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金属固态相变概论1、 名词解释固态相变 平衡转变 惯习面 取向关系2、 填空题1) 理论是施行金属热处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2)固态金属发生的平衡转变主要有 。3)固态金属发生的非平衡转变主要有 。4)金属固态相变的类型很多,但就相变的实质来说,其变化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 ; 。5)相变时, (举一种)只有结构上变化; 只有成分上的变化; 只有有序化程度的变化; (举一种)兼有结构和成分的变化。6)根据界面上两相原子在晶体学上匹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等三类。7)一般说来,当新相与母相间为 界面时,两相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若两相间无一定的取向关系,则其界面必定为 界面
2、。3、 金属固态相变有哪些主要特征?哪些因素构成相变阻力?哪些因素构成相变驱动力?第二章 钢的加热转变1、 名词解释奥氏体 相变临界点(Ac1,Ac3,Accm, Ar1,Ar3,Arcm) 晶粒度 起始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 2、 填空题1)、奥氏体的形成遵循相变的一般规律,即包括 和 两个基本过程。2)、晶粒长大是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因为 3)、晶粒长大的驱动力是 。4)、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主要有 。5)大多数热处理工艺都需要将钢件加热到 以上。6)奥氏体是碳溶于 所形成的固溶体。8)奥氏体晶粒度有三种: 晶粒度、 晶粒度、 晶粒度。9). 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珠光体的片层间距
3、越小,则奥氏体化的速度 。3、选择题(1)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_中的间隙固溶体.(a)-Fe (b)-Fe (c)Fe (d)立方晶系(2)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为奥氏体的自由能_珠光体的自由能.(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3) 奥氏体核的长大是依靠_的扩散, 奥氏体(A)两侧界面向铁素体(F)及渗碳体(C)推移来进行的.(a)铁原子 (b)碳原子 (c)铁碳原子 (d)溶质原子(4) 渗碳体转变结束后, 奥氏体中碳浓度不均匀, 要继续保温通过碳扩散可以使奥氏体_.(a) 长大 (b) 转变 (c) 均匀化 (d) 溶解(5) 奥氏体的长大速度随温度升高而_.(a) 减
4、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规律(6) 连续加热的奥氏体转变温度与加热速度有关.加热速度逾大, 转变温度_, 转变温度范围越小, 奥氏体_.(a)愈低, 愈均匀 (b)愈高, 愈不均匀 (c)愈低, 愈不均匀 (d) 愈高, 愈均匀(7) 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A晶粒度为_.(a)实际晶粒度 (b)本质晶粒度 (c)加热晶粒度 (d).起始晶粒度(8) 奥氏体晶粒半径逾小, 长大驱动力_(a)愈大 (b)不变 (c)逾小 (d)无规律4、 奥氏体晶核优先在什么地方形成?为什么?5、 以共析钢(P组织)为例,说明加热转变中奥氏体的形成机理,并画出A等温形成动力学图。6、 用铁渗碳体相图
5、说明受碳在奥氏体中扩散所控制的奥氏体晶核的长大。7、 简述生产上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方法。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1、 名词解释珠光体 索氏体 屈氏体 魏氏组织 伪共析转变2、 填空题1)、珠光体转变也可分为 和 两个阶段。珠光体转变是 相变。2)、渗碳体和铁素体可以作为珠光体转变的领先相,通常在亚共析钢中以 为领先相,在共析钢中以 为领先相,在过共析钢中, 成为领先相。3)、除Co和Al外,所有的合金元素都 珠光体转变速度,使C曲线 。4)、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态有 、 、 三种。5)、共析渗碳体的形态有 、 两种。6)、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形成网状组织的条件一般是: , , 。7). 片状珠光体的
6、片层位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_。8). 珠光体团中相邻的两片渗碳体(或铁素体)中心之间的间距的距离称为珠光体的_。9). 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下, 粒状珠光体的强度和硬度比片状的_, 塑性_ _。3、 选择题(1) 片状珠光体的片层位向大致相同的区域称为_d_。(a)亚结构 (b)魏氏组织 (c)孪晶 (d)珠光体团 (2) 珠光体团中相邻的两片渗碳体(或铁素体)中心之间的间距的距离称为珠光体的_b_。 (a)直径 (b)片间距 (c)珠光体团 (d)点阵常数 (3) 由于形成F与渗碳体的二相平衡时, 体系自由能最低, 所以A只要在A1下保持足够长时间, 就会得到_的二相混合物P。 (a)A+P (
7、b)A + 渗碳体 (c)F+渗碳体 (d)A+F (4) P相变时, Fe3C形核于_或A晶内未溶Fe3C粒子。 (a)P晶界 (b)珠光体团交界处 (c)A晶界 (d) Fe3C/P界面(5) 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时, 会发生碳在_和_中的扩散。(a)F和A (b)F和P (c)P和A (d)F和Fe3C(6) 在A1温度以下发生的P转变, 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上的碳浓度_奥氏体与渗碳体界面上碳浓度, 从而引起了奥氏体中的碳的扩散。(a)低于 (b)高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7) 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球化处理,通过_A化温度,短的保温时间, 以得到较多的未溶渗碳体粒子。(a)低
8、的 (b)高的 (c)很高的 (d)中等的 (8) 球化处理由片状向粒状转变, 可_, 属自发过程。(a)降低结合能 (b)降低体积 (c)降低表面能 (d)降低碳浓度(9) 珠光体转变的形核率I及长大速度V随过冷度的增加_。(a)先减后增 (b)不变化 (c)增加 (d)先增后减(10) 珠光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有一鼻尖, 鼻尖对应了形核率和转变速度的 _。(a)最大处 (b)最小处 (c)平均值处 (d)次大处(11) 在A1下,共析钢的A_ 。(a)最不稳定 (b)最稳定 (c)转变最快 (d)转变驱动力最大(12) 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下, 粒状珠光体的强度和硬度比片状的_, 塑
9、性_。(a)较高, 较好 (b)较低, 较低 (c)较高, 较低 (d)较低, 较好4、 什么是珠光体的纵向长大和横向长大?为什么说珠光体的纵向长大受碳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所控制?5、 说明先共析相的不同形态及其形成条件。6、 珠光体的TTT图为什么会出现鼻子?第四章 马氏体转变1、 名词解释马氏体 马氏体正方度 M s及其物理意义 奥氏体稳定化 热稳定化 机械稳定化 热弹性马氏体 伪弹性 形状记忆效应2、 填空题1)、马氏体中的碳原子在点阵中分布的可能位置是Fe体心立方晶胞的 。2)、马氏体中的位向关系有 、 、 。3)、马氏体转变与一般固态相变热力学的不同在于有 、 等现象。4)、P、B、
10、M转变的驱动力均是 。5)、钢中马氏体的强化机制有 。6)、铁合金中马氏体转变动力学形式多样,分为四种类型: 。7)、马氏体的基本形态有 和 ,此外还有 、 和 。通常低碳钢所形成的马氏体为 ,高碳钢所形成的马氏体为 。8)板条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 ;片状马氏体的亚结构主要为: 。9). M形态主要有( )和( )两种,其中( )M硬度高、塑性差。10)钢中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 。11)通常把奥氏体的稳
11、定化分为 和 。3、 选择题(1)、下列有关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氏体转变时发生晶格点阵改组B马氏体转变时没有成分变化C马氏体转变时原子不发生移动D马氏体转变时原子间保持着原有的近邻关系(2)、下列有关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MS点,马氏体转变才能开始B马氏体转变没有孕育期,且转变速度很大,但转变很快停止C必须进一步降低温度转变才能继续进行D冷却到室温时获得100马氏体(3)、马氏体转变的可逆性,指的是下述中那一种现象( )A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在重新加热过程中转变成贝氏体B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在重新加热过程中转变成珠光体C冷却过程中
12、形成的马氏体,在重新加热过程中转变成奥氏体D冷却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在重新加热过程中转变成回火索氏体(4)、马氏体转变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3种位向关系,下列名称中错误的是()AK-S关系 B贝茵关系C西山关系 DG-T关系(5)、马氏体转变的非恒温性是指()A马氏体转变具有上限温度Ms B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即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转变量逐步增加)C马氏体转变量是温度的函数 (即随着温度的下降转变量逐步增加)D马氏体转变存在表面浮凸4、 简述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5、 简述形变诱发马氏体的原因。6、 简述板条马氏体韧性优于片状马氏体的原因。7、 影响Ms点的因素。8、 钢中马氏体具有高强
13、度、高硬度的本质原因?9、 形状记忆合金应具备的条件。第五章 贝氏体转变1、名词解释 岛状组织 粒状贝氏体2、填空题1)、贝氏体组织形态多样,通常可将其分为: 。2)、在光镜下,低碳钢上贝氏体 ,高碳钢下贝氏体呈 。3)、典型的上、下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复相组织,贝氏体转变包含 和 两个基本过程。4)贝氏体转变过程中的扩散性与马氏体转变的无扩散性不同,贝氏体转变过程中存在 的扩散, 但不存在 的扩散.5)碳钢中的贝氏体是等温淬火的产物,根据等温温度的不同,贝氏体主要可以分成 贝氏体和 贝氏体两种。6). 一般地, 贝氏体转变产物为_ 和 的二相混合物, 为非层片状组织。 3、选择题(
14、1) 一般地, 贝氏体转变产物为_的二相混合物, 为非层片状组织。 a. A与F b. A与碳化物 c. A与P d. 相与碳化物 (2) 贝氏体形成时, 有_,位向关系和惯习面接近于M。 a.表面浮凸 b.切变 c.孪晶 d.层错 (3) 近年来, 人们发现贝氏体转变的C曲线是由二个独立的曲线, 即_和_合并而成的。 a. P转变, B转变 b. B转变, P转变 c. B上转变, B下转变 d. P转变, P转变 (4) 贝氏体转变时, 由于温度较高, 会存在_的扩散。 a.铁原子 b.碳原子 c.铁和碳原子 d.合金元素 (5) 随A中碳含量增加, A晶粒增大, B转变速度_。 a.下降
15、 b.上升 c.不变 d.先降后增 (6) 贝氏体的强度随形成温度的降低而_。 a.降低 b.不变 c.无规律变化 d.提高 (7) 碳钢在_以上等温淬火, 组织中大部分为上贝氏体时, 冲击韧性会大大降低。 a.400 b.450 c.350 d.300 (8) 下贝氏体的强度_上贝氏体, 韧性_上贝氏体。 a.高于, 优于 b.高于, 不如 c.低于, 优于 d.低于, 不如 (9) 当加热但A1 MS之间时,M的存在_P转变, _ B转变。a.促进, 大大促进 b.促进, 减慢 c.减慢, 促进 d.减慢, 减慢4、简述贝氏体转变的特点。5、贝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及马氏体转变的异同点。6、
16、试述贝氏体转变的切变机理,并解释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的形成过程。7、试述贝氏体转变的台阶机理,并解释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的形成过程。8、 为什么下贝氏体的强度和韧性均优于上贝氏体?第六章 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IT图 CT图1、 填空题1) 测定IT图常用 ;测定CT图常用 。2) 随着合金含量的增加(Co等个别元素除外),钢的等温转变曲线 ,淬透性 ,比碳钢更 获得马氏体。3)亚共析钢中, 随碳含量上升, C曲线_ , 过共析钢中, 随碳含量上升, C曲线_ 。2、简述IT图和CT图在热处理中的应用。3、运用IT图或CT图判别冷却转变组织。4、T8钢的过冷奥氏体按图示方式冷却,试问室温下各获得什
17、么组织?低温回火后又得什么组织?高温回火后的组织?5、共析钢C曲线和冷却曲线如图所示,试指出图中各点处的组织。 6、在共析钢的C曲线上,绘制为了获得以下组织:(1)S+P,(2)T+MA,(3)B下,(4)M+A,(5)B下 +M+A所对应的冷却曲线。(10分)7、T8钢的过冷奥氏体按图示方式冷却,试分析冷却后的室温组织?8、将共析钢加热至780,经保温后,请回答:、若以图示的V1、V2、V3、V4、V5和V6的速度进行冷却,各得到什么组织?、如将V1冷却后的钢重新加热至530,经保温后冷却又将得到什么组织?力学性能有何变化?第七章 淬火钢的回火转变1、 名词解释二次硬化 回火脆性 回火稳定性
18、 红硬性2、 填空题 1)、碳钢淬火后低温回火得到 ,中温回火得到 ,高温回火得到 。2)、回火第一阶段发生马氏体的 。3)、碳钢淬火后于150250回火时,得到( )组织。3、 选择题(1) 当加热回火时, 如残余奥氏体未分解, 则在冷却过程中残余奥氏体将转变为马氏体, 这一过程称为_。a.钝化 b.相变 c.催化 d逆转变 (2) W18Cr4V在560回火后, 在冷却过程中在250稍作停留, 残余奥氏体将不再转变为马氏体, 这一过程称为_。a.催化 b.相变 c.逆转变 d.稳定化 (3) 低碳钢低温回火可以得到_强度及_塑性与韧性。a.较高, 一定的 b.较高的, 较高的 c.较低的, 较高的 d.较低的, 较低的 (4) 高碳钢一般采用_, 淬火后_以获高的硬度和大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a.不完全淬火, 低温回火 b.完全淬火, 低温回火 c.完全淬火, 高温回火 d.完全淬火, 中温回火. (5) 中碳钢淬火后_回火, 可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a.高温回火 b.中温回火 c.低温回火 d.时效 (6) 出现了第一类回火脆性后, 再加热到较高温度回火, _脆性消除; 如再在此温度范围回火, 就_出现这种脆性。a.可将, 不会 b.不可将, 会 c.可将, 会 d.不可将, 不会 (7) 出现了第二类回火脆性后, 如重新加热到6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安全生产协议书
- 防止股东竞争协议书
- 买卖房车库合同协议书
- 体育生纪律管理协议书
- 劳动培训签服务协议书
- ktv股东合同协议书
- 餐馆合股开店协议书
- 铝矿施工合作协议书
- 购车签订免责协议书
- 黄山定点医药协议书
-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 WS/T 359-2011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
- GB/T 6670-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落球法回弹性能的测定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 绿色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 工伤认定证人证言-模板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10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 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简答题
- 2022年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运动》市级公开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