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请同学们齐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生:(生齐背)明月几时有 师:一首明月几时有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明月几时有?何夜无月?只不过很少有人有那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罢了。但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却对月情有独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记承天寺夜游。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注释中的字音抄在文中,如有不认识的字请做出记号。 生:(看书、注音、做记号) 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 师:那
2、好,我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请一生) 1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他读得怎样?有没有读错的。 生:有。柏应读作bi。 师:(板书 柏bi)再请一位同学读读,我想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2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这回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师读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疏通文义,同时完成课后练习2。如有不理解的请作出记号,等一会大家再讨论一下。 生:(看课文约4分种) 师:请同学们就刚才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 生:(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在交流之后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咱们再集
3、体讨论。 1生:“欣然”是什么意思? 2生:高兴的意思。 师:对,春一文中有“欣欣然张开了眼,”其中的“欣欣然”就是高兴的意思。 3生:“亦未寝”的“亦”是什么意思? 4生:“亦”解释为“也”。 5生:“步于中庭”的“步”是什么意思? 6生:作“散步”讲。 师:还有不清楚的吗?(见没有)那好,请几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 1生:(翻译第一句) 师:他的翻译有没有问题?(有学生说有)问题在哪? 生:“遂”字没有翻译,它的意思是“于是”。 师:你说得很正确。(继续请学生翻译) 2生:(翻译第二句) 3生:(翻译第三句) 4生:(翻译第四句) 师:刚才几位同学翻译得很好,说明同学们真的
4、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呢? 1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非常的美好,所以他想欣赏一番。 师:这是讲“夜游”的原因,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 2生:“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能不能找到有关本文背景的材料。 1生:(找材料)注释7有。 2生:注释2也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个背景谈谈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 生:因为他被贬到黄洲,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感到很寂寞,于是想找个好朋友一起聊天。 师:说得很好。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呢? 1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5、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写景的句子。(板书品味写景)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 生:夜色。 师:准确地说是什么? 生:是月色。 师:很好。(板书月色)作者笔下描写的月色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怎么样)请同学们再齐读。 生:(齐读) 师:月色是怎么样的呢? 1生:澄清 2生:透明 3生: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澄澈透明)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
6、怎样的感觉呢? 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1生: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生:庭院中明亮的
7、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1生:淡雅。 2生:幽静。 3生: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 生: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生: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生: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生:快乐的。 师:
8、很好,我们永远都要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一切。现在,苏轼用他的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请同学们透过这张照片,体会作者的心境。要透视作者的内心情感,必须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前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生:(讨论、交流约3分钟,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1生: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2生: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3生: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9、”。 4生: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赏我呢!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再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写景散文的一些方法。(板书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课。 板书: 是什么 月色 品味写景 怎么样 澄澈透明 学习方法 怎样写 虚实 意境 比喻 体会心境 知人论世 缘景析情 (简评:一、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抢救课件结束语
- 2025年压力校验仪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液晶平面显示器及其配套部件和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合同研究组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二元酸二甲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社会养老保障服务项目建议书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州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校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多倍体树木新品种合作协议书
- 老挝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建设工程项目协同作业方案
- 鹿寨县城南水厂寨沙分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
- GB/T 45972-2025装配式建筑用混凝土板材生产成套装备技术要求
-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郭艳萍 钟立)全套教案课件
- Inventor教案打印完整
- 秋冬季安全知识培训
- 电力营销稽查培训课件
- 绿色金融培训课件
- 2025安化事业单位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