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_第1页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_第2页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_第3页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_第4页
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末检测试卷第二章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细胞数目增多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等位基因别离着丝粒分裂A. B. C. D.答案A解析在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均会在间期进展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两两配对现象;两种细胞分裂均会使细胞数目增多;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别离和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现象;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均发生分裂。2.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粒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A.6和1

2、2 B.6和3C.12和6 D.12和12答案B解析四分体是指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条染色单体。该动物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因此含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为M前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具有6个着丝粒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和3个四分体。3.以下图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受精卵进展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如B选项所示。4.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A.染色体复制 B.细胞质的分裂C.纺锤丝的形成 D.染色体着丝粒分裂答案B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而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的,B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丝,都有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C、D错误。5.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展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1B.与大小、形态、来源一样,故称为同源染色体C.与的别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假设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三个精细胞一定为Ab、aB、aB答案C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与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与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别离,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

4、变异,所以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b、aB、aB,D错误。6.以下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配对的染色体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可发生自由组合的C.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D.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一同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答案D解析配对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它们在M后期彼此别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中,具一定的独立性;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关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在M后期中表现为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在M前期配对,此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M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别离,分别移向两极。虽然其中一条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

5、,但正常情况下同源染色体不能同时移向同一极。7.2019·浙江4月选考以下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别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杂交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好性,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各时期中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故A正确;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而同源染色体也成对存

6、在,同样是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正确;在形成配子时,即进展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彼此别离,同源染色体也彼此别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错误。8.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B.图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C.图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图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答案D解析由图像分析可知,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细胞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也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9.如下图

7、,图O表示某精子,以下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细胞图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图中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且有四分体,所以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细胞质发生不均等分裂,应为初级卵母细胞;图既不是有丝分裂过程,也不是减数分裂过程;图是次级精母细胞。10.以下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D.丁图表示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甲图有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该生物自交产生AaBBDD的概率为&#

8、215;×1;乙图中患者全为男性,且正常双亲生育患病男孩,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丙图夫妇可生育XAXA、XAXa、XAY、XaY四种基因型的孩子,其中男孩为XAY,为XaY患者;丁图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但每极有5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哺乳动物有丝分裂后期,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1.以下各种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的是答案C解析由比例9331可知,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改

9、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变为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展,那么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A.1种 B.2种C.3种 D.4种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子一样,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2种配子。假设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变为a,来自这一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子不同,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3种配子。13.大量事实说明,孟德尔发现的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据此做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为哪一项没有说服力的A.基因在染色体上B.同源染色体别离导致等位基因别离C.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等位基因重组答案C14.以下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表达,错误

10、的选项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别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别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别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是不能自由组合的,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15.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形成的任意两个精子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B和ab B.aB和AbC.Ab和ab D.AB和AB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别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

11、生四种配子:AB、Ab、aB、ab,比值为1111。假设是一个精原细胞,那么非等位基因只有一次组合时机,产生两种4个配子,且一定是两两一样。即:假设一种配子是AB,其余三个配子为AB、ab和ab。假设一种配子是Ab,其余三个配子为Ab、aB和aB。16.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原因在于A.X与Y染色体上含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主要是性染色体上携带有控制性状的基因。17.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尔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

12、野生型红眼果蝇进展杂交实验,结果F1全部为红眼。F1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杂交组合结果F1红眼×白眼红眼红眼白眼白眼1111野生型红眼×白眼来自实验红眼白眼11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可视为实验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说明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B.实验是实验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伴性遗传C.实验的结果说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D.对实验、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实验是实验的反

13、交实验,后代出现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为伴性遗传。18.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Xh表示,显性基因以XH表示。下面是一个家族系谱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假设1号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那么1号母亲的基因型肯定是XHXHB.假设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那么1号父亲的基因型肯定是XHYC.假设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D.假设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答案A解析由于1号和2号正常,6号患病,可推知血友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1号的父亲为血友病患者XhY,那么1号的基因型为XHXh,其中Xh来自父亲,XH来自母亲,所以1号

14、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XHXh;假设1号的母亲为血友病患者XhXh,肯定将Xh遗传给女儿,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其中XH来自父亲,即父亲的基因型为XHY;4号基因型可能是XHXH或XHXh,其中是XHXh的概率为,XHXh×XHY×XhY;4号与正常男性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为血友病患者XhY,可以判断4号的基因型为XHXh,XHXh×XHYXhY。19.以下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绘中,不正确的选项是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穿插遗传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C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

15、D常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答案C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20.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下图,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B.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C.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D.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答案D解析A项,2是女性,她的XA1一定来自1,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2XA311,故2基因型为XA1XA2或XA1XA3,各占;B项,1是男性,他的Y染色体来自1,由对选项A的分析可知,他的

16、母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XA1XA2、XA1XA3,2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C项,2是女性,她的XA2一定来自4,3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和比例与2一样,由对选项A、B的分析可作出判断,即3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3211,故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D项,假设1的基因型为XA1XA1,那么亲本1的基因型应为XA1Y,亲本2的基因型应为XA1X,根据对选项B、C的分析可判断:1为XA1Y的概率是,2一定含有XA2基因,因此2的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为,那么1的基因型

17、为XA1XA1的概率是××。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1.14分以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2图2中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由图2中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该细胞处于_分裂的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答案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着丝粒分裂2乙、丙甲3812减数第一次后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解析

18、从图1纵坐标的含义可知,曲线变化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不是细胞中总的DNA含量变化。在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完成DNA复制,一直到着丝粒分裂之前,每条染色体都包含2个DNA分子,此段时间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2;在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分析甲、乙、丙三图,乙和丙每条染色体包含2个DNA分子,处于图1中BC段;甲图着丝粒断裂,每条染色体包含1个DNA分子,处于图1中DE段。乙图因同源染色体别离,可断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均等分裂可确定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2.10分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9、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果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灰身长硬毛灰身短硬毛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

20、“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黑身长硬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21、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黑身短硬毛雌性3150104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拟,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程度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才能,课堂上,我特别重视老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上下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兴趣活动,

22、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才能,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才能,强化了记忆,又开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根底。0雄性1571585253根据上面的结果,答复以下问题: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理由是_。假如你的判断正确,那么用上表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理论上应出现什么结果?_。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_。假如给你提供长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短硬毛雌果蝇、短硬毛雄果蝇,你将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对上述判断加以验证

23、?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答案1灰身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呈现出31的别离比全是灰身或者灰身与黑身呈现出31的别离比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图解如下:短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P XbXb×XBYF1 XBXb XbY雌果蝇均为长硬毛 雄果蝇均为短硬毛解析1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出现31的别离比,且子代中这对性状的表现与性别不相关联,因此灰身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假设选取子代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选出的杂交组合有AA×AA、AA×Aa或Aa×Aa,因此杂交子代的结果为全部灰身或灰身与黑身呈现31的别离比。2子代

24、中长硬毛与短硬毛出现31的别离比,且短硬毛均为雄性,因此长硬毛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验证方法是取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即短硬毛雌果蝇与长硬毛雄果蝇杂交。23.12分图甲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乙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的生殖细胞,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_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_期发生别离。2基因B、b与W的遗传遵循_定律,原因是_。3该精原细胞进展减数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后期性染色体的组成为_。4图乙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是在该精细胞形成过程中,_。答案1细胞分裂的间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2基因的自由组合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XX或YY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或Y染色体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没有别离解析1果蝇X染色体上的两个W基因是DNA分子复制的结果,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这两个W基因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故其别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由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W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故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