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脑钠尿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作者:刘立志,丁群力 作者单位:1.奉化市人民医院,浙江奉化;2.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宁波【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脑钠尿肽;肌酸激酶同功酶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心肌缺血性疾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特征是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血浆B型脑钠尿肽(BNP)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临床作为诊断心力衰竭
2、的血清标记物已得到共识1,近年发现,心肌缺血也可以引起BNP水平特异性改变2,本文通过测定血浆BNP水平,探讨分析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对ACS早期客观评估及诊疗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的ACS患者62例,男42例,女20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组:(1)STEMI组:持续典型胸痛30 min以上,典型心电图演变,心肌酶达到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标准,共2
3、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0.2±10.2岁。(2)NSTEM组:持续胸痛30min以上,心肌酶达到AMI诊断标准,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共2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4.5±9.8岁。(3)UA组:近48h内静息或自发性心绞痛,伴有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但无ST段抬高,心肌酶未达到AMI诊断标准,共14例,其中男女性各7例,平均年龄51.5±12.8岁。另设对照(Control)组:门诊健康体检者共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9.2±12.6岁。上述患者均排除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病史及近期无明显感染病史,且均无
4、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各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采集所有入选对象年龄、性别、病史、服药史、血压、心率、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动态改变,症状发生时间,以放射免疫法(RIA)及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入院即时及次日清晨血浆中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_MB)水平,所有患者入院后710日测定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
5、#177;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或者构成比,统计采用2检验。BNP与各项指标之间用Person方法做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NP、cTnI水平测定:见表1。STE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UA组(P0.05)和对照组(P0.01),STEMI组BNP阳性率为79.3%(21/26),NSTEMI组为31.7%(7/22),UA组为11.2
6、%(2/14),对照组为5%(1/20)。对照组cTnI结果小于0.2ng/mL,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测限;UA组cTnI结果小于1.0ng/mL;STEMI组和NSTEMI组cTnI全部升高。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P0.01),STEMI组和NSTEMI组cTn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提示,cTnI升高与否对ACS早期诊断分型的灵敏度达100%,特异性94.8%。表1 各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BNP浓度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UA比较P0.05 2.2 血浆BNP浓度、cTnI浓度、CK_MB浓度、LVEF
7、相关分析: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CK_MB水平呈正相关(r= 0.621,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78,P0.01),与cTnI无相关关系。 3 讨论 目前,BNP已成为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最近报告2,BNP在ACS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心衰时左心室的牵张和心室壁张力的增加对BNP的合成和分泌起主要调节作用。 Asada等3发现,多巴胺诱发的心肌缺血患者血浆BNP水平也明显升高。低氧同样也会引起BNP的释放,表明心肌缺
8、血可以刺激整个心脏激素系统4。在AMI早期(6小时内)血浆BNP水平即已升高5。这些研究都证明了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在本文中,ACS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TE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NSTEMI组(P0.05),两组均明显高于UA组,可能由于ACS的发病机制为冠脉斑块不稳定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致心肌梗死,所以,血浆BNP值升高,以及升高的程度与斑块不稳定程度和心肌缺血坏死的程度密切相关,BNP水平与CK_MB呈显著正相关也支持了这一点。 本文结果也表明,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表明BNP可
9、能是冠心病患者远期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并可作为评价ACS患者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Omland等认为BNP比其它常用的危险因子更有价值,BNP越高,其远期预后越差。 本文证实,ACS时血浆BNP的升高是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并且其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有关,是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一个新指标,并可作为评价ACS患者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独立预测因子。【参考文献】1Troughton R W,Frampton C M,Yahdle T G, et al.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guided by plasma a
10、mino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sJ.Lancet,2000,355(9210):1126-1130.2Connel JMC,Davies E. The new biology of aldosteroneJ. J Endocrinol, 2005,186:1-20.3Asada J, Tsuji H, Iwasaka T, et al. Iwasaka T, et al. Usefulness of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predicting dobutam
11、ine-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J. Am J Cardiol, 2004,93(6):702-704.4HopkinsWE, Chen Z, Fukagawa NK, et al. Increased atrial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adults with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Circulation, 2004,109(23):2872-2877.5Morita E, Yasue H, YoshimuraM, et al. Increased plasma levels of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1993,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多元文化教育教师支持计划
- 初中教师职业发展教研组计划
- 八年级信息技术在线学习计划
- 幼儿园音乐表演比赛计划
- 2025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 2024-2025学年学校师生关系改善计划
-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施工质量合同协议书
- 承揽矿石加工协议书
- 广告投放授权协议书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配电网故障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2025-2030中国聚甲醛(POM)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