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细节点亮课堂》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细节点亮课堂》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细节点亮课堂》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细节点亮课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细节点亮课堂 “教学细节”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它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却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却孕育深刻;它看似细小,而细小中却张显着美丽。课堂上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会那样充实饱满,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把握住了“细节”,便点亮了我们的课堂,从而点亮了生命。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这里采颉我课堂中的几颗小星星与大家分享。细节一:点亮课堂

2、从巧抓课题入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认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板书:画家 牧童)齐读!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老师怎么把画家写的那么大,牧童写的那么小呢?师:能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吗?生:画家和年龄大,牧童的年龄小。生:画家本领大,牧童只会放牛。师:那这么一个大画家和一个小牧童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来读读这个故事?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通过孩子的猜测,引起了孩子很大的兴趣。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又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我觉得这一点抓得准,正是抓实了这一点,便点亮了课堂走进

3、教材,超越教材的路。细节二:点亮课堂在妙释词语中落实。一、 以画助讲,巧释“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我们以前见过的课堂中,有时教师为了展示个人综合素质,恨不得将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全搬上课堂,可结果总让人觉得是画蛇添足,自我炫耀。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没有将自我展示与学生发展结合起来。教师展示的出发点与目的应该是为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离开了这个结合点,教师的展示就会游离于教学之外,游离于学生之外,成了画蛇添足,成了自我炫耀。我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结合点,以画助讲,让教师展示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文章第二段介绍了画家戴嵩是如何画斗牛图的。“他一会儿浓墨涂抹,

4、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句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个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巧妙地把画画、朗读、说话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朗读活动,活动是这样进行的:师:这幅绝妙之作画家是怎样画成的?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课件: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点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变色)师:这两个词语,大家再读一遍。咱们班谁学过国画?给大家讲讲是什么意思?师:那老师为大家表演一下,欢迎吗?生:欢迎。师: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是画国画的一种技巧。看老师怎样画?(教师重笔画出牵牛花的花瓣)老师首先是怎样画的?生:老师首先是浓墨涂抹。老师接着是怎

5、样画的?(轻笔细描)这是什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师:(教师轻笔勾画,完成一朵牵牛花图)老师接着是怎样画的?生:老师接着轻笔细描。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什么?(老师指着牵牛花图)生:一朵牵牛花。师:谁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把老师做画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生:老师首先浓墨涂抹,接着轻笔细描,画出了一朵牵牛花。生:老师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画出了一朵牵牛花。生:老师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画出了一朵漂亮的牵牛花。(课件出示: 一会儿 ,一会儿 。)师:谁还能用上“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生:我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写字。生:我一会儿写作业,一会儿玩。这一朗读活动的设计,不仅使学

6、生整体感知了文本,突破了字词的难点,而且得到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并且教师现场再现了画家画技的高超,为后文指导朗读“称赞”对话作出了极好的铺垫,此细节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一是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理解词语;二是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三是教师的个人素质展示不露痕迹。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二、感情促悟,亲历“纷纷夸赞”。师:戴嵩的斗牛图很快画成了,你想看吗?生:想。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喊123,瞧,(课件出示斗牛图草图)生:(不由自主地)哇噻!师:看到这幅图,你想说点什么?生:这牛画得跟真的一样。生:这两头牛好壮呀!生:这牛画得太像了,好像要从屏幕上跑下来一样。师:课文里还有

7、谁在夸赞这幅画呢?(指名读)有点称赞的味道,谁再来试试?齐读。像这样你夸、我夸、他也夸、商人在夸、教书先生也在夸,就叫“纷纷夸赞”。(贴词卡纷纷夸赞)齐读。文本中称赞部分的描写不过才两句话,读来也不足半分钟,我采用再现实景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捕捉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巧妙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实施多层次的、个性化的朗读活动。当我把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创造文本,而这一切又是那样的自然流畅,自然地感情流露,后面再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就很易读出称赞的语气。我的最后一句话又很适时地诠释了“纷纷夸赞”一词,此可谓入情入景入理。走进教材,超越教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激活了学生感悟的情愫,放飞了学生想像的思绪。这篇课文的朗读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课改精神:走进教材,超越教材,亲近学生,尊重学生。整个课堂中,教师整体把握,大胆取舍。识完字后不经意中拎出了两个关键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巧妙地用中国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教学重点放在了众人称赞和牧童批评的部分,其中众人称赞部分在诠释“纷纷夸赞”一词时,就得到了很好地落实。这节课因细节而精彩,学生取得了极大的朗读进步,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细节”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