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民医院诊室布置改进姓名谭昌波学号5400208236班级工业工程082人民医院是一所环境优美,临床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科研、 教学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坐落于交通便利的中环线 上。医院平均每天门诊量达1768人。人民医院采用的是诊室型布置。 所谓诊室型布置,是指医院布局以不同科室 的诊室为基本单位,每个病种都有自己的诊室,挂号处和划价收费处独立设置、 且唯一,所有患者都要在这两处挂号、缴费。人民医院组成前的原有三家医院布局,遵循的是传统医院的布置布式。一:诊室型布置的特点(1)相关诊室并不是相邻布置的,其中有些诊室还相距较远。(2)由于挂号、收费处面对所有患者
2、,所以患者的等待时间就会增加。(3)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需要在诊室之间不停的移动,且许多是长距离的移 动。(4)就医结束后,患者要亲自到药房取药。二:患者就医流程示例我们结合图3的一般就医流程,挑选了 20种主要病症,将其流程汇总在一 起,得到具体的患者就医流程示例图,如图 4和图5所示:图1原医院患者就医流程示例(第一部分)从图1与图2中可以看到,由于诊室的分散布置,患者在就医时要不断的往 返于诊室之间。以冠心病为例,患者就医的大致流程是先到挂号处挂号, 由于所 有患者都要在这里排队,所以势必要增加等待时间。接着,要跑到内科。再接着, 患者要到统一的划价收费处排队缴费。 然后,患者再到心电图
3、室,甚至要到很远 的彩超室,然后再折回较远的化验室,之后又返回与彩超室相邻的生化室, 最后 再折回划价收费处和西药房。由于这几个科室相互之间相距较远,患者在此期间 必须经历许多长距离的往返移动。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在诊室之间的路程上就要 花费很长的时间。三:医院诊室相互关系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移动,下面利用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对患者在诊室间的移动情况进行详尽分析,为医院的诊室布置优化提供准备。患者在诊室间的移动情况是分析的主要问题。 这是因为患者在某两个诊室间 移动越频繁,就说明两个诊室之间的关系越紧密, 那么在布置时,这两个诊室就 应该越靠近。在利用系统布置设计(SLP)
4、法进行布置时,不必关心患者在诊室间具体的移 动次数,而是通过划分移动频繁等级的方法来研究。具体可划分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0、U来表示,即超高移动频繁度、特高移动频繁度、高移动 频繁度、一般移动频繁度、几乎没有移动。患者移动频繁度等级对应着诊室相互 关系等级,如患者在诊室间有超高移动频繁度,那么诊室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为绝 对必要。四:患者移动频繁程度分析如表2所示,结合上面的20种主要病例的具体就医流程、往来诊室及移动 次数,我们可以得到门诊患者平均每天在两个诊室间的移动总次数,然后再计算出它们各自所占比例,并据此划分移动频繁度等级。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患者每天移动总次数=N种疾病患者
5、在每两个往来诊室间的移动总次数 /N*平均每天门诊量 平均每天门诊量=全年门诊量/360 (注:全年门诊量约为636480人) 所占比例=患者每天移动总次数/工患者每天移动总次数序号往来诊室移动次数每天移动总次数所占比例(%)移动频繁度等级101-0421771.48O201-05108847.41E301-061880.74O401-101880.74O501-1432652.22O601-1821771.48O701-191880.74O802-0320176814.81A902-0443542.96I1002-0520176814.81A1102-061880.74O1202-07435
6、42.96I1302-0987075.93I1402-1021771.48O1502-1221771.48O1602-1465304.44I1702-151880.74O1802-171880.74O1902-1821771.48O2002-191880.74O2103-1165304.44I2204-071880.74O2304-081880.74O2405-0765304.44I2505-1532652.22O2605-171880.74O2707-0943542.96I2807-101880.74O2907-1521771.48O3007-161880.74O3107-1732652.2
7、2O3208-0932652.22O3308-131880.74O3408-141880.74O3509-121880.74O3612-131880.74O3712-151880.74O3812-161880.74O3913-1443542.96I4015-171880.74O合计11927100表1患者移动频繁度分析例如,在表2中,序号1对应的往来诊室是01-04,表示患者从01挂号处 移动到04外科诊室。本例中20种疾病患者在这两个诊室之间共移动的次数是 2 次,那么每天所有门诊患者在这两个诊室之间移动的总次数则为: 2/20*1768=177 次;占总移动次数的比例为1.48% ;其对应
8、划分等级为“ O”。移动频繁度等级的具体划分如表 3所示等级AEIO对应比例范围9%以上6%9%2.5% 6%0% 2.5%相符比例14.81%7.415.93%、2.96%、4.44%2.22%、1.48%、0.74%、相符序号8、1029、12、13、16、21、24、27、39所有剩余表2患者移动频繁度等级具体划分五:诊室间相互关系分析由于诊室间移动频繁度等级对应着诊室相互关系等级,所以,将表2中的诊室间移动频繁度等级填入图6中,就可以得到诊室间相互关系图,如图 6所示:01挂号处02划价收费03两跖房04外科05内科06肚肠科07化验室08 CT 室09放射科10儿科11中药房12心电
9、图室13脑电图室14脑系科15 B超室16彩超室17生化室13耳鼻喉科19眼科门诊U0U0UUULIUUU000UUU0U0U0U0LU0UUUUL;0IUU0U0U00LL11000UUUU0Li(JUULUUUUU(J0UUUUULU000L'UUrUUUUU0ULULUUUo aV °0 >图3诊室间相互关系为了能够表示所有诊室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图6中的诊室间相互关系等级填 入表4中的行与列的相交方格中,进而得到诊室间相互关系表。六:诊室间综合接近程度分析综合接近程度高的诊室与其他大多数诊室都比较接近,应该布置于中央位 置,反之,就应该布置在边缘。具体各诊室间综合
10、接近程度如表3所示。眼科门诊 耳鼻喉科 生化室 彩超室R趙室 貓系科 脑电图室 心电图室 中药房 儿科 放射科CT室 化验室 肛肠科 内科 外科 西药房 划价收费 挂号处 至从L'挂号魅划价收挪U000西药房外科I00I'flL'0L 0Q1Art内科0 )L!001肛肠科化验室Iuuli0Io0(J放射科0l;()(I儿科L'i iIJr中药房心电图室L U U 1=0 U 0li脑电图室睛桑科H超室生优室0HI(:0('卄I00_0_0_010 11 u u U U U 0耳鼻哦科駆科门诊oorII0oonjI10U(II 0irnr0 0cu0L0
11、:,I0 ijovo T0I0OOCU o u * O接近程度 9236512310463255662422排序41510214312715 169116819 13 17 18表3诊室间综合接近程度通过以上对诊室间的相对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如下特点:1、有些诊室与其它大部分诊室关系都比较密切。例如:划价收费和挂号处。2、有些诊室只与特定的诊室关系密切,而与其它的诊室不密切。例如:脑系科与脑电图室、CT室相关联,而与耳鼻喉科不相关。诊室之间具体相关关系如表6所示:序号诊室相关诊室I相关诊室n1外科化验室、CT室挂号处、收费处、西药房2内科化验室、牛化室、B超室3脑系科脑电图室、CT室4肛肠科5
12、耳鼻喉科6眼科表4诊室之间具体相关关系七:诊区式布置通过上面对诊室间相互关系、病例与诊室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诊室型布置 方式给医院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它将导致设备种类、管理工作以及人员的 大量增加及复杂性的提高,其结果是固定成本上升、质量和就医效率下降,利润 减少乃至亏损。同时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要想提高就医效率,就需要对传统医院门诊的诊室布置进行改造,要以资源整合论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按照以“产品为主的混合布置原则”,将治疗同一或相似疾病的诊室放在一起,使其相邻,实行诊区式布置。八:诊区的改进根据上面白提供的信息,对诊区的设施重新进行布置趾音芋母1A41E1121011一般V0图九作业关系等级表示方式 第一步处理关系密级为A的作业单位对。按各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的高低排序,找出综合接近程度最高的布 置在中心位置;依次处理作业单位对。第二步一一处理关系密级为E的作业对。最后重点调整U级作业单位对的相互位置根据医院新的规划,在一楼还可以布置三个设施,中西药房已经布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