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自贡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贡市普高201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 下列生命活动不能发生在动物细胞中的是A. 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 将血糖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C. 线粒体中NAD+转化成NADH D. 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和糖原【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动物细胞中,可以将血糖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和脂肪,B正确;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可乙将NAD+转化成NADH,C正确;植物细胞可以合成淀粉,而动物细胞不能合成淀粉,D错误。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有关B. 通过核孔实现的物质交换具有选

2、择性C. 某些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运出D. .呼吸抑制剂会影响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答案】D3. 以下关于真核细胞内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 细胞内存在的囊泡,可实现从内质网膜向细胞膜的转移C. 细胞在发生分化和癌变后,其细胞膜的成分不会发生改变D. 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且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因此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磷脂分子,A正确;内质网通过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因此通过囊泡能

3、实现内质网膜的成分向细胞膜转移,B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C错误;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D正确。4. 如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 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C.bB. 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C. 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D. 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答案】B【解析】正常人在快速饮入500

4、m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mL等渗盐水(0.9%NaCl)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正确;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错误;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所以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C正确;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5. 肺炎双球菌有R型和S型两类。R型菌无荚膜菌落粗糙,S型菌有

5、荚膜菌落光滑,二者 都对青霉素敏感,研究者在S型菌中发现一种抗青霉素突变菌株(PenrS型),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实验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均可恢复健康B. 乙实验后,加青霉素处理仍可能同时出现光滑和粗糙菌落C. 丙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可能是光滑菌落D. 丁实验中因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生长【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甲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PenrS型),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乙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继续生长,因而只可观察到一

6、种菌落,B错误;由于R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因此丙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可能是光滑菌落(PenrS型),C正确;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没有PenrS型细菌的生长,但R型菌的菌落能正常生长,D错误。6. 通常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高于野生型青蒿(2N=18).现有一株四倍体青蒿的基因型为Aaaa(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植株花药离体培养并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B. 用秋水仙素处理野生型青蒿即可获得四倍体青蒿C. 该植株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可获得染色体数为27的单倍体D. 在该植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最多可达6条【答案】D【解析】四倍体青蒿

7、Aaaa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a、aa,则该植株花药离体培养并加倍后的个体基因型为AAaa、aaaa,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A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分离,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倍,形成四倍体植株,所以秋水仙素处理野生型青蒿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可能会获得四倍体青蒿,B错误;该植株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可获得染色体数为27,该个体属于三倍体,C错误;在该植株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最多可达6条,D正确。二、非选择题7. 为脱贫攻坚、促农增收,自贡郊区某乡镇大力发展“不知火”和“碰柑”产业。科研工作者以“不知火”和“碰柑”幼苗为实

8、验材料,研究镁缺乏对“不知火”和“碰柑”生长的影响,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中为提取叶片中的色素,研磨前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和无水乙醇外,还应加入_。将装有色素滤液的密闭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条件下2-3min后,发现试管内氧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原因是_。(2)本实验中幼苗培养应采用_法。分析上表可知,缺镁对_(不知火碰柑)生长的影响更大。与含适量镁组相比,镁缺乏组中的“不知火”和“碰柑”根干物质量明显降低的原因是_。 (3)根据以上结果分析,你对该乡镇“不知火”和“碰柑”生产的建议是_。【答案】 (1). 碳酸钙和二氧化硅 (2). 叶绿体(基

9、粒)被破坏(缺乏),仅有叶绿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产生氧气 (3). 溶液培养 (4). 不知火 (5). 缺镁,根系活力降低,根系主动吸收矿质营养减少;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叶向根运输的有机物减少 (6).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时适量施用镁肥【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实验的自变量是镁的含量、植物的种类,两种植物在适宜镁组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干物质量均高于镁缺乏组;缺镁的条件下,“不知火”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根干物质量降低的幅度都高于“碰柑”。(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需要在研磨时加入碳酸钙,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实验过程中,由于叶

10、绿体(基粒)被破坏(缺乏),仅有叶绿素不能完成光反应产生氧气,所以试管内氧气的含量基本不变。(2)实验的自变量有镁的含量,因此该实验中的植物幼苗应该使用溶液培养法;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缺镁对不知火生长的影响更大;根据表格分析,缺镁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根系主动吸收矿质营养减少;且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镁叶绿素合成受阻、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减少,叶向根运输的有机物减少,因此与含适量镁组相比,镁缺乏组中的“不知火”和“碰柑”根干物质量明显降低。(3)根据以上可知,镁的含量会影响“不知火”和“碰柑”的产量,因此应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时适量施用镁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找出实

11、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在不同的镁含量条件的叶绿素、根系活力、根干物质量等的变化情况。8. 下图表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BD=DE),M为连接在神经元表面上电流计。请回答:(1)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_的通透性增大,引起膜内外的电位发生变化,神经纤维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2)刺激上图_点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你判断的理由是_(3)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影响,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利用荧光标记膜蛋白,可观察到_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将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

12、内,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发现突触前膜发生了电位变化,但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钙离子 _【答案】 (1). Na+ (2). 相反 (3). C (4). 只有刺激C点电流计指针才会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说明兴奋既传到了B点,也传导了E点 (5). 突触小泡 (6). 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兴奋),但会影响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解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至少由2个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据图分析,图中有三个神经元,两个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

13、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神经纤维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而膜内相同。.(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利用荧光标记膜蛋白,可观察到突触小泡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将能与钙离子结合的药物 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发现突触前膜发生了电位变化,但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减少,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兴奋),但会影响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产生和传递的机理,结合题干信息判断题(2)中只有刺激C点才能导致电流

14、表偏转两次,进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9. 近段时间我市天气变化较大,气温骤降及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容易引发人体感冒,出现发烧、食欲减退等病症。请回答:(1)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系列改变。该过程中,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改变的信息分子有_,寒冷引起甲状腺分泌活动改变的调节方式为_。(2)机体受到病毒侵染后,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_(细胞器)直接相关;在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效应T细胞的淋巴细胞可能有_。(3)某同学因发烧就诊,医生为他注射了一定量的药物M.几天后未见好转。再次就医注射少量的M时,该同学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此现象

15、合理的解释是_。【答案】 (1).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2). 神经体液调节 (3). 溶酶体 (4). 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5). 药物M中含有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时发生过敏反应【解析】试题分析: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改变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寒冷引起甲状腺分泌活动改变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需要溶酶体中水解

16、酶的参与;T细胞和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都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3)根据题意,第一次注射药物M没有反应,而第二次注射时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药物M中含有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时发生过敏反应。10. 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1:1,F1卷翅雌x卷翅雄雌F2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性状分离是指_。上述实验中,F2卷翅:正常翅出现2

17、:1的可能原因是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四个品系:红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红眼卷翅和紫眼卷翅,己知品系和为纯合品种,品系和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一中选择2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答案】 (1). Bb (2).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 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 (4). 选择与杂交(或与杂交或与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

18、,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现出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卷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BB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卷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Bb;性状分离指的是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上述实验中,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是因为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2)要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这对性状都

19、是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实验过程为:选择与杂交(或与杂交或与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现出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1. 食用泡菜是四川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在自贡几乎家家都备有泡菜坛子自制泡菜。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水是为了_(2)泡菜腌制过程中若泡菜坛有沙眼,常导致腌制的蔬菜臭而不酸,其原因可能是_(3)泡菜美味但却不宜多吃,因为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徽生物还原成_。测定其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该物质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4)某同学欲用新鲜的泡菜液分离纯化乳酸菌,应首先用_对泡菜液进行梯度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