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3种群的结构_学案班级 姓名一、学习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重点)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4.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难点)二、问题探讨 1该池塘中至少有那些种群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的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将如何变化: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 ),浮游动物、植物( ),植食性鱼类( )。三、学习过程(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2、研究群落的基础是。3、研究群落要研究那些问题?(1)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群。 (2)关系 。(3)群落的演替。(4)群落的结构(5)各种群的占据位置(6)群落的和边
2、界。(二)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3)丰富度的规律:越靠近,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2种间关系:1)捕食:(1)定义: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_. (2)举例:如_捕食_;_捕食_.(3)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后增加者后”的不同步性变化。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甲.其中是捕食者,_是被捕食者,2)竞争:(1)定义:(2)结果:竞争各物种相互_,或者一方,另一方一方处于_甚至灭亡.(3)举例: 草原上的牛和羊、水稻和稗草。(4)数量上呈现“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5)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乙.3.互利共生
3、(1)定义: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_,彼此_.(2)举例: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白蚁及其肠内的鞭毛虫。(3)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4)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上图丙。4.寄生:(1)定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种生物(寄主)的_或_,摄取寄主的_以维持生活。(2)举例:蛔虫与人,豆科植物与菟丝子等 .(当堂训练2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C.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当堂训练3下
4、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内斗争发生在种群内 B种间斗争发生在群落 C种群内会发生捕食关系 D群落内会发生共生关系当堂训练4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关系很复杂,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食物关系当堂训练5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对有害,对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而寄主会数量上呈现出“”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
5、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减少,后增加者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是捕食者,是被捕食者(1)捕食:一种生物以作为食物。(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和等。(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或,摄取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相互依存,彼此。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思考:1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4)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对种群进化有 (害/利)。(5)种间斗争最激烈的是关系。(6)种间关系的实质是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了不同的,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
6、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森林植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动物从高到低依次为、。水中植物由浅层到深层可有浮游植物、绿藻、裸藻、红藻等水中动物由浅层到深层也具有浮游动物、各水层鱼类、底层软体动物等垂直分层分布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决定了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 等影响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分布。我国由东到西的群落分布主要受“”制约,由南到北的群落分布主要受“”制约。(3)群落具一定空间结构的重要意义不同种群的生物,在垂直
7、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合理空间分布,有利于,有利于种间关系协调发展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三、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_起重要的辅助作用。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过程:(1)准备:制作_。因为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轻盈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于_法或_法进行调查,常采用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_和_的主要情况。(2)取样: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
8、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制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_中,袋上应标明取样的_和_等。(3)采集小动物: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用;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_采集。(4)观察和分类可借助有关的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观察:体型大,直接识别;体型小,。(5)统计和分析。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二是。创新实验1、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_。(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
9、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_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前者一般适用于_的群落。(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是利用了土壤动物具有_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_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试管中。(5)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_。4.3课堂训练1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10、2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池塘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数量上占优势B池塘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C池塘中鲫鱼种群的种群D池塘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3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群落所在的地理位置 B群落的气候条件C群落的物种组成 D群落的生物数量4“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互利共生 5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菟丝子和大豆 B细菌和噬菌体C山羊和青草 D水稻和稗草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重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 D光照食
11、物7下面的图中A、B代表两种单独生存的不同生物,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列3图中依次代表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为A寄生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D互利共生竞争捕食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它们分别呈互利共生(甲)、捕食(乙)、竞争(丙)关系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种群数量的消长关系如甲图所示C.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如乙图D. 丙实验过程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程度由弱到强再到弱9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远大于草原,主要原因是因为森林中的植物群体A数量多 B植株高大 C具有水平结构 D分层现象
12、明显10森林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A所有植物 B所有动物11、下表中有一种必要的生长因子和另一种物质是由两种微生物合成的,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12、如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13、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1935年大约有多
13、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A 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14、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为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是为( )A3000吨 B1650吨 C1500吨 D不超过300吨15、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期问,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C在c-d期
14、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互助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4.2 巩固练习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2(2010·浙江五校联考)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春暖花开的自然水域,黄绿比率有升
15、高趋势B在水稻的收获季节,群落P/R值可能在a点C幼年植物的黄绿比率可能在b点D人工林的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进行适当采伐3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4(2010·苏州调研)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
16、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5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的生态因素有()A竞争和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竞争和种内斗争C竞争和种内互助D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6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合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他鱼种a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b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单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植丛中单养时鱼种b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两种鱼多出没在池底混养时鱼种a多出没在池底,鱼种b多出没在植丛中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BC D8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一班级下册 跳绳:基本跳
- 2025年环境工程评估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管理员中级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物资保管与库存控制笔试模拟题及答题技巧
- 2025年物信备考指南物资储备仓库信息技术模拟题与答案全收录
- 202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面试题集合
- 2025年初级电商运营专员面试题集
- 2025年水利行业高级职位面试热点灌区管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煤气工程师应聘攻略面试题预测及答题示范
- AOE教学设计美术课件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稿(完整资料)
- 神的《全备之救》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第一章数字印刷概述课件
- 【医院管理】-科研创新助推学科建设课件
- 《卷烟原料配方设计》配套教学课件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检测与维修习题册》 习题参考答案(劳动)
- 介入诊疗质量安全计划与指标
- 新课标高考英语词汇表3500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工资现金发放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