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_第1页
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_第2页
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_第3页
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_第4页
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重庆平伟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CAE组一、概述一、概述 AutoForm可用于钣金件的成型、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分析,同时也可以根据产品边界计算出比较准确的修边线。 目前Autoform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前期产品报价阶段: 坯料展开、 快速建模、 产品成形性判定 板料尺寸预估 二、模具开发阶段: 工艺成形性判定 拉延筋分布状态确定 板料尺寸形状大致确定 修边线优化二、操作流程二、操作流程1. AutoFORM4.4 1. AutoFORM4.4 主界面如图主界面如图1 1所示:所示: 图图1 1菜单工具条菜单工具条设置工具条设置工具条结果查看工具

2、条结果查看工具条隐藏、显示工具条隐藏、显示工具条成形过程进度条成形过程进度条2.2. CAECAE分析所需要的条件:分析所需要的条件:1)板料(Blank): 板料线需串联成一条线,可直接在软件中编辑板料形状及大小。2)材质(Material)、板厚(Thickness)、板厚基准侧 可从产品信息中获取此条件。3)工具体(Tools): 拉延工序包括上模(Die)、下模(Punch)、压边圈(Binder)等; 成形工序包括下模仁(Post)、压料板(Pad)、刀块(Steel)等;4)拉延筋中心线(Drawbead): 单独串联成一条线,可分段设置约束力的大小,以控制不同区域进料速度。5)润

3、滑条件(Lube): 摩擦系数,一般取0.2(根据不同的材质模型一般在0.15-0.2之间)。6)过程设置(Process): 设置工具体运功过程。7)控制参数(Control): 控制网格参数以及输出结果、输出文件等(一般按软件默认设置)。图图2 23.3. 拉延工序分析设置拉延工序分析设置:(1)导入工具体igs文件。 选择File菜单下的New选项(图2), 弹出新建文件设置对话框(图3)。输入文件名称;选择计量单位,为mm/N;设置几何公差,默认;选择文件格式类型,常用igs;选择网格划分参数,默认;选择数模路径及文件,点击OK。数模工具体输入到AutoForm 中。如图4所示。图图3

4、 3新建文件新建文件文件名称文件名称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几何公差几何公差文件格式文件格式网格划分网格划分文件夹文件夹igs文件文件图图4 4图图5 5(2)几何体检查导入igs文件后自动弹出图5对话框。点击Apply按钮,配合Display Part按钮,检查几何体是否含有自由边及缺损面。几何体几何体图图5 5(3)过程设置 点击Model菜单下的 Pocess generator(图5),弹出计算模式设置对话框(图6)图图6 6增量模式增量模式作动方式作动方式板料厚度板料厚度模具基准模具基准点击OK按钮,弹出过程设置对话框(图7)。其中包括板料设置、工具体设置、拉延筋设置、拉延过程设置、计算模式

5、设置、计算结果输出选项等内容。 a.计算类型选择增量模式。 b.根据模具结构选择单动或双动模式。 c.输入板料厚度。 d.选择模具基准。Die side 为凹模,punch side 为凸模。A.板料设置(图7):图图7 7定义板料形状尺寸,可Input手绘;Input:手动输入素材。Inport:导入板料,需封闭曲线。Rectangle:为矩形素材。Copy from:从现有文件输入板料。定义板料摆放位置,可选binder;定义板厚及材质,可从材料数据库导入;若需要,定义对称、拼焊线或者工艺孔。形状尺寸形状尺寸摆放位置摆放位置板厚材质板厚材质对称约束对称约束拼焊线拼焊线工艺孔工艺孔B.工具体

6、设置(图8):图图8 8相对板料摆放位置相对板料摆放位置参考模面参考模面工作方向工作方向工具体工具体合模高度合模高度工具体相对板料摆放位置:单动拉延凹模在上,凸模在下,压边圈在下。若后工序选择冲压方向,则选用Cam,配合Work direction使用。参考模面:点击Reference按钮,弹出图9对话框。点击Pick faces按钮,选用各工具体参考面。合模高度:定义工具体相对原数模面位置的距离。正负表示移动距离与法向的关系。图图9 9C.拉延筋设置:默认界面没有拉延筋设置菜单,点击Add drawbead按钮,见图10,弹出图11对话框。拉延筋位置:Die在上,Binder在下。拉延筋中心

7、线定义:点击Import按钮,导入线后变为入图11界面,并可点击Edit按钮对中心线长度、位置等编辑。图图1010图图1111拉延筋位置拉延筋位置筋中心线定义筋中心线定义约束力设置约束力设置图图1212约束力设置根据不同板厚、不同材质设置约束力的大小可点击Add/Edit设置变约束力,满足不同分段约束力大小不一的要求。D.润滑条件设置点击Lube按钮,如图13,按材料模型一般取0.15-0.2。图图1414DieBinderPunchDrawbead法向法向Blank板料、工具体、拉延筋设置后效果图如图14。图图1313E.过程设置:1)Gravity重力设置:Gravity是计算由重力引起板

8、材产生的形变,此时的模具是静止的。点击gravity按钮,出现图15对话框。工具体运动设置:板料放置在压边圈上,工具体设置为不动。定位销设置:压边圈型面起伏较大时,为防止拉延过程中板料初始定位不稳定,可以使用板料定位销限制材料乱跑动。点击Input按钮,定义8支定位销。图图1515工具体运动设置工具体运动设置定位销设置定位销设置2)Closing合模设置:Closing是上模开始运动直到上模与压边圈完全闭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上模向下运动,下模与压边圈都是静止的。所以模具运动的距离为上模到压边圈的高度值。点击closing按钮,出现图16对话框。合模方式:默认Binder wrap,若压边圈型

9、面有形状,则点选Closing选项。工具体运动设置:板料放置在压边圈上,上模v=1向下运动,下模工具体不动。定位销设置:可点击Copy按钮,复制Gravity设置参数。运动停止方式:默认During time方式,“Time:500”中的500为上模与压边圈的距离,即上模向下运动500后,停止合模过程。图图1616工具体运动设置工具体运动设置定位销设置定位销设置运动停止方式运动停止方式合模方式合模方式3)Drawing拉延设置:Drawing是上模与压边圈完全闭合后,一起向下运动直到上模与下模完全闭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上模与压边圈一起向下运动,下模静止。所以模具运动的距离为压边圈最初的高度值。

10、点击Drawing按钮,出现图17对话框。成形方式:默认Drawing。工具体运动设置:上模v=1向下运动,压边圈v=-1向下运动,下模工具体不动。压边圈运动方式也可点击Force按钮定义压边力,此情况多用于实体拉延筋。运动停止方式:默认During time方式,“Time:500”中的500为上模与下模的距离,即上模向下运动500后,停止拉延过程。图图1717工具体运动设置工具体运动设置运动停止方式运动停止方式成形方式成形方式F.控制参数设置:1)Main选项(图18):计算精度:常用Standard,若需提高计算精度,可点选Fine。网格划分规则:一般计算默认即可。厚度积分点:成形类计算

11、为Standard(5),回弹为11。网格单元类型:对于普通拉廷类选用MEB单元,后序整形类选用SHELL单元,若计算回弹,则全部选用SHELL单元。图图1818厚度积分点厚度积分点网格单元类型网格单元类型计算精度计算精度网格划分规则网格划分规则 上面除第4点,其它的建议采用默认设置。2)Output选项(图19):计算结果输出:默认每一时间步都需输出计算结果。重计算文件输出:后工序如修边、翻边整形类计算需继承拉延工序计算结果的时候,可勾选End of eachprocess step only输出重计算文件。说明:输出的计算结果越多,计算所花的时间就越长,占用的内存空间就越多。所以应该根据实

12、际情况选择所需要的输出结果类型。图图1919重计算文件输出重计算文件输出计算结果输出计算结果输出 此选项建议采用默认设置。3)Results选项(图20):后处理结果输出:如厚度、变薄量、FLD、起皱趋势、应力应变等信息。默认此选项即可,一些常用选项足以判定产品成形性。图图2020 此选项建议采用默认设置。图图21213.3. 修边、冲孔工序分析设置修边、冲孔工序分析设置: 修边线、冲孔线串联成一条线,最好是投影在模面上的3D曲线。(1)在拉延工序设置完成的前提下, 菜单点击Add按钮,如图21点选Add Operation,弹出如图22对话框。(2)Tool setup按钮中点选Cut按钮,

13、 其他选项默认,点击Add op按钮, 弹出如图23对话框,可设置修边工序。工序设置工序设置图图2222(3)修边、冲孔工序设置:A.修切类型:Tool cut(2D)只能定义按某一冲压方向修边。Laser cut(3D)激光切割,定义为法向修边。B.修边、冲孔线定义:点击Add按钮,弹出图24对话框,点选Import导入修边、冲孔线。定义修切类型:Open cut-加刺破刀Hole-冲孔Trimming cut-修边图图2323修切类型修切类型图图2424修边、冲孔线定义修边、冲孔线定义图图25254.4. 翻边、整形工序分析设置翻边、整形工序分析设置: 本工序设置过程可参照拉延工序,需导入

14、翻边、整形工序参考数模,定义工具体、运动过程、停止设置等。(1)总菜单单击Geometry generator按钮(如图25),弹出如图5对话框,点击菜单File-Import按钮,弹出图26对话框,点击New Geometry按钮,选择数模文件,点击OK导入。图图2626新导入几何体新导入几何体翻边、整形工序翻边、整形工序参考数模文件参考数模文件(2)过程设置菜单点击Add按钮,如图27点选Add Operation,弹出如图28对话框。(3)Tool setup按钮中点选Form按钮,其他选项默认,点击Add op按钮,弹出如图29对话框,可设置翻边、整形工序。图图2828工序设置工序设置图图2727(4)工具体设置 如图29,参照拉延工序设置。需注意: 若本工序冲压方向旋转,则需点选Cam项,同时点击Working direction项中的Copy按钮,来选择本工序的冲压线,来定义冲压方向。(5)过程设置 如图30,参照拉延工序设置。 Post与Pad在Forming工步静止,Steel向下运动实现翻边整形。图图2929工具体工具体图图30305.5. 优化修边线分析设置优化修边线分析设置: 修边优化是在前工序分析基本达要求且状态比较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且需以产品边界线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