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_第1页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_第2页
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项军莉(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5004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79-01每一药物都有其固有的药理作用。在质的方面表现为选择性作用,在量方面表现为作用强度与持久度。同一剂量的药物在不同个体所形成的血药浓度和作用部位的浓度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而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也出现很大差异。要保证临床上每个病人都能达到最大疗效,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目的,单纯根据药理作用选药和用药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药物作用因素,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一些检测数据,在严密的科学原则基础上,根据情况做出具体处理。下面介绍临床合理用药几

2、个必须考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血药浓度测定与合理给药:药物的血药浓度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血药浓度不仅是药效动力学的根据,也是药代动力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安全幅度小,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药理作用强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而治疗效果不易在短期内作出判断的药物,测定其血药浓度,从而依据血药浓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是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反应的可行办法之一。例如:洋地黄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药物,其缺点是最适剂量不易掌握,稍一不慎常致中毒,甚至死亡,或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心衰的效果。特别是在长期使用该药时,因功能变化或因更换别种强心甙,或因换用生物利用度不同的制剂,引起血药浓度改变而导致意外。因

3、此有必要根据病人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脏器功能,及前阶段用药情况来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2、肝功能与合理用药:肝脏是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有些药物经代谢时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肝功能不足时那些在肝解毒的药物作用将加强并延长,而在肝活化的药物则作用减弱。(1)如新生霉素、利福平等,当肝功能不足时易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升高血药浓度产生不良反应,这类药物应慎用。有些药物需要经肝脏代谢的活化才能发挥药理作用,以皮质激素为例,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如可的松在肝脏中转化为氢化可的松时才能发挥药效;同样,强的松在肝脏中转化为强的松龙才能发挥药效,所以严重肝功能不良的病人药物在肝中转化发生障碍,只有使用氢化可的松或

4、强的松龙才能发挥疗效。(2)对肝功能有损害的抗生素:四环族抗生素在肝脏贮积显著,并在胆汁中浓度很高,可510倍于血浓度,由此排入肠道而又再吸 收形成肠肝循环。大剂量静滴四环素可引起脂肪浸润性肝损害,严重者可以致死;孕妇尤易发生,所以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如国外报道有人以2.44.0g剂量四环素为6例孕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35天都出现黄疸,并在513日死亡,尸检有4例肝脏肿大,6例脂肪变性累及肝小叶各部分,但未见坏死或炎症。脂化红霉素,如无味红霉素,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其发生率国外报告为5%10%,如包括隐性病例可高达40%。3、肾功能与合理用药: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肾功能不良时应用主要经肾

5、脏排泄的药物,应减少用药或延长给药时间,以防止排泄障碍血药浓度过高而发生中毒。以抗生素为例,红霉素主要经肝脏代谢,肾功能不良时可以常规使用。青霉素主要经肾脏排泄,但毒性极微,肾功能严重损害或不良时剂量只需略加调整。四环素类经肾脏排泄,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肾功能损害时不宜应用。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主要经肾脏排泄且毒性较大,肾功能损害时要减量,并可按药代动力学公式进行计算给药剂量。因此可根据不同的肾功能情况来计算和调整给药方案。4、身体状况与合理给药: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史衡量得失决定是否需要给药。在确定主诉病因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他并存的疾病。例如老年哮喘病人就要了解有无高血压,否则选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6、治疗可能发生危险,所以选药不仅要有针对适应症,还要排除禁忌症。5、半衰期与合理用药:半衰期是药代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半衰期一般指血浆半衰期(t 1/2),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绝大多数药物按一般动力学规律消除,因此半衰期有固定的数值,不因血浆浓度高低而改变。它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等)速度即表示药物在体内的时量关系。每一个药物都有各自的半衰期,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各自不同,因此按照一般习惯每日给3次的给药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的药物,更不适合每一个病人。为了维护恒定的有效浓度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一定的时间间隔给药是必要的,在临床上可适当根据药物的有效浓度结合半衰期

7、确定给药时间更为合适。如磺胺嘧啶过去的给药方案是成人每日4次,每次1g,首次2g作为冲击量,并使用等量的碳酸氢钠。近年来通过血药浓度和半衰期研究,测得磺胺嘧啶的半衰期为1317小时,因此将磺胺嘧啶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2次,每次1g,经临床证明即安全也有效。又如地高辛过去以缓给法给药方案是每日3次,每次0.25mg,3天达到洋地黄化后,每天再用0.25mg维持,近年来通过对地高辛体内过程的研究,药代动力学计算半衰期为36小时,并经临床证明,地高辛可以每天只给0.25mg,8 天通过药物的逐渐累积之后就能达到洋地黄化,之后以0.25mg维持即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又能减少中毒机会。以上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与注意事项,一定要根据药物的药理特点,即药效学及药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