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1页
10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2页
10论语十则导学案======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十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2.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 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预习提纲】1. 文学吊识。孔子,名一,字一,国卩取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岀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 的一部书,共 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

2、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岀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四书:2. 字音字形。人不知而不愠(一)学而不思则罔(一)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说()乎三省(一)吾身传( )不习乎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 重点词语。(1)将课下重点词语抄写下来,并且熟记。(2)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交流解决(3)将本课通假字写下来,并解释。4. 试逐句翻译课文,说说每一则的大意。【合作展示】1. 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1)成语类(解释并熟记)不亦乐乎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择善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

3、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松柏(2)格言警句类 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修身做人的然后知松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 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 3.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4.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 ? 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 o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7.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

4、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0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9.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o (用原文句子填写)10. 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1 1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o【检测反馈】1.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2. 翻译下列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

5、而内自省也。(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 、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D、 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勤奋好学。【拓展延伸】 全班讨论: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么理解?【作业】1. 背诵全文,熟记字词,翻译课文。2. 抄写本课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论语十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2. 背诵、

6、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 培养勤学好问、永不满足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预习提纲】1.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阪邑(今山东曲阜)人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的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 代文化的整 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

7、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字音字形人不知而不愠(辿 1) 学而不思则罔(wdy)思而不学则囲(尝i)不亦说(yue)乎三省(X1 ng)吾身传(chuan)不习乎诲女(冋)知之乎不知为(wei)不知 是知(zhi)也3. 重点词语。(1)将课下重点词语抄写下来,并且熟记。(2)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交流解决。(3)将本课通假字写下来,并解释。4. 试逐句翻译课文,说说每一则的大意。【合作展示】1. 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1)成语类,(解释并熟记)不亦乐乎温故知新知之为知

8、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择善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松柏(2)格言警句类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3.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4.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并非平列的两件

9、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5. 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慎,的意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言行要谨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7.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 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9.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o (用原文句子填写)10. 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

10、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11.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检测反馈】1.多义词(1)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并列)温故而知新(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2)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习的知识)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助词,不译)终身行之者乎(助词,的)(3)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其恕乎(语气词,大概)(4)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知之为知之(明白)是知也(

11、通 “智”,智慧)(5)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_)可以为师矣(做,当 )知之为知之(是)仁以为己任(作为,看作)(6) 故: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故时有物外之趣(因此)2. 通假字“说”通“,意思“女”通“_” ,意思“知”通“_” ,意思3. 翻译下列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F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常温故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