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业务学习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_第1页
20111业务学习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_第2页
20111业务学习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_第3页
20111业务学习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_第4页
20111业务学习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门诊输液室护理危险因素防范门诊输液室工作量大,患者流动性强,病种复杂,无法固定床号,存在很多的护理风险,易引起医疗纠纷,现就门诊输液室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近年来由于医疗体制改革,门诊输液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采纳,具有快速有效经济方便的优点,使门诊输液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法律意识的增强,对门诊输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引起高度重视。门诊输液室输液时间相对集中,输液患者多,且涉及内、外、妇、骨、五官、中医等科,输液患者呈现出病情复杂,患者流动性大,药品种

2、类繁多等特点,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加强门诊输液质量安全管理是确保病人得以安全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一)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风险因素1 .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服务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用药张冠李戴或用药剂量错误,轻者引发医疗纠纷,重者危及生命,违反法律,后果不堪设想。2 .未按医嘱或对药理作用不熟悉,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时未及时巡视,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未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的处理,而引发护理纠纷。3 .加药后或输液前,未认真检查液体质量,未及时发现液体里的微粒,如安甑的胶塞,药物未溶颗粒或其它杂质,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或恐慌等心理反应。4 .输液后未向患者及家属

3、交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病人自己加快输液速度或随意变换体位致输液速度加快,造成病人不良反应。5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低,穿刺前未对血管进行认真评估或进行穿刺时思想不集中,造成穿刺失败,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失败后未及时向患者做好道歉沟通,而引发不满情绪。6 .随着联合用药的增多,一位病人应用多种静脉注射药物的现象越来越多。一瓶液体中加药多者达到4种到6种,除配伍禁忌问题外,护士在液体中频繁加药,反复穿刺瓶塞,导致污染机会增加,产生致热源。7 .输液高峰时病人多,护士劳动强度大,加之病人起病急,多数存在不安、紧张、恐惧心理。病人求治心切,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有的病人家属也表现出焦虑心态,反复询

4、问,催促,这些都会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时护士会出现急躁情绪,解答问题时缺乏耐心,甚至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影响输液操作的进行。(二)防范措施1 .严格三查七对。输液室病人与病区住院病人不同,病人流动性大,无法核对床号,因此,输液前仔细查对病人姓名,反问式询问,避免患者因听力减退,反应迟钝等情况引起错误,引发医疗纠纷,尤其是同名或静滴特殊药物的患者,确认无误后方可为病人输液。2 .提高服务意识,增加护患沟通交流的能力。输液中多巡视,多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药物外漏,滴速的改变,并及时处理。特别重视输液速度的调节,护士要根据病情和年龄,根据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护士在输液时做好用

5、药指导,如阿奇霉素,输液速度要慢,输前可适当进食,以免胃部不适。3 .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查对。在接到病人递给的门诊病历和药物时,对模糊不清的医嘱必须重新写清楚后再执行,护士根据医嘱核对药物,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药物有无过期,药液有无浑浊或絮状物,液体的名称和剂量,有无配伍禁忌,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4 .应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消毒及折断安甑,可有效减少药液被玻璃微粒污染。抽吸药液时要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使用”的原则,药物应现用现配,并将加入的药液进行充分的溶解和稀释。5 .提高穿刺成功率。(1)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要善于总结每次穿刺的技巧,在实际操作中,若一

6、针未成功,应立即向患者和家属表示歉意,并找出失败的原因,调整好心态重新穿刺。(2)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及所需物品,穿刺前对血管进行评估,否则会让患者和家属缺乏信心感。6 .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大针头抽吸和在瓶塞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瓶塞微粒污染。7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俗话说,起诉敌人易,起诉朋友难。当病人认为护士不友好时,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相反,如果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是畅通的,一些纠纷也就容易避免。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案例分析一、同室病友输错液案例:患者陈某,女,58岁,诊断:高血压脑出血。于2010年4月某日19:00急诊入住某医院神经

7、外科病房54床,住院4日后,凌晨1:00左右,陈某特别烦躁,且与平日不同的是出汗特别多,一直陪伴母亲的女儿感到蹊跷,心生疑虑:莫不是液体输错了?趁护士为患者更换液体时,顺眼看了一下暂时放在床旁桌上的空液体瓶,发现所输2组药物均是同室52床患者的液体,顿时大吵大闹,要找护士给说法,最后将该护士告上法庭。评析:(一)事件发生原因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护理操作规范及护理查对制度,换药液未核对液体瓶签上的床号,患者姓名及药名,是此事件的主要原因。2、夜间巡视不到位,对输液患者未查看所输注液体床号是否正确,错过及时发现错误的机会。3、夜深人静时,病房关灯,仅保留夜光小灯源,光线较暗,不利于换药液时

8、进行查对。4、护士白天休息不良,晚上疲倦,精力不易集中。(二)如何避免与防范1、查对制度是护理前辈们用血的教训总结制定出来,护士不应将其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查对制度,无论是在白班还是夜班,无论护士长是否在班,均应严格要求自己,慎独工作。2、为同室不同床的患者同时换药液时,要注意床号是否正确,落实“三查七对”,核对好患者姓名及药名。3、护士在换药液时,让患者或其家属共同核对所输药物是否正确。中国医师协会2010年公布的2010年度病人安全目标中,第10个目标就是鼓励患者参与安全用药。4、夜班的护士白天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上夜班时精神状态不佳,发生差错。(三)应该这么做1、夜班护士白天充分休息,保

9、证夜间精力充沛。2、夜间换药液时,避免在暗淡灯光下查对。3、同室有两个以上患者换药液时,更要注意,请家属共同参与查对。4、“三查七对”制度落到实处。5、换药液后,勤巡视患者,核查药名,床号,姓名是否正确。二、小儿静脉输液“一看二触”需重视案例:患者妞妞,女,5个月,诊断:惊厥原因待查。2011年8月某日18:00,夜班护士遵医嘱给患儿输入20%T露醇15ml,18:05护士观察留置针穿刺处无红月中,静脉输液通畅,患儿耐受,18:25护士观察到患儿右上臂,右前臂以穿刺点为中心月中胀,约5cmx5cm,立即终止输液,拔除留置针,可见穿刺处略红,周围皮肤颜色正常,肢端暖,循环好。请医师查看后立即给予

10、硫酸镁湿敷。家属对此意见极大,经过认真细致的护理和耐心的解释,家属的怒气渐消,几天后穿刺部位月中胀消失,局部皮肤完整,颜色正常。评析:(一)事件发生原因1、护士业务水平较低。案例中患儿仅5个月,静脉外渗后难以用语言表达疼痛感觉,须护士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就发生渗漏的面积而言,应该是比较久的时问才会出现,护士在输液中虽然进行了观察,但为无效观察,仍未避免静脉外渗的发生;护士对小婴儿生理特点不了解,小婴儿四肢皮下组织疏松,发生静脉外渗后仅肉眼看不容易发现,未触摸穿刺部位。2、护士责任心不强,对甘露醇的刺激性不够重视。甘露醇属高渗性液体,药物刺激性大,容易破坏血管,根据临床经验,每4-12小时输注1

11、次甘露醇的患儿,留置针使用时间为1天左右,若血管偏细,时间则更短。虽然该患儿为24小时内新穿刺的留置针,但仍然有静脉渗漏的可能,应列为重点观察对象。(二)如何避免与防范1、有预见性地评估患者输液渗漏的危险因素。做任何操作的第一步就是“评估”,评估充分,到位,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正确给予护理防范。2、输注甘露醇前,中,后应仔细观察,做到一看,二触,三判断。观察皮肤的颜色,触摸穿刺处皮肤有无硬结,对比两侧肢体的粗细,操作前抽有无回血,判断液体有无渗漏。3、加强业务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向高年资护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三)应该这么做1、患者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局部有无

12、月中胀,渗漏。2、发现液体外渗后立即拔除留置针,予硫酸镁湿敷,并报告医师再遵医嘱妥善处理。3、必要时请皮肤科会诊。4、注意与家属的沟通,态度诚恳,以取得谅解。常用急救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称为“剂量”或“药用量”一般所说的剂量:是指成人一次的平均用量,如果少于这个量,就可能产生不了治疗效果;如果超过这个量至一定程度就能引起中毒现象,这种过大的用量叫做“中毒量”;严重中毒时引起死亡的量,叫做“致死量”;通常所称的“极量”就是指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超过。1)肾上腺素(1mg/1ml):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主要适应于过敏性

13、休克,支气管哮喘及心脏骤停的抢救。用法用量:皮下注射一次0.25-1mg;心室内注射一次0.25-1mg;极量:皮下注射一次1mg注意事项:a.不良反应有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心律失常,严重可致室颤而致死。b.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慎用。2)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10mg/1ml):主要激动a受体,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收缩血管作用,对心脏有轻度的加强作用。注射后血压逐渐升高,用于防治低血压状态,脊髓麻醉,外科手术出血及心源性休克等。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10-20mg静脉滴注一次10-40mg

14、。极量:一次100mg(每分钟0.2-0.4mg)注意事项:对心脏病,甲亢,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慎用。3)多巴胺(20mg/2ml)多巴胺受体激动药,用于各种休克。用法用量:常用量静脉滴注一次20mg稀释后缓慢滴注。极量:静脉滴注,每分钟20ug/kg,将20m动口入5%GS200-300mL静点,开始每分钟20滴左右(即每分钟滴入75-100ug)以后根据BP情况可加快速度或加大浓度。(例50kg每分钟1mg每小时60mg注意事项:a.大剂量时可使心率加速,心律失常,过量可致快速型心律失常。b.使用前应补充血溶量及纠正酸中毒。c.静脉滴注时,应观察血压、呼吸、尿量和一般状况。4)尼可刹米(可拉

15、明0.375g/1.5ml):中枢兴奋药,兴奋呼吸中枢,用于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用法用量:常用量:皮下、肌内、静脉注射每次0.25-0.5go极量:皮下、肌内、静脉一次1.25g。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心律失常、震颤及惊厥。5)阿托品(0.5mg/1ml)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扩大瞳孔,用于胃肠道、肾、胆绞痛,扩瞳检查及验光,角膜炎,虹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性休克及睇剂引起的阿-斯综合症。用法用量:一次0.2-0.5mg,极量一次2mg但用于有机磷中毒及阿一斯综合症时,可根据病情决定用量。注意事项: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病人禁用。6)山梗菜碱(洛贝

16、林3mg/1ml)兴奋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作用短暂,由于安全范围大,不易出现惊厥,临床用于新生儿窒息及CO中毒引起的窒息。用法用量:皮下或肌肉注射,成人1次3-10mg极量1次20mg.1日50mg静脉注射,成人1次3mg极量1次6mg1日20mg必要时每30分钟可重复1次,静注需缓慢。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7)氨茶碱(0.25g/2ml)舒张外周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呼吸肌、心肌收缩力,增加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临床用于平喘。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每次0.25-0.5g,一日0.5-1g。极量一次0.

17、5g。注意事项:滴注过快或浓度过高可强烈兴奋心脏,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剧降,严重者可致惊厥,其中枢兴奋作用可使少数病人发生激动不安,失眠等。8)地塞米松(5mg/1ml)肾上腺皮质类药,有影响糖代谢,抗炎,抗过敏,抗毒等作用,用于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肾上腺素皮质功能减退,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滴注每次2-6mg。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诱发或加重感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大量使用时,易引起类柯兴综合症(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低钾、高血压、尿糖等);长期使用时,易引起精神症状(失眠、激动、欣快感)及精神病。有瘠病史及精神

18、病史者忌用。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术后病人慎用。9)毛花花丙(西地兰0.4mg/2ml)强心药,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用于急慢性心衰,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4-0.8mg,全效量1-1.6mg,于24h内分次注射,儿童每日20-40ug/kg,分1-2次给药。注意事项:a.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头痛、幻觉、绿黄视,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b.急性心肌炎,心梗患者禁用,c.禁与钙剂同用。10)利多卡因(0.1g/5ml)局麻药及抗心率失常药,用于表面局麻神经传导阻滞及快速性室性心率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19、和心室颤动。用法用量:局部麻醉,静脉注射时可有麻醉样感觉,头晕,眼发黑,若将药静脉滴注,可使此症状减轻。静脉注射1-2mg/kg。注意事项:a.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嗜睡、感觉异常、肌颤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超量可引起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偶见低血压下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脏毒性症状。b.阿-斯氏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传导阻滞患者禁用。c.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青光眼、癫痫病、休克等患者慎用。11)硫酸镁(2.5g/10ml)最宜用于子痫所致的高血压急症。用法用量:静注,1g/次稀释后缓慢注射;静滴,1-2.5g加入250ml液体中。注意事项:a.注射速度过快或用量过大,可引起急剧低血压

20、、中枢神经抑制、呼吸抑制等(钙剂解救)。b.月经期、应用洋地黄者慎用。12)地西泮(安定10mg/2ml)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焦虑、烦躁不安。用法用量:肌注:10-20mg/次,静注:10-20mg/次注意事项: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禁用,呼吸功能不全者慎用。13 )碳酸氢钠(0.5g/10ml)能增加机体碱贮备。用于防治和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等。用法用量:代谢性酸中毒:1.4%20ml/kg/次,静滴。感染性休克酸中毒:5%5ml/kg/次,静注。以上均可提高CO2结合力10%(V),分次纠正,至症状消失。注意事项:短时间大量静注可致代谢性碱中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慎用于充血性心衰、肾功

21、能不全患者。14 )异丙嗪(50mg/2ml)用于抗过敏,镇静催眠,止吐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抗过敏,一次25mg,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用肌注25-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缓慢静脉注射;止吐,12.5-25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镇静催眠,一次25-50mg。注意事项: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闭角型青光眼,肝功能不全,高血压,胃溃疡,前列腺肥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痰液粘稠,影响排痰,并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肝病以及肾功能衰竭。预防压疮的护理规范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预防压疮在于清除其发生的原因,要做到以下基础护理内容:(一)工作目标:预防患者发生压疮,为患有压疮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促进压疮愈合。(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标准预防,给病人舒适环境,病房消毒通风。2、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和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a、对易发生压疮的病人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协助病人翻身前护理人员耐心给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要让病人及家属知道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