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 导学案 (有答案)_第1页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 导学案 (有答案)_第2页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 导学案 (有答案)_第3页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3节 安全用电 导学案 (有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3节 平安用电出示目的1. 知识与技能目的1理解触电类型及触电急救的简单方法。2知道防止触电的几个根本常识,即不靠近高压电、不接触低压电、电路元件不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应及时更换等。3知道如何防雷。2. 过程和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触电的各种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平安用电意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平安用电意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习指导一 电压越高越危险预习导学1.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 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 和持续时间 有关2.加在人体的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到达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合作探究 父母总是告诫我们手湿的时候不能接触用电器,为什么?老师

2、点拨1.通过人体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人就越危险。当电压过高时,人的电阻一定,电流就越大,因此就越危险。平安电压不高于36V.家庭电压,因此高压输电线电压远远超过平安电大。2.当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会变小,即使接触比较低的电压也会危险。学习指导二触电事故和平安用电预习导学1.人为什么能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人是导体,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电流的极限时就会触电。2.触电事故常见的有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电弧触电、高压跨步触电。3.为了确保用电平安、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搬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电路元件及时更换。合作探究小组同学

3、针对以下问题进展讨论:1.除了书上所提到的几种触电事故,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2.生活用电常识?老师点拨1.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经历证明: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0时,触电的人可以摆脱电源,不会发惹事故;电流超过10时,人就有生命危险;当电流到达100时,只要很短的时间,人的心跳就会停顿.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平安的.2.家庭触电有两种情况:单相触电、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直接接触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双相触电是同时接触零线和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3.高压触电有两种:电弧触电、跨步触电。电弧触电是因为靠近高压带电体,跨步触电是因为

4、高压输电线断线落地,人在这个区域内两脚之间存在很高电压。4.触电事故急救:原那么先切断电源,在干其他的。5.平安用电原那么:教材115页四点。学习指导三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读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才能进步很快。 防雷预习导学 高大建筑用避雷针防雷。合作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以下问题进展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某被雷击了,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雷雨天气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被雷击?老师点拨1.建筑物避雷

5、:安装避雷针。2.雷雨天气,我们应尽量防止外出。在室内要关好门窗、不要使用手机。假如在室外,是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等下站立或立交桥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假如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等,要迅速抛到远处。课堂小结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电压越高越危险。2.家庭触电的两种类型和高压触电的两种类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