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教学案一_第1页
七年级教学案一_第2页
七年级教学案一_第3页
七年级教学案一_第4页
七年级教学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李一帆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2011年 月 日 课 题第四课 夏传子 家天下学 习 目 标1、 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2、 明了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找出商朝繁荣的表现。3、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进入国家阶级是历史的进步,知晓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学 习 重 点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学 习 难 点1、王位世袭制的形成2、夏朝灭亡的原因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 练习反馈、知识链接1、( )部落和( )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后来的华夏族。2、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是( )3、尧、( )、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传

2、位制度是( )。二、自主学习、预习题纲1、禹在大约( )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 )。2、禹死后,禹的儿子( )继位,从此,( )的王位世袭制取代( )制,“公天下”变成“ ”。3、夏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整套( )。4、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 )年,商部落首领( )起兵灭夏,建立( )朝,都( )。5、商前期多次迁都,到公元前1300年,商王( )迁到( )(今 )。6、商是当时的大国,东到( ),西到( )。三、合作探究,展示提升7、(1)你认识下图人物吗?按照“禅让”部落联盟首领传位检查练习反馈导入新课:禹还会用同样的办法传位给继承者吗?课前学

3、生自主完成学案练习,课堂检查。各组派代表书写。老师教师总结第一步,请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 办法,要众部落首领推举,且德才兼备才行,他是凭什么继承舜的位置的?(2)、他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什么?他传位给谁?这种传位制度叫什么?(3)、这人传位武断,设官吏、军队和监狱,又制定刑法,残酷奴役奴隶,这是不是历史倒退,“禅让”比“王位世袭制”好,夏朝社会不如没压迫的原始社会好呢?说一说你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8、右图“桀把人当坐骑”:(1)、桀是哪个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他悔恨自己没有杀了汤,以至于落得个天下不保的下场,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推翻夏朝,定都于哪里?后

4、几次迁都,盘庚迁到哪才稳定下来?(3)、商朝是我国的第几个奴隶制王朝?它是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请从课文找一些内容来谈一谈。(4)、从夏桀残暴的统治中,我们应吸取教训,回述尧、舜的好品德。员在小组内展开学习,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交流彼此的学案,对小组成员的不懂之处互帮互助,请小组长做好总结,归纳,分工,选派成员准备展示。教师巡查、及时引导与点拨第二步、分组展示,班级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教师可制作一个图表,列出夏商建立者、建立时间、最后暴君等按时独立完成,要求组长督杳四、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5、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五、当堂巩固,检测达标(1)、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2)、夏朝最臭门昭著的暴君是( )A、禹 B、启 C、桀 D、汤(3)、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禹 D、启(4)、在下列人物中,是谁开始世袭制代替“禅让”,“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 A、黄帝 B、尧 C、舜 D、禹六、教学反思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案设计:李一帆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2011年 月 日课 题第四课 夏传子 家天下学 习 目 标1、 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2

6、、 明了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找出商朝繁荣的表现。3、 通过课文学习明白进入国家阶级是历史的进步,知晓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学 习 重 点夏朝的建立和灭亡学 习 难 点1、王位世袭制的形成2、夏朝灭亡的原因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习笔记一、 练习反馈、知识链接1、( )部落和( )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后来的华夏族。2、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是( )3、尧、( )、禹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传位制度是( )。二、自主学习、预习题纲1、禹在大约( )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 )。2、禹死后,禹的儿子( )继位,从此,( )的王位世袭制取代( )制,“公天下”变

7、成“ ”。3、夏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了一整套( )。4、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 )年,商部落首领( )起兵灭夏,建立( )朝,都( )。5、商前期多次迁都,到公元前1300年,商王( )迁到( )(今 )。6、商是当时的大国,东到( ),西到( )。三、合作探究,展示提升7、(1)你认识下图人物吗?按照“禅让”部落联盟首领传位 办法,要众部落首领推举,且德才兼备才行,他是凭什么继承舜的位置的?(2)、他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什么?他传位给谁?这种传位制度叫什么?(3)、这人传位武断,设官吏、军队和监狱,又制定刑法,残酷奴役奴隶,这是不是历史倒退,“禅让”比“王位世袭制”好,夏朝社

8、会不如没压迫的原始社会好呢?说一说你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8、右图“桀把人当坐骑”:(1)、桀是哪个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他悔恨自己没有杀了汤,以至于落得个天下不保的下场,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2)、商部落首领汤于公元前1600年推翻夏朝,定都于哪里?后几次迁都,盘庚迁到哪才稳定下来?(3)、商朝是我国的第几个奴隶制王朝?它是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请从课文找一些内容来谈一谈。(4)、从夏桀残暴的统治中,我们应吸取教训,回述尧、舜的好品德。四、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五、当堂巩固,检测达标(1)、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9、D、汤(2)、夏朝最臭门昭著的暴君是( )A、禹 B、启 C、桀 D、汤(3)、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禹 D、启(4)、在下列人物中,是谁开始世袭制代替“禅让”,“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 A、黄帝 B、尧 C、舜 D、禹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8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10月 日课 题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学 习 目 标1、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2、通过对司母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3、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增强民族自

10、豪感学 习 重 点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和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学 习 难 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练习反馈:二、激趣导入,明标入进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制了文字。汉字是其中一种。你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一)整理好自己的学案1甲骨文在哪里出土的?怎样被发现的?记载了什么内容?2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4不同种类的青

11、铜器调配铜和锡的比例是一样的吗?5简介司母戊鼎,不超出80个字。6这样大型的青铜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金文?(二)总结自己在自主探究中存在的问题(三)归纳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发现的新的探究性问题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展开学习,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交流彼此的学案,指出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对小组成员的不懂之处互帮互助,并且讨论探究新发现的疑问,另外请小组长做好总结,归纳,分工,选派成员准备展示。检查练习反馈 老师在课前交代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做好学案。老师或课代表导入老师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及时了解问题。老师或课代表安排教师在小组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12、,点拨五、分组展示,班级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一点拨二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三对优秀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 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七、当堂巩固,检测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 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

13、小篆4.青铜器是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铅 B铜锡铅 C铜铝铅 D铜金铝5.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6.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A商王室狩猎 B日食、月食 C盘庚迁殷 D禹传子、家天下7首次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湖南宁乡 D四川广汉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9下列各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铜器 铁器 石器 A B C D(二)观察右图,回答: 图中文物名称叫什么?制造于何时? 该文物反映了当时

14、什么手工业发达到较高水平?该文物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从这件文物上,你想到或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案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8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10月 日课 题第七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学 习 目 标1、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2、通过对司母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3、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增强民族自豪感学 习 重 点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和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学 习 难 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

15、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习笔记一、练习反馈:二、激趣导入,明标入进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制了文字。汉字是其中一种。你想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三、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一)整理好自己的学案1甲骨文在哪里出土的?怎样被发现的?记载了什么内容?2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的种类有哪些?4不同种类的青铜器调配铜和锡的比例是一样的吗?5简介司母戊鼎,不超出80个字。6这样大型的青铜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说明了什么?7什么是金文?(二)总结自己在自主探究中存在

16、的问题(三)归纳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发现的新的探究性问题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展开学习,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交流彼此的学案,指出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对小组成员的不懂之处互帮互助,并且讨论探究新发现的疑问,另外请小组长做好总结,归纳,分工,选派成员准备展示。五、分组展示,班级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六、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七、当堂巩固,检测达标(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 我们今天的汉字来源于:

17、(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4.青铜器是下列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A铜铁铅 B铜锡铅 C铜铝铅 D铜金铝5.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牛尊6.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A商王室狩猎 B日食、月食 C盘庚迁殷 D禹传子、家天下7首次发现甲骨文的地点是() 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湖南宁乡 D四川广汉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象 D司母戊鼎9下列各项按出

18、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铜器 铁器 石器 A B C D(二)观察右图,回答: 图中文物名称叫什么?制造于何时? 该文物反映了当时什么手工业发达到较高水平?该文物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  从这件文物上,你想到或看到了什么?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8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10月 日课 题第八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 习 目 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

19、强兵富国之间联系。学 习 重 点齐桓公称霸与战国七雄学 习 难 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明标导入 周朝分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二、自主学习,预习学案(一)整理好自己的学案1、公元前 年,周平王迁都 ,东周开始。东周分为        和        。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   

20、     、        、        、         。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5、说出战七雄       、       、   

21、    、       、      、      、      。 6、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           、            

22、; 7、长平之战爆发于 年,交战双方是 与 ,结果是 大败,影响:东方六国无力抵御 进攻。8、春秋: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战国: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9、选择:“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成语典故分别出自( )、( )、( )、( )A、越王勾践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孙膑10、按大致方位,把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用简易地图标出来。(二)总结自己在自主探究中存在的问题(三)归纳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发现的新的探究性问题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展开学习,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交流彼此的学案,指出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对小组成员的不懂之处互帮互

23、助,并且讨论探究新发现的疑问,另外请小组长做好总结,归纳,老师在课前交代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做好学案。老师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及时了解问题。老师或课代表安排教师在小组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分工,选派成员准备展示。四、分组展示,班级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一点拨、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三对优秀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六、当堂巩固,检测达标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24、 A  楚庄王      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 2、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之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  

25、  A  姜尚     B  管仲        C  吴起            D  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 )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

26、160;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  葵丘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A  齐国    B  楚国   &#

27、160;    C  秦国            D  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A  楚国   B  燕国          C  秦国          

28、0; D  齐国 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 A.争做天子            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 10合作探究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11、见学案教学反思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8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

29、:10月 日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学案课 题第八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学 习 目 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学 习 重 点齐桓公称霸与战国七雄学 习 难 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学习笔记一、明标导入 周朝分西周与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二、自主学习,预习学案(一)整理好自己的学案1、公元前 年,周平王迁都 ,东周开始。东周分为   

30、0;    和        。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        、        、        、         。 3

31、、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5、说出战七雄       、       、       、       、      、      、      。 6、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

32、争           、             7、长平之战爆发于 年,交战双方是 与 ,结果是 大败,影响:东方六国无力抵御 进攻。8、春秋: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战国: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9、选择:“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成语典故分别出自( )、( )、( )、( )A、越王勾践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孙膑10、按大致方位,把

33、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用简易地图标出来。(二)总结自己在自主探究中存在的问题(三)归纳自己收集的材料和发现的新的探究性问题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请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展开学习,讨论。讨论的过程中,注意交流彼此的学案,指出学案中存在的问题,对小组成员的不懂之处互帮互助,并且讨论探究新发现的疑问,另外请小组长做好总结,归纳,分工,选派成员准备展示。四、分组展示,班级交流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五、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六、当堂巩固,检测达标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34、  ) A  楚庄王      B  宋襄公    C  齐桓公       D  晋文公 2、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的是:(   )    A  城濮之战  B  葵丘之盟    C  长平之战   D  问鼎中原 4、齐桓公任用的改革家是:(  

35、)    A  姜尚     B  管仲        C  吴起            D  商鞅 5、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 )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    

36、        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  葵丘之战    B  城濮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7、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是从哪一个诸侯国中分裂出来的:(    )   A  齐国    B  楚国  

37、      C  秦国            D  晋国 8、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  ) A  楚国   B  燕国          C  秦国         &#

38、160;  D  齐国 9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 A.争做天子            B.支配其他诸侯国 C.尊王攘夷        D.结束割据状态 10合作探究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后来形成了许多成语,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11、提问:在战国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

39、战国时新出现的?并在图上标出来。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20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10月22日课 题第九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学 习 目 标明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 习 重 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学 习 难 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练习反馈,明标导入1、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退避三舍”的是( ),“问鼎中原”的是( ),最后一个霸主是( )。2、说一说:春秋时期的霸主有

40、哪些共同点?3、战国七雄:最北的是( ),最东的是( ),最西的是( ),最南的是( )。中间有三个( )、( )、( )。二、自主学习,预习学案4、( )时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 )时期得到推广,我国开始进入( )。我国在( )时期已使用牛耕,( )时开始推广。5、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的作用是: 。6、变法背景: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他的要求是 。诸侯国相继变法的目的是 。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这是战国时各国变法最彻底的。8、商鞅变法的内容:(土地改革) 。(经济生产方面改革) 。(行政机构改革) 。9、商鞅变法的作用:废除了 ,促进了 ,高了 ,使秦国战国后期 ,为以后 ,

41、 ,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从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发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器时代,之老师在课前交代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做好学案。老师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及时了解问题。前有什么时代? 说出战国时重要的三个冶铁中心(并在图上指明)。铁农具的出现与牛耕的推广有什么关系? 。11、是谁起用商鞅变法?三条内容中,你认为哪条最重要(从中能看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如果你是奴隶主贵族,对哪条最不满?12、课文中什么故事说明商鞅改革的决心?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也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后来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死,能不能说商鞅变法失败了?13、你从商鞅身上能学习到什么

42、精神?四、分组展示,班级交流14、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15、学生自由提问题,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老师或课代表安排教师在小组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一点拨、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三对优秀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五、归纳总结,构建提升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六、当堂巩固,检测达标 16、孔子的一个学生姓司马,名耕,字子牛,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牛耕的广泛使用出现于(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东周17、春秋

43、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农具的推广 B、牛耕的推广 C、灌溉技术的掌握 D、青铜工具的使用18、商鞅变法内容不包括( )A、土地私有 B、整顿内政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19、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奖赏20、课外题:“背诵、默写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教学反思2011年桂阳县四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设计:李一帆 编写时间:10月20日 审稿:谢建国 执行时间:10月22日课 题第九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学 习 目 标明了春秋战国

44、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学 习 重 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学 习 难 点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教 学 程 序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一、练习反馈,明标导入1、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退避三舍”的是( ),“问鼎中原”的是( ),最后一个霸主是( )。2、说一说: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3、战国七雄:最北的是( ),最东的是( ),最西的是( ),最南的是( )。中间有三个( )、( )、( )。二、自主学习,预习学案4、( )时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 )时期得到推广,我国开始进入( )。我

45、国在( )时期已使用牛耕,( )时开始推广。5、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的作用是: 。6、变法背景: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他的要求是 。诸侯国相继变法的目的是 。7、商鞅变法的时间是( ),这是战国时各国变法最彻底的。8、商鞅变法的内容:(土地改革) 。(经济生产方面改革) 。(行政机构改革) 。9、商鞅变法的作用:废除了 ,促进了 ,高了 ,使秦国战国后期 ,为以后 , ,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从我国古代生产工具发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器时代,之前有什么时代? 说出战国时重要的三个冶铁中心(并在图上指明)。铁农具的出现与牛耕的推广有什么关系? 。11、是谁起用商鞅变法?三条内容中,你认为哪条最重要(从中能看到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如果你是奴隶主贵族,对哪条最不满?12、课文中什么故事说明商鞅改革的决心?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也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后来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处死,能不能说商鞅变法失败了?13、你从商鞅身上能学习到什么精神?四、分组展示,班级交流14、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对于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出质疑,也可以对他们的展示进行补充,拓展。15、学生自由提问题,生生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