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_第1页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_第2页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_第3页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_第4页
市离退休空巢家庭问题的分析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这几年来在老年人家庭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就是被许多学者称为的空巢家庭。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父母留守、独自生活的家庭。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空巢家庭问题,它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因此研究空巢家庭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空巢家庭现状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占22

2、83,其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地区之间的差异悬殊。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户中空巢家庭户的比例,山东省最高,达到3605,其次是浙江省,达到3512,均超过13。上海2937、天津2820、江苏2748、黑龙江2721、辽宁2708、山西2700、河北2539及北京2500的比例也超过或达到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4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天津、杭州、XX三城市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

3、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部分老年人家庭都成了空巢。常州市城调队曾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对离退休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接受调查的1418户居民家庭中,共有250户属于纯离退休空巢家庭家庭成员均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仅1户家庭中有1位未曾工作过的高龄老人,在这些空巢家庭的454位成员中,共有城镇离退休职工441人,未到退休年龄提前办理内退手续的人员12人,分别占总数的971和26,其中男性占480,女性占520,调查表明,大多数空巢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平安幸福,但也有一部分家庭晚年生活寂寞凄凉,需要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二、空巢家庭带来

4、的困难与问题1经济供养保障问题。在空巢家庭中,有一部分老年人独居,其中不乏经济贫困者。接受调查的我市离退休家庭有33的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有8的离退休家庭表示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如果独生子女收入较高还能够照顾到家庭和老人,但大部分人都是职业一般,收入偏低,经济是一个限制。父母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光靠子女,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医疗药费保障问题。空巢家庭中的家庭成员大多数年过花甲,体质和肌体免疫力相对较差,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以及受疾病感染的几率较高,看病就诊的消费支出明显多于一般家庭。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医疗保健

5、支出均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其中扣除医保及单位报销部分,个人平均负担额占到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582。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0,对一些收入偏低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部分家庭由于医疗费太贵或经济原因,生病后没去医院诊治。3生活照料保障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问题,也是赡养方式的问题。有调查显示48的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

6、庭照料资源不足。4精神慰藉保障问题。我国历史上历来以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而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也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生活,空巢老人无法享受过去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使他们从精神上失去寄托,产生孤独感。据全国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研讨会上公布的数据表明在被调查的5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经常或有时感到孤独的占214,在1428名接受调查的60岁以上的老人中,绝大多数也因为不能与子女经常沟通而常感到孤独与寂寞精神状态犹为堪忧。老年人为同子女团聚打官司事件虽并不多见,但是老人想从儿女处得到精神抚慰的心理需求却是普遍存在的。三、解决空巢家庭的建议与思考1提高

7、养老收入水平,增强空巢老年人经济支撑力。近年来我市离退休家庭总体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也有一定比例的离退休家庭,由于退休时间较早、医疗支出较多,生活比较困难。因此,稳定并逐步提高空巢老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强空巢家庭的经济支撑力。一是依靠劳动和民政等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养老保险为主、最低生活保障为辅、特困补贴制度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保证老年人正常的收入来源,二是履行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目前家庭养老在我国尚是主要形式,因此对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子女有责任和义务提供经济上的赡养扶助,给予老人必要的经济支持。三是以房养老,建立老年人财产的合法转移途径,比如老

8、人拥有的住房等不动产能够通过抵押、租借等方式转化为老年人可支配收入,拓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2提供健康医疗支持,提升空巢老年人生命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每况越下。据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白内障等。而目前还有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在遇到疾病时难以保证能得到较好的治疗。因此,一是要积极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真正把医疗工作的重点转向预防为主,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做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二是设立方便、快捷的社区医疗机构,建立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网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卡片,设置家庭病床、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定期体

9、检,医疗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上门服务。三是给予优惠政策,市财政应设立老年人医疗基金,降低或免除一部分空巢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提供医疗支持,提升空巢老年人生命质量。3建立完善服务功能,确保空巢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宿感、认同感和依赖感。因此,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福利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新探索,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尤其对于空巢家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具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

10、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街道和社区责成人员负责为空巢家庭建立档案。社区服务根据空巢家庭的要求实行包干制或定期服务制。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二是要加快在社区普遍构建生活照料服务网,为居住在家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生活照料、护理服务等服务。设立老人购物和服务中心,建立老年活动室,开办老年学校,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在社区建立一些老年公寓,优先接纳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年人,为他们解决困难。三是扩大志愿者队伍,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给予特别帮助,从调查的情况看,社区更要帮助老年人搞好邻

11、里关系。俗话说邻居好,赛金宝。老年人遇生活不便、头疼脑热或突发事件,邻居能在第一时间赶到,是社区照料不能完全替代的。四是鼓励空巢老年人与子女就近居住,使空巢老年人和子女能够分而不离。老年法第十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勿庸质疑,家庭成员负有主要责任。常州市建立的市民求助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急救、治安报警和日常生活服务等,深受老年人的欢迎。4高度重视精神赡养,提高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精神慰藉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家庭和睦,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慰藉

12、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集中供养,建议尽量多建价廉物美的养老院,护理院,实行集中供养,消除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焦虑感和孤独感。同时在社区设立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场所和服务热线,普及老年人心理知识,及时排除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开展适应老年人参加的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二是鼓励老年人再婚,排除再婚的社会和家庭干扰,使丧偶老年人得到配偶的照料和心理支持。三是引导老年人积极地看待空巢现象,把子女长大离巢看作自己抚养的成就,利用空巢的悠闲、清静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从而战胜空巢综合症带来的抑郁、孤寂和不安。5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维护空巢老年人合法权益。关心空巢老年人的工作不仅仅是政府或老龄工作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一是要不断强化宣传,把我国老年法和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并在全社会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