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载货能力_第1页
船舶载货能力_第2页
船舶载货能力_第3页
船舶载货能力_第4页
船舶载货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载货能力及其核算船舶的载货能力是指在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运指定种类的货物的最大数量。货物数量指货物的重量、体积和件数。船舶的载货能力包括载货重量能力、载货容量能力和特殊载货能力。 1载货重量能力。是指在具体航次中船舶能够装运货物重量的最大限量,也就是船舶净载重量。其大小受到航经海区所允许使用的载重线、航线上的限制水深、航线距离、油水及其他储备品的装载及补给计划、船舶强度及稳性、船舶常数等因素的限制。当船舶装载积载因数较大的轻货时,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尚需根据船舶货舱可载货容积确定。对于船龄较长的旧船,载货重量能力尚应考虑船体强度因素。 2载货容量能力。船舶的载货容量能力是指具体航次中船舶为指

2、明种类的货物所允许使用的最大载货处所容积或容量。各种不同的船舶,其载货容量能力有所不同。 (1)杂货船。其载货容量能力一般是指船舶货舱的包装容积。 (2)固体散装货船。由于通常运载固体散装货物,因此,载货容量能力一般是指船舶货舱的散装容积。但在运输件杂货时,则应使用包装容积。 (3)液体散装货船。其载货容量能力应为适当扣减膨胀余量后的液舱容积。 (4)木材甲板货运输船。期载货容量能力应包括货舱容积和所能装载甲板木材的上甲板空间容积。 (5)集装箱船。其载货容量能力一般以箱容量来衡量。所谓箱容量是指能够承载集装箱的最大限额,通常是指标准箱TEU容量,用它作为集装箱船大小的重要标准。 3特殊载货能

3、力 特殊载货能力是指船舶结构和设备所具确的装载某些特殊货物的能力。例如,船舶货舱及甲板强度、吊杆起吊能力及系固设备是否具备了装载重大件货的能力;船舶货舱的电器及电缆设备、通风装置及消防设备是否合理、污水井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装运危险货物的要求;集装箱船所设置的外接电源和监控插座决定了船舶载运冷藏货物集装箱的能力。 4船舶载货能力核算 (1)核算目的。是比较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以便判明船舶能否接受该航次装货清单中所列的货物品种和数量,如出现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和容量能力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即亏舱、亏载过多,应及时联系,尽量争取追加货载,以免造成运力浪费;若货物数量过多,在重量、体积

4、、件数及特殊要求等方面有一项或数项超出船舶相应能力,致使货物不能全部装船,则应及早退掉部分货载,以免影响船舶装载和开航。 (2)核算方法 包括计算航次净载重量、确定船舶的特殊载货能力和了解船舶特殊载货能力三方面。本航次计划所运载的货物能否被船舶全部接受,应满足以下条件: 如有特殊货物,则对船舶结构、设备等方面要求应得到满足。式中: -航次货运量(t); -包括亏舱的航次货物体积(m3); -甲板可用载货空间容积(m3)。 一、航次净载重量计算航线水深不受限时船舶总载重量的:根据本航次船舶航经的海区及所处的季节期,从载重线海图中确定该船应使用的载重线,据此可以求得载重线限制下的总载重量DW。 1

5、船舶整个航次在使用同一载重线的海区航行。船舶整个航次在同一区带航行,或在不同区带和季节区域航行,但所处季节期相同,则允许使用同一载重线。此种情况下,按相应的载重线确定总载重量。 2船舶由使用较低载重线海区航行至使用较高载重线海区。船舶由低载重线海区驶入高载重线海区,只能允许使用较低载重线,此种情况下,按较低载重线确定总载重量。 3船舶由使用较高载重线海区航行至使用较低载重线海区。船舶由高载重线海区驶入低载重线海区,应视其高载重线海区段油水消耗量情况来确定船舶总载重量,此时总载重量的确定大致有以下3种方式: (1)当GHHL时,DW2DWH。若船舶在高载重线海区航行中油水等储备品消耗量GH大于船

6、舶高载重线与低载重线对应的排水量之差HL,则在始发港可允许使用高载重线对应的总载重量DWH。显然,当船舶进入低载重线海区时,由于GHHL,船舶实际水线与低载重线一致或在低载重线以下,满足载重线不被水线淹没的要求。 (2)当GHHL时,DW2DWLGH。若船舶在高载重线海区航行中油水等储备品消耗量GH小于船舶高低载重线对应的排水量之差HL时,则在始发港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DW2为低载重线对应的总载重量与高载重线航段油水等储备品消耗量之和。 4船舶在多次改变载重线海区航行 现以下图为例说明。在整个航线上首先选取离始发港最近且载重线最低的航区,得冬季,其相应的排水量为W,始发港到进入冬季载重线海区前的

7、油水消耗量为GW;然后,在所选的冬季载重线海区与始发港之间选取离始发港最近且载重线最低的航区,得夏季,其相应的排水量为,始发港到进入夏季载重线海区前的油水消耗量为GS;最后,在所选的夏季载重线海区与始发港之间选取离始发港最近且载重线最低的航区,得热带,其相应的排水量为,始发港到进入热带载重线海区前的油水消耗量为GT0。 由于船舶进入每一航段前在考虑油水消耗后其实际水线均与所允许使用的载重线一致,从整个航程要求,船舶本航次允许使用的排水量为minWGW,SGS,TGT 船舶所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为DWL 二、船舶航次储备量的计算船舶航次储量G由固定储备量G1和可变储备量G2构成,即GG1G2 1固

8、定储备量G1。由于构成G1的各部分在航次储备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计算航次净载重量时,不按航次时间长短具体计算,可将G1视为定值,其大小可按船舶资料中数值计。 2可变储备量G2。包括燃料、润料和淡水,其大小按航次时间、补给方案及航次储备天数确定。 (1)在始发港装满油水 此值可认为是一定值,从船舶资料中查取。 (2)按航次需要及补给方案确定 按航次需要及补给方案可由下式确定可变储备量:式中:船舶航行储备天数(d); 船舶预计停泊天数(d); 航行中每天油水消耗量(t/d); 停泊时每天油水消耗量(t/d)。 船舶航行天数 船舶航行天数是航程与平均航速的比值。航速(n mile/d)通常取无风

9、流时的实际平均航速。对于航程,应在设计航线上按转向点分段计算,其取值方法为:当航次储备在始发港一次性加足时,应为整个航线对应的航程;当航次储备在中途港补加时,应为始发港至油水补给港间的距离与油水补给港至最后目的港间的距离中较大者。不同航段应分别计算。 航次储备天数 航次储备天数,应根据航线长短及其海况、船况、船舶吨位、油水补给方案等因素确定。显然,航线越长、船舶主机状况不佳,吨位越大,航次储备天数应适当增加。在没有可预见风险的情况下,在东南亚各国间航线上取储备天数3天,在印度洋和澳洲航线上取储备天数5天,在非洲、欧洲及美洲航线上取储备天数7天。船舶常数产生的原因:船舶参加营运后的空船重量与新船

10、出厂时的空船重量之差称为船舶常数。船舶常数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重量: 1船舶定期修理和局部改装引起的空船重量改变量; 2货舱内货物、衬垫物料及垃圾的残留重量; 3液体舱柜、污水井内油、水的残留物或沉淀物; 4船上库存的废旧机件、器材及物料; 5为改善船舶性能而设置的固定压载物; 6船体外附着的海生物重量与其所受浮力的差值。三、船舶净载重量的计算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以航次净载重量来表征其大小。对于具体航次,由于航线上的若干条件不同,相应的航次净载重量也不会相同,因此,为确定船舶在具体航次中的载货重量能力,每一个航次均应计算航次净载重量。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航次净载重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BW为改

11、善船舶性能而注入的压载水(t)。四、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影响船舶载货重量能力的基本因素:载货重量能力受到航经海区所允许使用的载重线、航线上的限制水深、航线距离、油水及其他储备品的装载及补给计划、船舶强度及稳性、船舶常数等因素的限制。当船舶装载积载因数较大的轻货时,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尚需根据船舶货舱可载货容积确定。对于船龄较长的旧船,载货重量能力尚应考虑船体强度因素。 当船舶航经的港口及水道水深受限时,应在考虑航线上浅水域位置、水深、水密度等因素影响后,合理确定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吃水进而得到最大的总载重量或排水量。 当船舶航经的港口及水道水深不受限时,应根据本航次船舶航经的海区及所处的季节期,合

12、理确定该船应使用的载重线,据此求得载重线限制下的总载重量或排水量。 在考虑航线长短及本船消耗的情况后,按航次需要及补给方案确定油水及其他备品的储备量。航次储备量增多,净载重量减少。 当船舶满载时,若船舶强度及稳性不满足安全营运的要求,需要减少装货量以保证船舶安全。 船舶常数增大,航次净载重量减小,因此应尽量降低船舶常数值。五、充分利用船舶载货重量能力: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是提高船舶营运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当货源充足时,根据航次货载特点,合理使用和挖掘船舶载货能力,尽可能多地装载拟运货物,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即能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

13、船舶的总载重量,同时尽可能减少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来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 1根据航线上的限制水深或航次所应使用的载重线正确确定船舶的最大装载吃水。 2根据航线具体情况(如气候、油价等)合理确定燃料、淡水补给方案,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航次储备量。 3清除船上的垃圾、废料和杂物,排净压载舱内残留的压载水,定时进坞清除舷外船体附着的海生物,以减少船舶常数。 4合理编制配载图,尽量避免或减少为调整船舶浮态、船舶稳性、船体受力而打入的压载水。 5散装液货船满载时,应尽量清除舱内的底脚和垫水。 6吃水受限时,各舱货物的重量分配应保证过浅时平吃水且无初始横倾。六、充分利用船舶载货容量

14、能力1充分利用船舶的容量能力。当货源充足但航次装载主要是轻货时,船舶的载货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容量能力。此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充分挖掘船舶容量能力的潜力并加以利用。 (1)确保货舱及其他载货处所结构及设备完好,保证其适货性,使所有载货处所处于可用状态; (2)对于杂货船,应对不同包装的件杂货选择合适的舱位。 (3)固体散装货物装载时应做好平舱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舱容利用率。 (4)对于集装箱船,应着重提高配载计划的编制水平,使所有的箱位能够充分利用。 (5)装载轻质液体货的液体散装货船,根据航线油温变化合理确定膨胀余量。 2充分利用船舶的特殊载货能力 (1)保证与承运特殊货物有关的船舶结构和

15、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如与冷藏货物装载有关的制冷设备和冷藏舱室结构、与重大件货物装载有关的船舶重型吊杆和船体局部结构、与危险货物有关的舱室防火隔离结构等保持与货物装载要求相适应的技术状况。 (2)对于忌装货物或相互具有隔离要求的危险品集装箱,除了保证舱室有关结构合设备完好外,通过合理配载,使较多的忌装货物或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装于船上。七、船舶满舱满载计算对于杂货船,如果货源充足且航次货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应使船舶的货物载重能力与容量能力能同时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满舱满载。 1船舶整体计算 轻重货物合理搭配,尽量使船舶满舱满载,即航次货运量等于航次的净载重量,航次货载的总体积等于船舶的总舱容。设待选重货重量为,轻货重量为,则 式中:轻货及重货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m3/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