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_第1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_第2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_第3页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校外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学弈,回答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2用“_”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2.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

2、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1)邻居有烛而不逮(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

3、。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善哉乎鼓琴鼓:_(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_(3)汤汤乎若流水。汤汤:_若:_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

4、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4伯牙的琴艺精湛,他的琴声除了表现“巍巍太山、汤汤流水”之外,还会表现什么动人的场景呢?请仿写句子。方鼓琴而志在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折竹父欲令诸子合群。乃捡取小竹多枝,如其子指数,坚束而令折之。诸子悉力莫折。父乃去束,人授其一,试之皆折。父:“尔能同心合群,如竹之就束,又焉能折?若各自离心,则人人孤立,人之折尔易耳。”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乃拣取小竹多枝(_)   诸子悉力莫折(_)   试之皆折(_)2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_3写出你在这

5、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5. 阅读欧阳修苦读,完成习题。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

6、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多诵古人篇章。_(2)唯读书是务。_6.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

7、叙说了自己的_。7. 阅读并答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_)(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2下列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使/弈秋/诲/二人弈 C.使弈秋、诲、二人、弈3短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的道理。8. 古文阅读。魏

8、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管理山泽的官。期:约定。雨:下雨。左右:身边侍从。身自罢之:亲自取消这场酒宴。1魏文侯左右劝阻他的理由是:_。(用文中话概括)2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虽然在这里饮酒很快乐,但是我一会儿就要去赴约了。B.在这里饮酒很快乐,我就不去赴约了。C.虽然在这里饮酒很快乐,但是我怎么能不赴约呢?3魏文侯_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9. 阅读下文,完成

9、各题。为学(节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上述选文的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2下列加点字“之”的含义及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B.数人饮之不足画蛇添足C.人之立志为学D.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3作者通过贫富二僧的故事教育子侄们_。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

10、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作者相传是_时期的列子。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3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会不同。B.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C.要善于观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D.批评了孔子一类的学术权威的无知。11. 课内阅

11、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知错就改是

12、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12.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13.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3、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匮(kuì)粮,过雍(yn)门,鬻(yù)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lì),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jù)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bià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选自列子·汤问)(注释)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匮:缺乏。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鬻歌:卖唱。:中梁。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逆旅:客栈。曼声:拖长声调。遽:立刻,匆忙。抃:拍掌,两手相击。 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14、厚:很多。赂:赠送财物。发:送走。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去(已经) B.既去(离开)C.忘向之悲也(方向) D.左右以其人弗去(没有)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_,这个故事说明_。3解释“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这句话的意思。_4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联系资料袋中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资料袋:本故事出自战国列御寇的列子·汤问,与本故事相关的成语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

15、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_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ho  hào)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窥头于牖 ,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注)子高:叶公的字。钩:衣带上的钩。写:摹画。凿:古代饮酒的器具。闻:听说。下之:到叶公住所处。牖(yu):窗户。施(yì):延伸。还(xuán)走:转身就跑。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ho  hào)       似_(sì  shì)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天上的真龙知道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并不是真的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罢了。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