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_第1页
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_第2页
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_第3页
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_第4页
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巴西落后地区开发的经济与社会成效评价         内容提要巴西作为经济开发较早的发展中大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严重的二元经济,以致巴西政府在50年代末下定决心,要通过立法措施和行政干预,开发落后地区,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协调发展。对于这场为期40多年的开发过程,笔者利用巴西方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所取得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成效,认为这种开发给巴西带来了各区域差距大大缩小、各州间差距相对缩小、社会差距明显缩小的可喜局面。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巴西落后地区开发中值得中国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关键

2、词巴西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区域政策巴西作为发展中大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独立前后的几个世纪中,巴西迎合欧洲和北美的需要,利用农业和矿产原料开发来发展经济。这些产业的开发步骤是,18世纪首先开发东北区的橡胶业,而在橡胶业于19世纪萧条后,着手开发东南区的采掘业;在东南区采掘业20世纪以来失势后,重点开发南方区的制造业。正是巴西这种各地开发的时间不一和产业不同,导致了新兴产业与衰败产业隔离、发达区域与蛮荒区域共存、北贫南富“两个巴西”困境的出现。面对这种两个巴西的强烈反差,巴西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末下定决心,要通过立法措施和行政干预,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

3、Q)。为此,巴西政府主要采取了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政府毅然决定将首都迁往人烟稀少的内陆地区,新建巴西利亚,带动整个内陆地区的快速发展;二是政府连续40多年坚持不懈地实施各种开发落后地区的计划,对东北区、北方区和中西区实行融资优惠、税收优惠和吸引国有企业投资的政策,再加上适当分散大城市经济活动,构成了巴西政府开发落后地区的全貌。一经济开发成效的评价纵观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特别是开发全国最落后的北方区和东北区的经济成效,可以看出下列明显特点:一是从区域角度看,两个巴西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明显缩小,特别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穷地区之间的差距倍数已大大缩小,但各区域差距缩小的幅度不一;二是从各州角度看,富裕的第一

4、巴西阵营大大扩充,最富裕的州与最贫穷的州之间的差距缩小了,无论北方区还是东北区都有若干个州的发展接近了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上述两个区域同时也有若干州的发展仍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通过分析这些州之间发展水平呈现差距的原因,不难发现这是由发展速度的差距、特别是由1970年到1990年间的发展速度差距造成的,而这一时期正是巴西经济出现奇迹、石油危机后进行调整、经历高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的阶段。(一)两个巴西反差缩小关于对巴西区域差距的判断,巴西学者(如巴西联邦政府规划部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研究室主任古斯塔沃·梅亚·戈麦斯)主要依据第一巴西和第二巴西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5、)的差距,因此,在评价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成效时,我们也可从人均GDP入手。从表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19501999年间巴西各区域人均GDP的变化情况。表1巴西各区域人均GDP指数变化表(全国平均水平为100)年度1950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1999东南区150145143153149144136138138137南方区10810510294107106114106119119北方区54615456486262646560东北区42464939384146444546中西区5358737173871041229094 资料来源:巴西联邦政府规划

6、部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室,转引自古斯塔沃·梅亚·戈麦斯:巴西的区域开发战略,第10页,2002。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最富裕区域和最落后区域之间的人均GDP差距缩小了。1950年,人均GDP最高的东南区(150%)与最低的东北区(42%)之间的差距为3.57倍,但1999年已缩小到2.98倍(13746)。差距缩小的原因有二:一是东北区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率从42%上升到46%,净增4个百分点;二是东南区人均GDP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率从150%降到了137%,净降13个百分点。这说明,巴西重点开发东北区的战略是有成效的,但其成效不如适当分散东南区大城市经济

7、活动的政策。从表1也可以看出,各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趋势不稳定。北方区比率最高的年份并非1999年(60%),而是1995年(65%);同样,中西区比率最高的年份是1990年(122%),而如果按122%计算,中西区已不属于第二巴西而该列入第一巴西行列了。当然,这些数据可能并非完全准确,但至少从中可以看出,巴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差距在缩小,而不是在扩大。从表1甚至可以看出,3个原来属于第二巴西的落后区域,区域差距缩小的幅度相差很大。从1950年到1999年的50年间,东北区只净增了4个百分点,北方区稍高一些,净增6个百分点,而最高的是中西区,达到41个百分点。考虑到中西区包括首都巴西利亚直辖区

8、,我们就不能不设想:国家对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开发的效果可能不如行政支持。这就是说,联邦政府用财政专项资助区域经济,往往是偶然和间断的;但联邦政府用行政开支方式支持落后区域,带来的经济利益则是持续不断的。因此可以认为,联邦政府持续的行政开支更易于拉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增长。这样一种假设,可以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得到证实:1950-1960年间,中西区人均GDP所占比率从53%增长到58%,只增长5个百分点;而在1960-1970年间,这一比率突然增长了13个百分点,特别是前5年竟增长了1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是因为1960年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了位于中西区的巴西利亚。实际上,西欧各国政府新设行政办公

9、机构时,各区域要求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就是为了分享这种行政开支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巨大利益。(二)州际贫富差距缩小至于这50年间巴西各州发展差距的走势,可以借用下面的统计数据来分析。表21947-1999年巴西各州经济增长率与人均GDP排名年均经济1947年人均GDP1999年人均GDP从1947年到1999年州名增长率()巴西全国为100排名巴西全国为100排名排名变化朗多尼亚(1959)2.1979.3965.2211-2阿克里(1959)2.4754.131549.6617-2亚马孙4.5100.516101.58-2罗赖马(1959)3.244.631951.56163帕拉3.4360.0

10、61447.6719-5阿马帕1.78109.91460.6212-8马拉尼昂2.8726.042530.52232皮奥伊3.534.322424.625-1塞阿拉3.6335.82329.1624-1北里奥格兰德3.1949.321646.2320-4帕拉伊巴2.8140.052248.51184伯南布哥3.0361.781339.622-9阿拉戈斯3.1744.182057.8137塞尔希培3.9345.071839.921-3巴伊亚3.9446.161753.43152米纳斯吉拉斯3.8273.851054.4814-4圣埃斯皮里图4.362.361291.2793里约热内卢2.1620

11、8.811107.697-6圣保罗2.81184.372139.5320巴拉那3.23102.765159.9914圣卡塔琳娜4.1599.297119.0543南里奥格兰德3.52123.013110.846-3南马托格罗索(1959)1.1680.268117.8453马托格罗索2.9172.4611127.3838戈亚斯3.841.752190.571011资料来源:巴西联邦政府规划部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室,转引自古斯塔沃·梅亚·戈麦斯:巴西的区域开发战略,第6页,2002。对照巴西各州的这些经济数据,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初步结论。富裕的第一巴西阵营扩大了。

12、1947年,按人均GDP计算,在巴西当时的25个州中,属于第一巴西的有里约热内卢(208.81%)、圣保罗(184.37%)、南里奥格兰德(123.01%)、巴拉那(102.76%)和亚马孙(100.51%)5个州,其他的州几乎都可以看成属第二巴西。经过50多年开发,第一巴西的阵营扩大到了8个:巴拉那(159.99%)、圣保罗(139.53%)、马托格罗索(127.38%)、圣卡塔琳娜(119.05%)、南马托格罗索(117.84%)、南里奥格兰德(110.84%)、里约热内卢(107.69%)和亚马孙(101.50%),净增3个州。2.最高收入的州与最低收入的州之间的差距缩小了。1947年最

13、高收入的州为里约热内卢(208.81%),为最低收入的马拉尼昂州(26.04%)的8倍;而1999年,最高收入的州巴拉那(159.99%)为最低收入的州皮奥伊(24.60%)的6。5倍。这些都是巴西开发落后地区的成绩。但从另一方面看,巴西政府长达50年的努力,换来的只是第一巴西数量增加了3个州,以及发展差距从8倍降到6.5倍,这说明各州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远比各区域之间的差距更为悬殊。3.一些州的相对发展水平大大提高,这表现在它们在全国人均GDP水平中的排名上升了。相对发展水平提高的一共有11个州,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戈亚斯州(上升11位)、马托格罗索州(上升8位)、阿拉戈斯州(上升7位)、

14、巴拉那州和帕拉伊巴州(各上升4位)、圣埃斯皮里图州、圣卡塔琳娜州、罗赖马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各上升3位)、马拉尼昂州和巴伊亚州(各上升2位)。其中,属于巴西政府重点开发的落后州有北方区的罗赖马州,东北区的帕拉伊巴州和阿拉戈斯州,这说明,落后地区开发的成效是明显的,而北方区的成效比东北区要好。4.一些州的相对发展水平倒退了。从表2中可以看出,相对发展水平排名倒退的州一共有13个,其中倒退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分别是伯南布哥州(倒退9位)、阿马帕州(倒退8位)、里约热内卢州(倒退6位)、帕拉州(倒退5位)、北里奥格兰德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各倒退4位)、塞尔希培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各倒退3位)。这些倒退

15、的州主要是发达州,属于区域经济活动分散重点。但这些倒退的州中也有属于巴西政府重点开发的北方区的阿马帕州和帕拉州,以及属于东北区的伯南布哥州和北里奥格兰德州。这说明,即便是在联邦政府强化落后地区开发的过程中,巴西北方区和东北区仍各有两个州的经济发展严重倒退。(三)增速差幅决定成效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巴西政府重点开发的这些落后州经济不进反退呢?我们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但从巴西政府研究部门提供的资料(表3)看,根本原因似乎在于巴西全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各区域之间的增速差幅。比如,巴西全国从1960年到1999年间的经济平均增长了6倍,而北方区增长了12倍强,因此北方区跨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州就多。反

16、之,东北区在原来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基础上,40多年的增长幅度(563%)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略微退步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认真分析北方区与东北区之间的增速差幅,可见北方区经济增长最快是在1970-1990年这20年,从177%增长到947%,净增435%,其年均增长率为7.63%。在南美经济中,连续20年如此高速增长是十分罕见的。相比之下,东北区在这20年中也从144%增长到了418%,净增190%,其年均增长率只有3.26%。因而可以说,正是这20年间每年4个多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差幅造成了东北区和北方区开发成效的差距。表3巴西各区域GDP增速比较年份19601965197019751980

17、1985199019951999北方区10011417727757876964711801212东北区10012714422533840141849O538东南区100121190301415416459530563南方区100122171300399442442570606中西区1001752875119351137153613771591全国100123182294417444487567607资料来源:巴西联邦政府规划部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室,转引自古斯塔沃·梅亚·戈麦斯:巴西的区域开发战略,第11页,2002。从表3还可以看出,巴西发达的南方区过去40多

18、年仅仅保持了与全国平均速度同步的增长,而最为发达的东南区的增长速度甚至略微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巴西政府分散大城市经济活动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北方区和东北区之间形成增速差幅的原因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借用巴西联邦政府规划部的下述研究数据。如果把增速差幅问题局限于1970-1990年,那么两个区域都经历了巴西经济发展的奇迹时期(19631973)的后半期、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调整时期(1974-1979)、债务危机时期(1980-1983)和高通胀时期(19841994)的前半期。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北方区与东北区的增速差幅主要发生在前3个时期,而且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