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_第1页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_第2页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例小儿肺炎患者治疗前后和40例健康小儿的PLT、MPV、PCT和PDW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80例重症肺炎组和120轻症肺炎组及治疗前后PLT、PC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01)。重症肺炎组(治疗前)与轻症肺炎组(治疗前)比较PLT、PCT水平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

2、001)。结论:动态的观察血小板参数PLT、PCT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小儿重症肺炎的预后评估及疗效观察。 【关键词】  重症肺炎;血小板参数;小儿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可出现呼吸、循环、消化和中枢神经等系统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为了解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的变化,对近几年来我院儿科的200例小儿肺炎患者血小板参

3、数的测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住院肺炎患儿共200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60 d6周岁,平均年龄3.9岁。为了探讨小儿重症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设置重症肺炎组80例,轻症肺炎组120例,并已在临床上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根据诸福棠等主编的实用儿科学上的标准确立。对照组40例,来自门诊的健康体检儿童,男22例,年龄3个月6岁;女18例,年龄2个月6岁,2周内均未使用过影响血小板测定的药物。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公司MEK6108 K型血细胞分析

4、仪,于入院3天内及治疗恢复后分别采静脉血1.5 ml放入装有20 l 15%EDTAK2的真空玻璃试管中混匀待检,采血后1 h2 h完成测试。试剂为日本光电公司MEK6108 K型血细胞分析仪的原装配套试剂。操作由熟练的检验人员按仪器使用说明操作。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显着性比较用t检验。2  检测结果200例肺炎患儿中,80例重症肺炎组和120例轻症肺炎组PLT、PC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01)。重症肺炎组(治疗前)与轻症肺炎组(治疗前)比较PLT、PCT水平显着增高,差异有非常显

5、着意义(P0.001),而200例肺炎患儿治疗恢复后PLT、PCT水平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P0.001)。MPV、PDW四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见表1。表1  肺炎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测定值(略)注:重症组和轻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0.001;重症组和轻症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0.001;重症组与轻症组(治疗前)的比较:*P0.001。         3  讨论小儿重症肺炎是除呼吸系统症状严重外,还常并发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休克等症,是婴

6、幼儿时期的主要死因 。有研究表明,缺氧、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作为始动因子,可引起机体的微血管内皮损伤,炎性介质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前列素A2及组织胺等释放,引起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度异常和微血管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1。重症肺炎时,由于肺泡炎症水肿充血造成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而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使Ca2+内流增加,红细胞、血小板更易凝集,血流变缓,血液呈现高浓缩、高聚集、高粘稠状态高血粘滞综合征2。zhou等3已证实肺血管内皮细胞是合成和释放血小板活化子(PAF)的主要细胞,在肺炎急性期PAF增高,而PAF是目前发现的最强效的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可促使增高的血小板聚集。

7、上述理论阐述了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血小板代谢可以发生变化的病理生理机制。PLT能直接反应血小板生成与破坏间的平衡状况,MPV、PDW反应血小板的大小及血小板的大小的异质性和分布的中心趋向。骨髓功能正常时,PLT与MPV/PDW呈非直线负关系,综合分析三者关系能准确地评估血小板代谢态状态4,5。PCT是由PLT和MPV值经计算获得,它与PLT呈非线性正关系,是血小板的另一参考标准。本文结果显示,小儿肺炎患儿中重症肺炎和轻症肺炎PLT、PCT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01),两者之间又以重症肺炎水平较高。MPV、PDW在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变化(P0.05),说明PAF对血小板大小、异质

8、性、中心趋向影响不大。对此,在临床中应以重视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时应动态的观察血小板参数PLT、PCT水平的变化,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预防血小板凝聚的药物,防止弥漫性血管凝血的发生。【参考文献】  1 张心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1995,26:454456.2 刘振寰.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多系统功能衰竭93例临床分析及甲微循环观察J.实用儿科杂志,1991,6(5):255256.3 Zhou WG,MccollumMO,Levine BA,et al.Role of plateletacting factor in pancreatitisassociated actue lung injury in ratsJ. am J Pathol,1992,140:971979.4 Oconnor TA,Ringer KM,Gaddis ML.Mean platelet volume during coagulas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