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金融运行回顾_第1页
一九九九年金融运行回顾_第2页
一九九九年金融运行回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九九九年金融运行回顾                 1999年金融形势与金融调控在通货紧缩趋向显著的运行环境下,1999年我国金融形势总体比较平稳,运行具有八大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长明显放慢。各项存款增加11695亿元,同比少增加363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0846亿元,同比少增加645亿元。二是货币流动性大幅度提高,广义货币M2增幅先扬后抑,狭义货币M1增幅逐步回升,二者呈现反向变动趋势,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了M2增幅

2、低于M1增幅的现象。1999年14季度末M2和M1增长率的对比状况为178和149、177和149、153和148、147和177。三是储蓄存款分流显著,企业存款回升。城乡储蓄存款新增6253亿元,同比少增加1374亿元,其中下半年以来少增加近30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增加814亿元,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四是存款结构出现新变化,定期储蓄下半年以来持续下降,对公定期存款近年高速增长势头明显得到遏制,定期储蓄比重同比下降近21个百分点,企业定期存款比重同比下降近16个百分点。五是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下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备付率偏低。六是基础货币供应显著回升,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36万亿,增长1

3、18。七是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八是现金投放规模为历年之最,现金运动呈现持续信用净投放的特征。去年金融调控继续取得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1999年以来采取了多项货币信贷政策措施:加强信贷政策指导,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为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要求各有关金融机构积极稳妥地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从1999年起,把消费信贷业务放宽到所有的商业银行,把消费信贷种类放宽到所有的大件消费品。通过开放和创新,运用金融工具刺激消费取得了较好效果。灵活运用利率杠杆,通过调控社会资金价格,进一步刺激消费和投资。6月10日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

4、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5个百分点。同时改进了贷款利率浮动办法,为调动银行放贷积极性,上半年将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20扩大到30,但由于对基层银行贷款权限配置不到位,影响了中央银行这一政策效应。将个人住房贷款的最长期限由现行的20年延长到30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高水平由年利率63315降为558,以支持城镇居民购房,支持房改。1999年以来居民住房信贷已经形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为满足亏损企业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支持国企脱困,出台了封闭贷款管理办法,特别是为了支持不景气的外贸企业扩大出口,专门制定和颁布实

5、施了外经贸企业封闭贷款管理办法。针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不足的状况,中央银行拓展了再贷款支持范围,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再贷款支持序列,再贷款的品种也由原来仅限于满足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性需求扩大到支持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投放。上半年中央银行增加对农村信用社再贷款限额150亿元,下半年追加对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再贷款限额200亿元,用于支持其贷款投放和增加流动性。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增加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支付能力。11月中央银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8下调至6。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控基础货币取得进展。全年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60余次,累计向商业银行融出资金7000多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余额

6、近2000亿元,及时有效地调节了市场资金余缺,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和流动性管理创造了积极条件。进一步扩大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批准农村信用联社、证券投资基金以及部分证券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推动商业银行积极开展融资代理业务,为中小金融机构增加融资渠道。扩大票据融资,完善再贴现管理。规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所有制企业以真实的商品、劳务交易为基础签发的商业汇票,经金融机构贴现后,可按规定条件办理再贴现。同时,中央银行对一些资信情况良好、具有相应票据业务基础的城乡信用社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办理再贴现。总的来看,1999年金融调控积极有效,促进了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加,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

7、金融服务继续得到改善,扭转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被动局面。但通货紧缩趋向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性收敛也在继续发展。这些问题在2000年需要加以关注并切实解决。对1999年货币供应量的分析1、对货币总量的分析。1999年通货紧缩趋向更为显著,所以1999年的货币供应总量水平成为关注的焦点。鉴于年末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会受到一些偶然或不正常因素的影响,故我们选择各月度的平均值来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见表2),以尽量消除不正常因素的扰动。根据统计资料测算,1999年M0平均增长1203,M1平均增长145,M2平均增长161,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21、26和03个百

8、分点。可以认为,1999年货币供应总量水平出现了明显回升态势,中央银行通过积极调控,达到了促进货币供应量适当增加的目标。但是,我们也注意到,1999年货币供应总量水平仍然偏低,即使与通胀率较低的1996、1997年M0、M1和M2的平均水平比较,仍分别下降了14、21和68个百分点。因此,关于1999年货币供应总量水平,又可概括为“出现了明显的具有恢复性的回升态势”。1999年货币供应总量水平的回升是积极的,但同时与信贷总量增幅的回落形成明显反差,1999年全部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加645亿元,这种反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直接融资以及票据融资好于上年。2、对货币供应结构的分析对货币供应结构的分析

9、,首先是对货币流动性状况的判断,由于存量指标具有历史累积巨大余额的影响,以M1M2(存量)的比率作为分析指标十分迟钝,故我们选择较为灵敏的M1M2(增量)的比率进行分析。根据1999年统计资料,M1M2(增量)的比率为449,比1998年上升了142个百分点,比9697年的平均水平还高出9个百分点,表明1999年货币流动性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分析表明,1999年货币流动性显著提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表象来看,一是由于现金投放规模为历年之最,M0增幅较高;二是M1和M2回升幅度差值较大,M1平均增幅回升26个百分点,与M2平均增幅回升03个百分点相比,高出23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的提升,再进一步看

10、是与储蓄分流和企业存款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动密切相关。导致储蓄分流的原因,一是6月10日中央银行再次大幅度降低存贷款利率,居民储蓄积极性不高;二是在政策扶持下,股票市场出现多轮上升行情,部分储蓄资金进入股票一、二级市场;三是开征利息税,降低了储蓄倾向;四是房改深化,因购买旧有公房和经济适用房,既分流增量储蓄,又分流存量储蓄。这里还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特别加以关注,一是定期储蓄出现持续下降情况,二是在贷款总量少增加645亿元的情况下,企业存款总量何以多增加814亿元,且企业定期存款一改多年来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我们认为,定期储蓄滑坡除了降息和征收利息税,使得定期储蓄的比较收益下降

11、外,更为深刻的经济背景,一是由于企业、机构对实行金融往来实名制的预期,不但导致公款私存减少,继而出现原有公款私存余额部分的倒流、回流,甚至出现私款公存的现象,以避开对储蓄存款的课税;二是在比较收益下降的基础上,一方面企业、单位通过定期储蓄进行食利的意愿减退,而另一方面由于对国有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解禁,特别是股票一级市场的无风险性和收益的相对稳定性,使得企业、单位更倾向于储备较多高流动性的“活期存款”,择机进入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因此,在贷款少增加较多的情况下,企业存款总量反而出现较多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定期储蓄中公款私存的倒流存在相当的对应关系(712月定期储蓄存款净下降近1600亿元),其次是由于直接融资和票据融资多增加,再有就是企业售汇多于上年,亦多增加了一部分人民币存款。所以,货币流动性提高、企业存款的增速加快,从总量上表明企业支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