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城市_第1页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城市_第2页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城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城市读易中天的读城记作者:地址:关键词:城市、文化人类学视角摘要: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经济与文化,读城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跨学 科地解读了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这五个城市,深入挖掘出它们的的共 同点以及独特之处。文化人类学运用其特有理论解读着城市, 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与进步,帮助人们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期望。一座城市,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都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置身于城市,我们 感受到城市飞速发展的经济、纷繁多彩的文化、独特别样的体制、鱼龙混杂的人 群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去解读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 经济学家会看到城市房价日日高升造成的房地产泡沫,

2、贷款消费形成的虚假繁 荣,政治学家会看到城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的日臻完善,看到 城市公民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例如香港的人民反对政府拆喜帖街而游行示威。 科技学家会看到城市在航天、物理、医疗、天文等等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教育学 家则会看到儿童的过早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呼吁为孩子减负,高中文理分科。 文化学者则热衷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一座城市,也可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解读。城市是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每一个城市因为得自 天成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历史发展, 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生产、文化,形成自己 的语言、风俗、亲属关系、宗教、个性等。易中天的读城记一书,是上海文 艺出

3、版社系列出版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丛书之一。读城记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 跨学科地解读了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武汉这五个城市,分析它们的共同点 以及独特之处,深入城市挖掘出它们瑰丽的人文气息。文化人类学作为新型学科, 运用其学科特有观点理论解读着城市,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不同的城市拥有着存在差异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会衍生不一样的城市景观。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 过程。”人类的物质生产是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城市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人 们在对自然环境适应的同时,创造出社会环境。读城记中描写的南北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景观。北京土地规整,历史上长期作为朝代京都

4、而存在,拥有重要的 政治地位、军事地位,因而古城墙很多,城门遍布。说文解字中曰: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为维护京都,高高的墙被筑起,围成城。北京由三城层层镶嵌, 从外到内为京、皇、宫。有城当然会有城门。北京的门一方面方便内外交流,另 一方面象征着皇权的权威。永定门、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神 武门、地安门、,从南到北,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北京城是一个大城,建筑空 间宽广,有很多容纳万人的广场,孕育着北京恢弘的大气风范。北京是大城,上 海却是小滩。上海虽然背海而建,面对着广阔的大海。但是人们的居住地不能过 分向海洋延伸。上海是一个超级特大城市,拥有超于五百万的人口。地少人多让 上海建筑群

5、密集,人流遍布。同时,上海作为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地方,扮演国 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因而中国传统的建筑不多,摩天楼高筑,是真正意义上的“现 代城市”。和上海一样,厦门、广州、武汉都是沿海或沿江城市,经济发达,现 代化景观也多见,但也存在着不同。厦门更像一个小岛,一个隔世的小岛。这里 绿化很好,树丛四处,鸟语花香。广州更是一个市,体现的是改革开放的生机和 活力,另外还有独特地岭南景观,利于避雨的骑楼,东山和西关特有的建筑,传 统和现代并存。武汉位于中国之中,这种天时地利本应让其成为国之都, 可是却 偏偏没有成为首都。武汉是三镇组合而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既合为一又 相区别,形成了武汉的特殊景观。

6、武汉处于北上南下、东征西进的咽喉之地,历 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让战争阴云往往降临到武汉人头上。 水运的发展,也让武 汉形成官商并存的环境。不同的自然和历史因素,让这些城市形成了纷繁独特的 城市景观,润育着这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赋予它们的人们特别的人文性 格。人是城市中的人,社会的人。根据文化整体观的理论,特定的文化是在特殊 的环境下产生。在不同环境下生存的人们形成了自为一主的文化,形成他们自己的婚姻、语言、亲属关系、宗教信仰等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传入融合,当地文 化越发展现其丰富多彩。北京地方辽阔,历史悠久,不但建筑空间大,而且文化 空间宽,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从汉满蒙到胡回藏,从儒佛道

7、到释景回,各种文 化都汇集到北京这个城市。北京的“城文化”不是封闭的和孤芳自赏的,而是开 放的,所有优越的文化都可以在北京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 和谐并存,北京有着 黄河般宽阔的文化气度和“天朝帝国”的雍容气度。相比于北京,上海则更像一 个“城市部落”。上海人身上有着特有的上海气,上海人和其他地方的人站在一 起很容易就能被区分开来,这是由于他们的特有之气。但是,大部分被称为上海 人的人却未必是正宗的上海人。所谓正宗是从血缘上面去区分,但是上海人的划 分应当以文化而不应当以血缘。上海像北京那样,接受着各种文化的传入,但却 不像北京那样择优选之,而是包罗万象。进入到上海的文化很难再完全保留着原 来的

8、样子,各式文化吸收包容,进行同化,融为包容的上海文化。厦门与北京上 海都不同,虽然厦门的经济发展飞快,但却依旧保留着自古以来的文化, 保留着 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享受的是温馨的家园,享受的是小家的快乐。广州市文化 中的另类,很多人来到广州都会怀疑自己是否还身处中国。粤语就是一个例子,“边度”、“点解”、“唔该晒”等等,难学又难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还出现 了越来越多诸如“的士”、“士多”、“士多卑利”等从英文音译的新词。广州人还 讲究意头,不仅在饮食方面讲意头,在过节时吃好意头的菜,如发菜叫发财就手, 鱼叫年年有余,芹菜是勤勤快快。另外,遇到“猪肝”这类不好意头的菜名,就 改成“猪利”。广州

9、另类的文化往往让外来人感受到文化上的休克和沟通的障碍。 武汉贯通南北东西,联通四州,在文化呈现着某种融合、综合的性质。文化具有 相对性,无优劣之分。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武汉这几个城市在文化上的共 同点和特殊性形成了各异的南北文化,共同铸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塑造着人们的性格,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文化中的 人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北京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市井街巷处处潜藏着皇家后 代、厚禄高官。北京长期作为京都,涵养了北京人的贵族之气,一种和气和大气。 就是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也会有一种“老子不是谁的奴隶”的霸气。同时北京人 也很包容,包容外来的人、外来的文化,享受着乡土文化的悠

10、闲。北京人喜欢找乐子,喜欢田园的散淡和恬静。上海和北京一样,同样繁荣。然而,真正的贵族 赏慕田园文化,而不是奢华。上海则不然,上海人是极尽奢华的。上海人是理性 的经济人,精打细算,同时又精明能干,自信自强。广州和上海北京一样,都是 富裕的大都市。广州是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在这里发芽 成长,退化着传统。有人说:“跨过长江就是文化沙漠。”这句话一定程度上说出 了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流失。广州人热情开放,敢问天下先,拥有着哪一个城市 都难以相比的革命和改革的冲动,它作为近代革命的先锋便体现了这一点。厦门靠近上海和广州,受到这两地经济和人文的影响。然而厦门更像一个岛,厦门人是相对保守

11、内敛的,他们更相信“厦门是最好的城市”。他们保留着传统的文化, 享受的是小家小户的温情,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厦门人的不好争取的性格。武汉人是粗旷和顽强的。武汉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好,自古战争多发,形成了武汉人不 拘小节、坦诚直率的性格。武汉人虽然火气大,但也很讲礼,说话问话时免不了 尊称对方“你您家”。同一个城市的人拥有者大体相同的性格,正是这些独特的 性格,让身处于这些城市中的人带着一种浓重的城市味,也靠这种城市精神推动者城市的发展进步。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中国,乡土之性是抹不掉的。但同时,中国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城市,这些城市蕴含着自身的人文气质和文精神。读城记中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不

12、同的人有不同读法。通过文化人类学跨学科的 独特视角去解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内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化 的建设背景下城市是领先者,更好地了解城市,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真正实现 呈现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社会理想。参考文献:易中天著,读城记,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童恩正著,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日祖父江孝男著,乔继堂译,文化人类学事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 月。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Refere nee.Yi Zhon gtia n," read ing" i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 ing House,1997, October.Tong En zhe ng," cultural an thropology", Shan ghai people's publishi ng house,1989 March.Japa n gran dfather River Xiaonan, tran slated by Qiao Jita 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