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_第1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_第2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_第3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_第4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复习指南: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回顾50年代、60年代散文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散文概述一、创作实绩两个阶段:(一4956年:通讯报告得到空前发展。(二5765年:61年被称为“散文年”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杨朔、秦牧、刘白羽等散文家已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3.尖锐泼辣的杂文: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泼辣。二、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一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二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三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一、杨朔的散文主要作品:荔枝蜜、雪

2、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一创作之路 1.探索期:19371948年2.发展期:19491959年三千里江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3.诗化期:19591966年杨朔把散文当作诗一样来写,形成颂歌体的格调,如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二诗化现象1.以诗为文,意境深邃。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3.峰回路转,曲径通幽。4.语言凝炼,清新别致。(三杨朔散文的模式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和生造的意境。2.刀刻斧凿的痕迹明显,给人雕饰甚至别扭的感觉。3.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1描写景物,借喻比人,点明哲理。(2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升华意境。(四杨朔散文产生模式的主要原因1.

3、时代的产物2.作家自身的局限二、秦牧的散文秦牧提出了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与艺术化等悖于当时文学观念的创作主张,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其散文的影响与成就远在当时一般作家之上。(一艺术特色:1.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3.秦牧散文具有情趣性与幽默性。4.秦牧散文的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直面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二不足:1.知识性的材料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2.罗列材料过多有冗长拖沓之感;浓重的说教气与肤浅的哲理。三、刘白羽的散文(一艺术特色: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风格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调高亢,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2.融情于景,借以抒怀壮怀激烈的诗情。3.以情感为经线,生活的事件为纬线,经纬交织,波澜四起。(二不足:1.豪言壮语、政治议论太多,削弱了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2.疏于修辞,语言比较冗繁,个别性文字表述不够清晰。四、散文三大家风格比较(一从作家的气质和创作态度来看1.杨朔:诗人气质散文诗2.刘白羽:战士散文武器3.秦牧:学者散文无所不谈(二从艺术手法来看1.选材:杨朔: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刘白羽:选取壮美的景物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秦牧:丰富多彩,涉笔成趣。2.构思:杨朔: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诗意。刘白羽:从纵的方面进行联想。秦牧: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