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论语十章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评分:【学习目标】1、 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 性。2、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3、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重点难点】1、 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2、从文本中提炼、概括“修身”的方式。【预习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而“五经指的是
2、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2、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479),名,字,时期 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请给下面生字词注音I、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 6、不逾()矩7、学而不思则罔()8则殆()9、贤哉()10、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II、曲肱()而枕之12、博学而笃()志三、通假字1、亦说乎:通,意思是2、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o习,古义
3、::今义:)2、吾目兰普吾身(日,古义:今义:0三,古义:,今义:)3、温故希知新(古义:;今义:)4、择而丛之(善者,古义:今义:0从,古义:今义:0)5、可以禺姑矣,(古义:今义:)五、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 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 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六、请你把课文的成语归类一下【探究案】1、答: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2、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答:3、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答:4、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答:
4、5、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 时就要“施于人”吗?答:【检测案】一、按要求填空1、 阐述“学”和 “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o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o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5、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o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o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0提高案】、论语十二章加点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1、 子曰:“学而咳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丞乎 ? 人不却而不惺,不亦君子乎 ?”解释:翻译:2、 曾
5、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唇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释: 翻译: 而从心所欲,不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毛,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渣矩。”解释: 翻译: 4、子曰:“遍故而即新,可以为师矣。”解释: 翻译: 解释:温:温习,复习。故:旧(学过)的知识。新:新的了解与体会。为:做。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禺则囹;思而不学则殉。”解释: 翻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解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6、如乐之者。”解释:翻译:8 子曰:“饭嘛食饮本,映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释:翻译: _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帽;舞其着者而丛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翻译:10、 子在川上曰:“整者如斯夫!不舍昼率/解释:翻译:11、子曰:“二军可夺帅也,匹天不可夺志也。”解释:翻译: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解释:翻译:1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参考答案班级:名:号:评分:【学习目标】1、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2、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7、。3、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重点难点】1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2、从文本中提炼、概括“修身”的方式。【预习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
8、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生字词积累I、 论(liin )语2八不亦说(yue)乎3八人不知而不愠 (yun) 4、三省(xing)吾身5、传(chudn)不习乎6、不逾(yii) 矩7、学而不思则罔(wang )8八则殆(ddi)9、贤哉(zdi )10、一箪(ddn)食 在陋巷(xidng )人不堪(kdn)其忧II、 曲肱(gong)而枕之12、博学而笃 (dti )志二、通假字1. 不亦说乎:说通悦思是愉快_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四、古今异义词语1、 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
9、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 温成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 择iff而丛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五、一词多义1、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 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去卩)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六、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 3、择善
10、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探究案】1、从论语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贝U;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贝打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8、10两则。当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就得不断学习,学习和做人两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2、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一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
11、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4、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5、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 时就要“施于人”吗?(言之有理则可)【检测案】一、按要求填空
12、1、 阐述“学“和 “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岀不要焦虑:人不知5、 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高案】一、论语十二章加点字词解释与句子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惺,不亦君子乎?”解释:时:时常。说:说通悦,高兴。乐:快乐。知:了解。愠:生气,发怒。翻译:孔子说:“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 曾子曰:“吾目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串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日:每天。省:反省,检查。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传授的学业。 翻译:曾子说:“为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 是诚实呢?老师传 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而从心
14、所欲,不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外物所迷惑;五十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毛,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渣矩。” 解释:有: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立:站立,站得住,这 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 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见各种 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4、子曰:“年故而却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温:温习,复习。故:旧(学过)的知识。新:新的了解与体会。为:做。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
15、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再、则甲;思印不学则殉。” 解释:学:读书。思:思考。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而:却。殆:有害。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 有疑惑。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堰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解释:贤:贤德。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乐:自得其乐。受不了那穷困的翻译: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 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看,好之者不如乐
16、之者。” 解释:之:代词,这里指学问和事业。好:爱护,喜欢。者:代词, 的人。乐:以 为乐趣。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 以学习为乐的人8、子曰:“零礁食饮本,映腹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解释:饭:吃饭。疏:粗粮。曲肱:胳膊。于:对,对于。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 得来的富贵,对于 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 “三人彳亍 , 必有我师慝;净其善首而丛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行:走路。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 改正。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 缺点,要注意改正。”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期夫!不舍昼率。”解释:川:河,河流。逝:流逝。斯:这,指河水。昼夜:日夜。 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积容积竞赛题库及答案
- 赠送合同签订协议模板(3篇)
- 新加坡租房验房合同模板(3篇)
- 生僻字口语考试题及答案
- 舞蹈室自选音乐考试题及答案
- 培训教育线上平台行业承诺函5篇
- 电工二级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供应链优化管理操作流程工具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智能食品生产与食品安全监控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我学会了坚持读后感9篇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件 项目5 金属的结晶过程与控制
- 2025年私人银行工行考试题库
- 2025至2030年广州物流业行业市场评估分析及投资发展盈利预测报告
- 销售部管理评审报告
-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1083
- 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制度
- 2025年全国新高考II卷高考全国二卷真题英语试卷(真题+答案)
- 天鹅会SPA中心员工手册
- 协会档案印章管理制度
- GA/T 2014-2023道路交通信号配时运行管理规范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