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构形原理解读的错别字预防策略探究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小学 吴路军 汉字构形原理是指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包括个体字符的构形方式和汉字构形的总体系统中所包含的规律。汉字是有“纹理”的,其构成有逻辑,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有人曾以“非准不言,非准不书”形容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操守,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却是“非准即言,非准即书”:没有正确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却作出诠释,没有对音、形、义进行整体联系却机械书写,变成错别字的始作俑者。 具体介绍以下几种情况: 机械识记,置之不理。教学中表现为一味让学生机械记忆和抄写,或以简单的“加、减、换”方法排列组合,变化原理置之不理
2、。字形复杂的字如果在短时记忆过程中遇到相似字形干扰,原记忆就会损坏,出现错别字。无视逻辑,自我杜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常按自己的理解拆分字形,并不考虑是否合乎文字构成的本来逻辑。如教学“商”时,这样解释:“商人做生意特别会说话,所以里面有八个口。”自我杜撰容易引起字形混淆,如“摘”的右边有10个口,是不是表示更加会说话了呢?这样教“羞”的字形:“羊丑,所以羞。”羊怎么会丑呢?其实羊美得很。“美、善、羑”等字都是表示美丽、善良的意思,连“吉祥”原本也是写成“吉羊”的呢! 音意混淆,曲解构件。汉字中有些构件表意,有些则是表音,两者之间不能互相混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有一个典型
3、的例子:“饿”字中的“我”,是示音构件,没有表意功能,但有些人硬要把它讲成“我要吃(食),因为我饿”,把“我”曲解为表义构件。这样一来,“俄”“娥”“峨”“鹅”的讲解,就会被类推成“我的人”“我的女儿”“我的山”“我的鸟”,这就从根本上颠倒了字的最初构形原理。 文化缺失,有失精准。有教师教学“厨”时这样说:“豆和寸在房子里煮菜”。教学方法形象,但有失精准,如果能进一步说明:“厂”表示“屋顶”,“豆”是“煮菜用的锅”,“寸”表示“手拿锅的样子”,整个字就表示“手拿锅煮菜的屋子”。 如果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学生对汉字构形原理是极其关注的,有案例为证:教学“冒”字时,笔者有意将教学行为止于“掌握字形上
4、部为”,而学生却不满足:“为什么冒的上半部分是呢?”说文解字解释:“冒”是蒙着眼睛前行,“冒”上半部分正是盖住眼睛的帽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每写到“”总是特别小心,没有人一个写错。 这个例子说明了,在错别字预防中,告知“这样写”,只有50%的效果,告知“为什么这样写”,就有可能达到100%的成功,把构字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形义联系,认识深刻,字形才能掌握得确切和牢固。 我尝试预先对重难点字进行分类和分析,从整体字形和易错部件着手,适时归类、辨析,大大降低了错别字的出现率,而且增加了课堂情趣,也有效渗透了汉字文化。 策略一:整体认记,呈现直观形象,形义并进 (一)部件互为依附的象形字要具象画
5、面,对应形义 文字最早作为一种符号出现,画面感是很强的,简单的象形字一目了然,合体象形字就因为部件互为依附便不易辨识,需要联系整体,具象画面,进行形义对应。在二下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出现了二会字“荆棘”,笔者就以“观察字形,你觉得荆棘是什么”为切入口,从整体入手,引导观察汉字本身的点画布局带来的视觉感受:从“荆”中学生读到这是一种植物,因为有草字头,但是“刂”告诉我们像刀子一样尖尖的,会划破人的皮肤。“棘”字,笔画交叉,突出来,说明枝条和叶子都很硬。“荆棘”应是“一种带刺的植物”。描述感受,具象画面,使字形本身形象化或赋予字形以意义。至于“荆”的结构安排,“棘”中捺变点的避让将是四会字出现
6、时的教学任务。 (二)形意似乎脱离的会意字需故事联想,还原本义 生字的字义为儿童所不熟悉或较抽象时是错别字产生之时,要先帮助儿童建立音形义联系。据研究,儿童在建立联系过程中是依赖简单的直接联想或间接联想的。“初”所表示的“开始”之意在学生看来跟“衣服”“刀”怎么也扯不上关系,所以经常会把“衤”写成“礻”。在教学这个字时,我先根据构形原理给学生讲了一段故事:原始社会早期的人是不穿衣服的,后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大家为了遮羞就用树叶、枯草等遮住身体的重要部位。等到用把羊毛或者亚麻纺成线,织成布,人们开始用刀裁衣,“初”最早的意思是“用刀裁衣”,表示人类开始做衣穿衣、遮羞保暖的时代。这个形象后来就表示“
7、开始”的意思了。“初”是会意字,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义识形。如果因为汉字演变导致会意字“形意似乎脱离”,教师要通过故事联想的方法还原各部件组合的本义,才能牢固掌握字形。 (三)结构错综包含的合体字可动态演示,刺激结构 结构错误在错字类型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尤其是结构错综包含的合体字。“落”易写成左右结构,“唱”的“口”会上移,“塔”易写成上下结构,端端正正的汉字显得不伦不类。例如:“满”是左右结构的字,可是以往很多孩子喜欢把“艹”拉长,写成上下结构。“满”造字本义为“表示水充斥每一处”。如果拆分字形讲明字理,二年级的孩子不容易理解,我选用动态演示强化结构刺激:先取来一个杯子,然
8、后往里倒水,直到杯里的水开始溢出来。学生惊呼:“满了,满了,装不下了,水流出来了。”我问:“什么满了,杯子装不下了,都流到外面来了?”学生异口同声:“水”。我马上出示卡片“满”:“水满出来了,所以满是三点水旁。”这个动态的演示基于对构形原理的正确解读,当学生开始书写,直观而有趣的演示记忆会立即浮现,刺激汉字结构的正确安排。“落、唱”等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强化刺激。 策略二:分解定格,显示明晰特征,显主隐次 (一)笔画分解,明晰表意功能 1.带钩的笔画宜强化钩的作用 带钩的笔画是小学生错误高发笔画之一,尤其在“底(钩为提)、皮、越(钩为提)”等笔画穿插较多的字中发生率更高。笔者在随文教学“瓦”
9、字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会把“”写成“丨”。后来告诉学生瓦的“”和“乙”就像两片凹凸相扣的瓦片。如果瓦片的两头不翘起来的话,无法紧扣,房子就要漏水了,学生的错误果然减少了很多。以往很多学生写“虎”经常不带钩,全无气势可言,在这一届学生的学习中我进行了有意关注:首先给他们看甲骨文中老虎的形象图1:大口、长足、纹身的猛兽。后来造字者对其头部的特征不断夸大和形象,演变为:“大口的兽头+人的形象”,显示虎是“会袭击人类的山中兽王”。如果不带钩,就像老虎没有尖牙利齿,怎么会让人害怕呢?这样的解说有图有真相,有效地强化了钩的作用。图1 2.加或减的笔画需解析加减的意义 加或减的笔画因为易使形近字混淆,错误率
10、也相当高。有些字通常会加一笔:烧(加“丶”),展(加“丿”),茂(加“丶”),式(加“丿”),有些字通常会减一笔:留(左上少“丶”),搭(右下少“一”),底(下面少“丶”)。这些笔画的加减有着特定的意义,教师给予解析就能避免“画蛇添足”或“丢三落四”的情况发生。很多孩子写惯了“少”字,在写“步”时很容易在右下加上一个“丶”,多番提醒仍不由自主。笔者告诉他们:“步”表示慢慢行走,“止”下“丨”表示路线,左右笔画表示两只脚,左右两脚一前一后,因为慢慢走所以能看清是两脚在路上行走,如果加上“丶”就是第三只脚,那就不是慢慢走的意思了。 3.交与接的笔画要告知交接的原形 汉字字形复杂,交、接笔画众多,位
11、置变化众多。实验表明:由斜线、曲线组成的多笔画字会导致学生观察困难。教师要对这些笔画给予充分重视,告知原形,帮助学生理解正确含义。例如部件“”,字形显示为“横竖交接”,学生不明白交接的具体原因,所以“中横”经常不出头,其实这是右手的形态,“聿”系列(建、律、津等)中的“津”有撑船的意思,“尹”系列(君、群、裙等)中的“尹”就表示手拿东西,“事”也同样表示手拿东西,“争”表示两只手正在争夺同一个物品。其中的“丨”“丿”等表示“竹管,权杖,竹篙”等手里拿的东西,再教给他们“中间有竖横出头”的规律,学生在书写中就会遵照构字原理,将“中横”拉长,伸出,以显示手的动态特征。 (二)部件分解,降低辨认难度
12、 1.复杂部件选择拆分,由难变易 辨认合体字字形的难度与构字部件有关,构字部件增多,辨认难度也会增大。但若构字部件为学生所熟悉的,较易辨认;反之就难。至今还记得小学老师教“德”时曾以“十、四、一、心在家里”拆分部件,以后每每字形模糊之时,就会以这句口诀依葫芦画瓢,还原部件。部件复杂的字选择拆分不失为正确记忆字形的好方法。“赢”部件较多,但若分解则是学生熟悉的“亡、口、月、贝、凡”等字。浙江省特级教师张敏华在教学时就采用了化整为零,拆分部件并排列组合的方法,一拆分,各部件一目了然,一组合,字形整体突出,真是化难为易。 2.变形部件指向还原,由暗显明 中国文字在演化过程中,部分字形发生了改变,尤其
13、是许多象形字与原先所象之形相去甚远,给后人的字形辨认和记忆造成了阻碍,所幸字义几乎不变。学习“美”字时,很多学生对横的数量和长短搞不清楚,经过部件拆分,发现是“羊”和“大”组成的,羊经过了变形,竖不出头,美字下面为大,拆分使得旧知盘活,字形变得简单。而美跟“羊”和“大”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的“大”是一个人的形象,整个字看上去像一个人头上戴着羊头或羽毛,在古人看来这样的形象是美的。拆分使得变形部件还原,构形原理由暗显明,字形和字义挂上钩,配上对,正确字形有了保障。 策略三:辨析比较,凸显字符差异,寻根问源 (一)抓住形近部首,辨识字形个性 有些形近字,部首相近,易产生错误印象,学生一写到关键部
14、件就张冠李戴,简单的书空不够持久,只有搞清楚部件表达的意思才能真正掌握字形。例如:“恭”和“暴”均有“共”,下面部分形似,易混淆。“恭”下部是“心”的变形,表示恭敬的感情。而“暴”下部其实是米字旁的简化,字形各部件组合表示捧出米来在太阳下晒,“暴”当“晒”讲,后来慢慢引出“强烈的,突然地,急躁地”等别的意思。把关键部件的构形原理讲清楚,困难的堡垒就不攻自破了。 (二)立足形近意符,析清字源本义有些部件表意,当个别似乎字义相近的形近字混淆眼球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意符进行对比,慧眼识金,找出不同,析清字源本义。例如“即”和“既”,它们左边相同,都表示“盛食物的器皿”,右边虽然表示同一个人,但形态相反
15、。因意符不同,整个字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意思。“即”如图2,“既”如图3。 图2 图3图2这个人的头是面对着盛器的,正靠近盛器吃东西呢。所以“即”就表示“走进,靠近,立刻,马上,快要”的意思。图3像一个吃饱的人张嘴打着饱嗝,背着空荡荡的器皿掉过头去。从图中看出这个人的头是回过来的,不再面对这盛器中的食物,说明这个人已经吃饱了,吃完了。所以“既”就表示“已经,完成,事情已经发生的情况”。再联系语境选词填空,“(即)刻”“(即)将”“(即)日”“(即)时”“(即)位”“(即)食”都是表示“快要”的意思。而“(既)然”“(既)而”“(既)往”等则相反,字形正确了,词义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三)依据形近声
16、符,遵从表声原理有些部件表声,在形声字中表现明显,称为声符,例如:“袍”中“包”。好多声符,一目了然。但有些声符因为字形相近,与其他部件组合时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给学生的正确书写造成困难,建议从音符出发,遵从表声原理来区分。例如“艮”和“良”,韵母分别为“en”和“ang”,“很、恨、狠、跟、根”韵母中均有“en”,右边部件肯定为“艮”,而“浪,狼、郎、朗、琅、锒”韵母中均有“ang”,右边部件肯定为“良”,以此标准区分,不但遵从了其声符的固有特性,而且简单易记,不会出现错字。策略四:有理归类,圈画汉字组别,以点带面(一)难写字重点部,以“一部”带“一字”学习“溪”的时候,得知别班的学生受词语
17、“小溪”的干扰,易将“溪”字右下部件“大”写成“小”。如何避免这样错误的理解?笔者在自己班教学时预先将重要部件进行了强化:“溪”是形声字,右边的“奚”在甲骨文中显示上部为手,中部为绳,下部为人,所以显示为“大”,不是“小”。(象形字中,大为人之形,之前学生已掌握。)合起来是指被人用手牵缚的战俘或奴隶,表示地位低下,相关的“溪”“蹊”也就只能指“小水沟”“小路”的意思了。(二)意义圈核心字,可“一字”带“一类” 汉字意义圈是指将有共同特征或共同意义的汉字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合。事实上,汉字就是以字根为单位进行递增和扩展的,集合众多,例如金属集合(铁、钢、铜、铝、铬等),树种集合(杨、柳、桃、松、杉、柏等),女性亲眷集合(姨、妈、妯、娌、奶、妹等)。如果能以集合为单位帮助学生归类整理,不但能梳理字形,而且能渗透文化。“家”是学生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ktv包厢管理办法
- 深圳区块线管理办法
- 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 中医科服务管理办法
- 中国碳排放管理办法
- 河北麻黄草管理办法
- 浙江省公墓管理办法
- 乡镇周转房管理办法
- 河南地震台管理办法
- 丽水创新券管理办法
- 叶酸发放知识培训课件
- 百色市公安局招聘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病历书写规范培训
- DB44∕T 2509-2024 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规范编制指南
- 低压故障排除培训课件
- 中小校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渔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9799-202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 220kV输线路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 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考核测试试卷
- 广柴8320ZCD管理须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