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诗歌赏析:饮酒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诗人为何说“而无车马喧”呢?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利、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即下句的“心远地自偏 “。2、“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明确:不能。“见”是漫不经心看一下,无意识地瞥见,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见”字生动地描绘岀作者在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岀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体现出物我合一的境界。3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什么描写?有什么深层含义?明确:景物描写。飞鸟尚知飞还,人更应该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4.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真意”指什么?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淡泊闲适、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汇一体的意趣,也指诗人认为辞官归隐乃人生真谛。5. 说说主旨。明确:这首诗写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淳朴自然生活的热爱。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
3、人怎样的志趣?明确: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7、 怎样理解“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明确:“而无车马喧”强调环境的宁静,意味着远离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心远地自偏”是是说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纠缠,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这是精神上的一种自由境界,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8, 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心远( 9, 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和平、闲适、恬淡)的特征。10、请发挥你的想象,描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的意境。明确: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
4、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鸟巢, 归隐上林。11. 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的心境。12. 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13.诗人身处“人境”,并没有隐居山林,可他却说“而无车马喧”,其原因是“心远地自 侄”?134.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方阵”,通过 .叙事.和议论一(表达方式) ,定下全篇的基调。 以下四 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其中“山气日夕佳”承上句“悠然见南山”而来,作者从飞鸟结伴 而 还 中 悟 出 返 朴 归 真 的 人 生 真 谛。1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
5、人形象?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明确:刻画了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包含了超尘脱俗、热爱自然的志趣。16. 古人往往以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 在联系?明确:“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作者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舒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行路难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 出来?明确:“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抑郁苦闷和无所适从。2、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
6、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用了比喻。当时作者堕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 仕途艰辛,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明确: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4、 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确
7、:尽管前途障碍重重,我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现常用这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5、说说主旨。明确:诗人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自信执着地追求理想的精神。6、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明确: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己亥杂诗1、前两句诗叙事抒情(表达方式),叙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明确:记叙自己满怀离愁地离开京城的事,抒发了自己辞别京都时的眷恋忧伤以及逃岀樊笼的自由喜悦和回归的坚定信念。2、 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
8、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解。(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迨)明确:诗人以落花自比,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现在多用来赞颂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3、合作探究,说说主旨。明确: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离京的愁绪,回归的喜悦,和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4.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份心力。5. 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和至死不渝的执着奉献态度。6.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 的情感。7. 本诗的艺术特色是:抒情叙事相结合。离别愁绪
9、和回归喜悦相融,既有“浩荡离愁”、白日西斜,又有“吟鞭东指”、广阔天涯,两种情景互为映衬,自然引岀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心志。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给你的启示:虽然不在其位置上,但仍然要发挥余热,去默默奉献,做一些地人民有意的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全诗分四个小节,请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秋风破屋-群童抱茅一夜雨湿屋一祈求广厦2、第一节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秋风的?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卷”字写风势之大, 用词很形象,有力度。3、 “飞” 一“渡”一“洒”一“挂冒 "-“飘转”一 “沉”等动词有什么好处?明确:刻画了茅 草飞
10、扬的动感画面,表现岀诗人焦灼、痛苦的心理。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句话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何作用?明确:描写。写岀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渲染岀暗淡惨淡的氛围,从而烘托岀诗人暗淡悲惨的心境。为下文雨夜难眠做铺垫。5、找岀第三段中用得好的比喻句,找岀来赏析一下。“布衾多年冷似铁”用比喻的修辞写岀了被子又冷、又硬、又潮、又旧。“雨脚如麻”的“麻”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雨点密集绵长,密密麻麻的特点。6、 如何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句话?明确: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
11、”,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舍己利人的博大胸怀。7、说说主旨。明确:诗人由个人的痛苦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舍己利人的博大胸怀。8、 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举 岀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明确: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9、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 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先写自己的穷苦遭遇以表示他能够品尝百姓的疾苦,为后文写希望
12、能够让自己的草庐与天下寒士共分享做铺垫,使诗人的愿望更感染人,更能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你能说岀诗歌写了那两方面的内容吗?明确:咏雪和送别。侧 雪花漫天既新颖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此句写出了风、雪的什么特点? 明确: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 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 '' 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 ,勾画出了一幅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字,3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是咏
13、雪的千古名句,请赏析。 明确: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 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 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以春花比喻冬雪, 又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情怀。4、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互文。这两句与前两句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 威。'' 惨" 字,具有浓烈的 感情 之情。明确: 的:朋友 流露出来了 中宴饮增
14、添了5、请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妙处。 明确: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一个“愁”字,一个色彩,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明确: 用衬托手 现力,构画中,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此句点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列举三种乐器呢? 点明了饯行的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景。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 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 吗? “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
15、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个词用的最好?好在哪里? “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 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 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表现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 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这两句和李白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
16、妙? 明确: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 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10 说说主旨。 明确:全诗以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依依 舍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二、默写填空:1. 饮酒中体现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 饮酒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心远地自偏。3. 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 己亥杂诗中被后人用来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 饮酒这首诗的诗眼是心远地自偏o7. 饮酒描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采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级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产科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白皮书
- 大学生辩论赛策划方案
- 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结论
- 税收政策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提出背景与意义
- 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解析
- 新质生产力:未来工作岗位新图景
- 新质生产力企业认知框架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广东河源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需紧缺人员招聘117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航空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无人机地下结构探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化工设备开车相关课件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图像特征提取讲解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