃增长会 引入误差 , 但是计算量却大大减小。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 N 线性区方案的动作量 I op 和制动量 I res 分别定义为 :I

16、op =min |I #1h (k +I #2h (k | 1 k 2(6I res =2|I #1f -I #2f |(7式中 :I#1h(k 和 I#2h(k 为一个周期中从采样点 k 到k +N /2-1的半波傅里叶算法计算的电流相量 ; I#1f和 I #2f 为一个周期的全波傅里叶算法计算的电流相 量。N 线 性 区方 案与 传 统的 比 动 差动 保 护 I op =|I #1+I #2|, I res =2|I #1-I #2|相比 , 制动电流I res 完全一 致 , 仅 动作电流 I op 发 生改变 , 实现最 简 单。当 k 的步长为 1时 , 需要计算 N /2+1次

17、动作 电流 ; 当 k 的步长为 N /4时 , 只需要计算 3次动作 电流 ; 当 k 的步长为 N /2时 , 即动作电流采用前后 半波计算的相量比较 , 因此只需要计算 2次动作电 流 , 这是最简化的 线性区方案 , k 的步长建议采 用 N /4。2 线性区方案的动作性能目前缺少差动保护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故障录 波数据 , 为了验证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线性区方案的 性能特点 , 以图 3所示的发变组差动保护的动模试验录波数据为例 , 讨论线性区方案在区外故障时出 现 T A 饱和时的动作性能 , 通过与传统的比率制动 差动保护的相互比较 , 说明线性区方案的特点。限 于篇幅 , 对区内故

18、障和区外故障转区内故障等情况 下出现 T A 饱和时的动作性能未加以详细说明。图 3 电力系统故障动模试验接线示意图Fig. 3 Sketch of dynamic simulation of power system fault如图 3所示的动模试验 , 差动保护在高压外侧 发生区外故障 , 录波数据记录的两侧电流和差流波 形如图 4所示 , 其中高压侧电流已经转换到低压侧 (T A 二次额定电流为 1A 。从电流波形观察 , 高压 侧电流波形出现明显的缺损 , 差流出现明显的间断 特征 , 其峰值与两侧电流峰值接近 , 说明高压侧 T A 出现较严重的暂态饱和。图 4 差动保护区外故障 T

19、A 饱和时两侧电流和差流 Fig. 4 Primary, secondary and differential current ofdifferential protection during currenttransf ormer saturation传统比率制动差动保护动作量 I op =|I #1+I #2|,制动量 I res =2|I #1-I #2|, 启动电流为 1A, 拐点电 流为 4A, 制动系数为 0. 5。图 4所示的数据波形采 用传统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计算结果如图 5所示。采样频率为 600H z, 即一个周期的采样点数 N 为 12, 每个 采样间隔都会 计算差动保护

20、 的动作量 I op 和制动量 I res , 如果满足动作方程 , 则保护出口动 作 , 对应于图 5(b 轨迹点落在斜线上方、 图 5(c 中 时间点出现深色动作竖条 , 一个周期 (对应 20m s 最多出现 12个深色动作竖条。如果图 5(c 深色出 现间隔 , 表示保护没有连续出口动作。从图 5(c 保 护出口动作次数来看 , 即使连续出口次数最少的 B 相也有 11次 , 说明差动保护在外部故障期间肯定会 , , 682007, 31(4出口动作 , 同样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 (在此不进行 讨论 , 图 5(b 所示的差动保护动作平面也能说明 这一点。图 5 传统 比率制动差动保护

21、的动作轨迹Fig. 5 Operating tracks of traditional diff erential protection图 3所示的动模录波数据采用 N 线性区方案 计算 , 动作方程与传统比率差动保护一致 , 只是保护 的动作电流和制动电流分别是式 (6 和式 (7 。动作 电流的计算步长 k 分别为 N /2和 N/4, 对应的计算 结果如图 6、 图 7所示。差动保护的动作出 口次数 说明 , 线性区方案的优势很明显 , 即使是图 6所示的 最简化的方案 , 各相连续出口动作次数最大才 4次 , 而且随着计算步长的缩小 (k 由 N /2变为 N /4 , 出 口动作次数

22、进一步减少 , 基本克服了差动保护区外 故障 T A 暂态饱和引起的误动。从计算步长不同的 2种 N 线性区方案的动作 电流的变化曲线和动作平面观察 , 动作电流从传统 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阶梯曲线变化成梳状曲线 , 而 且随着计算步长的缩短 , 动作电流呈现出明显的间 断特征 , 尽管其中的最大峰值并没有减小 , 但是最大 峰值的持续时间很短 , 因此 , 即使在最大峰值处差动 保护会进入动作区域 , 但很快就回落到制动区域 , 难 图 6 N 线性区方案动作轨迹 (k 计算步长为 N /2 Fig. 6 Operating tracks of linear strategy of diffe

23、rentialprotection (k step is N /2基于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 N +N /4线性区方 案 (计算步长 N /4 的计算结果如图 8所示 , 与 N 线 性区方案相比 , 性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 差动保护根本 不会进入动作区域 , 即 TA 暂态饱和引起的差电流 完全被线性区方案屏蔽。N +N /4线性区方案和 N 线性区方案相比 , 随 着数据窗的增大 , 动作电流的延时在增大 , 即在获得 更好的抗 TA 暂态饱和性能的同时 , 差动保护的响 应速度却在下降 , 因此不建议使用 N +N /2线性区 方案。另外 , 从计算量的角度出发 , 动作电流的计算 步长选择

24、 N /4或 N /2比较合适。在内部故障时 , 一方面 , 动作 电流取最 小的缘 故 , 另一方面 , 故障发生前的半波数据为负荷电流引 起的差电流与故障发生后的半波数据为短路电流引 起的差电流相比 , 前者显然要小于后者 , 因此 N 线 性区方案会对内部故障延时半波动作。如果保护连续出口动作 M 次 , 保护才发出跳闸 信号 , 则 N 线 性 区 方 案 内部 故 障 的 动 作 时间 为 N /2+M , 以采样频率为 600H z 为 例 , 一个周期的 69#研制 与开发 # 刘中平 , 等 数字差动保护抗电流互感器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闸信号 , 即 14个采样点之后保护动作 ,

25、 则保护的动 作时间约为 25ms 。图 7 N 线性区方案动作轨迹 (k 计算步长为 N /4Fig. 7 Operating tracks of N linear strategy ofdifferential protection (k step is N / 4图 8 N +N/4线性区方案动作轨迹 (k 计 算步长为 N /4 Fig. 8 Operating tracks of N +N /4linear strategy ofdifferential protection (k step is N /4差动保护遇到区外故障转区内故障时 , 线性区 方案具备抗 TA 暂态饱和的能力

26、 , 可以防止区外误 动 , 当转为区内故障时 , 线性区方案延时半波后就能正确动作 , 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判据就能保证差动保 护对转换性故障正确动作。3 结语数字差动保护抗 T A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是建立 在 T A 暂态饱和时存在一定线性传变区的理论基础 上 , 原理简单 ; 同时 , 具体实现时继承了比率制动差 动保护的特性 , 实现方便 ; 可根据要求选择使用 N 线性区方案或是 N +N /4线性区方案 , 实现形式多 样化 ; 如果动作电流的计算步长选用 N /4时 , 计算 量不大。数字差动保护抗 T A 饱和的线性区方案针对区 外故障 T A 暂态饱 和而提 出 , 因而能 够基

27、本 消除 T A 暂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情况。目前 , 线性区 方案已经具备了实际应用的条件 , 相信能够直接应 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 发变组差动保护和母线差动 保护 , 从而提高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率。参 考 文 献1符杨 , 蓝之 达 , 陈珩 . 电流 互感器 暂态实 域仿真 . 电力系 统自 动化 , 1995, 19(3 :25 31.FU Yan g, LAN Zhida, CH EN H en g. Simu lation of trans ient in current transformer. 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 stems , 19

28、95, 19(3 :25 31. 2束洪春 , 林敏 . 电流互感器 暂态数学 建模及其 仿真的 比较研 究 . 电网技术 , 2003, 27(4 :11 14.SH U Hongchun, LIN M in. Com parative study on modelin g an d trans ient sim ulation of cu rrent tran sform er. Pow er System Techn ology, 2003, 27(4 :11 14. 3李岩 , 陈德树 , 张哲 , 等 . 鉴 别 T A 饱和 的改进 时差法 研究 . 继 电 器 , 2001, 2

29、9(11 :1 4.LI Yan , CH EN Des hu, ZH ANG Zhe, et al. Res earch of the improved tim e difference meth od to distinguis h TA s satu ration. Relay, 2001, 29(11 :1 4.4沈全荣 , 严伟 , 梁乾兵 , 等 . 异步法电流互感器饱和判别新原理 及其应用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05, 29(16 :84 86.SH EN Quan rong, YAN Wei, LIANG Qianbing, et al. Asynch ronous me

30、th od for the recogn ition of current transformer satu 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Autom ation of Electric Pow er System s, 2005, 29(16 :84 86.5丁琰 , 郑玉平 , 唐国庆 , 等 . 自适应短数据窗抗电流互感器饱和 线路差动保护算法 . 电力系统自动化 , 2005, 29(21 :67 73.DING Yan, ZH ENG Yuping, T ANG Gu oqin g, et al. S hort data w indow based adap

31、tive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lgorithm with cu rrent tran sform er saturation in EH V trans mission lines. Autom 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s, 2005, 29(21 :67 73.6陈德树 , 尹项根 , 张哲 . 再谈采样值差动保护的一些问题 . 电力 自动化设备 , 2000, 20(4 :1 3.CHE N Deshu, YIN Xianggen, ZH ANG Zhe. On problemsabout sampling value d

32、ifferential pr otection. Electric Pow er Autom ation Equipment, 2000, 20(4 :1 3.(下转第 107页 co ntinued on pag e 107702007, 31(4# 现 场经验 # 包继旺, 等 电力企业压力容器可视化动 态监督管理系统 107 评价与规划等任务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5 周劲松, 梁林, 唐鹏. G IS 在电力 系统应 用的探 讨. 黑 龙江电 力, 2003, 25( 2 : 116 118. ZH O U Jinsong, LIA N G Li n, T A N G Peng. A

33、 pplicat ion of GIS in elect ric pow er sy st ems . H eilongjiang Elect ric Pow er, 2003, 25( 2 : 116 118. 6 任伟红, 张蕾, 周洪. 基于 Int ern et 的地理信息系统( W eb G IS 在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华北电力技术, 2001( 7 : 27 29. REN W eih ong, ZHA N G Lei, ZH O U H on g. A ppl ication of Web G IS in p ow er syst em. N ort h C hina Elec

34、t ric Pow er, 2001 ( 7 : 27 29. 7 曹建英. 基于 G IS 的土地详查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农业网 络 信息, 2005( 1 : 7 9. CA O Jianying. Th e design and impl ement at ion of GIS based lan d su rvey inf ormat ion m anagem ent sys t em. A gricult ure N et w ork In format ion, 2005 ( 1 : 7 9. 参考文献 1 江南, 于雪英. 地理信息系统 及其展望. 电力系 统自动 化, 20

35、03, 27( 18 : 69 73. JIA N G N an, Y U Xueying. A review and respect of geograp hic inf ormati on syst em . A ut omati on of El ect ric Pow er Syst ems, 2003, 27( 18 : 69 73. 2 翁颖钧, 朱仲英. 地 理信息 系统 技术 在电 力系统 自动 化中 的应 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27( 18 : 74 78. W EN G Y ingjun, ZH U Zhongying. A ppl icati on of g

36、eograp hic inf ormati on sy st em t echni qu e in au tomat ion of pow er syst ems. A ut omat ion of E lectri c Pow er Sys t ems, 2003, 27( 18 : 74 78. 3 卢娟, 李沛川. 电力 GIS 的 发展及主 要功能. 测 绘与空间 地理信 息, 2004, 27( 1 : 31 34. LU Juan, LI Pei chuan. T he developm ent of elect ric pow er G IS and its main fun c

37、t ions. G eomat ics and Spatial Inform at ion T echnology, 2004, 27( 1 : 31 34. 4 朱崇桓. G IS 在电力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现代电力, 2004, 21( 5 : 81 84, 87. ZHU Chongh eng. A ppl icati on of G IS t o el ect ric pow er inf ormati on sy st em. M odern El ect ri c Pow er, 2004, 21( 5 : 81 84, 87. 包继旺( 1978% , 男, 助理工程师, 从事

38、锅炉压力容器 监 察工作。E mail: baojiw ang 13630 163. com 席与珩( 1959% , 女, 工程师, 从事电力 企业技术监督 工 作。 刘 荔( 1955% , 女, 工程师, 从事电力 企业信息化建 设 和管理工作。 ( 上接第 70 页 cont inued fr om page 70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 3 : 58 63. YU A N Y ub o, LU Y upin g, LIU Zhongpin g. A fast f ilt er algorit hm of sh ort dat a w indow based on pha

39、sor analysis . A ut om at ion of Elect ric Power Syst em s, 2004, 28( 3 : 58 63. 7 胡玉峰, 陈德树, 尹项 根. 采样 值差动 及其应 用. 电 力系统 自动 化, 2000, 24( 10 : 40 44. H U Y uf eng, CH EN Deshu , Y IN Xianggen. N ew diff erent ial prot ect ion of pow er apparatu s based on sam pled valu es an d it s applicat ion. A ut o

40、mat ion of Elect ric Pow er S yst ems , 2000, 24( 10 : 40 44. 8 林湘宁, 刘沛, 胡会骏. 用于计算 机实时控 制和保护 的一种 综合 滤波算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6, 20( 10 : 31 36. LIN Xiangning, LIU Pei, H U H uijun . A s ynt hes ized filt ering algorit hm f or us e in m icro processor based cont rol & protect ion sys t em. A ut omation

41、of Elect ric Pow er Sys t ems, 1996, 20( 10 : 31 36. 9 袁宇波, 陆于平, 刘中平. 基于相量法的短数据窗快 速滤波算法. 刘中平( 1979% , 男, 硕士, 研究方向为 电力系统继电 保 护。E mail: lzp1999 263. net 陆于平 ( 1962% , 男, 教授, 博士生 导师, 主要从 事微 机 保 护 尤 其 是 主 设 备 保 护 的 教 学 和 研 究 工 作。 E mail: luy uping seu. edu. cn 袁宇波( 1975% , 男, 博士, 研究方向为 电力系统继电 保 护。E mail: y uanyubo seu. edu. cn Linear Anti saturation Strategy of Di git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for Current Transformer LI U Zhongp ing 1 , L U Yup ing 1 , Y UA N Yubo 2 ( 1. Southeast U 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China; 2. Jiangsu Electr ic Pow er Co, N anjing 210036, C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