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探讨及运用_第1页
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探讨及运用_第2页
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探讨及运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探讨及运用    内容导读:8-111.1 2 3 下一页 三年的博士生涯即将结束,值此论文落笔之际,向三年来关心和照顾过我的每一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关心和帮助给了我莫大的动力,让我能够迎难而上,顺利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我相信这段美好的求学生涯必将使我终生受益,没齿难忘。首先,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导师刘迎教授。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多仰仗先生无私的关心和照顾,能够得到先生的指导是我莫大的荣幸。在整个求学过程中,先生一直都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正是先生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才使我能够摆脱束缚,全

2、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去。此外先生严谨的学术作风、活跃的思维、渊博的知识、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平易近人的态度无不给弟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生就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我在科研上前进的道路。在此,向先生多年来的培养和教育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也要感谢天津津航科工团体的高级工程师耿凡老师,感谢您在课题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是您为我的实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没有您的无私帮助,就没有我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感谢在天津曾经帮助过我的各位老师,也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和审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另外,也要感谢和我一起学习奋斗过的各位同学。感谢我的同窗高明亮、董德强、史磊、高峰、

3、高鹏东、王斌,感谢你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此外还要感谢我们实验室王启樟、田萌、郭巍、曾召利、王伟鹏、田慧娟、王利军以及其它师弟师妹,是大家一起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使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此对各位一并表示感谢!最后,要感谢始终支持和理解我的父亲和母亲。固然远隔千里,但是父母的督促和鼓励始终是我前进的动力源泉。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关键词】: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光波导光通讯【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2-3· ABSTRACT3-7· 第一章绪论7-14· 1.1集成光学与光波导器件的发展7-8· 1.2集成光学声光可调

4、谐滤波器的发展8-11· 1.转换器的制作与性能测试56-584.2.1模转换器的制作564.2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3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应用11-12· 1.4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12-14· 第二章集成光学光波导的研究14-41· 2.1波导模场的理论分析14-18· 2.1.1Ti:LiNbO_3光波导中折射率分布14-16· 2.1.2波动方程16· 2.1.3准解析解16-18· 2.2光束传播法及其在Ti:LiNbO_3光波导模场计算中的应用18-22&#

5、183; 2.2.1波动方程和解析方法19-20· 2.2.2BPM法计算步骤20· 2.2.3光束传播法计算Ti:LiNbO_3光波导应留意的问题20-22· 2.3X型波导耦合器22-33· 2.3.1基本原理23-26· 2.3.2理论分析26-29· 2.3.3器件制作29-30· 2.3.4性能测试和实验结果30-32· 2.3.5反射镜的制作和性能测试方案32-33· 2.4波导耦合器的结构优化及其与钛扩散工艺参数的关系33-41· 2.4.1理论分析33-37· 2.4.

6、2钛扩散条件对优化结构参数的影响37-38· 2.4.3台阶宽度对优化结构参数的影响38· 2.4.4损耗38-39· 2.4.5实验39-41· 第三章声表面的波特性与宽带叉指换能器的制作41-50· 3.1声表面波特性41-43· 3.1.1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表面波41-42· 3.1.2声表面波器件的特点42· 3.1.3声表面波在基片端面的反射42-43· 3.1.4声表面波的约束43· 3.2叉指换能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特性43-47· 3.2.1叉指换能器的基本特性43-46

7、· 3.2.2叉指换能器的制作46-47· 3.2.3叉指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和宽带阻抗匹配47· 3.3宽带叉指换能器的设计47-50· 3.3.1理论分析47-48· 3.3.2器件设计48-50· 第四章集成光学声光可调谐滤波器50-69· 4.1模式转换理论50-56· 4.1.1模式转换的耦合模理论50-53· 4.1.2模式转换的参量分析53-56· 4.2转换器的制作与性能测试56-58· 4.2.1模转换器的制作56· 4.2  .2波导模式转换器性能测

8、试56-58· 4.2.3波导模转换器波长调谐性能测试58· 4.3实验结果分析58-61· 4.3.1不对称旁瓣的产生原因58-60· 4.3.2二次转换未能完全的原因分析60-61· 4.4声光可调谐滤波器中心波长稳定性分析61-69· 4.4.1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温度特性61-64· 4.4.2温度控制系统实现稳频输出64-67· 4.4.3射频反馈法实现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稳频输出67-69· 第五章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性能提高69-81· 5.1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切趾69-75·

9、5.1.1双折射切趾69-71· 5.1.2权重耦合71-73· 5.1.3准共线型模式转换器73-75· 5.2偏振无关的声光可调谐滤波器75-78· 5.3多级声光可调谐滤波器78-81· 第六章声光可调谐滤波器的应用81-105· 6.1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81-88· 6.1.1掺铒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82-83· 6.1.2基于单级滤波器的调谐方案83-85· 6.1.3准共线声光可调谐单频线形腔光纤激光器的方案85-88· 6.2声光光谱仪88-100· 6.2.1单级集成光学AOTF光谱仪的结构及特性分析89-93· 6.2.2集成光学AOTF光谱仪的实验93-97· 6.2.3声光光谱仪用于波长检测97-100· 6.3声光光开关100-105·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