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_第1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_第2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_第3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_第4页
织物结构与设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织物组织试题 1 一、            填空( 20 分) 1 组织图上,经纬交叉处称为           。 2 原组织有         、           、      &

2、#160;     三种。 3 平纹组织按起点不同可分为           、          两类。 4 上机图由           、           、    &#

3、160;     、             四部分组成。 5 角度斜纹的构成方式有          、          两种。 6 纬面缎纹读作             读作

4、              。 7 花岗石组织是            变化组织。 8 底片法作方格组织时必须选择              。 9 透孔组织穿扣时应        

5、0;            。 10 配色模纹是由              、               配合构成花型。 11          

6、 重组织是二组经纱一组纬             重组织是一组经纱二组纬纱。 12 绒毛固接方式有              、               、       

7、60;     三种方式。 13 毛巾组织的形成必须有              、            两个因数。 14 起绒组织分为            、        

8、     两种起绒组织。 15 组织是          组织。 16 最简单的斜纹组织是               ,最简单的加强斜纹组织是               。 最简单的复合斜纹组织是  

9、60;               。     18 角度斜纹分为              、               两种,由    

10、0;       、          两个因数构成。     19 规则缎纹组织构成条件          和           。     20 山形斜纹的 Kj 确定后 , ,则 Rj=   

11、      ,破斜纹 Kj 确定后 , 则 Rj=         。 二、名词解释( 20 分) 1 飞数   2 浮长与平均浮长   3 组织循环   4 全起毛与半起毛   5 毛倍 三、在下列组织图的括号中填上组织名称( 10 分)                 (&#

12、160;     )    (      )    (      )    (      )     (      )    (      ) 

13、60;                           (      )     (      )      (   

14、;    )      (      ) 四、求下列组织图的表组织、里组织和接结组织( 10 分) 五、问答题( 10 分) 1、 透孔织物外观是如何形成的? 2、 织造双层织物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六、作图题( 30 分) 1 、以 为基础组织, Kj=Kw=8 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2 、作 R=10 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 3、  作 以为基础组织,从左 右投梭的管状组织的上机图,并作出剖面图。     织物组织试题 1

15、标准答案 一、填空( 20 分,每空 0.5 分) 1 组织点 2 平纹、斜纹、缎纹 3 单起、双起 4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 5 织物密度、组织飞数 6 五枚三飞纬面缎纹、五上三下右斜纹 7 缎纹 8 基础组织的起点 9 组织循环数的一半 10 组织、色纱 11 经二重、纬二重 12 ”V” 、“ W ”、“ VW ” 13 组织配合、特殊机构 14 经起绒、纬起绒 15 平纹组织 16 三枚斜纹、二上二下斜纹组织 17 二上二下一上一下     18 急斜纹、缓斜纹、非数、织物密度     19   

16、   1 S R 、 S 和R之间 没有公约数     20 Rj=2K-2 , Rj=2Kj 二、名词解释( 20 分,每题 4 分) 1 、飞数:同一组织中,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的经或纬组织点之间所间隔的纬或经纱根数。(四个条件,每个 1 分) 2 、浮长与平均浮长:单个的组织点或两个以上连续的组织点;组织的循环数除以另一纱线系统的交叉次数。(红记号缺一个扣 1 分) 3 、组织循环:织物组织中,经纬纱的上下交叉规则完全重复一次的最小单元。 4 、全起毛与半起毛:经起绒组织中,绒经与全部地纬纱均产生交织的起绒组织;经起绒组织中,绒经

17、只与部分地纬纱产生交织的起绒组织; 5 、毛倍:毛巾组织中,毛巾纱与地经纱的送经量之比或单位长度的毛巾纱与地经纱的长度之比。   三、在下列组织图的括号中填上组织名称( 10 分) 蜂巢、邹、鸟眼、鸟眼、芦席、破斜、经二重、表里交换、麦粒、加强缎纹 四、求下列组织图的表组织、里组织和接结组织( 10 分)     表组织: 3/3 ,里组织: 3/3 ,接结组织:上接下,接一纬 五、问答题( 10 分) 1、 透孔织物外观是如何形成的?(要点) ( 1 )特殊组织结构,纱线的相互排斥与靠拢 ( 2 )特殊的穿筘方式 2 、织造双层织物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8、要点) ( 1 )基础组织的选择 ( 2 )接结组织的选择 ( 3 )织机选择 ( 4 )表里纱线排立比选择 六、作图题( 30 分,每题 10 分)组织图是固定的,答案略 1 、以 为基础组织, Kj=Kw=8 的菱形斜纹组织图。 2 、作 R=10 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 作 以为基础组织,从左 右投梭的管状组织的上机图,并作出剖面图。   织物组织试题 2 一、填空( 15 分,每空 0.5 分) 1 、纺织品的三大支柱是              、 

19、0;             、              。 2 、构成织物的基本要数             、             

20、;  、              。 3 、最简单的斜纹组织 Rj=      , 最简单的斜纹变化组织 Rj=          ,    最简单的双面组织是            。 4 、 5/2 Rj

21、=      , 5/2 经段 Rj=      。 5 、角度斜纹分           、            、由           、       

22、     。 6 、花岗石组织              变化组织。 7 、 Rj=2 的透孔组织,每筘穿入是                。 8 、管状组织表里层纬纱的排列比必须是          

23、60;        。经纱根数    公式是 Mj=ZRj+-Sw 当从左到右投梭时 Mj=                 ,当从右向 左投梭时 Mj=                

24、。 9 、起绒组织按起绒的纱线系统分     起绒,其代表品种是              ,         起绒,其代表品种是              。 10 、形成毛巾组织织物,在打纬机构上分为      &#

25、160;     打纬          打纬。 11 、配色摸纹是由           与          联合构成。 12 、绒类织物绒毛固接的基本形式有            、   

26、60;      、          。 二、名词解释( 15 分,每题 3 分) 1 、组织点 2 、组织循环 3 、浮长与平均浮长 4 、飞数 5 、毛倍 三、选择填空(从下组织中选择其编号填在下横线上, 40 分,每空 2 分) 1 、单起平纹组织是            、双起平纹组织是       

27、;     。 2 、经重平组织是            、纬重平组织是             。 3 、四枚破斜纹组织是            。 4 、破山形斜纹组织是        

28、    。 5 、芦席斜纹组织是            。 6 、纬二重组织是            。 7 、变化方平组织是            。 8 、麦粒组织是         &

29、#160;  。 9 、鸟眼组织是            。 10 、邹组织是            。 11 、蜂巢组织是            。 12 、透孔组织是           

30、; 。 13 、凸条组织是            。 14 、管状组织是             。 15 、接结双层组织是            ,表里交换双层组织是            。 16

31、 、灯芯绒组织是            ,平绒组织是            。                           

32、0;  (a)       (b)    (c)        (d)        (e)    (f)                   

33、60;     (g)         (h)        (i)        (j)         (k)       (l)      &#

34、160;                         (m)               (n)          

35、   (o)                                  (p)              (q) 

36、;              (r)                                (s)     &#

37、160;         (t)                (u)                          

38、;      (v)               (w)            (x)                  

39、0; (y)                            (z)                 (a1)       

40、                 (b1)                             (c1)                    (d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