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刺血拔火罐治疗腰背腿痛_第1页
穴位刺血拔火罐治疗腰背腿痛_第2页
穴位刺血拔火罐治疗腰背腿痛_第3页
穴位刺血拔火罐治疗腰背腿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穴位刺血拔火罐治疗腰背腿痛拔火罐疗法治疗腰背腿疼,简便有效,迅速止疼,能够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疼痛,深受患者欢迎。 操作方法 取玻璃制火罐(市售成品),口径5.0及3.5厘米大小二种备用。先在穴位上用70%酒精棉球消毒,用三稜针在穴位上速刺三点(深度约0.5厘米,针眼不重叠),挤出少许血后,将火罐用投火法点燃,迅速扣在刺过的穴位上,吸着后留置1015分钟即取下。每隔三天治疗一次,每次用23穴,随症轮流选用。辨证选穴:腰痛:肾俞、气海俞、腰眼、阿是穴、委中;背痛:天髎、背缝、曲垣、肩中俞、肩外俞、肩贞、阿是穴;腿疼:环跳、阳陵泉、风市、伏兔、八髎、足三里、委中。适用范围 用于年青力壮、病程较短的实

2、证患者;这些患者,若不先针刺而只拔火罐,往往效果不佳。但对年老虚痛或病久体弱患者,则不宜用本法。王清任学术思想与刺血疗法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的一位注重实践的医学家,他对祖国医学中的气血理论作出了新的发挥,特别是在活血化瘀治则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创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剂,注重分辩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他的方剂一直在中医界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经临床实践验证,疗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份重要遗产,从秦汉以来,活血化瘀法不断充实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学术成就尤为引人注目。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对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作出了贡献,而且对针灸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灸临床应用活

3、血化瘀治则,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疗法。用三棱针刺血,或用梅花针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后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后可直接祛除血脉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经络。监床上凡是经络中气血壅滞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络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临床应用范围颇广,辩证准确,手法适当则多获著效。病 案 举 例1、头痛: 陈,女,43岁,九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就诊。 头痛已半月,痛势颇剧,以头顶及前额为甚,入夜则头痛尤剧,痛如刀割,夜不能眠。连服中药数剂无效(方药不详),头昏目眩,食少心烦。舌苔少微黄,脉弦。余先针百会、上星、风池、合谷等穴二次后毫无疗效,遂改用刺血治疗。 治疗:在头顶部反复循按,找到三处明显压痛点,皆

4、用三棱针刺之,再以三棱针刺百会、神庭。刺处均出血数滴,针后当即头痛若失,次日仅稍有痛感,再如法治疗二次而愈。 按:风邪上扰清空,邪入头部厥阴阳明二经,而致经络气血壅滞不通,头痛不已。王清任认为:“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忽好,百方不效”为瘀血头痛。逐用刺血法先刺阿是,后刺百会、神庭,百会乃督脉足厥阴之会,神庭乃督脉足阳明之会,血出症减,奏效甚捷。2、口眼歪斜: 黄,女,12岁,九六年四月三日诊。 右侧口眼歪斜已十二日,右眼闭之不全,闭则露睛,口唇向左歪斜,饮水时常自右侧流出,笑时口眼歪斜尤甚,经针灸治疗七日后,仅微有好转,脉浮、苔白。 治疗:在患侧口腔内颊粘膜上发现有

5、两个小红点,用三棱针挑刺后各出血数滴。次日病情大减,右眼能闭,口呙已不明显,疗效之速实出意料之外。如法再刺二次而愈,随访末复发。 按:王清任认为:“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1)他所拟具补气逐淤功效的补阳还五汤可治疗口眼歪斜,可见活血有祛风之效,故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此症乃风邪袭入,经气阻滞,经筋失养,面肌弛缓而致口眼歪斜。在口腔出现了病证反映点,以三棱针挑刺出血,可祛风邪通血脉,恢复面部经络的功能。3、目赤痛(眼结膜炎): 陈,男,18岁,九七年七月三日诊。 眼红眼痛已一年,自觉发痒多眵,近来逐渐加重。查: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眼角有黄色分泌物。舌苔微黄,脉弦数。

6、 治疗:背部右侧第五胸椎旁有凸出的小红点,周围有小血络浮现。用三棱针挑刺小红点出血,血络浮现区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十三日来诊,眼红大减,已不痛了,仅有微痒感。仍在背部血络浮现区用梅花针叩刺出血。二十三日来诊,诸症消失,眼已不红,无分泌物,遂刺双臂濡双太冲以巩固疗效。 按:王清任说:“眼疼白珠红,俗名暴发火眼。血为火烧,疑干目珠,故白珠红色。无论有云翳,无云翳,可用活血祛瘀法治之”。此症乃肝胆火炽,循经上炎于目,而导致目赤。足太阳经起于目内 ,在足太阳经所循的背部出现了病症反映点。在背部小红点及血络浮现区刺血,可活血泻热,使郁热随血出而解。4、结节性红斑: 李,女,32岁,九八年八月二十五日诊。

7、双下肢小腿起红斑已十四日。红斑大者如铜钱大,小者如胡豆大,较硬,凸出皮肤表面,有压痛。左侧三个红斑,右侧有五个红斑,均分布在小腿下部内外两侧及后侧。下肢胀痛,局部有热感,脉稍数舌红苔少。曾服西药(药名不详)无明显疗效。 治疗:双下肢委中旁有紫色小静脉曲张,遂用三梭针浅刺之放血少许。再用毫针在双小腿八个红斑中心点各刺一针,刺入五分至一寸深,摇大针孔以泻之,出针时每个针眼各出血二至三滴。二十八日来诊时,红斑缩小大半,仅有微痒感,再如法刺一次,痊愈。 按:本症为湿热结聚于下肢经络,气血流通受阻而形成的红斑。王清任治热毒壅盛,曾拟解毒活血汤一方,余仿其大法,用刺血法以清热解毒祛瘀。在委中旁血络处刺血,

8、有清血泻热之功;红斑中心点针刺,可直捣病所,活血驱邪;摇大针孔为开合补泻之泻法,可促使出血少许,以疏通局部气血之壅塞。用毫针刺红斑极易出血,不需用三梭针点刺。5、寒湿腰痛: 张,男,69岁,二000年五月十四日诊。 五一年在朝鲜作战时,久居地下坑道,阴冷潮湿,遂发生腰痛。多年来,时轻时重,腰部觉冷,劳累或风雨气候时加重。第四、第五腰椎处压痛明显,曾腰椎摄片无异常。近半年来,腰痛颇剧,不能站立,舌苔白、脉沉。 治疗:在第四、第五腰椎疼痛明显处用三梭针点刺五针后拔罐,拔出血约15毫升,当即腰痛大减。次日来诊,腰部仅有微痛感,屈伸自如。再用三梭针在局部点刺两针后拔罐,诸症消失,未复发。 按:王清任创

9、立了“痹症有瘀血说”,拟身痛逐瘀汤治之。余临症治疗痹症常用刺血拔罐法以活血祛瘀,疗效颇佳。此症乃寒湿入侵腰脊所致,王清任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寒主收引、湿性沉滞,寒凝血滞,寒湿与瘀血互为胶结,故久病不愈,刺血拔罐后,血脉畅通,阳气来复,则阴霾自去。6、双手麻木疼痛(末稍神经炎): 王,女,31岁,二00一年九月十七日诊。 双手麻木,灼热疼痛已两月,以手指麻痛最剧,入夜更甚。双手活动受限,不能握拳,脉稍数、舌苔黄腻。经服西药(药名不详)治疗十余日无效。 治疗:用三梭针刺十宣出血,用毫针针刺双下关,次日症减。再在八邪刺血(于手背掌骨小头之间,左右共八穴),用毫针针刺双内关,手指麻痛大减。再重复前法又针两次,已愈十之八九,病势已大为缓解,勿需继续刺血,免伤正气,故拟活血化淤清化湿热之剂缓图之,连服三剂而愈。 按:医林改错、痹症有淤血说中说:“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入于血管,痛不移处”。次症痛不移处,乃湿热壅阻,血络瘀滞所致,治以泻热活血通络。所有诸穴,十宣、八邪可活血泻热祛邪,内外关可通调手厥阴手少阳经气,使局部气血流通。 小 结 本文列举六个病例,以证实用刺血法治疗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