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尔滨市部分G1001哈尔滨绕城高速E级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 设计人: 设计单位:2014年4月4日哈尔滨市部分G1001哈尔滨绕城高速GPS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书1、概述本次GPS平面控制测量任务和作业内容是位于哈尔滨呼兰区内,为配 合修建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需在新华村到张世英屯路段大约六公里的路段 建立E级GPS平面控制网。2、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2.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新华村到张世英屯路段,东西长约6公里,平均海拔117米,地势平坦周围多为耕地,居民区较少。测区范围: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6度34分一126度38分北纬:45度51分实测范围呈长
2、条状。2.2、测区已有资料成果情况测区有googleearth 卫星遥感图一幅,该图可供图上选点。此外,测区 有控制三角点2个,其数据如下:占八、名X坐标Y坐标备注H1X5269787.5571Y1224961.7563H2X5271003.7571Y1230543.82003、测量技术设计依据(1)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6) JTG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4、使用仪
3、器本次测量采用的GPS接收机型号是南方北极星 GPS9600该GPS仪接受的 信号是L1-C/A码。其平面精度:5mm+1ppm5、布网方案5.1、布网要求GPS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式中凸(mm)为固定误差; (ppm)为比例误差系数;皿(km)为相邻点间的 距离。GPS-E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 离的1/21/3 ;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 23倍。表1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级别平均距离(km)a (mm)各(1x 10-6)最弱边相对 中误差E级0.2 5< 10< 201/45000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 20
4、mm5.2、布网原则与网形设计(1) 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 布设。(2) 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 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综合因 素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3) 各级GPS网最简单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 2的规级别E级闭合环或附合线路边数 (条)< 10(4) 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最大不宜超过该网点平均 点间距的2倍。(5) 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国家高等 GPS点进行联测,联测点 数不应少于3点。(6) GPS网的点与点间不要
5、求每点通视,但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 应用,每点应有12个通视方向。(7) 为了求得GPS网点正常高,应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联测,高程联测 采用等级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联测的 GPS-E级控制点且应均匀分布于网中。(8) 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 沿用,对凡符合GPS-E级网布点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5.3、GPS网型网型方案设计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接、三角 锁连接、导线网连接、星形连接等几种基本方式。本次主要采用边连接式,每 次用至少三台接收机,组成 GPS网,能保证网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指标。GPS网的
6、图形布设如下图,布设点1、2、A、E、C、D、E、F,采用 边点混合连接式。测区呈带状分布,导线点间平均距离为1200米,点距中线距离平均为420米,控制点周围为农用耕地,地势平坦,且周围无高楼遮挡,无 大功率信号塔,观测条件良好,控制点间至少与两个点通视。&选点与标石埋设6.1、选点在了解任务、目的、要求和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 最后进行选点。选点应符合下列要求:(1) 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扩展 与联测;(2) 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应有利于安全作业;(3)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视场内周围障碍物
7、 的高度角一般应小于15°(4)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 不得小于200m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 50m以避免周围磁场对 卫星信号的干扰;(5)点位附近不应有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少多路 径效应的影响;(6)交通应便于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7)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原有的控制点及其标石,但利用旧点时应 检查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用;(8)选好点后应按合理的方法给 GPS点编号。此外,有时还需考虑测区内的通讯设施、 电力供应等情况,以便于各点之 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或充电。综上所述,结合测区的实际情况,GPS控制
8、点宜布设在较高的永久性建筑 物、山顶及其它符合要求的地方,或已成型的较宽的城市主干道、路口或其它 较开阔而又稳固的建(构)筑物上。6.2、标石埋设(1)E级GPS点的标石及标志规格参见附录 D,标石的中心标志用铜材 料制作,标志中心应刻有清晰、精细的十字丝;本测区采用下图所示的埋石方 式:(2)地面E级GPS点标石可用混凝土预先制作,然后运往各点埋设,埋设时坑底填以沙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楼顶E级GPS点标石应现场浇灌,浇灌前应将楼面磨出新层、打毛,钉上34颗钢钉,再套模浇灌;(3)埋石结束后应填写GPS点之记;(4)待标石埋设稳定,没有下沉,或现场浇灌的标石凝固后23天方可 观测。7
9、、作业要求7.1、基本技术要求为保证GPS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E级GPS测 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的规定。表3E级GPSM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别级卫星截止高度角有效观测平 均重复时 段长度数 据采样间DOP(°)卫星数设站数(mi n)隔(s)值级E> 15>4>1.6>401510注:1、观测时段长度应视点位周围障碍物情况、基线长短而作调整,2、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7.2、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1)保证GPS作业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观测成果达到预定的精度, 提高作业工效,在进行 GP
10、S外业观测之前,应事先编制 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 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 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强度因子等内容。(2)编制预报表所用概略位置应采用测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3)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参加作业的 GPS接收机台数、网形及卫星预 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以及接收机 号等项内容。7.3、观测准备(1)每天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 齐全。(2)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3)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 线; 天线可
11、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小于3mm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所泡应居中; 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土 5°。7.4、观测作业要求(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 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 得擅自更改计划。(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应连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 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3) 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大于3mm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 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天线高是指
12、观测时天线平均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分为上、 下两段:上段是指相位中心至天线底面的高度,这是常数he,由厂家给出;下段是从天线底面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由观测员在现场采用倾斜测量方法 直接量取。具体方法是:从三脚架三个空档(互成120°)测量天线底盘下表面至测站中心标志面 的距离,互差应小于3mm取平均值为L,天线底盘半径为R,再利用厂家提供 的he,按天线高斤少沪叭求出。(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人员可使用专用功能键选择菜单,查 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卫星号、各通道信噪比、实时定位结果及存贮介质 记录情况等。(5)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及时(每隔 15min)逐
13、项填写测量手簿中 各项内容。(6)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以重新启动; 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 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7)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 并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 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等通讯设 备;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9)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 应及时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7.5、外业观测记录(1)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
14、站名、测站号; 观测月、日/年积日、天气状况、时段号; 观测时间应包括开始与结束记录时间,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填写至 时、分; 接收机设备应包括接收机类型及号码,天线号码; 近似位置应包括测站的近似经、 纬度和近似高程,经、纬度应取至T, 高程应取至0.1m; 天线高应包括测前、测后量得的高度及其平均值,均取至0.001m; 观测状况应包括电池电压、接收卫星号及其信噪比(SNR、故障情况(2)记录应符合下列要求: 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按规格现场记录,字迹要清楚、整齐、美观, 不得涂改、转抄; 外业观测记录各时段结束后,应及时将每天外业观测记录结果录入计算 机硬、软盘; 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在
15、下载到存贮介质上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与删 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8、数据处理方案8.1、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检验(1)基线解算以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双差固定解的可靠性由以下 两项指标来判别,即固定解的单位权中误差( RmS和整周模糊度检验倍率(Ratio),其检验值见表4。根据表4判别时,Rms必须首先符合要求,而Ratio 值越大表示固定值越可靠。表4静态GPS基线固定解可靠性判别表基线长度(km<5510> 10Rms(m)< 0.010< 0.012< 0.015Ratio> 2.5> 2.1> 2.0(2)同步
16、多边形闭合差检验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 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宜超过表 5的规定。对于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 量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按独立环闭合差要求检核。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 步环,可不重复检核。表5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规定(1X 10-6 )等级限差类型E级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6.0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0.0(3)重复基线边检验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宜超过下式的规定:式中:。为E级GPS空制网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4) 独立环闭合差检验无论采用单基线模式或多基线模式解算基线,
17、都应在整个GPS网中选取的独立基线构成独立环,各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 规定:式中:农:为闭合环边数;b:为E级GPS控制网规定的精度(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8.2、补测与重测(1) 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一个控制点不能与两条合格的独立基线相连接, 则在该点上应补测或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独立基线。(2) 可以舍弃在重复基线较差、同步环闭合差、独立环闭合差中超限的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的独立环所含基线数不超过表2的规定,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或者有关的同步图形。(3) 由于点位不符合GPSM量要求而造成一个测站多次重测仍不能满足 各项技术规定时,可按技术设计要求另增选新点进行重测。8.3
18、、GPS网平差(1)起算数据与坐标系统首先要了解测区中央子午线经度, 起算数据的带号,采用的坐标系等。如 岳麓山校区的起算数据为3度带的1954北京坐标,则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4°, 故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取中央子午线经度 L0= 114°的3°带高斯投影。即有:参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长半径a=6378245m扁率a =1/298.3 ;中央子午线经度L0 = 114° 00' 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 三维无约束平差当GPS基线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时,应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 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协方差阵作为
19、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 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以提供各GPS控制点在 WGS84 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 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并生成 GPS高程拟合的数据文件。足下式要求:在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S x、VS y、VS z)绝对值应满VS x< 3VS y<3VS z<3式中:为E级GPS空制网规定的基线的精度。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方法 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基线,直至符合上式要求。九、提交成果GPSE制网的外业工作和数据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编写技术总结报 告,并上交资料。1、技术总结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包括测区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 车租用合同范例
- 个体装修合同样本
- 京东授权合同范例
- 2024年精密箱体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做美容合伙合同范例
- 清明节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总结模版
- 医疗行业中的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解决方案
- 公司股权出让合同范例
- 从零开始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商业信任体系
- 健康产业下的医护职业发展前景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侧围密封梁拉延模具设计
- 新课标培训课件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与课例分析
- 陕西省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费率
- 02R112 拱顶油罐图集
- 水工程施工复习
- 《归园田居》其三
- 2023年上海等级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 GB/T 5018-2008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
- GB/T 2951.13-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3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密度测定方法-吸水试验-收缩试验
- GB/T 13793-2016直缝电焊钢管
- GB/T 12221-2005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