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讲解教学培训_第1页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讲解教学培训_第2页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讲解教学培训_第3页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讲解教学培训_第4页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讲解教学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篇第三篇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几次。目前记录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 8.9级,发生于级,发生于1960年年5月月22日的智利地震。日的

2、智利地震。 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震中区,也称,也称极震区极震区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震中距。地震分类地震分类1.按地震成因分类-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1).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 破坏性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震约破坏性地震主要属于构造地震。据统计,构造地

3、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以上。 92%的地震发生在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地壳中, 其余的发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生在地幔上部 地震地震天然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人工地震2 2). .火山地震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为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左右。 1914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产生的震动相当于一个年日本樱岛火山爆发,产生的震动相当于一个6.7级级地震。地震。 3 3). .陷落地震陷落地震 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由于地下溶洞

4、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人工地震人工地震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962年年3月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6.1级。级。 -

5、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地震地震天然地震天然地震人工地震人工地震2.2.按震源深浅分类按震源深浅分类浅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千米的称为浅源地震。 全世界全世界8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震源深度在60至至300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千米的称为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千米以上的称为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

6、围大,但破坏力小。 2002 2002年年6 6月月2929日晨日晨1 1:2020发生于吉林的发生于吉林的7.27.2级地震,震源级地震,震源深度为深度为540km540km,无破坏。,无破坏。 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公里。 1960 1960年年2 2月月2929日发生于摩洛哥艾加迪尔城的日发生于摩洛哥艾加迪尔城的5.85.8级地震,级地震,深度为深度为3km3km。震中破坏极为严重,但破坏仅局限在震中。震中破坏极为严重,但破坏仅局限在震中8km8km内。内。地震波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

7、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体波横波(横波(S S波)波)纵波(纵波(P P波)波)面波面波瑞利波瑞利波乐甫波乐甫波横波特点横波特点: :周期长、振幅大、周期长、振幅大、 波速慢波速慢,100-800m/s,100-800m/s纵波特点纵波特点: :周期短周期短, ,振幅小振幅小, , 波速快波速快,200-1400m/s,200-1400m/s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主要由面波造成。主要由面波造成。杂波P波开始S波开始面波开始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能量越

8、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1000倍。倍。 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M M表示表示AMlog式中式中A 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100km纪录的最大水平地纪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动位移,单位为微米。ME5 . 18 .11log一个一个6 6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两万吨级的原子弹。级地震相当于一个两万吨级的原子弹。 能量能量E E的单位:尔格(的单位:尔格(1 1尔格尔格= = )J710微震微震- 2- 2级以下。级以下。 人感觉不到人感觉不到有感地

9、震有感地震- 2-4- 2-4级级 人有感觉人有感觉破坏性地震破坏性地震- 5- 5级以上级以上 有破坏有破坏 强烈地震强烈地震- 7- 7级以上级以上 有破坏有破坏 特大地震特大地震- 8- 8级以上级以上 有破坏有破坏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破坏力不一定就小。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

10、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用简称为烈度。用I I表示。表示。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我国在我国在19801980年制定了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将地震烈度分为1-121-12度。度。 一个地区未来一个地区未来50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

11、有具有10%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用度。用IbIb表示。表示。 相当于相当于475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GB18306-2001)确定。确定。(下图是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下图是原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用的地震烈度称

12、为设防烈度,用IdId表示。)表示。)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设防烈度的取值依据:设防烈度的取值依据:规范规定: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高的烈

13、度。也称为常遇烈度、小震烈度,用IsIs表示。其超表示。其超越概率为越概率为63.2%63.2%,重现期为,重现期为5050年。年。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2000年。年。(1)5.0-5.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面积小于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六度,其面积小于5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2)5.5-5.9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过级地震,震中烈度多为七度,其面积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六度区面积

14、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六度区面积也只有数百平方公里。(3)6.0-6.4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十平方公里;七级地震,震中烈度多数为八度,其面积几十平方公里;七度区不超过度区不超过200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平方公里,六度区数百平方公里,如震中烈度为七度,则与则与5.5-5.9级地震结果相同。级地震结果相同。(4)6.5-6.9地震,震中烈度一半为八度,结果与地震,震中烈度一半为八度,结果与6.0-6.4级地震一样;级地震一样;另一半为九度,其面积小于另一半为九度,其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八度区不超过平方公里,八度区不超过5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七度区则

15、在七度区则在1500平方公里以内。平方公里以内。(1)5.0-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者占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者占24%。而仅引起人员死亡的地震更。而仅引起人员死亡的地震更少,只占少,只占11.5%。一次。一次5级多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为级多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为117人,而死亡人,而死亡29人以人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夜间。上的地震都发生在夜间。(2)6.0-6.9级地震有级地震有43%造成人员伤亡,而只有人员死亡仅占造成人员伤亡,而只有人员死亡仅占35%,一,一次地震死亡人数最多为次地震死亡人数最多为600人。人。请思考:图中的两座建筑在经历不同周期特点的地震作请思考:图中的两座建筑在经历不同周期特

16、点的地震作 用下,那座建筑更易破坏?用下,那座建筑更易破坏? 设计地震分组是新规范新提设计地震分组是新规范新提出的概念,用以代替旧规范设计出的概念,用以代替旧规范设计近震、设计远震的概念。近震、设计远震的概念。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情况严重的多。设计地震分三组设计地震分三组 对于对于类场地,第一、二、三组类场地,第一、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0.35s0.35s、0.40s0.40s、0.45s.0.45s

17、.黑龙江省各地震设防地区均属第一组。黑龙江省各地震设防地区均属第一组。6度近震6度远震7度近震7度远震 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1 1、直接灾害:、直接灾害: 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

18、避免人员死亡,减轻经济损失。减轻经济损失。1 1). .总目标总目标 具体通过具体通过“三水准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两阶段”的抗的抗震设计方法实现。震设计方法实现。2 2). .“三水准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目标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

19、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简称为:简称为:“小小震不坏,中震可修,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震不倒”。3 3). .“三水准三水准”抗震设防是对单一水准设防的改进,抗震设防是对单一水准设防的改进, 是向是向“性能设计性能设计”发展的重要步骤发展的重要步骤 单一水准设防思想是我国单一水准设防思想是我国7474规范规范、7878规范规范和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设防思想。和目前许多国家采用的设防思想。 设防目标是:当遭遇相当于设计烈度的地震时,建筑设防目标是:当遭遇相当

20、于设计烈度的地震时,建筑物的损坏不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生产设备遭受危害,物的损坏不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生产设备遭受危害,建筑物不需修理或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建筑物不需修理或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989 1989年美国年美国Loma PreitaLoma Preita地震地震(7.1(7.1级),死亡级),死亡6565人,直人,直接经济损失(建筑物破坏重建)接经济损失(建筑物破坏重建)808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0150亿美元。亿美元。 1994 1994年美国年美国NorthridgeNorthridge地震地震(6.7(6.7级级),),伤亡不多,经济伤

21、亡不多,经济损失为损失为200200亿美元。亿美元。 1995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年日本阪神地震(7.2(7.2级级),),经济损失为经济损失为10001000亿美元。亿美元。 1999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年台湾集集地震(7.3(7.3级级),),经济损失为经济损失为9494亿美元。亿美元。“性能设计性能设计”要点要点(1 1). .对抗震设计规定相应的地震作用标准对抗震设计规定相应的地震作用标准 重现期重现期常遇地震常遇地震43年(新建),年(新建),72年(现有工程加固)年(现有工程加固)偶遇地震偶遇地震72年(新建),年(新建),225年(现有工程加固)年(现有工程加固)少遇地震

22、少遇地震475年(新建和现有工程加固)年(新建和现有工程加固)罕遇地震罕遇地震970年(新建),年(新建),2475年(现有工程加固)年(现有工程加固)(2 2). .建立建筑应满足的性能水准建立建筑应满足的性能水准 性能水准性能水准 要求要求正常使用正常使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不损坏或很小损坏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不损坏或很小损坏可以暂时使用可以暂时使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需很少量的修复工程结构和非结构构件需很少量的修复工程生命安全生命安全结构保持稳定,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能力储备,结构保持稳定,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能力储备,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控制在保障生命安全范围非结构构件的破坏控制在保障生命安全范围防止倒塌

23、防止倒塌建筑保持不倒,其余破坏都在可接受范围建筑保持不倒,其余破坏都在可接受范围(3 3). .确立设防性能目标确立设防性能目标 d g i j罕遇地震 c f h少遇地震 b e偶遇地震 a常遇地震防止倒塌生命安全可暂时使用正常运行地震作用水准建筑性能水准基本目标基本目标 一般使用要求的建筑应具备一般使用要求的建筑应具备a a、b b、c c、d d项的组合。项的组合。 重要性较高或地震破坏后危险性较大的性能目标为重要性较高或地震破坏后危险性较大的性能目标为e e、f f、g g的组合。的组合。 对安全有十分危险影响的性能目标为对安全有十分危险影响的性能目标为h h、i i、j j项的组合。

24、项的组合。(4 4). .规定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的允许指标规定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的允许指标 应建立结构构件在规定的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允许破应建立结构构件在规定的地震作用水平下的允许破坏水平,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宏观破坏状态的描述和允许坏水平,结构和非结构构件宏观破坏状态的描述和允许变形指标。变形指标。4 4). .“两阶段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对一些规范规定

25、的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形验算。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不规则的建筑等不规则的建筑等 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 6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必需进行抗震设计。程均必需进行抗震设计。 规范适用于规范适用于6-96-9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设计。 超过超过9 9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关专门规定执行。一

26、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参数。建筑类别不同,抗震设防标准也不同。建筑类别不同,抗震设防标准也不同。抗震次要建筑抗震次要建筑丁类丁类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丙类丙类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乙类乙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甲类甲类 设设防防分分类类1 1). .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分类 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

27、部在19951995年年4 4月月1919日公布了日公布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GB50223。 该标准主要以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该标准主要以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大小,将建筑分成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大小,将建筑分成4 4个抗震设防个抗震设防类别。类别。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在20012001年年7 7月月2020日公布了日公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GB50011-2001。该规范。该规范对上面标准作了修改。对上面标准作了修改。A、中央级、

28、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国际电信楼、国际海缆登陆站、中央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国际电信楼、国际海缆登陆站、 国际卫星地球站、中央级的电信枢纽(含卫星地球站)。国际卫星地球站、中央级的电信枢纽(含卫星地球站)。B、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 伤寒等伤寒等) 的建筑。的建筑。C、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抗震次要建筑抗震次要建筑丁类丁类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丙类丙类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

29、快恢复的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乙类乙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甲类甲类 设设防防分分类类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度时不应降低丁类丁类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丙类丙类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度的要求;当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

30、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抗震措施乙类乙类当抗震设防烈度为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当为度的要求;当为9度度时,应符合比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甲类甲类抗抗震震措措施施较小乙类建筑: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等。较小乙类建筑: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

31、等。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2 2). .抗震设防措施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措施抗震措施: :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一般不须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抗震构造措施:一般不须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3 3).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丁类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应符合本

32、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丙类丙类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乙类乙类 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甲类甲类 地地震震作作用用 在设防烈度为在设防烈度为6 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称为概念设计。造的过程称为概念设计。 基本内容有三部分:基本内容有三部分: 1

33、1). .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2 2).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 3 3). .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抗震能力的重要影响的认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对抗震能力的重要影响的认识始自若干现代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始自若干现代建筑在地震中的表现。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最为典型的例子是19721972年年2 2月月2323日南美洲的马那日南美洲的马那瓜地震。瓜地震。 马那瓜有相距不远的两幢高层建筑,一幢为十五马那瓜有相距不远的两幢高层建筑,一幢为十五层高的中央银行大厦,另一幢为层高的中央

34、银行大厦,另一幢为1818层高的美洲银行大层高的美洲银行大厦。当地地震烈度估计为厦。当地地震烈度估计为8 8度。一幢破坏严重,震后拆度。一幢破坏严重,震后拆除;另一幢轻微损坏,稍加修理便恢复使用。除;另一幢轻微损坏,稍加修理便恢复使用。不规则类型不规则类型 定义定义扭转不规则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倍凹凸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楼板局部不

35、连续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或较大的楼层错层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平面不规则的类型1221222 . 1122扭转不规则扭转不规则max3 . 0 BB maxBmax3 . 0 BB maxBmaxBmax3 . 0 BB maxBmax3 . 0 BB 凹凸角不规则凹凸角不规则BBb5 . 0BBlAAA3 . 00l局部不连续局部不连续大开洞大开洞错层错层不规则类型不规则类型

36、定义定义扭转不规则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倍凹凸不规则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或较大的楼

37、层错层平面不规则的类型平面不规则的类型不规则类型不规则类型 定义定义侧向刚度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楼层承载力突变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

38、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竖向不规则的类型竖向不规则的类型17 . 0iiKKiK1iK2iK3iK)3(8 . 0321iiiiKKKK沿竖向的侧向刚度不规则(有柔软层)沿竖向的侧向刚度不规则(有柔软层)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结构屈服抗剪强度不均匀竖向抗侧力结构屈服抗剪强度不均匀 (有薄弱层)(有薄弱层)iyQ,1, iyQ1,8 . 0iyiyQQ 严重不规则严重不规则是指体型复杂,是指体型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表中指标或某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表中指标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

39、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的严重后果者。注:以上规定主要针对钢筋混凝注:以上规定主要针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土和钢结构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不规则类型不规则类型 定义定义侧向刚度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除顶层外,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

40、竖向抗侧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楼层承载力突变楼层承载力突变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抗侧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竖向不规则的类型竖向不规则的类型2 2、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结构方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关键问题,结构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对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对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规范规定:规范规定: 1 1). .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

41、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用传递途径。 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传力路线不间断、抗震分析与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传力路线不间断、抗震分析与实际表现相符合。实际表现相符合。 2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由于柱子的数量较少或承载能力较由于柱子的数量较少或承载能力较弱,部分柱子退出工作后,整个结构系弱,部分柱子退出工作后,整个结构系统丧失了对竖向荷载的承载能力。统丧失了对竖向荷载的承载能力。 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结构应抗震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结构应有必要的赘余度和内力重分配的功能。有必要的赘余度和内力重分配的功能。 3 3). .结构体系应具备必要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结构体系应具备必要的承载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