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溶液 溶解度易错题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等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大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答案】D【解析】A、将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可通过比较甲、乙两物质在t2和t3时溶解度的差的大小作出判断,差值大析出晶体多。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t3时甲物
2、质的溶解度大于乙,故析出甲的质量大,正确;B、据溶解度曲线知,t2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故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C、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由于饱和溶液中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t3时甲、乙、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3时相等,而t3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3、乙甲丙,正确;D、饱和溶液中知。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40%,错误。故选D。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答案】A【解析】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
4、、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错误;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配制等质量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少,错误。故选A。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
5、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4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
6、正确;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C。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氯化钠放在右盘B氯化钠
7、洒出C俯视读数D转移溶液时溅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化钠放在右盘且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6a、b、c 三种物质
8、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9、quot;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D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一定大【答案】B【解析】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B.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C.根据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互相转换分析;D.根据溶液质量是否相等分析。解: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故错误;B.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10、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大,此时仍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 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故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不一定大,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8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
11、质的溶解度,故A正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A。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甲中混有少
12、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
13、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答案】A【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通过分析
14、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
15、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1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甲图可知,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的溶解度曲线,选项A错误;B、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b完全溶解,说明此时b的溶
16、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B错误;C、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a中有固体剩余,那么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中完全溶解,那么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升温到50时,a和b中均没有固体剩余,ab的溶解度均大于20时b的溶解度,所以a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选项C正确;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C。12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NaCl35.836.036.336.637.037.
17、3KNO320.931.645.863.985.5110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2030B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4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C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55g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0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B、根据20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C、依据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分析解答;D
18、、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提纯硝酸钾的方法。解:A、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正确;B、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分别将两种物质34g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可形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错误;C、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相当于210g溶液最多溶解硝酸钾110g;则105g饱和溶液溶液含有硝酸钾55g,正确;D、根据图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19、且变化较大;所以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故选B。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B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均有晶体析出CM点对应的甲溶液,是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D把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解析】A、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等于2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6.7%,错误;B、t1时
20、,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错误;C、t2时,N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对应的甲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正确;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仍然饱和,质量分数用t1时溶解度计算即可;乙物质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按照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只要比较出t1时甲物质溶解度与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即可,可知甲乙,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21、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C量取液体时,手持量筒,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称量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应该用镊子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答案】B【解析】A、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错误;B、溶于配制好后需要标明溶液的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正确;C、量取液体体积时
22、,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错误;D、定量称量固体质量时,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重了,应该减少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错误。故选B。1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
23、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碱性物质不管怎么稀释pH都不会小于7。【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该图象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关系而不是O2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故A不正确;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故B不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C不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相同的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后,镁产生的氢气多,
24、因为镁比铁活泼,所以镁最先反应结束,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利用的是函数图象表示化学反应中某些量的变化,这也是这几年常考的题型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把图象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属于难题。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B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100g水混合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Ct2时,各100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于乙析出固体的质量D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
25、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为25g,与100g水混合后,溶液总质量为175g,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75g×100%14.3%,错误;C.t2时,各100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的溶解度减小的比乙多,甲析出固体的质量大于乙析出固体的质量,正确;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B。【点睛】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17A、B、C三种物
26、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3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80g甲的饱和溶液C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D将t2时的乙溶液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乙析出【答案】C【解析】【分析】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交点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详解】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如果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质量相等,则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但是如果溶液质量不等,则溶质质量不等,故A不正确;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30g甲放入50g
27、水中能溶解的质量为,把3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50g+25g=75g甲的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C、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故C正确;D、t2时的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不是饱和溶液,如果是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才有晶体乙析出,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故分析有无晶体析出,要看溶液是否饱和。18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点表示 t1时,a、c 两溶液的溶
28、质质量分数相等B将 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C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75g a的饱和溶液D将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其溶质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答案】C【解析】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溶液是否饱和不确定,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C. t2时,a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50g的水最多溶解25g的a,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
29、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正确;D、将t1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会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a、b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没变,可按照t1时a、b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溶解度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b;由于t2时c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升温后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错误。故选C。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Bt2时,20g 丙溶解于 50g 水中能形成 70g 溶液C分别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t3时,有甲物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机械操作重要设备的介绍试题及答案
- 评估自身能力2024年纺织机械操作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质量风险管控策略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操作考试的复习计划与实施方法试题及答案
- 预见未来电气工程师资格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务礼仪师考试的跨文化礼仪知识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行业数据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兼顾理论与实践2024年酒店经营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质量工程师2024年考试题目总结与技巧运用试题及答案
- 熟悉2024年Adobe认证考试的重点内容试题及答案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培训主题:构建和谐职场促进员工福祉
- 第七章第四节创新实验葡萄糖银镜反应实验的改进设计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
- 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客观题卷一》真题及答案
- 民宿合同转让协议书
- 航天科工网上测评题库
- 【新课标】Unit 3 My weekend pla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个课时 表格式)
- 2025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日开始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1
- 合同终止公函模板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C13联盟中考模拟物理试题
- 医院标识标牌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