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梁板结构_第1页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梁板结构_第2页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梁板结构_第3页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梁板结构_第4页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章梁板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3-4办公室:土木大楼B309电话:65986103mail: QQ:6302917292022-3-4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无梁楼盖无梁楼盖密肋楼盖和井式楼盖密肋楼盖和井式楼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装配式楼盖装配式楼盖楼梯楼梯雨篷等悬挑构件雨篷等悬挑构件单向板与双向板单向板与双向板受弯构件的塑性铰和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受弯构件的塑性铰和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022-3-4楼盖楼盖屋盖屋盖桥面板桥面板水池顶盖、池壁、底板水池顶盖、池壁、底板挡土

2、墙挡土墙筏式基础筏式基础2022-3-4安全性:恒载、楼面活载、风载、地震等安全性:恒载、楼面活载、风载、地震等适用性:刚度等适用性:刚度等耐久性:耐久性:建筑隔声、隔热建筑隔声、隔热2022-3-4 按按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混凝土楼盖可分为:,混凝土楼盖可分为: 现浇混凝土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 装配式混凝土楼盖装配式混凝土楼盖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盖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楼盖 按按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楼盖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楼盖可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无梁楼盖 密肋楼盖密肋楼盖 井式楼盖井式楼盖 扁梁楼盖扁梁楼盖2022-3-4楼盖类型楼盖类型

3、(a) 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b) 双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c) 无梁楼盖无梁楼盖(d) 密肋楼盖密肋楼盖2022-3-4(e) 井式楼盖井式楼盖(f) 扁梁楼盖扁梁楼盖楼盖类型楼盖类型2022-3-4永久荷载(恒载):结构自重、构造层重永久荷载(恒载):结构自重、构造层重可变荷载(活荷载):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可变荷载(活荷载):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载、雪荷载、积灰荷载。楼面活荷载折减:梁楼面活荷载折减:梁0.61.0 柱、墙、基础柱、墙、基础0.551.02022-3-4(承载力和刚度)(承载力和刚度) f f构件种类构件种类高跨比(高跨比( )备备 注

4、注多跨连续次梁多跨连续次梁多跨连续主梁多跨连续主梁单跨简支梁单跨简支梁1/181/121/141/81/141/8最小梁高:次梁最小梁高:次梁 主梁主梁梁的宽高比(梁的宽高比( )一般为)一般为1/31/2, 以以50mm为模数为模数单向板单向板简简 支支两端连续两端连续1/351/40(按短向跨度)(按短向跨度)最小板厚:最小板厚: 屋屋 面面 板板 60mm 民用建筑楼板民用建筑楼板 70mm 工业建筑楼板工业建筑楼板 80mm双向板双向板四边简支四边简支四边连续四边连续1/451/50高跨比高跨比 中的中的 取短向跨度取短向跨度板厚一般宜为板厚一般宜为80mm 160mm密肋板密肋板单跨

5、简支单跨简支多跨连续多跨连续1/201/2550mm悬悬 臂臂 板板1/12板的悬臂长度板的悬臂长度500mm, 60mm板的悬臂长度板的悬臂长度500mm, 80mm无梁楼板无梁楼板无柱帽无柱帽有柱帽有柱帽1/301/35h150mm混凝土梁、板截面的常规尺寸混凝土梁、板截面的常规尺寸 /h l/h l/b hhhhhhhhhl25/ lh 15/ lh 2022-3-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1) 对两边支承的板,对两边支承的板,应应按单向板计算。按单向板计算。(2)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时,时,应应按双向板计算;按双向板计算; 时,时,宜宜按双向板

6、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按双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时,时,可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注:注: 长边长度;长边长度; 短边长度短边长度单向板:单向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荷载作用下,只在一个方向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双向板:双向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方向弯曲,且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2l b 2/3l b/3l b lb主梁主梁 柱柱次梁次梁2022-3

7、-4 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和板的布置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和板的布置 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结构的平面布置。应综合考虑建筑功能、造价及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结构的平面布置。根据工程实践,常用跨度为:根据工程实践,常用跨度为:单向板单向板 :(:(1.72.5)m 次次 梁梁 :(:(46)m 主主 梁梁 :(:(58)m结构平面布置方案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示例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示例主梁主梁 柱柱次梁次梁主梁主梁次梁次梁2022-3-4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荷载板次梁主梁柱或墙次梁板主梁此力分析梁时不要,设计柱时不能丢!板的负荷面积

8、主梁集中荷载的负荷面积次梁的负荷面积次梁主梁柱1m次梁的间距2022-3-4连续梁、板的计算跨度连续梁、板的计算跨度(a) 边跨边跨(a) 中间跨中间跨梁、板的计算跨度梁、板的计算跨度2022-3-4(1) 板板1)计算单元:)计算单元:1m宽板带宽板带2) 荷荷 载载 :均布荷载:均布荷载3) 连连 续续 梁梁 :次梁、墙作为板的不动铰支座次梁、墙作为板的不动铰支座 4)计算跨度:)计算跨度:中间跨中间跨 : 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 通常通常a a为为120mm c0ll 2222nn0balbhll(2) 次梁次梁 1)荷载范围)荷载范围 :次梁左右各半跨板次梁左

9、右各半跨板 2) 荷荷 载载 :均布荷载:均布荷载 恒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自重、次梁自重恒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自重、次梁自重 活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上活载活载:次梁左右各半跨板上活载 梁、板的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计算)梁、板的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计算)2022-3-4 3) 连连 续续 梁梁 : 时,时,认为主梁是次梁的不动铰支座,否则认为主梁是次梁的不动铰支座,否则应取应取交叉梁系交叉梁系进行分析进行分析 4)计算跨度:)计算跨度:中间跨中间跨 : 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边跨(边支座为砌体墙): 通常通常a a为为240mm8ii主次(3) 主梁主梁222025. 1nn0balbllc0

10、ll 1)荷载范围)荷载范围 :主梁左右各半个主梁间距:主梁左右各半个主梁间距,次梁左右各半个次梁间距,次梁左右各半个次梁间距 2) 荷荷 载载 :集中集中荷载荷载 3) 连连 续续 梁梁 :当:当 较小,可将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较小,可将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 框框 架架 : 时,时,应考虑应考虑柱对主梁的转动约束柱对主梁的转动约束作用作用 4)计算跨度)计算跨度 :与次梁相同,通常与次梁相同,通常a a为为370mm 柱i()()3iiii左梁右梁上柱下柱)梁、板的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计算)梁、板的计算跨度(按弹性理论计算)2022-3-4等截面等跨连续梁的内力系数表:附表等截面等跨连续

11、梁的内力系数表:附表C1。多于五跨:中间跨与第三跨内力相同多于五跨:中间跨与第三跨内力相同不等跨:相差小于不等跨:相差小于10%,近似等跨,负弯矩计算时跨度取相邻跨平,近似等跨,负弯矩计算时跨度取相邻跨平 均值,或取大者。均值,或取大者。不等截面:惯性矩之比小于不等截面:惯性矩之比小于1.5时,近似等截面时,近似等截面换算等效均布荷载换算等效均布荷载a)b)2022-3-4活荷载在不同跨间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活荷载在不同跨间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2022-3-4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1 1)求某跨跨中)求某跨跨中 ,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2

12、2)求某跨跨中)求某跨跨中 或或 ,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3 3)求某支座)求某支座 ,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4 4)求某支座)求某支座 ,与(,与(3 3)相同)相同 maxMminMmaxMmaxMmaxV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荷载最不利组合及内力包络图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荷载最不利组合及内力包络图2022-3-4内力包络图内力包络图 由内力叠合图形的由内力叠合图形的外包线外包线构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构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选择

13、截面和和布置钢筋布置钢筋的依据。的依据。均布荷载作用下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均布荷载作用下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叠合图和内力包络图叠合图和内力包络图2022-3-4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计算荷载调整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计算荷载调整 为了考虑次梁或主梁的为了考虑次梁或主梁的抗扭刚度抗扭刚度对内力的影响,采用对内力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增大恒载,减减小活载小活载的办法,即:的办法,即: 板板次梁次梁qgg21qq2114ggq 34qq 次梁次梁抗扭刚度对板的影响抗扭刚度对板的影响2022-3-4控制截面和支座处内力的计算值控制截面和支座处内力的计算值 控制截面:对受力钢筋计算起控制作用的截面控制截面:对受力钢筋

14、计算起控制作用的截面 梁跨以内:包络图中正弯矩最大值(配正钢筋)梁跨以内:包络图中正弯矩最大值(配正钢筋) 负弯矩绝对值最大值负弯矩绝对值最大值 (配负钢筋)(配负钢筋) 支支 座座 :支座:支座边缘处边缘处负弯矩最大值负弯矩最大值支座边缘处剪力值:支座边缘处剪力值:支座边缘处弯矩值:支座边缘处弯矩值:2ccbVMM2)(cbqgVV(均布荷载)(均布荷载)(集中荷载)(集中荷载)cVV2022-3-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设计步骤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设计步骤 (1) 平面布置平面布置(2)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内力计算,内力组合 (内力包络图(内力包络图 )(4)

15、 截面设计截面设计(5) 施工图施工图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存在的问题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存在的问题 (1) 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不协调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不协调(2) 浪费材料浪费材料(3) 支座钢筋过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支座钢筋过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2022-3-4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 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塑性理论塑性理论 内力分析与截面计算相协调,结果比较经济,但一般内力分析与截面计算相协调,结果比较经济,但一般 情况下结构的裂缝较宽,变形较大情况下结构的裂缝较宽,变形较大。 板和次梁:按塑性理论分析内

16、力板和次梁:按塑性理论分析内力 主主 梁梁 :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 主梁为楼盖中的主要构件,要保证使用中有较好的性能。主梁为楼盖中的主要构件,要保证使用中有较好的性能。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2022-3-41 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塑性铰的塑性铰 塑性铰的形成塑性铰的形成 在钢筋屈服截在钢筋屈服截面,从面,从钢筋屈服钢筋屈服到达到到达到极限承载极限承载力力,截面在外弯,截面在外弯矩增加很小的情矩增加很小的情况下产生很大转况下产生很大转动,表现得犹如动,表现得犹如一个能够转动的一个能够转动的铰,称为铰,称为“塑性塑性铰铰”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

17、件的塑性铰塑性铰2022-3-4 塑性转角及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塑性转角及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塑性铰转角:塑性铰转角: pypp)(l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pyumaxp)(l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1 1)钢筋种类钢筋种类。受拉纵筋采用软钢(。受拉纵筋采用软钢(HPB235,HRB335,HRB400, RRB400级钢筋)时,级钢筋)时, 较大。较大。(2)受拉纵筋受拉纵筋配筋率配筋率。 较低时,较低时, 较大。较大。 值直接与塑性铰转动能力值直接与塑性铰转动能力 有关。有关。 (3)混凝土的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极限压缩变形。极限压缩变形大,。极限压缩

18、变形大, 较大。混凝土的强度较大。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低,箍筋用量多或受压区纵筋较多时,都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等级低,箍筋用量多或受压区纵筋较多时,都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 压缩变形。压缩变形。pmaxpmaxpmax2022-3-4 塑性铰的特点塑性铰的特点 (1) 塑性铰实际上具有一定长度,分析时可认为是一个截面;塑性铰实际上具有一定长度,分析时可认为是一个截面;(2) 塑性铰能承受定值弯矩,即截面的屈服弯矩;塑性铰能承受定值弯矩,即截面的屈服弯矩;(3 3) 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4 4)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 20

19、22-3-42 2 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连续梁和连续单向板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过程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过程 (以(以矩形等截面两跨连续梁为例)矩形等截面两跨连续梁为例) 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过程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过程 2022-3-4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图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图第一过程:裂缝出现塑性铰形成以前,原因为第一过程:裂缝出现塑性铰形成以前,原因为裂缝裂缝的形成和开展。的形成和开展。第二过程:第二过程:塑性铰形成以后,原因为塑性铰形成以后,原因为塑性铰塑性铰的转动。的转动。 条件:条件:(1)(2)适筋梁)适筋梁(3

20、)达)达 之前不之前不 发生剪切破坏发生剪切破坏ByBCyAByMMMuM2022-3-4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幅度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幅度 指截面弹性弯矩与该截面塑性铰所能负担弯矩的差值,通常以指截面弹性弯矩与该截面塑性铰所能负担弯矩的差值,通常以相对值表达相对值表达 :1yeyyeeeMMMMMMM 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考虑 (1) “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充分的内力重分布” (2)“不充分的内力重分布不充分的内力重分布”(3)一个截面的屈服并不意味着结构破坏一个截面的屈服并不意味着结构破坏(4) 塑性铰截面不必考虑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必须满足平衡条件塑性铰截面不必考虑满足变形连续条

21、件,必须满足平衡条件(5) 一般调整幅度不应超过一般调整幅度不应超过20%20% 3 3 连续梁和单向板的弯矩调幅法连续梁和单向板的弯矩调幅法2022-3-4 超静定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超静定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我国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我国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 程(程(CECS 5193)主要推荐用主要推荐用弯矩调幅法弯矩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 梁、板和框架的内力梁、板和框架的内力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塑性铰法塑性铰法变刚度法变刚度法强迫转动法强迫转动法弯矩调幅法弯矩调幅法非

22、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2022-3-4弯矩调幅法弯矩调幅法截面弯矩调整的幅度:截面弯矩调整的幅度: 对结构的弹性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用以考虑结构因非对结构的弹性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用以考虑结构因非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ea1MM应用弯矩调幅法应遵循以下规定:应用弯矩调幅法应遵循以下规定:(1)纵筋:纵筋:HPB235HPB235、HRB335HRB335、HRB400HRB400、RRB400RRB400;混凝土:混凝土:C20C20C45C45(2) 一般一般不宜不宜超过超过0.200.20(3) 不应不应超过超过 ,不宜不宜

23、小于小于(4)调整后的结构内力调整后的结构内力必须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连续梁、板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值连续梁、板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值不宜不宜小于简支梁弯矩值的小于简支梁弯矩值的1/3 0.100.35AB0()1.022lMMMM2022-3-4(5)应应在可能产生塑性铰的区段适当增加箍筋数量在可能产生塑性铰的区段适当增加箍筋数量 受剪配箍率:(防斜拉)受剪配箍率:(防斜拉) (6)必须必须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要求,在使用阶段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要求,在使用阶段不应不应出现塑性铰出现塑性铰yvtsvsv36. 0ffbsA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内

24、力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内力(1) 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均布荷载:均布荷载: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20mb)(lqgM0mb)(lQGM2022-3-4(2)等跨连续梁的剪力设计值等跨连续梁的剪力设计值nvb)(lqgV)(vbQGnV均布荷载:均布荷载: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3)等跨连续单向板,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等跨连续单向板,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2mp0()Mgq l均布荷载:均布荷载: 公式适用于:公式适用于: 的等跨连续

25、梁、板的等跨连续梁、板 相邻两跨跨度相差小于相邻两跨跨度相差小于 的不等跨连续梁、板的不等跨连续梁、板 跨跨 度度 值值 : 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 取本跨跨度取本跨跨度 计算支座计算支座弯矩弯矩: 取相邻两跨较大跨度取相邻两跨较大跨度 /0.3q g 10%2022-3-4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中几个问题的说明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 计算跨度计算跨度 ( (两支座塑性铰之间的距离两支座塑性铰之间的距离) ) 支支 承承 情情 况况计计 算算 跨跨 度度梁梁板板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 净跨长净跨长 净跨长净跨长两端支承在砌体墙上两端

26、支承在砌体墙上一端与梁(柱)整体连接,一端与梁(柱)整体连接,另一端支承在砌体墙上另一端支承在砌体墙上注:表中注:表中 为板的厚度;为板的厚度; 为梁或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为梁或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 梁、板计算跨度梁、板计算跨度nn1.05llahanlnl0lnnlhlann1.025/2llann/2/2lhla2022-3-4(2)荷载及内力荷载及内力 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转动约束作用,以及作用,以及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活荷载的不利布置等因素,在按弯矩调幅法分析结构时等因素,在按弯矩调幅法分析结构时均已考虑均已考虑 。(3)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塑性理论方

27、法塑性理论方法不适用不适用于下列情况于下列情况: :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 2)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 3)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严重作用的结构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严重作用的结构 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 2022-3-4(1) 弯矩设计值:可考虑拱作用,使板内力有所降低弯矩设计值:可考虑拱作用,使板内力有所降低20%(2) 截面有效高度:短跨:截面有效高度:短跨: 方向方向 长跨:长跨: 方向方向(3) 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板的配筋计算板的配筋计算 板的配筋构造板

28、的配筋构造ylxl020yhhmm030 xhhmmy0ssfhrmA (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正弯矩钢筋(中间板带,边板带)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正弯矩钢筋(中间板带,边板带) 负弯矩钢筋(沿支座均匀配置)负弯矩钢筋(沿支座均匀配置)(2)按塑性理论计算时:配筋应符合内力计算的假定)按塑性理论计算时:配筋应符合内力计算的假定2022-3-4板板(1)配筋计算配筋计算 考虑板的拱作用效应考虑板的拱作用效应,四周与梁,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整体连接的板区格,计算所得的的板区格,计算所得的弯矩值,可根据下列情况予以减少:弯矩值,可根据下列情况予以减少:1)中间跨的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中间跨的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

29、 : 20%2)边跨的跨中及从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边跨的跨中及从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截面: :3)角区格不应减少角区格不应减少b/1.5ll b1.5/2ll20%20%10%10% 板可以按不配置箍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板可以按不配置箍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验算 上述规定适用于上述规定适用于: 单向板单向板肋梁楼盖、肋梁楼盖、双向板双向板肋梁楼盖中的板肋梁楼盖中的板 按按弹性理论弹性理论、按、按塑性理论塑性理论计算所得的弯矩计算所得的弯矩 2022-3-4(2) 配筋构造配筋构造 1)受力钢筋受力钢筋钢筋种类钢筋种类一般采用一般采用HPB23

30、5、HRB335常用直径常用直径6mm、8mm、10mm、12mm,负钢筋宜采用较大直径负钢筋宜采用较大直径间间 距距一般不小于一般不小于70mm板厚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时,不宜大于200mm板厚板厚h 150mm时,不宜大于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250mm 弯弯 起起 式式锚固好锚固好 ,整体性好,整体性好 ,节约钢筋,施工复杂,节约钢筋,施工复杂分分 离离 式式锚固较差锚固较差 ,用钢量稍高,但施工方便,用钢量稍高,但施工方便钢筋弯钩钢筋弯钩板底钢筋:半圆弯钩,上部负弯矩钢筋:直钩板底钢筋:半圆弯钩,上部负弯矩钢筋:直钩弯起、截断弯起、截断一般按构造处理一般按构

31、造处理板相邻跨度相差超过板相邻跨度相差超过20%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时,应按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时,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弯矩包络图确定 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板中受力钢筋配筋构造板中受力钢筋配筋构造2022-3-4连续板受力钢筋两种配置方式连续板受力钢筋两种配置方式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2022-3-42)构造钢筋构造钢筋: : 包括包括分布钢筋、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分布钢筋、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 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构造钢筋、板的温度收缩钢筋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构造钢筋、板的温度收缩钢筋 板中分布钢筋构造要

32、求板中分布钢筋构造要求 位位 置置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作作 用用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抵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承担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承担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 直直 径径不宜小于不宜小于6mm间间 距距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50mm数数 量量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

33、15% 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2022-3-4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构造钢筋垂直于梁肋的板面构造钢筋板嵌入承重墙时的板面裂缝分布板嵌入承重墙时的板面裂缝分布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2022-3-4次梁次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次梁的配筋构造次梁的配筋构造2022-3-4主梁主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斜截面受剪

34、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按(按弯矩包络图弯矩包络图确定)确定) (4)附加横向钢筋附加横向钢筋附加箍筋(优先采用)或附加箍筋(优先采用)或 附加吊筋附加吊筋 主梁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主梁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sinyvsvfFA 2022-3-4附加横向钢筋布置附加横向钢筋布置2022-3-4棋盘式荷载布置棋盘式荷载布置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2022-3-4单区格双向板计算系数表:附表单区格双向板计算系数表:附表C2。yxxMMMxyyMMM2022-3-4 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内力计算双向板肋梁楼盖支承梁内力计算 连续

35、双向板支承梁计算简图连续双向板支承梁计算简图2022-3-4双向板的破坏特征双向板的破坏特征 试验研究试验研究 弹性弹性 开裂开裂 与裂缝相交的钢筋屈服与裂缝相交的钢筋屈服 形成机构形成机构 双向板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双向板破坏时的裂缝分布2022-3-4 塑性铰线及其确定塑性铰线及其确定 板中连续的一些截面均出现塑性铰,连在一起称为塑性铰线板中连续的一些截面均出现塑性铰,连在一起称为塑性铰线 板的极限荷载:当板中出现足够数量的塑性铰线后,板成为板的极限荷载:当板中出现足够数量的塑性铰线后,板成为机机 动体系动体系,达到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而破坏,这时板所承受的荷,达到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而破坏,这时

36、板所承受的荷 载为板的极限荷载载为板的极限荷载 板中塑性铰线的分布形式与以下因素有关:板中塑性铰线的分布形式与以下因素有关:板的平面形状板的平面形状周边支承条件周边支承条件两方向跨中、支座的配筋量两方向跨中、支座的配筋量荷载类型等荷载类型等2022-3-4 塑性铰线特点塑性铰线特点 板接近破坏时,塑性铰线产生于最大弯矩的位置,并沿塑性铰板接近破坏时,塑性铰线产生于最大弯矩的位置,并沿塑性铰线产生常量的极限弯矩。线产生常量的极限弯矩。 塑性铰线通常为直线,受正弯矩而屈服的叫正塑性铰线,反之塑性铰线通常为直线,受正弯矩而屈服的叫正塑性铰线,反之叫负塑性铰线。相交于一点的不同号塑性铰线只能有三个不同

37、的叫负塑性铰线。相交于一点的不同号塑性铰线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方向。方向。每块链板必定有一根转动轴。每块链板必定有一根转动轴。塑性铰线通过相邻两块链板转动轴线的交点。塑性铰线通过相邻两块链板转动轴线的交点。形成塑性铰线的板是机动可变的。形成塑性铰线的板是机动可变的。沿固定边界产生负塑性铰线。沿固定边界产生负塑性铰线。 2022-3-4均匀受荷双向板破坏机构示例均匀受荷双向板破坏机构示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极限承载力分析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极限承载力分析2022-3-4 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基本原理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1)极限分析须满足的)极限分析须满足的三个条件三个条件 : 极限条件极限条件

38、机动条件机动条件 平衡条件平衡条件 (2)极限分析的具体解法极限分析的具体解法 : 上限解法(满足机动条件及平衡条件):上限解法(满足机动条件及平衡条件): 1) 机动法或功能法机动法或功能法利用功能方程求解利用功能方程求解 2) 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直接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直接建立平衡方程求解 下限解法(满足极限条件及平衡条件下限解法(满足极限条件及平衡条件):): 1)直接选取弯矩分布方程)直接选取弯矩分布方程 2)板带法)板带法 2022-3-4(1)将楼盖划分为不同的双向板曲格)将楼盖划分为不同的双向板曲格(2)从中央区格开始,确定荷载)从中央区格开始,确定荷载 ,选定,选定 和和 各值,

39、求出各值,求出 该区格板的跨中弯矩该区格板的跨中弯矩 、 以及支座弯矩以及支座弯矩(3)将支座弯矩值作为相邻区格板的共界弯矩值,依次向外计算各)将支座弯矩值作为相邻区格板的共界弯矩值,依次向外计算各 区格板,直至楼盖的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区格板,直至楼盖的边区格板和角区格板 pgqxmym 计算步骤计算步骤 计算公式计算公式xymmxxxmmxxxmm yyymmyyymm )3(24121yx2yyyxxyxllplMMMMMM 2022-3-4中间板带与边板带的正弯矩钢筋配置中间板带与边板带的正弯矩钢筋配置双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双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2022-3-4

40、楼盖中无梁肋,板直接支承在柱上。楼盖中无梁肋,板直接支承在柱上。 优点:结构高度小、板底平整、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优点:结构高度小、板底平整、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抗弯刚度小、挠度大、柱周边剪力集中、冲切破坏。缺点:抗弯刚度小、挠度大、柱周边剪力集中、冲切破坏。 托板柱帽2022-3-4破坏特征破坏特征新出现的裂缝 很宽的裂缝 混凝土压碎 a)板顶 b)板底2022-3-4受力受力特点特点2m ax18yxxMql l,2m ax18yxxMql l,2m ax18yxxMql l,a)单向板 b)双向板 c)无梁板 2022-3-4无梁楼盖板带的划分无梁楼盖板带的划分14xl01xl1

41、xl2xl3xl02xl14xl24xl24yl24xl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柱上板带跨中板带ly01ly1ly2 ly02ly32022-3-4内力计算内力计算(1) 弯矩系数法2xxxqlM0255. 081555. 0)8(MlqllMxyyx单跨柱上板带 0.15880.13780.12050.10940.1057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柱上板带 2022-3-4内力计算内力计算弯矩系数法符合的条件: 每个方向至少有三个连续跨 任一区格板的长跨与短跨之比值不大于1.5 可变荷载和永久荷载设计值之比值3/gq截面位置端跨内跨边支座跨中内支座跨中支座柱上板带-0.480.22-0.500.18-0.50

42、跨中板带-0.050.18-0.170.15-0.17无梁板的弯矩计算系数2022-3-4内力计算内力计算总弯矩: 2020)32()(81)32()(81cllqgMcllqgMyxyxyx2022-3-4内力计算内力计算(2) 等效框架法 柱原柱截面,计算高度须扣除柱帽高度。 梁厚度为板厚,宽度为 和 跨度为 和 clx3/2cly3/2xlyla)等效框架 b)分层框架 2022-3-4内力计算内力计算(2) 等效框架法 项目端跨内跨边支座跨中内支座跨中支座柱上板带0.900.550.750.550.75跨中板带0.100.450.250.450.25等效框架计算的弯矩分配比值2022-

43、3-41 1 冲切破坏特征冲切破坏特征2022-3-42 2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2022-3-42 2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0,)15. 07 . 0(hufFmmpcthlsvuyvmmpctlAfhufF8 . 0)15. 035. 0(0,sin8 . 0)15. 035. 0(0,sbuymmpctlAfhufF不配箍筋或弯起钢筋配箍筋配弯起钢筋2022-3-42 2 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2022-3-43 3 冲切钢筋冲切钢筋2022-3-44 4 柱帽柱帽2022-3-41 1 板的厚度板的厚度2 2 板的配筋板的配筋3

44、 3 边梁边梁2022-3-42022-3-4 密肋楼盖中肋的间距:密肋楼盖中肋的间距:1.51.5m m以内以内 井式楼盖中井字梁间距:井式楼盖中井字梁间距:2 23 3m m 优点:自重轻,刚度大,跨度大优点:自重轻,刚度大,跨度大。 2022-3-4板:按双向板计算板:按双向板计算梁:按交叉梁系计算,梁上荷载为三角形或梯形,多跨梁:按交叉梁系计算,梁上荷载为三角形或梯形,多跨连续井式楼盖应考虑可变荷载不利布置。连续井式楼盖应考虑可变荷载不利布置。拟板法:格数多于拟板法:格数多于5 5* *5 5 按抗弯刚度等价,将井字梁及其板比拟为等厚按抗弯刚度等价,将井字梁及其板比拟为等厚 度的板。度

45、的板。板厚:板厚:8080mm-120mmmm-120mm梁高:梁高:(1/16-1/18(1/16-1/18)l l2022-3-4板:一般不需计算,按构造配筋板:一般不需计算,按构造配筋梁:梁:1 1、按无梁楼盖计算内力、按无梁楼盖计算内力 2 2、按肋梁楼盖计算内力、按肋梁楼盖计算内力多跨连续井式楼盖应考虑可变荷载不利布置。多跨连续井式楼盖应考虑可变荷载不利布置。肋梁钢筋构造:可参照平板的规定肋梁钢筋构造:可参照平板的规定 正弯矩处箍筋可开口正弯矩处箍筋可开口 负弯矩处箍筋应闭口负弯矩处箍筋应闭口2022-3-4钢筋:高强度钢丝束或钢绞线钢筋:高强度钢丝束或钢绞线混凝土:混凝土:C40C

46、40以上以上其他:锚具、聚乙烯套管、润滑脂、张拉设备其他:锚具、聚乙烯套管、润滑脂、张拉设备将预应力对楼盖的作用用一组等效荷载代替。将预应力对楼盖的作用用一组等效荷载代替。 2022-3-428leNqpp2022-3-40pq2022-3-4leNPpp42022-3-42022-3-41、预应力楼盖的尺寸结构形式跨高比经济跨度(m) 结构形式跨高比经济跨度(m)单向梁1625815单向板354569扁梁2025918双向板4050710框架梁12181525密肋板30351015井字梁20251632悬臂板=16悬臂梁35 时)770500(10pesp)380250(10pesp2022-3-43、无梁板内预应力筋的布置20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