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_第1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_第2页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别离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知识与简述纤维素酶的种类及作用,从土壤中别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掌握技能从土壤中别离某种特定微生物的操作技术过程与分析别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弄懂实验操作的原理方法情感态度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从土壤中别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教学难点从土壤中别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这节课我们以纤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别离与计数, 维素分解菌的别离与纯化为例,稳固加深对这方面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授新课1. 根底知识活动1 :阅读“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答复以下问题:1. 1纤维

2、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延伸:草食性动物是怎样消化食物中纤维素的?肠胃中的共生物生物。1.2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纤维素的分解需要在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请完成以下过程:思考1实验分析:P27的小实验是如何构成对照的?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尽管醋酸-醋 酸钠缓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pH。思考2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为 25_C,其它反响条件最适宜情况 下,在1 min内转化Immol的底物所需要的酶量。活动2 :阅读“纤维

3、素分解菌的筛选,答复以下问题:1.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该方法可以通过颜色反响_ 直接筛选。2. 4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 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 实验设计活动3:完成实验方案流程图,讨论答复以下问题:土壤取样 j 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上纯化培养4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微生物培养思考3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的培养基类型是什么?该培养的目的是 什么?液体选择培养基。其目的是使纤维素分解菌增殖,含量增多。思考4本实验流程与尿素分解菌

4、的别离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尿素分解菌的别离实验流程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选择培养 基上;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细菌增殖后,再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其它操作 根本根本共同。活动4:阅读资料一 “土壤取样,答复以下问题:2 . 1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2 . 2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生物适应一定环境, 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只有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 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才会高于其它普通环境,从而提高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2 . 3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人工设置适宜环境, 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将纸埋于深约10c

5、m的腐殖 土壤中。活动5: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基,答复以下三个问题:2. 4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原因是没有添加琼脂成分。2. 5培养基选择作用机制是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 能生存。2. 6假设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的作用,应控制的变量是将纤维 素粉改为葡萄糖。活动5 :阅读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填表比拟两种染色法的各自的优缺点:染色法优点缺点方法一颜色反响根本上是 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方法二操作简便不存在菌洛混杂冋题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 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思考5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

6、缩所需的微生物?在选择培养条件下,可使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 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 作用。3 结果分析与评价活动6 :阅读“课题延伸,答复:3. 1为了确定别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 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3. 2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葡萄糖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三、当堂反响例1 .有关谷氨酸发酵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发酵中要不断通入空气B .培养条件不当将不能得到产品C.搅拌的唯一目的是使空气成为小泡D 冷却水可使酶活性下降解析:进行谷氨酸发酵的菌种

7、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所以要在培养过程中 不断通入空气,但是必须通入的是无菌空气,普通空气是不行的,容易造成杂 菌污染。搅拌不但使空气成为小气泡以增加培养基中的溶氧量,还能使培养基 与菌种充分接触,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代谢产热 和机械磨擦生热,会使培养基的温度升高,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使酶的结构和 核酸的结构遭到破坏,培养会因此而受到影响。降低温度,是保证酶正常活性 的条件之一而不会使酶的活性下降。当培养条件不恰当时,不能得到谷氨酸。 如pH降低时将得到乙酰谷氨酰胺,溶氧低时将得到乳酸或琥珀酸。答案:B例2 .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不正确的选项是A. 温度过高,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B. 温度不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C. 温度能影响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D. 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解析:解答此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第一,发酵过程需要适宜的 温度,如果温度过高,酶很快失活,菌体衰老,发酵周期就会缩短,产量也会 降低;第二,温度能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这是因为生物合成过程需要酶,酶 的活性与温度上下有关; 第三,菌种吸收营养物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