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20406一、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主要是保证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本专业邀请船舶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负责人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在教学上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本专业教师将一起研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力求理论与实际需求一致,另外本专业可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所在企业提供岗前培训和信息咨询,同时争取以这些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建立实习场所,在学生毕业时,优先分配到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所在企业,为这些企业培养急需人才。通过双向合作,能够保证本专业能良性发展。委员会具体成员见表1。表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
2、会成员表序号姓名委员会职务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电话1鲁凤莲主任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船舶工程系主任57008152邹本强委员威海职业学院教授教务处副处长57100693刘德成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船舶工程系副主任57008274郭子玉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工程师教学办主任57016835戚力克委员威海船厂高级工程师副厂长53226616张国东委员三星重工(荣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长77670117徐文强委员乳山市造船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常务副经理67628618马红荣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副教授专业带头人57103819隋英杰委员威海职业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571038110刘红军委员威海职业学院高级工
3、程师骨干教师571038111张起葆委员威海职业学院工程师骨干教师571038112余秀丽委员威海职业学院讲师骨干教师5710381二、人才培养对象及学制人才培养培养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学制:学制三年,最低应修183.5学分。学习形式:全日制。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面向船舶制造业,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从事船舶构件加工、船体装配、造船生产设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培养规格1.专业能力(1)焊工基本技能;(2)钳工基
4、本技能;(3)识图与制图能力;(4)船舶放样能力;(5)修造船施工及施工工艺制定的能力;(6)质量分析和质量检验能力以及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管理能力;(7)船舶舾装设备安装能力或船舶涂装工艺编制;(8)造船生产设计、绘制生产设计图纸、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9)英语和计算机在造船中应用的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4)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行业法规和职业规范。3.方法能力(1)具备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 (2)具备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及应用能力;(3)具有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终身学习和岗
5、位迁移能力。4.毕业时必须取得的证书(1)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2)劳动部门颁发电焊工中级或船体放样工职业资格证书。5.毕业时鼓励获取的证书(1)英语应用能力三级证书。(2)电焊工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一)人才培养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课程开发为基础,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以“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以严格规范的实践训练为重点,按照识岗、跟岗、顶岗等三个层次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环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与技能竞赛相结合,项目教学与生产型教学相结合,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1.师资队
6、伍配置 根据教学要求,按每年招2-3个教学班,每班约45名学生为基数配置。(1)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学术研究、项目开发能力、双语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能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深厚专业背景,具有对专业整体规划、统筹建设、整体协调的能力,具有课程设计能力,主持教改科研和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2)教学团队的素质要求专业教学团队要求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治学严谨,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结构合理。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教学团队由
7、专兼结合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组成。2.实践教学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为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成长规律,构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创业能力训练”等五个平台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满足本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条件配置见表2。表2 专业能力与实践教学条件配置序号专业能力实训室名称主要设备1钳工操作基本能力钳工实训室共享2焊接基本技能焊接实训室共享3识图与制图能力船舶知识馆船舶模型工作室船舶创新活动中心典型船舶模
8、型、典型分段结构模型、船舶下水模型、微机、造船软件等4船舶放样能力船体放样及精度控制实训室样条、压铁、激光经纬仪等5修造船施工及施工工艺制定的能力船舶装配实训室、校外基地典型船舶分段、胎架、行车、焊接设备、气割设备、测量设备等6质量分析和质量检验能力以及生产调度、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船舶装配实训室构件加工实训室典型船舶分段、胎架、行车、焊接设备、气割设备、测量设备,肋骨弯机、剪板机、数控切割机、卷板机、样板、样箱等7造船生产设计、绘制生产设计图纸、编制技术文件的能力船舶模型工作室船舶创新活动中心晒图机、雕刻机、微机、造船软件等8英语和计算机在造船中应用的能力船舶创新活动中心微机、造船软件等(2)校
9、外实习基地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威海船厂、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东海造船厂、乳山造船厂等12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企业成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企业从优秀毕业生中挑选满意的人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实现校企合作双方互赢,学生到企业进行集中顶岗实训和实习;企业对学生的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管理职责进行了规定,学校对学生的顶岗任务、考核方法也有明确规定。五、课程体系构建(一)基于岗位分析重构课程体系1.通过企业调研,邀请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专家,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由行业技术专家与本专业骨干教师一起,对人才需求、专业定位、岗位群进行论证。在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出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即专业
10、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图1 岗位调研及专业分析2.课程体系构建按照需求导向逆向反求归纳转换整合优化的逻辑过程,对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工作过程分析,获得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体系,对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合和序化,转化为符合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任务,根据相关性原则并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整合,形成教学内容及学习领域。图2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流程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专业带头人带领老师到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企业调研,同时还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船舶职院进行广泛交流,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形成了对应的学习领
11、域,结果见表3。表3 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能力分析到专业课程形成表职 业 岗 位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能 力 分 析专 业 课 程岗位大类具体岗位1.操作技术类1.钢料加工(切割、冷作、水火工)2.部件组装3.分段组装4.船体装配1.放样、号料2.下料3.构件成型4.装配5.焊接1.船体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能力2.船体放样操作技能3.钳工操作技能4.焊接操作技能1.机械制图2.船体结构与制图3.机械设计基础4.船用材料及加工工艺5.船舶电工基础6.船舶焊接7.钳工操作技能实训8.焊接操作技能实训9.船舶装配技能实训10.船体放样技能实训2.工程技术类1.船体生产设计2.船体建造施工1.图纸绘制2.工艺
12、编制3.生产管理4.质量检验5.精度控制1.船舶CAD/CAM软件应用能力2.船体部件装焊与质量检验能力3.船体分段装焊与质量检验能力4.船台总装和质量检验能力5.运用规范标准的能力1.船舶CAD/CAM2.船体加工与装配3.造船生产设计4.船舶舾装工程5.船舶防腐与涂装6.船舶检验7.顶岗实习8.操作类课程对应的知识与技能3.工程管理类1.质量检测2.生产调度综合型任务1.船舶建造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2.协调能力1.人文课程2.操作类与工程技术类课程对应的知识与技能3.工作经验(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涉及到的工作范围比较广,而且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方面的
13、培养,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其中公共必修课程11门,专业必修课程18门,公共选修课程5门,专业选修课程5门。1.专业核心课程表4 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内容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总学时数1船体结构与制图使学生学到船舶重要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船舶性能的理解,是学生掌握船舶结构的知识,培养其绘制专业图的能力。第一部分 船体结构第二部分 船体制图1242船体加工与装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处理船体建造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船体放样与号料,船体钢料加工,船体部件装配,船台装配,船体修理1683造船生产设计使学生掌握船舶重要的基础知识,侧重培养学生对几个重要船舶性能的理解和应用,为今后进一步
14、学习船舶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篇 船舶静力学第二篇 船舶动力学844船体放样让学生掌握船体实尺放样的基本工艺方法;掌握船体构件和外板展开方法。课题一 放样前的准备课题二作基线和格子线;课题三理论型线放样;课题四肋骨型线及首尾柱放样;课题五结构线与板缝线的放样;课题六构件与外板展开1205船舶焊接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具备分析和解决在船舶焊接中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获得焊接操作、编制简单焊接工艺的技能,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船舶焊接方法、船用金属材料的焊接、船舶结构的焊接工艺、船舶焊接检验等1802.专业核心课程结构体系图船舶工程技术主要岗位工程管理类工程技术类操作
15、技术类能力模块造船生产管理船舶生产设计船舶建造船舶焊接造船生产设计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CAD/CAM船舶检验专业英语现代造船工程船体放样船体加工与装配相关课程图3专业核心课程结构体系图3.主要实践环节表5 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起内容实训类别实训项目名称实训主要内容建议学时岗位基本技能金工实训掌握钳工的基本技能,进一步熟悉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认识常见的普通车床、普通钻床、铣床的操作原理。90绘图基本技能实训能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的船体图样30专项技能实训船体结构制作实训通过船体分段结构制作,使学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船舶结构特点及建造工艺流程30船体放样实训让学生通过手工船体型线光顺、船体构件展开,草
16、图绘制等;掌握船体手工放样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120船舶CAD/CAM实训让学生通过型线光顺、建模、外板展开、套料等过程的实际操作,掌握实际工程用船的线型光顺、建模。64焊接专项金能实训掌握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焊与气割等焊接操作技能。108综合技能实训船体装配实训让学生通过型线光顺、建模、外板展开、套料、下料、构建制作、胎架制作、焊接装配及船舶下水等过程的实践操作,掌握船体建造的工艺方法和技巧。108造船生产设计实训通过对船舶建造方针、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分段施工要领书的编写及船体零件图的绘制,使学生具有船体生产设计的初步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60中(
17、高)级技能鉴定实训主要是针对学生技能鉴定考试进行的针对性训练120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在实习指导教师(师傅)的指导下,在企业真实岗位上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船舶建造理论知识和技能,相对独立地完成工作任务。 5404.主要实践环节结构体系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实训类别钳工基本技能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绘图基本技能船体放样实训船体装配实训造船生产设计实训中级工技能鉴定实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船舶CAD/CAM实训船体结构制作实训焊接专项技能实训实践环节造船生产设计船体加工与装配中高级技能鉴定实训船体放样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焊接船舶CAD/CAM船用材料及加工工艺机械制图船舶电工
18、基础船体结构与制图相关课程图4主要实践环节结构体系图 5.职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实训类别实训名称实训主要项目学期分配(周课时数/周数)相关课程名称二三四五六岗位基本技能实训金工实习钳工基本技能30/1机械制图 焊接基本技能30/1船舶焊接船体结构图的绘制典型船舶的某一分段的结构图30/1船体结构与制图专项技能实训船体结构制作实训进行船体分段结构的制作30/1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CAD/CAM实训进行主流专业造船软件的培训6/14(一体化)船舶CAD/CAM焊接专项技能实训焊条电弧焊实训30/2船舶焊接CO2气体保护焊实训30/1船舶焊接氩弧焊实训30/1船舶焊接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船体装配实训船体放样
19、实训30/4船体结构与制图船体放样船体装配实训12/14(一体化)船体加工与装配船舶焊接中级工技能鉴定实训焊接综合技能实训30/4船舶焊接焊接综合实习与技能鉴定船舶生产设计实训造船生产设计30/4造船生产设计船舶CAD/CAM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课外)全部专业课程顶岗实习 18W全部专业课程合计课时120240372120540总计1392备注:1.第二学期初,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看企业讲专业进行认识实习。2.第四学期末,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至少一个月的跟岗实习。3.表示选修实践课,课时为1周,根据实际条件,可以安排到相关企业实习。 2.第四学期末,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至
20、少一个月的跟岗实习。1.第二学期初,利用周末时间,安排学生看企业讲专业进行认识实习。 2.第四学期末,利用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至少一个月的跟岗实习6.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表6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备注:1.实践学时为0的课程为A类课程,实践学时小于总学时的课程为B类课程,实践学时等于总学时的课程为C类课程;2.概论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形势与政策主要通过第二课堂,采取学生自学、社会实践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课程教学;4.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一、四、五学期每学期16课时,其中第四学期理论课6课时、课外10课时;5.带“”为专业核心课程;6.课
21、外学时指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完成的学时。7.2w表示为2周。8.其中在第2、3学期以及第4、5学期之间的暑假有2职业实践学期4.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分类统计表课程类别课程门数A类课程门数B类课程门数C类课程门数计划总学分计划总学时计划总实践课时计划课外学时应修最低总学分应修最低总学时应修最低实践总学时应修实践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备注公共必修课1164137.570618018437.571618025.1%专业必修课18675127202412261201281904122660.1%公共选修课55001013606087600专业选修课523015222300101382014.5%合计3919146
22、189.530881436364183.52834142650.3%六、教学运行与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是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整个教学运行管理,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教学过程(包括实训、实习、实验教学)的管理;二是教学环境的监控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包括教学进度安排、职业实践活动设计、职业技能竞赛设计、课程课程标准管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等。(一)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安排见表7所示。表7 教学进度表周次学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二三四五六符号说明:一体化教学或理论教学,军训,复习、考试,基本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综合技能实训,职业资格鉴定综合
23、实训(二)职业实践活动设计按照威职院办字201019号关于加强职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将职业实践作为必修的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在第1学年第3学期开展以企业识岗为主要目标的职业实践教学活动,了解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所能从事的工作,在第2学年第6学期要开展以企业跟岗为主要目标的职业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在第3学年第8学期要开展以企业顶岗实习为主要目标的职业实践活动,熟练掌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相结合,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最终实现岗位能力培养。(三)职业技能竞赛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旨在
24、促进职业能力培养,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检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况设计技能竞赛内容,设计完善的竞赛方案。同时,积极参加其它组织举办的技能竞赛。具体安排见表9。表8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竞赛计划安排技能竞赛项目组织方式时间安排地点备注船体结构制作结构展示第2学期(15-18)周制图室焊条电弧焊实践操作第3学期(15-16)周船舶大楼焊接实训中心船模制作竞赛模型展示第4学期14-16周船模工作室船舶CAD/CAM竞赛实践操作第5学期(14-16)周机房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小组合作创新设计第4学期国家大赛具体时间、地点以当年竞赛文件为准(四)课程课程标准管理每门课程均制定课
25、程标准。课程标准由系组织有关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依据实现岗位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编写,经院系有关部门认定批准施行。课程标准的修改,需专业教师提出申请及论证报告,经教研室主任批准,经系主任审核批准,方可报系教学办公室备案生效。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五)课堂教学管理1.认真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有责任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教师开设新课程要有严格的岗前培训制度,并要求课前试讲。2.组织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讨论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组织编写或选用与大纲相适应的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和教学方案。3.有计划地组织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研究,对
26、积极钻研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倡导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4.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5.认真进行教学过程的考核评定。(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性教学内容要严格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进行教学。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增设应用性、生产性强的项目,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社会实践的组织和安排,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实践性教学环节运行过程中,系教学办公
27、室、专业教研室、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要组成一个立体化的管理体系,层层落实责任,签订承诺书,做到全程无缝管理,从而保证学生的实训安全和实践教学效果。毕业设计尽可能结合实际任务进行,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七)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1.以定期和随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2.期初、期中、期末组织三次定期教学检查。期初、期末检查分别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期中检查,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如教案准备、教学进度、作业安排等,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意见。3.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系教学信息员队
28、伍并保持经常联系,掌握教学动态,监控全系的教学质量,并将重要信息或涉及系外的信息及时向教务办反馈。4.建立教学信息畅通的多渠道。教学办、督导组和各任课教师应向学生公布各自的电话号码或其它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建立听课制度。6.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七、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与反馈在质量评价方面,学院制定了威海职业学院部系级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威海职业学院关于教学事故界定和处理规定、威海职业学院对教师质量评价方案和检查措施、威海职业学院建立听课制规定、威海职业学院教学日常工作考核方案、威海职业学院教学成果评选管理办法、威海职业学院考务管理规定等文件,对教学质量进行
29、系统有效的监控。结合船舶工程系的教学质量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了船舶工程系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与反馈文件,成立督导组。对各个教室、教师的授课情况、实训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协调、反馈。通过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从教学管理入手,认真检查教学效果,形成了一个系统化、全员化、全程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由学院教务处、各系部教学办公室和专业教研室主任为主负责;教学管理的质量控制主要由学院教学督导室、各系部教学督导组、学院督导信息员和兼职督导教师负责。教学效果检查除了考试、考核以外,主要以学院就业办公室和各部系就业办公室为主进行学生就业率和企业满意率的考核。同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30、、学生就业企业也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四个层面,即专家层面、领导层面、同行层面、学生层面,内容包括教师修养、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方面。专家评价的方法是通过院教学督导组及聘请有经验的退休老教师、专家组成教学督导组听课检查,对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帮助任课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领导评价的方法是院系督导组成员听课检查;同行评价的是由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船舶舾装专业、船机制造与维修专业教师交叉听课、互相评议;学生评价的由系教学办负责组织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学生的评议工作,以自然班为单位,由学生辅导员负责,每班按学号由教学秘书随机确定适当数量的学生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的成绩,统计时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取平均值。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评价,一经查出,严肃处理。学生所填问卷不向被评教师公开。教学办要及时、认真地做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资料的汇总工作,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应该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驾驶员道路防汛安全教育
-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进步与应用前景
- 中秋节的创新与家族聚会
- 夜市 夜探小吃美食之旅
- 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风险评估技术
- 适合不同肌肤类型的面部护理方案
- 如何制作传统节日的美食
- 肌肤全面护理散发自信光彩
- 多趾畸形术后护理查房
- 小学户外活动安全教育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
- 栽树劳务合同协议
- 2025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代理实务》考前必刷题库(含真题、重点440题)含答案解析
- 酒馆加盟代理协议书
- 加油站站长试题及答案
-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中职数学拓展模块一:6.2复数的运算课件(共24张课件)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试题真题及答案
- 公共资源交易知识培训
- 《危机管理案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