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标点误用_第1页
常见标点误用_第2页
常见标点误用_第3页
常见标点误用_第4页
常见标点误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见“标点”误用举例    警示一:含有疑问词的句子误用问      含有疑问词的句子如果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此时表示的是陈述语气,不能使用问号,根据情况使用逗号或句号。这是今年命题的重点,各省试卷几乎都有涉及。如:      (全国卷第5题D项)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仅关系到年轻一代自身能否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浙江卷第6题A项)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2、,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广西卷第5题B项)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浙浙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湖北卷第6题A项)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江苏卷第3题 C项)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

3、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湖南卷第6题项)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以上六例,虽然都含有疑问词,但两句都在主语的位置,两处问号都应改为逗号。都作宾语,也表陈述语气,第、句都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第句把句末问号改为句号;第句两个问号都改为句号。      警示二:选择问句之间误用问号  

4、0;    选择问句中间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问号。如:      (天津卷第6题B项)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本句为选择问句,应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警示三:总括句前误用逗号      表示对上文几个分句所陈述意思的总括,该句前应使用冒号,不能使用逗号,也不能用分号。如: 

5、;     (江苏卷第3题A项)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本句中“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一句是对前面三个分句的总括说明,因此应将“辉映”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警示四:概数之间误用顿号      数字连用时如表实指,应用顿号;但如表概数则不能用顿号。如:      (福建卷第5题A项) 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

6、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本句中“二、三十米”是概数,中间的顿号应该删除。      警示五:并列短语之间误用逗号      并列的短语如果是主谓短语或后面跟上语气词时须用逗号,否则使用顿号。如:      (吉林卷第5题C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7、0;  本句中“经济的发展”等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因此应将“发展”“扩大”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警示六:大的并列成分之间误用顿号      并列的词语(成分)之间再有并列词语(成分)时,大的并列成分间用逗号,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如:      (江苏卷第3题B项)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本题中存在大小并列,“月考核、季评比

8、、年结算制度”是一层,“能耗预测制度”是一层,“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又是一层;而“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又构成小的并列。因此应将“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警示七:转折复句前误用逗号      非并列关系的复句特别是转折复句,为使分句间层次清晰,往往在分句前使用分号,而不用逗号。如:      (山东卷 第5 题D项)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

9、#160;  本句为转折复句,为强调转折句的内容并使层次清晰,应将“但人们”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      警示八:并列复句的大层次之间误用逗号       单句构成排比或分句较短的并列关系句可用逗号而不用分号;但当分句的内部已有逗号时,一般要在并列复句的大层次之间使用分号。如:       (湖南卷第6题项)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10、0; 本句中有“用力小”“用力大”“用力匀称”,且分句内部已有逗号,因此应将“用力大了”和“用力匀称”前面的逗号改为分号;同时将“用力小了”前面的逗号改为冒号。      警示九:倒装句中句末点号误用      倒装句中表示语气的标点应放在句末,如:      (浙江卷第6 题D项)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本句中“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11、!”是一个倒装句,应是一个疑问句,因此应将问号改为逗号,感叹号改为问号。      警示十:非书籍、报刊名误用书名号       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使用书名号,除此之外的主题活动、学习班、计划等应使用引号。如:       (山东卷第5题 B项)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全国卷第5题C项) 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

12、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广西卷第5题A项) 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上题中书名号内均非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或歌曲名,四个书名号都应改为引号。      警示十一:括号位置不当       括号分为句内括号

13、和句外括号,使用时要注意:对句中某一个词语进行注释时,括号紧靠在被注词语的后面,注释语句末如果有标点,除问号、感叹号外应省略。如被注词语在一句话中间,则括号前后都不用标点,如被注词语刚好在一句话的最后,则后括号后面应有标点;对全句内容进行注释或补充说明为句外括号,括号放在一句话的最后,注释语可有句末点号。括号是标点使用的难点,今年考查得较为简单,随着考查的深入,将会渐次加大难度。如:      (重庆卷第6题 D项) 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14、60;  本题中两个括号都是句内括号,但是位置不对,应紧靠在被注词语的后面,即分别放在“瓜果、蔬菜”和“作物”的后面。      警示十二:引语中点号位置不当      引号与点号的正确使用是考生辨析的难点,它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即把别人的话拿过来作为自己行文的一部分,此时,点号应该标在引号的外面。此外,还要注意引语的内容,不要将非引语内容误引到引号里。如:      (湖北卷第6题D项)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

15、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山东卷第5题A项)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湖北卷第6题B项)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天津卷第6题C项)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

16、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上列四例中,为直接引语,最后的句号应放在括号里面;句都是间接引语,引语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根据情况,句末点号或放在引号的外面,或不使用。第句句号应在引号的外面,或将引号前的逗号改为冒号。第句应将后引号前的句号删除。第句两处引号里的句号都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警示十三:“××说”置中时误用冒号      “××说”后的标点使用时要注意:“××说”放置在引语之前,用冒号加引号;放置在

17、句末时,用引号加句号;而放置在中间时,则用逗号,但此时一定要看清前后必须是同一个人所说的话,否则就使用冒号。如:      (天津卷第6题A项)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广东卷第3题 D项)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上例中引语前后都为同一个人所说的话,“××说”放在中间应用逗号,因此应将两处冒号改为逗号。  

18、    警示十四:间接引语前误用冒号      间接引语作为说话人行文的一部分,前面不能加冒号,如:      (全国卷第5题B项)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广西卷第5题 C项) 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吉林卷第5题D项)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以上三例,引语在句中都成了句子的定语或宾语,是间接引语,三例中引号前面的冒号都应删除。      警示十五:省略号与“等(等等)”同时使用      省略号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不能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