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1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2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3页
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必考题型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声色相间运用得十分巧妙。其中“动”指的是   ,“静”指的是   ,“声”指的是   ,“色”指的是 &#

2、160; 。(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B.最后两句点明了山间是王孙们的心志所在。C.全诗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2. 课内阅读。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一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1第二句是抓住人物的_和_进行描写,描绘了孩子在喧闹的街头看书的情景。(填序号)A外貌B动作C心理活动D神态2从“黑旋风”和“浪里白条”中我知道孩子看的书是()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3、160;D.红楼梦3读了这首诗,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山 行远上寒山_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_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全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从第_、_句诗中可以看出来。3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局做铺垫的B.第三局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

4、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七夕今肖看碧霄,_家家乞巧望秋月:_。(1)把古诗补充完整。七夕今肖看碧霄,   家家乞巧望秋月:   。(2)七夕是指农历的   ,是传说中   鹊桥相会的日子。(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   意思。这时,人间女子常会对着   用五彩线穿针。(4)如果你正在向织女乞巧,你会乞取什么呢?快来写一写!5. 古诗文阅读。九月九日忆山

5、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文中“九月九日”的意思是_。2“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意思是:_。3下面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诗中的“异乡”意思是他乡。B.重阳节有登高、插戴茱萸和吃月饼的习俗。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读古诗完成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句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动的景物有(_)、(_

6、),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来了,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2诗中的哪几句是实际的景物?哪几句是作者的想象?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芦芽:芦苇的嫩芽B. 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 欲上:想逆江而上D.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7、;   )A. 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 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 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 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8. 快乐阅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在词语后的括号里填上正确解释的序号。回家黄莺在天上飞 陶醉趁着的时间轻拂堤岸老鹰莺飞()拂堤()醉() 趁()归来()鸢()2.诗中用来反映春光明

8、媚的景物有地上的,天上的,堤岸上的,远处朦胧的。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作者不是只泛泛地描写春天风光,而是抓住了这个生活场景,使整首诗变得活泼起来,充满了生活情趣。9. 课内选文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江上秋风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    篱落:   (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C.勾起

9、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0. 日积月累。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_旧曾谙。_红胜火,_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解释这首词中加点的词。谙:_胜:_蓝:_3回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_11.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 ,   一日还。两岸猿声   , 万重山。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被后人誉为   。3写出下列字在诗中的正确读音。朝   还 &

10、#160; 重  4望天门山也是这首诗的作者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迟日:     丽: .泥融:   .   鸳鸯: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情怀的表露。13. 阅读理解。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寒山:_生:_  坐:_  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