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流程、导学提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_第1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流程、导学提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_第2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流程、导学提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_第3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流程、导学提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_第4页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流程、导学提纲、课堂练习、课后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教学流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蕴含的意义。能力目标:1.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2.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一般的答题格式。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热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景物形象。难点:分析景物形象类题型的解答。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四、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文字图片处理,以期提高课堂效率。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检查作业(二课前预习:1、什么是景物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

2、大漠孤城之类 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 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在古诗中 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2 、意象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 “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即意中之象 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 傲然倔强 充满主观情

3、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 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3 意境所谓“意”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 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 是“情化的理” 又是“蕴理的情” 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 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 是诗美的集中体现 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

4、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三、课前热身: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前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四1. 鉴赏诗歌景物描写常见提问模式鉴赏意境类: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鉴赏意象类:这首诗(词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描摹图景类:分析这首诗(词的画面美,或简析这首诗(词是怎样表现景象的2.意境(意象类诗歌通用答题步骤:找出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抓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景物,并用一两个简练

5、的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析特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表情感(五课堂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 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江山、春风、花草的芳香,燕子、鸳鸯等意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江山明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

6、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洲上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七课堂演练: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问题: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描写了怎样的环境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八课堂小结:1、仔细审题,怎么问怎么答2、要素、步骤要齐全3、书写要规范、清楚4、平时要记忆、积累。重点掌握古诗词常用意象。课堂练习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双调·清江引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问题: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