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写出意思。(1)所宝以百数。 数(sh shù)意思: _(2)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谬(miù m
2、iào)意思: _2联系上下文,用原文语句填空。(1)戴嵩对牛这幅画“尤所爱”,从“_”可以看出来。(2)牧童认为这画“谬矣”,是因为画中牛“_”。3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说明什么?_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竹题记郑燮(xiè)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释)新篁(huán):刚长出的竹子。榻:狭长而低的床。
3、凉适:凉爽舒适。围屏骨子:屏风架子。窗棂(lín):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岂非:难道不是。1解释下列词语。(1)余家:_ (2)师承: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_(2)岂非天然图画乎?_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_)(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 (_)4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4、。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1下列划线字注音及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5、60;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B.扫取数斗归(sh,好几) 汝见我不(fu,同“否”)?C.乃厌倦不堪(k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D.吏遂缚诣县(fù,绑)(zh,到去)2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_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_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3翻译语句。 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_对面取人物。_4“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_5用原文回
6、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 _6“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 _7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_。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方:_欲:_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 _ _
7、0; _ _还 _ _ _ _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_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
8、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及(_) 访(_)咸(_)置(_)即(_)2解释下列句子中“若”的意思。有若成人之智 (_) 若出其中 (_)中有楼若者 (_) 未若柳絮因风起 (_)3解释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欲知其
9、斤重(_) 必细察其纹理(_) 人皆吊之,其父曰 (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 楼渐低,可见其顶 (_) 其恕乎 (_)4翻译下列句子:太祖大悦,即施行焉。_5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赞美了曹冲年幼却聪明过人?_6曹冲是著名的少年聪明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这类人物很多,请再举一个例子。_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必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10、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2)宁信度,无自信也。_2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什么?_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一则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亲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翻译字词吾:_ 尝:_终日:_ 寝:_2这句话告诉我们_。8. 文言文阅读。小儿不畏虎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
11、。)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虎熟视久之 熟:(_)(2)虎亦卒去 卒:(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_3文中妇人和她的两个儿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来到有不同反应?_4读了这个故事,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受到的怎样的启发。_9. 阅读短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12、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 _ (2)非然也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为是其智弗若与 _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 (2)一人虽听之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虽与之俱学 _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思援/弓缴/而射之
13、。C.为/是其智/弗若与 D.通国/之善/弈者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_5本文学弈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10.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 涉:过,渡。遽:急忙,立刻。契:用刀雕刻,刻。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所从坠:剑落下的地方。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1对“刻舟求剑”中“求”字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寻找 B.要求 C.请求 D.追求2对“舟止”中“止”字解释最恰
14、当的一项是( )A.脚 B.停止 C.阻止 D.中止3对“舟已行矣,而剑不行”的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A.行驶的是船,而不是剑。 B.船已经行动了,剑还没有行动。C.小船已经可以了,而剑还是不行。 D.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4与“刻舟求剑”的寓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A.自相矛盾 B.亡羊补牢 C.守株待兔 D.揠苗助长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l)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遵循这
15、种变化。(_)(2)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_)(3)不要随意去批判别人,认为别人都是一无是处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_)11.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为”字的解释:A因为 B同“谓”,说
16、C是 D认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_)(2)孰为汝多知乎?(_)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标三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最好用文言文回答)_4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曰:“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注释)病心:心口痛。颦:皱眉头。里:乡里。挈(qiè):带领。去:躲开
17、,避开。颦美:皱着眉头美。1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漂亮) B.坚闭门而不出(牢牢地)C.挈妻子而去之走(跑) D.彼知颦美(她,指丑人)2东施也捂着心口在村中走是因为_。3“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这句话的意思是()A.(她)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B.你知道西施很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美。C.你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这么美。4东施效颦之丑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出来?请用“”标出来。作者在这里运用了(A正面描写B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试着写
18、一写。_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食粥心安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南都书舍:当时著名的书院。齑j:腌菜。留守:官职名称。大人:指自己的父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日煮粥一釜 (_) 以刀画为四 (_)大人闻汝清苦(_) 盖食粥安已久(_)2翻译下列句子。(1)归告其父,馈以佳肴。_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_遗以食物,何为不食?_3范仲淹为什么不吃美味佳肴?请找出原文。_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14. 阅读理解。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掌握课件制作技巧:学生拷贝中的反应挤出原理
- 《生物细胞基础》课件
- 《智能车辆监控系统》课件
- 国际贸易课件-全面解析
- 《饮食健康》课件
- 1企业经营者地位
- 2025年浙江省考申论B卷真题及答案
- 《酒店管理与服务》课件
- 考拉双十一营销手段
- 迎新晚会申请书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有答案)
-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名著《红岩》三年中考真题及典型模拟题训练(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