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8.1 裂缝控制验算 第8.1.1条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根据本规范第3.3.4条的规定,按所处环境类别和结构类别确定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并按下列规定进行受拉边缘应力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 1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ck-pc0(8.1.1-1) 2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列规定:ck-pcftk(8.1.
2、1-2)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下列规定:cq-pc0(8.1.1-3) 3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max1im(8.1.1-4) 式中 ck、cq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pc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按本规范公式(6.1.5-1)或公式(6.1.5-4)计算; ftk-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3、,按本规范表4.1.3采用; max-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按本规范第8.1.2条计算; 1im-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本规范第3.3.4条采用。 注:对受弯和大偏心受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预拉区在施工阶段出现裂缝的区段,公式(8.1.1-1)至公式(8.1.1-3)中的pc应乘以系数0.9。 第8.1.2条 在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压构件及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和受弯构件中,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
4、的最大裂缝宽度(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8.1.2-1)(8.1.2-2)deq=nid2i/nividi(8.1.2-3)(8.1.2-4) 式中 cr-构件受力特征系数,按表8.1.2-1采用;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0.2时,取=0.2;当>1时,取=1;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1; s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应力,按本规范第8.1.3条计算; Es-钢筋弹性模量,按本
5、规范表4.2.4采用; c-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m):当c<20时,取c=20;当c>65时,取c=65; 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中,当te<0.01时,取te=0.01; 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对轴心受拉构件,取构件截面面积;对受弯、偏心受压和偏心受拉构件,取Ate=0.5bh+(bf-b)hf,此处,bf、hf为受拉翼缘的宽度、高度; As-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
6、p-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deq-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 d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mm); n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根数; vi-受拉区第i种纵向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按表8.1.2-2采用。 注:1对承受吊车荷载但不需作疲劳验算的受弯构件,可将计算求得的最大裂缝宽度乘以系数0.85; 2对e0/h00.55的偏心受压构件,可不验算裂缝宽度。构件受力特征系数表8.1.2-1类型cr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弯、偏心受
7、压2.11.7偏心受拉2.4-轴心受拉2.72.2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表8.1.2-2钢筋类别非预应力钢筋先张法预应力钢筋后张法预应力钢筋光面钢筋带肋钢筋带肋钢筋螺旋肋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带肋钢筋钢绞线光面钢丝vi0.71.01.00.80.60.80.50.4注:对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其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应按表中系数的0.8倍取用。 第8.1.3条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
8、0;1)轴心受拉构件sk=Nk/As(8.1.3-1) 2)偏心受拉构件sk=Nke'/As(h0-a's)(8.1.3-2) 3)受弯构件sk=Mk/0.87h0As(8.1.3-3) 4)偏心受压构件sk=Nk(e-z)/Asz(8.1.3-4)z=0.87-0.12(1-r'f)(h0/e)2h0(8.1.3-5)e=se0+ys(8.1.3-6)'f=(b'f-b)h'f/bh0(8.1.3-7)(8.1.3-8) 式中 As-受
9、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轴心受拉构件,取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偏心受拉构件,取受拉较大边的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对受弯、偏心受压构件,取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e'-轴向拉力作用点至受压区或受拉较小边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z-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且不大于0.87h0; s-使用阶段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当l0/h14时,取s=1.0; ys-截面重心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10、'f-受压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b'f、h'f-受压区翼缘的宽度、高度;在公式(8.1.3-7)中,当h'f>0.2h0时,取h'f=0.2h0; Nk、M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弯矩值。 2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应力 1)轴心受拉构件(8.1.3-9) 2)受弯构件(8.1.3-10)(8.1.3-11) 式中 Ap-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11、对轴心受拉构件,取全部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对受弯构件,取受拉区纵向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z-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按公式(8.1.3-5)计算,其中e按公式(8.1.3-11)计算; ep-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全部纵向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p0的作用点至受拉区纵向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合力点的距离; M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构件中的次弯矩,按本规范第6.1.7条的规定确定。 注:在公式(8.1.3-10)、(8.1.3-11)中,当M2与Mk
12、的作用方向相同时,取加号;当M2与Mk的作用方向相反时,取减号。 第8.1.4条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轴心受拉构件ck=Nk/A0(8.1.4-1)cq=Nq/A0(8.1.4-2) 2受弯构件ck=Mk/W0(8.1.4-3)cq=Mq/W0(8.1.4-4) 3偏心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ck=Mk/W0±Nk/A0(8.1.4-5)cq=Mq/W0±Nq/A0(8.1.4-6)
13、;式中 Nq、Mq-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弯矩值; A0-构件换算截面面积; W0-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 注:在公式(8.1.4-5)、(8.1.4-6)中右边项,当轴向力为拉力时取加号,为压力时取减号。 第8.1.5条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分别对截面上的混凝土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进行验算: 1混凝土主拉应力 1)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tp0.85ftk(8.1.
14、5-1) 2)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tp0.95ftk(8.1.5-2) 2混凝土主压应力 对严格要求和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均应符合下列规定:cp0.6fck(8.1.5-3) 式中 tp、cp-混凝土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按本规范第8.1.6条确定。 此时,应选择跨度内不利位置的截面,对该截面的换算截面重心处和截面宽度剧烈改变处进行验算。 注:对允许出现裂缝的吊车梁,在静力计算中应符合公式(8.1.5-2)和
15、公式(8.1.5-3)的规定。 第8.1.6条 混凝土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8.1.6-1)x=pc+Mky0/I0(8.1.6-2)=(Vk-peApbsinp)S0/I0b(8.1.6-3) 式中 x由预加力和弯矩值Mk在计算纤维处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y由集中荷载标准值Fk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 由剪力值Vk和预应力弯起钢筋的预加力在计算纤维处产生的混凝土剪应力;当计算截面上有扭矩作用时,尚应计入扭矩引起的剪应力;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
16、静定结构构件,在计算剪应力时,尚应计入预加力引起的次剪力; pc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计算纤维处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按本规范公式(6.1.5-1)或(6.1.5-4)计算; y0换算截面重心至计算纤维处的距离; I0-换算截面惯性矩; V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 S0计算纤维以上部分的换算截面面积对构件换算截面重心的面积矩; pe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Apb计算截面上同一弯起平面内的预应力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17、#160; p计算截面上预应力弯起钢筋的切线与构件纵向轴线的夹角。 注:公式(8.1.6-1)、(8.1.6-2)中的x、y、pc和Mky0/I0,当为拉应力时,以正值代入;当为压应力时,以负值代入; 第8.1.7条 对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在集中力作用点两侧各0.6h的长度范围内,由集中荷载标准值Fk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和剪应力的简化分布,可按图8.1.7确定,其应力的最大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y,max=0.6Fk/bh(8.1.7-1)F=(l-r)/2(8.1.7-2)l=VlkS0/I0b(8.1.7-3)r
18、=VrkS0/I0b(8.1.7-4) 式中 l、r-位于集中荷载标准值Fk作用点左侧、右侧0.6h处截面上的剪应力; F-集中荷载标准值Fk作用截面上的剪应力; Vlk、Vrk-集中荷载标准值Fk作用点左侧、右侧截面上的剪力标准值。 第8.1.8条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钢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1tr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应力按线性规律增大,在构件端部取为零,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
19、pe(图8.1.8),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1tr应按本规范第6.1.9条确定。受弯构件挠度验算 第8.2.1条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构件的刚度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 在等截面构件中,可假定各同号弯矩区段内的刚度相等,并取用该区段内最大弯矩处的刚度。当计算跨度内的支座截面刚度不大于跨中截面刚度的两倍或不小于跨中截面刚度的二分之一时,该跨也可按等刚度构件进行计算,其构件刚度可取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的刚度。 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
20、刚度B进行计算,所求得的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3.2规定的限值。 第8.2.2条 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刚度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8.2.2) 式中 Mk-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取计算区段内的最大弯矩值; Mq-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取计算区段内的最大弯矩值; Bs-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按本规范第8.2.3条的公式计算;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本规范
21、第8.2.5条取用。 第8.2.3条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8.2.3-1) 2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1)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Bs=0.85EcI0(8.2.3-2) 2)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8.2.3-3) kcr=Mcr/Mk(8.2.3-4)=(1.0+0.21/E)(1+0.45f)-0.7(8.2.3-5)Mcr=(pc+ftk)W0(8.2.3-6)f=(bf-b)hf/bh0(8
22、.2.3-7) 式中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按本规范第8.1.2条确定; 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E=Es/Ec;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Ap+As)/(bh0); I0-换算截面惯性矩; f-受拉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bf、hf-受拉区翼缘的宽度、高度; Kcr-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弯矩
23、Mcr与弯矩Mk的比值,当kcr>1.0时,取kcr=1.0; pc-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由预加力在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预压应力;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8.2.4条确定。 注:对预压时预拉区出现裂缝的构件,Bs应降低10%. 第8.2.4条 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0.7+120/h)m(8.2.4) 式中 m-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基本值,可按正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并取受拉区混凝土应力图形为梯形、受拉边缘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为2ftk/Ec确定;对常用的截面形状,m值可按表8.2.4取用; h-截面高度(mm):当h<400时,取h=400;当h>1600时,取h=1600;对圆形、环形截面,取h=2r,此处,r为圆形截面半径或环形截面的外环半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多机协同作业培训方案
- 医联体模式下2025年医疗科研合作与创新成果评估报告
- 借物品合同(标准版)
- 内涝管网监测与预警系统方案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项目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评估与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 大数据驱动下的市场需求预测模型
- 餐厅包桌合同(标准版)
- 智能快递柜“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创新与市场前景报告2025年展望
- 2025年超市父亲节活动方案
- 五年级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案例
-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地面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程DB41-T 2106-2021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 多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说课稿 苏教版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表
- 《机械常识(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咖啡学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
- 工字钢承重表
- 2023房屋安全鉴定服务规范
- 矿山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床垫营销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