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_第1页
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_第2页
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研究旨在探讨四甲基吡嗪对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 SD大鼠24只,雄性18只,雌性6只,体重170250克,由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成二组:正常对照组(n=10);肝硬化模型组(n=14)。二组动物以相同的条件饲养,自由进食和饮水;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肝硬化模型组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中性菜籽油稀释),按每100克体重0.3ml,每3日1次,共23

2、次,到实验第70天进行血液动力学指标的检测。2.主要仪器: 电磁流量计MFV-1200型,生理四导仪均为日本光电公司产品。3.主要药物: 四甲基吡嗪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4.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 实验鼠在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从左侧颈外静脉插入直径约1mm导管,用微量输液泵以恒速输入生理盐水(1ml/h)。从右侧颈外静脉插入直径约1mm导管,经上腔静脉、右心房到下腔静脉接压力换能器,测定下腔静脉压(ICVP)。从右侧颈总动脉插管、接压力换能器,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开腹、分离门静脉主干及右侧回结肠静脉、自右侧回结肠静脉插管到门脉主干,接压力换能器,测定门脉压(PVP)

3、。然后将直径1f的电磁流量计探头套住门静脉主干并固定,测定门脉血流量(PVF)。四肢肢体接心电电极监测心率(HR)变化。完成以上手术,各项指标稳定30分钟后开始静脉推注四甲基吡嗪,按每1kg体重80mg缓慢静脉推注,速度以MAP无明显下降为度,推完药物后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门静脉阻力按公式计算:门静脉阻力(PVR)=(PVP-ICVP)/PVF。5.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用±s表示,各指标实验前后的比较应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二组间的比较采用二个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 果实验第70天,正常对照组10只大鼠均存活,肝硬化模型组存活并形成肝硬化(经病检证实)9只。1.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

4、鼠体循环的影响: 四甲基吡嗪80mg/kg缓慢静脉推注后,可引起正常大鼠MAP明显下降(13.5%),而肝硬化大鼠MAP浓度下降(1.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变化在用药后1分钟最明显,持续78分钟,10分钟之内恢复到原水平。同时还发现正常大鼠HR较用前轻度增快,而肝硬化大鼠HR无变化,二组动物ICVP均不受影响。2.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及肝硬化大鼠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四甲基吡嗪80mg/kg缓慢静脉注射后,可引起肝硬化大鼠PVP、PVR明显下降(26%、34.6%),而正常大鼠只轻度下降(9.1%、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变化在用药后1分钟

5、下降最明显,持续78分钟,15分钟之内恢复到用药前水平。肝硬化鼠还可引起PVF减少,而正常大鼠PVF则不受影响。讨 论四甲基吡嗪是中药川芎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研究表明1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大鼠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可引起血压下降。我们在正常大鼠的实验中观察到MAP降低,HR有轻度增快,都在用药后1分钟出现,考虑HR增快可能是由于四甲基吡嗪扩张外周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反射引起。但在肝硬化大鼠,其MAP只轻度下降,HR未发生变化,说明四甲基吡嗪80mg/kg缓慢静注对肝硬化大鼠体循环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四甲基吡嗪降低PVP的作用,在门脉高压时表现更明显。还发现,四甲基吡嗪对正常大鼠PVF无影响,而对肝硬化大鼠

6、PVF有轻度降低作用,这种血液动力学改变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非常有利。说明肝硬化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同时还发现PVF也明显低于正常鼠,说明PVF的增加在肝硬化大鼠门脉高压形成中不起主要作用。即其PVP的增加主要由PVR增加引起。实验在缓慢静脉推注80mg/kg四甲基吡嗪后,能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PVP,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四甲基吡嗪是一种钙拮抗剂2,钙拮抗剂能使肌成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松弛,使PVP降低。体液调节作用。肝硬化时常伴有血浆中组胺3,血栓素(TXA2)水平增加4。这些因素均能引起门静脉收缩,而四甲基吡嗪能抑制TXA2合成,还能对抗TXA2样物质的活性,调节血浆中TXA2/PGI

7、2(前列环素)比值,使之趋于平均的作用,同时四甲基吡嗪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5。湖北省科委资助项目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肝病研究所参 考 文 献1 邹爱平,王迪浔. 扩血管药对大鼠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川芎嗪、汉防己甲素、酚卡明及酚妥拉明的作用. 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 13: 282-285.2 王玉良,巴彦坤. 川芎嗪对心血管组织的药理和电生理作用一种新的“钙拮抗剂?”.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 5: 291-294.3 赵秋,李绍白. 实验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血浆组织胺含量的变化. 中华消化杂志,1990, 6: 911-914.4 Werze H, Tittor W, Goerig M. Release of prostaglandin into the portal and hepatic vei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Hepatalogy, 1986, 6: 911-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