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第十章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重点:重点:基本原理(酸化甲烷化两阶段、基本原理(酸化甲烷化两阶段、四阶段)、四阶段)、UASB等反应器特点等反应器特点回忆:回忆:反应类型、方程式、能量水平、反应类型、方程式、能量水平、基本规律等,基本规律等,59http:/ 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一、反应阶段一、反应阶段图图112两段说:酸化两段说:酸化甲烷化甲烷化n酸化阶段酸化阶段:产酸细菌(兼性):产酸细菌(兼性)天然高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有机酸、醇等液态产物有机酸、醇等液态产物溶解的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溶解的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等),pH下降、直到产
2、生的氨气将其中和下降、直到产生的氨气将其中和n甲烷化阶段甲烷化阶段:甲烷细菌(专性厌氧):甲烷细菌(专性厌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四段说:四段说:水解酸化乙酸化甲水解酸化乙酸化甲烷化烷化水解:细菌胞外酶水解固态有机物水解:细菌胞外酶水解固态有机物乙酸化:乙酸细菌将液态产物乙酸化乙酸化:乙酸细菌将液态产物乙酸化特点:特点:乙酸化过程的必然存在乙酸化过程的必然存在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均称为甲烷细菌)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均称为甲烷细菌)严格共生严格共生复杂有机物绝大多数经过乙酸化才能生成甲烷复杂有机物绝大多数经过乙酸化才能生成甲烷 硫酸盐和硫化氢阻碍甲烷化过程,为什么?硫酸盐
3、和硫化氢阻碍甲烷化过程,为什么?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二、反应条件:二、反应条件:甲烷化过程为控制阶段,为什么?甲烷化过程为控制阶段,为什么?反应速度及对反应速度及对环境条件的敏感程度环境条件的敏感程度pH:6.8-7.2,温度:温度:35-38(中温消化),(中温消化),52-55(高温消(高温消化,需更多能量),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消化,需更多能量),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消耗能量均匀性耗能量均匀性有毒物质、营养物质要求低等有毒物质、营养物质要求低等F/M低、增加微生物量;低、增加微生物量;第二节第二节 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一、概论一、概论特点特点:水力停留时间长:水力停留时间长提高速
4、率提高速率高速率厌氧系统工艺高速率厌氧系统工艺成功关键成功关键:大量微生大量微生物物和尽可能和尽可能长的泥龄长的泥龄(设计运行参数)、(设计运行参数)、充分接触充分接触1.保持大量污泥和长泥龄保持大量污泥和长泥龄固定化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生物膜)(生物膜)/沉淀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颗沉淀性能良好的厌氧污泥(颗粒污泥)粒污泥)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减小水力停留时间/固体停留时间很长固体停留时间很长AF、UASB、EGSB、FB、ABF2. 充分接触充分接触布水的均匀性以及高反应器、布水的均匀性以及高反应器、出水回流出水回流获得高的上升流速获得高的上升流速高搅高搅拌强度拌强度二、分类二、分类三代反应器三
5、代反应器第一代:化粪池第一代:化粪池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第二代:第二代:AFUASBFBABR第三代:第三代:EGSBAF+UASB水解水解EGSB厌氧消化池厌氧消化池化粪池化粪池用途:污泥消化、污水处理用途:污泥消化、污水处理过程:进水:定期或连续过程:进水:定期或连续出水:停止搅拌、静止沉淀分离排出上清液出水:停止搅拌、静止沉淀分离排出上清液排泥:底部排泥:底部发酵发酵需加热,采用在池外设热交换器间接加需加热,采用在池外设热交换器间接加热或采用蒸汽直接加热热或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搅拌搅拌每每24h搅拌一次搅拌一次使进料与污泥密使进料与污泥密切接触切接触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水水12-24h,泥半年,
6、泥半年特点:特点:厌氧发酵与固液分离一体化厌氧发酵与固液分离一体化一体化污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原理水处理装置原理厌氧接触反应器厌氧接触反应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类似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类似反应池反应池沉淀池沉淀池/气浮池(固液分气浮池(固液分离离)污泥回流污泥回流消化池提高污泥浓度消化池提高污泥浓度(特别高)(特别高)特点:特点:回流量大、不曝气、需脱气、中回流量大、不曝气、需脱气、中SS(作(作为载体)为载体)需要初沉池吗?需要初沉池吗?厌氧滤池厌氧滤池AF特点:特点:与生物滤池类似,但无通风需求;水路可与生物滤池类似,但无通风需求;水路可向上、下向上、下缺点:缺点:载体价格载体价格/与构筑物价格
7、相当;易发生短与构筑物价格相当;易发生短路和堵塞,对进水路和堵塞,对进水SS要求严格要求严格运行调试需测试指标运行调试需测试指标表表151,进出水,进出水C O D 、 出 水、 出 水 p H 、 S S 、挥 发 酸 (挥 发 酸 (V FA Volatilized Fatty Acid)、碱度、产气量及组、碱度、产气量及组成(甲烷),分别说明什么?成(甲烷),分别说明什么?UASBUpflow A. Sludge Bed特点:特点: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实现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实现三相分离,上三相分离,上流速度小于流速度小于1-2m/h顶部:消化气;顶部:消化气;中部:悬浮污泥层中部:悬浮污泥层上
8、部:澄清水上部:澄清水底部:污泥层(斗)底部:污泥层(斗)无需曝气、有气态产物搅拌、气泡黏附污泥无需曝气、有气态产物搅拌、气泡黏附污泥流化态流化态接触好,效果好,耐冲击表接触好,效果好,耐冲击表15.2比较:比较:UASB负荷高(与负荷高(与164页好氧活性污泥法页好氧活性污泥法对比)、水力停留时间短、去除率高对比)、水力停留时间短、去除率高设计要素设计要素反应器建筑尺寸如高度、上升流速反应器建筑尺寸如高度、上升流速等等方法(经验参数负荷法、公式法)方法(经验参数负荷法、公式法)运行性能运行性能颗粒污泥特性的好坏颗粒污泥特性的好坏最大体积有十多万立方米最大体积有十多万立方米FB流化床流化床与好
9、氧处理中流化床对与好氧处理中流化床对比比ABR A. Baffled Reactorz厌氧折流板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反应器 折板的阻隔折板的阻隔推流推流隔开各个反应隔开各个反应器器微生物种群差别微生物种群差别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80年代后期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年代后期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与与UASB不同之处:上流速度高不同之处:上流速度高6-12m/h,污,污泥全部膨胀化、接触更加充分、水力停留泥全部膨胀化、接触更加充分、水力停留时间更短时间更短低温低浓度污水低温低浓度污水IC内循环反应器内循环反应器UASB(底部高负荷)(底部高负荷)+
10、UASB(上部低负荷)(上部低负荷)1996我国引进第一个我国引进第一个70立方米(高立方米(高16m)处理)处理400m3/d的啤酒废水(的啤酒废水(CODCr4300mg/L,B O D52 3 0 0 m g / L ) 、 负 荷 率 为) 、 负 荷 率 为 2 3 -30kgCOD/m3d,去除率,去除率80四个功能单元:混合、膨胀、精处理、回流四个功能单元:混合、膨胀、精处理、回流UFB(Upflow Fluidized Batch)无需载体、无需载体、良好混合,介于流化床(良好混合,介于流化床(FB)与)与UASB之间高之间高有机负荷(有机负荷(1530 kgCOD/m3d,去除率,去除率6095),上升流速),上升流速5-7m/h特点:特点:适应于溶解性有机物去除,颗粒有机物容适应于溶解性有机物去除,颗粒有机物容易流失易流失AF(上部)(上部)+UASB负荷高负荷高水解水解UASB水解水解去除悬浮物、转化颗粒有机物为溶解性去除悬浮物、转化颗粒有机物为溶解性有机物(?预酸化)有机物(?预酸化)其他其他AMBS厌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父亲的病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图形与颜色互相理解的题目及答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实施的挑战与机遇试题及答案
- 2025汽车工程知识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金融科技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广东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交通政策的相互影响研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与政策试题及答案
- 施工机构设置原则试题及答案
- 特色项目的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拉美文化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集装箱七点检查表
- 天津民间艺术课件
- 智慧旅游电子票务管理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学习民法典 做遵纪守法小学生专题课件
- 亦庄开发区企业名录
- 机械制图-键连接
- 2022年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数学试卷及解析
-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课件).
- 商品混凝土公司员工培训方案(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