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堂45分钟的课,难倒了多少老师?“老师,您的课堂时间都去哪儿了?”“等学生思考!”、“维持课堂纪律花了不少时间!”、“课堂讨论!”这可不是小编自答自问,而是老师们的真实心声!看似五花八门的答案,其实都离不开一个点教师的时间把控能力。中国教育报微信与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上周做了个关于“您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小调查,老师们反应强烈,4727位老师参与调查。还有不少老师给小编留言,表示自己也正面临着这一问题,正不知道如何解决呢!调查显示,53%的教师认为课堂时间利用不好,38%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后时间不够用。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得可不是一次两次,91%的教师表示,这种情况经常或偶尔出现。看来课堂时间真是让
2、不少老师头疼,纠结!这45分钟的时间,教师为什么就把控不好呢?课堂节奏混乱会又会有何影响呢?看看小伙伴们都是如何分析的,又是如何支招的!课堂时间,教师为啥觉得难把控?一堂45分钟的课怎么就难倒了这么多老师呢?我们的调查显示,39%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这使课堂时间把握的难度加大;18%的教师则认为是由于自己教学设计不充分造成的。当然,还有一些个人原因,如教学习惯、经验不足等。倡导自主学习,课堂时间把控难度加大网友燕子告诉我们:“课堂形式的改变让我们的老师有点措手不及,时间分配是个大问题!”“我认为如果提倡自主学习,要像企业一样,事前给学生一个学习任务范围,要达到什么程度,事中监督,
3、事后考核,如果没有这三环节,学生自制力差的就达不到预期效果。”网友凌志表示。数据显示,30%的老师认为学生分组讨论环节最费时间,21%认为学生自主阅读、练习等环节时间不好把控,21%认为的老师则认为师生互动环节不好控制。当然,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同样难以把控。教学设计不充分,影响因素实在多网友桃子说:提前让学生预习,上课给出两到三分钟时间预习新课程,最后留十五分钟左右测试反馈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中间的时间则用来学习新知识点,然后做针对性练习。这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进行,并没有确切的时间分配,因为每天所学知识不一样,难易程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时间分配的。但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充
4、分准备,合理设计课程环节,就可以让45分钟得到充分运用。网友为教师出谋划策,预设课堂时间维度,比如一节课40分钟,分为4个10分钟;8个5分钟;16个2.5分钟。习惯、经验有问题,课堂时间难把控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主体,45分钟都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教师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一开口就能口若悬河。但在网友姚盼盼看来,如果教师发表自己见解太多,就影响了时间分配了。“我课堂最大的烦恼就是大半的时间都用在维持课堂纪律上。60多个三年级的小孩,在课堂中状况百出,我总是顾此失彼,课堂效果无从讲起。”一位老师说道。分数、标杆眼前摆,教师手脚受束缚网友晶晶说:关键是老师被捆绑在分数、升学率和名校学生数上,考虑更
5、多的往往是学生的理解记忆巩固,检查验收评比占去了好多时间。另外,赛课、公开课对课程的精确要求,分好每个环节,完成了就以为是一节好课了!这种标准过于苛刻,一节好的课程,不是时间分配标准,学生跟着走就可以。一些老师表示,对于课堂时间如何利用得更有效的问题,确实需要探讨,但是老师被太多条条框框所束缚,应试要求、普世标准、道德伦理等都会绑住老师的手脚,探索尝试的空间很小。在课堂时间上犯难,都有哪些影响?课程前松后紧,本末倒置课前做个预习,做个课程导入,再挑几个重点讲、练几道题,其实,一节课就结束了。但是,前戏过多影响后半节课的安排,导致一些老师的课堂前松后紧。从课堂效果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教
6、师课上得匆匆忙忙,学生学得囫囵吐枣。网友马莉表示自己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课前准备要完成的内容却因为其他事情上出了课堂前松后紧的情况。比如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需要不少花样,但是后半节课的新知识学习又往往时间不够用”。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网友桃小云认为:“课程按时按量上完,但是学生并没有学好,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于课程中的时间分配不科学。”一堂课的内容点,有难易程度之分,而学生的学习吸收速度,也有快慢之分。每一个知识点的安排不是时间均分,也不是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最终学生没有学好,教师也没有教好。课堂间关系紧密,蝴蝶效应很明显每一堂课程内容,都是紧密相连,一节紧接一节。倘若其中一堂
7、课受到影响,那么接下来的课程都会受到影响。“很多老师们不光是上课,有时候对学生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教育,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旦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教学进度肯定会受影响,就会跟不上整体的进程。”网友晴天说道。拖课、补课成常态,老师吃力不讨好有些家长反应,孩子很少正常下课,拖课是常态。甚至,有时候还会有补课的情况。看来,既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时间,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确有时很难平衡。“拖课和补课也不是老师所希望的,但是家长不谅解、学生也不高兴,老师是吃力不讨好。”提高课堂时间利用效率,应该这么做充分备课,打好功底“教师是一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职业,只有课堂功夫花得够了,课堂才能变得轻松
8、。”网友宁静表示。要把控好课堂,始终离不开教师个体。课前、课下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吃透教材,在上课时做到基于教材但不拘于教材。但是,仅仅吃透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前沿知识,丰厚自己的底蕴,加深自己的知识功底,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尤其是针对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有选择教学,重点突出在时间分配上,31%的教师注重基本内容的讲解,25%的教师重视学生讨论环节,另外还有18%教师关注活动设计环节、16%教师聚焦于练习和检测。这些环节,哪些是重点,因教师而异,也因内容而异。一位老师的课堂分配是这样的:上课前用简单一两分钟给学生聊聊生活与学习的事例,然后揭示课题,走进课本,以读、练、说完成整堂课
9、,最后在下课的一两分钟总结本节课内容,这样就能准时下课了。一堂好的课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不拖泥带水,不要求面面俱到。合理分配时间,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有选择教学。而不是全部灌输,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即可。建立更加合理的课程评判标准网友碧水蓝天认为,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预定的内容,不见得就是一堂好的课程。学生成绩拔尖,升学率高,也不见得教师上的课程就好。课程时间、课堂完成任务量、升学率等等,把这些作为课程好坏的评判标准过于绝对,也过于武断。教育好与不好,一节课好不好,不应该是绝对化地以某个量化标准为衡量。自主学习,应该给教师尝试探索的空间探索自主学习,实际上是教育体系的一种探索尝试。这种新事物的出现,教师需要时间和空间,去适应,去尝试,去探索,结合课堂,结合学生,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此,虽然学生成了主体,但是主导课程的依然是教师。自主学习占了不少时间,时间也不好把控,学校乃至是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更多的理解,而不是以某个标准概之。教育环境需要不断给予教师支撑教育政策、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变化。相应地,要求教师的素养和能力越来越高。但是,教师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设计中的材料性能对比试题及答案
- 施工安全管理知识框架题目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考题试题及答案
- 教育教学改进与信息技术结合试题及答案
- 生鲜电商在农业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工程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务试题及答案
- 物理质点测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班级管理试卷及答案B兑
- 数字推理幼儿园数学试题及答案
- 2.4.1基于解析算法的问题解决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国测省测四年级劳动质量检测试卷
- 2023年-2024年《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匠作匠场手风滇南“一颗印”民居大木匠作调查研究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交警酒驾案件培训课件
- 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管理
- 人卫官方预防医学课件下载
- 《雷达干扰技术概述》课件
- 中韩劳动法比较研究
- 大学礼仪操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